1. > 生活百科 >

精进是什么意思(每日精进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精进”的近义词是什么?

“精进”的近义词是:精干、努力、奋斗、上进、求进。

1、精干

读音:[ jīng gàn ]

释义:精明干练

2、努力

读音:[ nǔ lì ]

释义: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3、奋斗

读音:[ fèn dòu ]

释义:为了达到目的,克服困难或防止邪恶而作的极度的努力或尽力

4、上进

读音:[ shàng jìn ]

释义:1.进步;追求进步      2.从低水平或低程度上升或向上

5、求进

读音:qiú jìn

释义:向前进步

精进是什么意思造句

【精进解释】:1.精明上进;锐意求进。 2.佛教语。为"六波罗蜜"之一。梵语vīrya的意译。谓坚持修善法,断恶法,毫不懈怠。近义词:坎阱 机关 圈套 陷坑 陷阱 反义词:卵生 相似词:精益求精 精品 精干 妖精 射精 精确 精神 精简

1、为学当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学问才能精进。

2、我们常常在球场切磋琢磨,球技因此而精进不少。

3、中国女子足球队员为夺取胜利,个个勇猛精进,在短期内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4、做学问应该反覆熟读,才能温故知新,日益精进。

5、这项工程的计画周详,机具精进,工程人员的素质更是超乎水准,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与合作下,完成建设是指日可待的。

6、我们不能因为有一点进步而沾沾自喜,反而应该更加努力精进。

什么是精进?

假若我们要精神进步,我们就必须作必要的努力,摄护我们的思想。因为不善思想随时准备潜入压服懒惰之人。正如《法句》所说的:

唯求住净乐,不摄护诸根,饮食不知量,懈惰不精进,彼实为魔服,如风吹弱树。

人拥有的潜在本质是能够发展的,成为自觉,为他自己和他人的福利来使用他的心。假若人缺乏这种考验自己心的本质,缺乏发展善思想和抛弃恶思想的本质,他的生命就缺乏魄力和勇气。所以佛陀经常告诫弟子们要警觉,要控制恶思想,培修善思想。

精进的作用有四,这就是防止、弃舍、修习和随护。1. 什么是防止精进?

于此,有比丘,于未生之恶与不善思想,令其不生,(为此)彼努力,发展能力,增强其心。

于此,有比丘,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触物感受或缘意境,理解既非奇迹,亦非特殊(此即彼不被其一般形状或细节所动)。因贪求与失意,恶与不善思想于未节制诸根之人心中生起。彼作如是控制,摄护诸根,节制诸根,此即名为防止精进。

2. 什么是弃舍精进?

于此,有比丘,于已生之恶与不善思想,令其弃舍,(为此)彼努力,发展能力,增强其心。

于此,有比丘,不接受已生起之诸欲而弃舍之,抛开与抵制此诸欲,使其最后息灭。对已生起之恶意与伤害思想,亦复如是。此即名为弃舍精进。

3. 什么是修习精进?

于此,有比丘,于未生之善思想,令其生起与增长,(为此)彼努力,发展能力,增强其心。

于此,有比丘以解脱为目的,以隐退、无欲、寂静为基础,修习诸菩提分。此诸菩提分,即正念、择法、勤、喜、轻安、定、舍,[xiii]此即名为修习精进。

4. 什么是随护精进?

于此,有比丘,护持有益之定境……此即名为随护精进。

四正勤的唯一目的是修定成功。它们是修定必不可少的。正如我们在前面看到的,正精进是包括在定的范围内的。因此,正精进是互相有关系和互相依赖的,它同时与正念和正定两种因素一同起作用。没有正精进,精神上进步的障碍就不能排除。正精进排除作为轻安障碍的邪见和不善思想,促进和获得健康的心理因素,帮助定的发展。

见《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六度中的精进到底指的是什么

精进就是指不放逸,比如能够不睡觉,不吃饭,不畏寒冷与炎热,

不畏蚊叮虫咬,不畏吃苦,求法无厌,入定后不轻易出定,

为得菩提,不惜性命,坚持不懈,心念不放逸,不杂乱。

精进就是时时勤拂拭,馋宗诽谤它,实无智慧。

遍修一切法门,遍闻一切经,遍供一切佛,

遍度一切众生,如是之行,皆名精进。

精进又名不退转,不精进名为退转,

精进又名不休不息,无有懈怠,

不精进为懈怠,掉举,昏沉。

善男子,夫菩提者,有四种子:一者不贪财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怜愍众生。善男子,增长如是菩提种子。复有五事:一者于己身中,不生轻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厌悔;三者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四者救济众生,无量苦恼;五者常赞三宝,微妙功德。有智之人修菩提时,常当修集如是五事。

增长炽然菩提种子,复有六事: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六种事,因一事增,谓不放逸,菩萨放逸,不能增长如是六事,若不放逸,则能增长。

精进不放逸,时时勤拂拭,是释迦牟尼的主修法门,弥勒虽比释迦牟尼聪明,并比释迦牟尼更早出家,就因为不精进,放逸,纵得开悟,没有精进,贪于睡觉,则差点掉回轮回六道当中,还好释迦牟尼变成蜜蜂来叮他,他才不敢睡觉,才能得道 ——佛说蜂王经。

“精进”的含义是什么?

精进,在某方面一心进取。又作努力向善向上之意。

常见佛学中,意思为努力向善向上,放逸刚好与之相反,是以三善根及精进为体,有防恶修善的功能。对一切善法肯认真负责,精诚集中,故名不放逸。

扩展资料

精进 [ jīng jìn ],又名做勤。常用在佛学中。

英译:to dedicate oneself to progress、to forge ahead vigorously

阐释

1、不放逸:精进同三善根合起来即是不放逸(放是放荡,逸是纵逸),就是过着有规律的生活。人若放逸就是对于贪嗔痴三毒不加节制,任性所为,肆无忌惮。不放逸刚好与之相反,是以三善根及精进为体,有防恶修善的功能。对一切善法肯认真负责,精诚集中,故名不放逸。

2、甲胄表示精进之义,学佛的甲胄即是精进。如能忍,一切事均可成就。金刚经云:“一切法得成于忍。”人与人相处,人与环境相处,必须忍耐,唯一目标:若能使道业上有所成就,则任何环境都要忍耐。

3、纯而不杂谓之精。精进是没有条件的,有条件即不能与本性相应,有条件容易退转。例如学佛为求财富、求平安、求儿女上进,希望达不到就要退心了。必须发菩提心,发菩萨愿,没有任何要求及附带条件,只是为了饶益众生,为了度众生,求诸功德法。

另外,关于精进,修学佛法的同修们要注意“渐次修行,克期求证”这两句话,比如释迦牟尼佛在未成道之前,曾遍参印度各地,渐次寻找解脱之路。凭着他老人家的福报,还渐次修行了十几年,于是最终才能成就菩提树下“不证菩提,不起此座”的七天克期求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精进(词语)

佛法所说“精进是什么意思”

佛法所说的精进,是在智慧指导下,所解决的是我们的不良串习。所以它是有特定内涵的,不是世间所有努力都能称为精进。

我们需要知道,这一法义是要帮助我们形成什么观念,形成后又如何应用,这个过程离不开思维。一旦将法义落实于心行,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这一观念的重要性,无须太多努力,它都会持续不断地产生作用。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凡是我们不觉得重要的事,即使有人提醒,也多半是心不在焉,过耳即忘。而那些我们觉得重要的事,不用特别想着,也会时时浮现心头,徘徊不去。比如明天要参加一个重要活动,晚上往往会辗转难眠,你告诉自己:睡吧,不要想了。能不能马上睡着?为什么做不到?因为你觉得这件事确实重要,确实还是放它不下。

其实,修行就是要把这样的心理调动起来。真正调动起来后,就不用着急了。而在调动之前,必须如救头燃般精进努力。若能深刻意识到生命在轮回中的险境,意识到暇满人身蕴含的价值,自然就会全身心地认真对待。

精进不是着相,着相的精进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精进也要中道,不急不缓,就像弹琴一样,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