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出自)

本文目录一览: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什么意思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为:如果得志,让人民遵从遵照;如果不得志,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出自战国孟子及其弟子著《孟子》之《滕文公章句下》《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一文。

原文(节选):

《孟子》之《滕文公章句下.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战国孟子及其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释义: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无战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成年礼,父亲对他有所嘱托;女子要出嫁,母亲有所嘱托,并送到大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自己的家,必须恭敬,必须谨慎,不要违抗丈夫。’以顺从作为准则,是为人妻妾的人生道路。

辨别天下众多可辨别的东西,树立天下正确的名位,推行天下最大的道路;如果得志,让人民遵从遵照;如果不得志,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富贵时不能过度,贫贱时不要动摇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扩展资料: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句话启迪我们:人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是无论是得志还是丧志,都不能怨天尤人,要积极的入世,就算别人不看好你,你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为之奋斗。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话是从人的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去分析的,这就启迪我们,物质只是身外之物,最重要的还是精神的独立,只有精神凌驾在物质之上,才能真正成为“大丈夫”、“君子”,才能将自己的道德情操升华,获得内心的坚定与外在的从容。

综上所述,孟子这段话启迪了人们去优化自己的道德情操,从而获得内心的平淡、外在的从容。达到精神境界的提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滕文公章句下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具体分析如下:

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句为: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译文为:

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扩展资料: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富贵不能淫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起分享,为百姓服务、做事,不得志的时候独善其身,遵循自己做人的

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原句是: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扩展资料: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 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滕文公章句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