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五代十国持续了多少年(五代十国持续了多少年时间)

本文目录一览:

五代十国持续多久时间?有哪些国家?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若定义为唐亡至宋兴之间的时期则是907年-960年),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指中国历史上唐末年至宋初的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在73年时间里,共出现了五个自命继承大统,但无力控制全局的朝代。后梁太祖朱温篡唐昭宣帝,建立后梁。及后,后唐庄宗李存勖攻陷开封,灭后梁,建后唐,后唐后来被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所灭。13年后契丹军队南下,消灭后晋。此时,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后汉,4年后,后汉被后周太祖郭威所篡,及后后周亦被宋太祖赵匡胤所篡,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用了19年时间,于979年结束五代十国。五代所管辖范围都在北方,南方则有十余个地方势力先后据地为王,比较大的势力有十个,故称五代十国。五代中的后汉被后周推翻后,退居至原有统治疆域范围之一北角,虽仍自称继承后汉法统,但历史上将此一时期的后汉算作十国之一北汉。五代十国所波及的范围北至内蒙古,南至缅甸北部,西至甘肃,当中大量外族进入中原地区,继南北朝后中国再次进行了一次民族大融合。

从907年朱温废唐建立后梁开始,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依次更替。后梁太祖朱温篡唐昭宣帝,建立后梁。及后,后唐庄宗李存勖攻陷开封,灭后梁,建后唐,后唐后来被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所灭。13年后契丹军队南下,消灭后晋。此时,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后汉,4年后,后汉被后周太祖郭威所篡,及后后周亦被宋太祖赵匡胤所篡。直到960年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共53年。中国文学史上也称这个时期为五季,但史学界很少使用这个称呼。五代特指在中原建立的五个国家,后唐、后晋、后汉君主为汉化的沙陀人,后梁和后周君主则是汉人。除后唐定都于洛阳外,其余4代皆定都于开封(汴京)。十国(902年-979年)是对五代时期先后建立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的合称。北宋路振撰《九国志》,不含南平。其孙路纶续作《荆南志》,遂称《十国志》,其后刘恕作《十国纪年》,历史上遂将这一时期称为“十国”。实际上,十国并未同时存在过,最多只有八国并存,而且当时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契丹、南诏、渤海国、东丹等政权虽然也处在这一时期,但是传统上并不包括。

五代十国多少年呢?

五代十国77年(902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名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平海军、吴越、北汉等地方割据政权,形成了与契丹(辽)对峙的局面。

历史中,五代十国持续了多少年?五代十国指的是哪五代和哪十国?

五代是介于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的合称。从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开始,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依次更代。后梁太祖朱温建立后梁后16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攻陷开封,灭了后梁,建立了后唐。13年后,后唐被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所灭。10年后,契丹军队南下,消灭了后晋。这时,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3年后,后汉被后周太祖郭威所篡。10年后,后周又被宋太祖赵匡胤所篡,建立了宋朝。至960年,五代结束,前后共持续了54年。

在这54年间,除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外,在全国还相继或同时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与五代合称“五代十国”。“十国”只是称其中较大的,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

五代十国是中晚唐藩镇割据的延续,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 .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繁,政权屡有更迭。五代十国开国之君大多出身于社会中下层,这也是此时期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五代十国的政权基本上都为县花一现, 因为有实力的将领经常发动兵变夺权,如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郭威等人都是靠兵变上台的。五代十国是战火纷飞的年代,由于没有一个稳定的对十国有压倒性的中原王朝,各个割据政权间征战不已。

中国古代强调正统,因五代建于中原地区,占据着原唐朝都城的中央地区,并以正统自居,是当时传统的中央朝廷的延续,因此封建史学家承认其为唐宋间的五个朝代,而十国及其余政权则被称为割据势力。

五代十国多少年啊?

五代十国持续了73年(907—979年),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五代十国的文化: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败,但随后的宋代却成为我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这其中五代时期的科技文献保护与积累起了重要作用。

本时期是词发展的关键时期,禅宗也在本时期进入全兴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经》,保存了许多儒学经典。绘画方面,不论南方北方都有独到之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什么时期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五代十国指的是唐朝灭亡后,到宋朝建立之前的这段政权割据分裂的时期。五代十国在历史上存续了整整73年,在这期间,政局混乱,战乱频生,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在内的五代,以及包括南唐,闽国,吴越等在内的十国政权更迭,分裂动荡。

五代十国是继春秋战国和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历史大分裂时期。907年唐朝被灭亡之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五大分裂政权,它们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大分裂政权被合称为五代。

扩展资料

根据历史学家张国刚的《唐代藩镇研究》,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40到50个藩镇绝大部分不割据,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

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才普遍出现,部分实力雄 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这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权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国家,只是藩镇型的朝廷。

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正朔(后梁时期的晋、岐、吴除外)而称王称藩,其中十个历时较长且称王或称帝的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为十国。该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统治者多重武轻文。中国的内乱,也带给契丹南侵的机会,辽朝得以建立。

五代十国持续了多少年?

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持续了七十年。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五代史记》,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后梁太祖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五代十国灭亡原因总结:

1、藩镇势力依然强大,新生政权也无法控制,以致内乱战争不断;

2、不少君主昏庸淫乱、残暴蛮横,军务松弛,贪官暴吏欺压百姓;

3、权臣勾结外族作乱,以及外族反扑中原掳掠杀伐;

4、政权太多,赋敛苛重,战事频繁,社会秩序、经济基础破坏严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