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的名字)

2021年第一颗人造卫星?

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航天再次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在经过长达七个月,累计202天,4.75亿公里的漫长飞行之后,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 精准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成功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o的大椭圆环火轨道,中国的航天探测器首次到达火星!

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火轨道

据央视新闻,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o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历经近10个月的长途飞行后,稳稳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这一刻,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朱岩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世界第一颗木制卫星将于2021年底发射

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叫什么?他是用什么送上太空的?

我国的第1颗人造卫星发射于1970年4月24日,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送入太空。“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差不多相当于两个成年男子的体重,大约是人造地球卫星1号(83.6公斤)重量的两倍

中国用长征一号火箭将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东方红一号发射上太空。

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的名字)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的名字)


长征一号于1965年开始研制。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使中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它的一、二级火箭采用当时的成熟技术,并为发射卫星做了适应性修改,第三级是新研制的以固体燃料为推进剂的上面级。1967年11月,决定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1968年初,完成了火箭的总体设计,之后又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各种大型的地面试验。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首次发射,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的名字)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的名字)


1、我国发射第一个卫星的名字叫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从而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2、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是用中国自己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的。这颗卫星是一个直径约1米的球形多面,体重173公斤,比苏联及美、法、日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总重量之和还重。

3、其轨道的近地点为439公里,远地点为2388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8.5°,绕地球一周时间为114分钟。把这颗卫星送上太空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固体混合型火箭,分别采用液体和固体火箭发动机,全长约30米,起飞重量81.6吨。

4、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为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打下了极为坚实的根基,带动了中国航天工业的兴起,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与世界航天技术前沿保持同步,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的名字)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的名字)


中国是世界上第几个发射绕月卫星的国家?

中国是第五个。

俄罗斯、美国、日本、欧洲航天局、中国、印度共六个国家先后成功发射过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

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成功,树立了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07年发射的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是世界继苏美日第四个发射成功的

第四个国家,前面分别是前苏联,美国,日本。

世界第一颗绕月球飞行的人造卫星?

世界上第一颗绕月球飞行的人造卫星是中国的嫦娥一号人造卫星。2007年,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按照规划,未来,中国除了载人登月、还将建设月球基地,甚至探测更远的火星,以及太阳系行星际的穿越探测。

1966年3月31日前苏联发射的“月球”10号,是世界上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它重1600千克,在近月点350千米、远月点1017千米的环月轨道上运行,长时间对月球和近月空间进行全面的观测考察。

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距离地球约为38.4万千米。人类选择月球作为地外探测的第一个目标,不仅是因为它距离较近,探测方便,而且更因为探测月球是进一步认识地球形成的一种有效手段。月球形成以来,没有经受过风雨、冰川和自然力的冲蚀和改造,保存了完好的原始状态。

2009年三月一号中国首颗生态深空探测卫星是什么撞击月球?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

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成功,树立了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1]

1971年4月24号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1.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继美、苏、法、日等国家之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2.我国卫星研制工作开始于50年代末期,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国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从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升空后的飞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圈周期为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3.“东方红一号”卫星肩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设计工作寿命20天(实际工作寿命28天),其间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至同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

1958年,中央决定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组建专门的研究、设计机构,拨出专款,研制人造地球卫星,代号为“581”任务。度过三年严重困难时期之后,中国科学院研制人造卫星的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突破和进展。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该报告计划在1971年4月24号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代号为“651”任务。

几几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的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在浩瀚的太空中奏响了东方红旋律?

1970年4月24日中国使用东风1型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进入预定轨道。东方红一号卫星在浩瀚的太空使用20.009赫兹的频率向地球发送乐曲东方红,让太空响起了东方红的旋律。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成功将卫星送入了太空。

1970年4月24日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宇航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