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兵马俑什么时候发现的(兵马俑是什么时候发现)

兵马俑简表?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兵马俑什么时候发现的(兵马俑是什么时候发现)兵马俑什么时候发现的(兵马俑是什么时候发现)


历史沿革

《史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

秦子婴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难。据《史记·高祖本纪》、《汉书·卷一·高帝纪第一上》、《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等史籍记载,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

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兵马俑在这场浩劫中也损毁严重。考古发掘情况表明,一号俑坑和二号俑坑有黑色木炭遗迹,说明一、二号俑坑的塌陷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造成的。

1974年0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

1974年07月,考古工作者开始对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的秦代兵马俑坑进行发掘工作。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9年06月13日,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开始第三次大规模发掘。

扩展资料

出土文物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车兵俑

车士,即战车上除驭手,驾车者之外的士兵。一般战车上有两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

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但据文献记载,他们在兵器配置和作战职责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从秦俑坑战车遗迹周围发现的兵器看,秦代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均手持戈、矛等格斗用长兵器及弓弩等致远兵器,说明战车上车左、车右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

立射俑

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

此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承袭。

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

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马俑中,惟一的发现时就极其完整的兵马俑。他身后的铠甲上还残留有红色涂层,十分珍贵。

武士俑

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约1.8米。

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于阵中。两类武士皆持实战兵器,气质昂扬,静中寓动。

军吏俑

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铠甲将军俑从外形上看,头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严。军吏俑除了服饰上与将军俑不同外,精神气度上也略有差异,军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将军俑体魄丰满魁伟,但整体上比较高大,双肩宽阔,挺胸伫立,神态肃穆。

骑兵俑

出土于一、二号坑,有116件,多用于战时奇袭。

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

从这种特殊的装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古代骑兵战术出发,骑士的行动敏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二号坑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因而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驭手俑

为驾驶战车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

驭手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由于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驭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车马

兵马俑坑中的每乘战车前都驾有四匹陶马。

陶马的大小和真马相似,身长约2.10米,通高1.72米。四马的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缚尾,举颈仰首,张口作嘶呜状。中间的两匹服马双耳前耸,目光前视;两侧的骖马脖颈分别向外侧微微扭转,跃跃欲行,异常神骏。

秦俑坑出土的陶马,与秦始皇帝陵园内马厩坑出土的真马的体长、身高、身躯各部分的比例等基本相同,说明它们是以真马作为原型塑造的。

马的主要特征是个头较小、脖颈短、头部宽阔,属于河曲(今甘肃洮河一带)马种。

鞍马

出土于二号俑坑,通首高1.72米,至髻胛高1.33米。从马的形体方面观察,俑坑出土的陶马个头不大,头部较重,鼻骨隆突,颈厚稍短,髻甲低,脊背宽博略向下凹,胸部较广,四肢发育较好,属于力速兼备的挽马型,也是骑乘的良马。

从云梦秦简有关律文看,鞍马主要来源于官府的厩苑。县司马掌管县厩苑中军马的调教与选拔,因此军马的优劣与县司马有着直接的关系。秦向来以养马著称,到秦王朝时养马业更盛,中央和地方都有养马的厩苑,以供骑兵和车兵的用马。

兵马俑对外开放的是新造的吗?

兵马俑对外开放的不是新造的,是原汁原味的秦兵马俑。只是在发掘时进行了整理和修复。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197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向国内外公开开放。秦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时间表?

1、兵马俑:秦帝国的赫赫武功

1974~1977年在秦始皇陵东1千米处,发掘出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

兵马俑什么时候发现的(兵马俑是什么时候发现)兵马俑什么时候发现的(兵马俑是什么时候发现)


2、马王堆汉墓:帛画与两千年的古尸

1971年,修地下战备医院挖出了一个震惊中外的马王堆汉墓。

3、随县编钟:礼乐文化的见证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

4、河姆渡:七千年前的鱼米之乡

河姆渡遗址( Site )是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5、法门寺:佛指舍利的灵光

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宝鸡法门寺地宫其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6、满城:金缕玉衣、长信宫灯与博山炉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刘胜墓全长约52米,最宽处约38米,最高处约7米,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窦绾墓和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

7、定陵:地下宫殿的辉煌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

8、北京人:五十万年前的祖先

1929年12月2日,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为世界人类史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北京西南有一座石灰岩的小山。采石工常常在洞穴和裂隙的砂土中发现化石。

9、敦煌:叹为观止的艺术宝藏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这座掩没在漫漫黄沙中长达1600余年的文化艺术宝库引起了巨大反响。八十多年来,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专门学科。

10、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对殷墟的发掘。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1899年的一天,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达仁堂中药铺购得治疗疟疾的中药。在其中的龙骨上,他意外地认出了陌生的古代文字。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兵马俑为什么出土?

答:古代奴隶社会时实行人殉,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

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到了秦代,多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

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当时社会变革和葬俗变化有直接关系。

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

我们发现在游览发掘坑道的时候,每一批兵马俑之间存在着一堵一堵的土墙,这是为什呢?难道是还有东西没有发掘出来,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其实这是当时考古发掘的模式是半挖掘,其实还有很多的兵马俑是埋在地下的,甚至秦皇陵本身也并没有被发掘,只是打开了周围的部分兵马俑坑道。那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当时发掘出来的兵马俑其实是有鲜艳的颜色的,但是由于文物保护措施和方法无法达到完美的保护,颜色就褪去了,考虑到技术和一些其他的条件不满足,为了不让挖出来的珍贵文物消失毁坏在空气中,所以放弃了继续发掘!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秦始皇兵马俑的简介?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秦始皇兵马俑最初什么时候留下的?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

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58年之久。

兵马俑什么时候发现的(兵马俑是什么时候发现)兵马俑什么时候发现的(兵马俑是什么时候发现)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俑坑内有8千多个兵马俑。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也是最大的,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

兵马俑长度和历史?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8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