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什么时候建立)

中国建筑科技馆有多少种景点?

中国建筑科技馆位于武汉光谷高新大道,是以建筑科技为主题的全球展馆。主体建筑由中国台湾著名设计师李祖原先生设计,外形整体构造创意独特、新颖,水波状的“叶片”包裹着“种子”向天际延伸,象征着中国建筑科技馆将作为建筑文化与思想的孵化器;裙房部分则采用合院形式,象征着孕育建筑种子的土壤。

我不仅喜欢荆楚建筑展厅、古代建筑展厅、现代建筑展厅、未来建筑展厅的各种模型,还有建筑科技馆的整体设计、灯光、线条及光影。

展馆大厅采光极好,天气晴好时,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温暖舒适。

展馆外的建筑方格及玻璃方格因为有水、有倒影,让人感觉灵动有活力。

进入展馆的第一个大厅布置大气,古代建筑模型与现代灯光及屏幕的投影组合完美,相得益彰。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纪实展览馆上方红蓝两色的灯光造型给人以同心团结的力量。

这个弧形设计的通道,上方的木条与墙壁上的圆形窗搭配和谐。

这是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梁结构模型。

这个画面一眼望去有纵深感。瓦片的组合

在灯光的照射下,线条曲折优美。

陈列馆中的实物让人感觉亲切。

陈列馆的设计及布置认人眼前亮堂。

现代建筑展厅通过屏幕循环展现全国各地标志性建筑,在这里,你不仅兴奋而且振奋,当看到这些现代化的建筑模型,内心充满着骄傲和自豪。

未来建筑展厅,让人充满想象、憧憬和希望。

网上说,去中国建筑科技馆参观,是中国建筑的“朝圣之旅”,我觉得很有道理。

五台山著名的地方?

01

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

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

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02

青庙领袖——显通寺

显通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坐落在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它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最大、最古的一座。该寺历史悠久,珍贵文物数不胜数,是佛教圣地中的一颗明珠。

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公元75年),相传建成以后,两位天竺高僧迩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建起了这座寺院,取名大孚灵鹭寺,世称“中国第二古寺”,它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之一。

显通寺位于五台山内台怀镇北侧。寺内的七处九会殿,是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时,神宗命妙峰法师用磨砖砌成的一座华严道场。寺宇规模宏大,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寺之历史甚古。

东汉永平年间(58~75年)始建,原名大孚灵鹫寺,后魏孝文帝再建,名花园寺。唐太宗时重修,名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重修后赐额“大显通寺”。后来历经扩建修葺,形成今日规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宇面积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中轴线殿宇7座,由南至北依次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殿。这些殿宇皆造型略异,各具特色,保存完好。

03

五台山标志性建筑——塔院寺

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这里,原是五台山显通寺的塔院。明代时,重修舍利塔,独成一寺,因院内有大白塔,起名塔院寺。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寺庙也因塔而得名,塔的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简称其为舍利塔,或者习惯性地称为五台山白塔。这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当做五台山的标志。

此塔通高七十五点三米,环周八十三点三米。塔基为正方形,塔身状如藻瓶,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顶盖铜板八块成圆形,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等八卦地位安置。塔顶中装铜顶一枚,高约五米,覆盘二十一米多,饰有垂檐三十六块,长两米多;每块垂檐底端挂风钟三个,连同塔腰风钟在内,全塔共有二百五十二个。风吹铃动,叮铛作响。

04

黄庙领袖——菩萨顶

山西省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喇嘛教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 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喇嘛进贡。

全寺占地四十五亩,顺山就势而筑殿宇,布局严谨。寺前有石阶108级。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建筑。各殿均用三彩琉璃瓦覆盖。又,寺内有康熙御碑,方座螭首,矗立在前院;乾隆御碑在东禅院碑亭内,以方形巨石雕成,高六公尺,每面宽一公尺,上刻汉、满、蒙、藏四种文字。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菩萨顶历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

05

最大文殊殿——殊像寺

殊像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普陀宗乘之庙西面,狮子沟北麓。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弘历陪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进香,见文殊妙相庄严,令人起敬,“默识其像以归”。佛经中释迦有“东方主尊菩萨是文殊,有时现比丘像,有时现国王像”预言。而“文殊”又译“曼殊”,“曼殊”与“满洲”音近,所以西藏达赖喇嘛进丹书时,称清朝皇帝为“曼殊师利大皇帝”。又因清廷有乾隆皇帝出生承德狮子沟传言;进而有人就附会说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

乾隆和太后对此不加可否,任说其说。回到京师,太后就令人按五台山文殊模样雕刻石像供于香山宝相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弘历特命内务府仿五台山殊像寺规制,按香山文殊相貌在承德修建此庙。殊像寺落成时,乾隆参加瞻礼,并作诗道:“殊像全规台庙模,撰辰庆落礼曼殊。金经蒙古犹常有,宝帙皇朝可独无?译以国书宣白业,习之修士翊浮图。虽然名实期相称,师利应嗤谓是乎。”该庙喇嘛皆为满族,故清廷称此庙为家庙。

殊像寺为典型汉式寺庙,东西115米,南北约200米,占地面积2.7公顷。采用庭园布局手法,大规模叠砌假山,散植松树,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如果说有信仰的地方就是天堂那五台山一定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旅行是一场带着希望的流浪!去海边,图的是沐浴阳光的惬意;去古镇,游的是历史的沧桑;而去山川,逛的是山水风光的绚丽,以及感受身处山林的心旷神怡。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征服一座高山的梦,行走五台山之间,仿若置身流动的画卷。

五台山上静止的景观表现出的是一种雕塑般的造型美,而游动的景观则表现出音乐般的韵律美,动静结合,给每一位来五台山的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什么时候建立)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什么时候建立)


如果说五台山的“静”景是华山的骨骼,那么五台山的“动”景则是五台山的血液与脉搏。每当雨霁天晴,山谷间升腾起浓浓的云雾,漫山流动,山影在云中时隐时现,仿佛在云中游动。

远望五台山,山是屹立的伟人,水是流动的诗韵。有山,有水,山明水秀。于是,人就有了向往,也就有了远方,也就开始了流浪。

唐朝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唐代建筑特点大气结构简练,形体稳健,庄重大方 。

唐代的木建筑,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典型的唐代建筑如:山西省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

唐代的砖石建筑,佛塔大多采用砖石建造。中国现存唐塔均为砖石塔,如: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寻塔。

隋唐以后,“阙”作为一种礼制性建筑,又恢复了它作为君临天下的皇权象征的权威性,“阙”专属之于帝室,而且除个别帝陵有墓阙外,阙都建于宫门处,形成了宫阙独步的局面。 如:敦煌唐代壁画里“宫阙”的画面。

哪个著名文化遗产是辽朝修建的?

辽中京大明塔遗址。

辽中京大明塔遗址是我国第三大古塔,也是现今保存最好、体量最大的一座古塔。位于辽中京城遗址东南隅,通高80.22米、直径34米,为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塔周身白色,由下至上,缓缓收分,沉稳凝重,造型浑厚,工艺精湛。镶嵌浮雕造像,雕刻刚健有力,是国内现存辽代砖塔中少有的建筑艺术珍品。

整座佛塔的塔基呈龟形,龟首朝南,龟尾朝北,佛塔正好建在龟背之上。整个塔基座建在厚约1.5米的夯土基础之上,呈平面八角形,由青砖砌筑,八面均设有台阶。塔基之上筑高台须弥座,座上雕饰莲瓣、万字图案。

塔身各面浮雕内容尤为丰富,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据考察,这座辽塔曾在清代中期大修,在浮雕刻绘部分增加了蒙古文佛教赞语。塔身八面八座菩萨,头顶彩绘佛光,庄重肃穆,姿态典雅,嵌入佛龛。每尊菩萨上方都刻绘佛语,记述了佛祖释加牟尼从出生到涅磐的八件大事。佛龛两侧力士身姿雄猛、赤膀露臂;胁侍神情恬静、手持净瓶、善态可掬;飞天则踏云飞舞,轻盈飘逸。每面转角处雕砌细高的经幢式倚柱,下托仰莲,上顶宝珠,所有雕刻极其精细,雕刻技法在辽塔之中属上乘之作。

塔身大檐仿木结构,二层以上是十三层密檐,代表着佛教中的十三重佛天。塔檐上悬挂着风铎1350只,微风吹过,燕雀翻飞,铁铎叮当,令人空明清澈、一洗尘埃。在十三层密檐之上有一小型砖塔造型,上置铜顶,形成塔刹。塔刹南北各有一佛龛存放有经卷,其宝珠、相轮、宝瓶等饰件皆以铜制而成。

辽中京大明塔遗址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营建并保存完整的重要文化遗产,为研究契丹民族史及古代城市建筑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辽代皇家寺院·佛祖道场——义县奉国寺(俗称大佛寺),坐落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县城内,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是辽朝自称释迦牟尼转世的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萧绰)故乡所建的皇家寺院。

奉国寺遗存有我国古代释教寺院最陈旧最大的大雄宝殿,国际最陈旧最大最精巧的彩塑佛像群……1961年被国务院发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行景区。2005年由辽宁省人民政府提名,申报我国国际文化遗产准备名录。2008年被评为AAAA级国家级旅行景区。

1、葫芦岛九门口水上长城:位于辽宁省绥中县,南临渤海、北枕燕山,西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相连。这段中国唯一的水上长城,在2002年11月正式挂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2、沈阳故宫:是清代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建造使用的宫殿,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明清旧城中心。2004年7月,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沈阳清福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2004年7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沈阳清昭陵: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陵墓。

5、抚顺清永陵:是清王朝的祖陵,在陵内埋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亲及伯父和叔父,辈分在关外三陵中可以说是一等一的高,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本溪五女山山城:位于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4年7月1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

(一)蓟县独乐寺山门

蓟县独乐寺山门,巨大的飞檐斗拱,颇有《诗经·小雅·斯干》中“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风采,这也是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建筑。

(二)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是一座外部两层,内部三层的建筑,灵感源于敦煌莫高窟,梁思成先生曾为独乐寺观音阁绘图。独乐寺山门与观音阁也是除了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之外,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三)义县奉国寺大殿

“杨家将”中的萧太后在历史中确有其人,她是辽代最有为的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生母,圣宗在萧太后死后于她的“斡耳朵”(封地)修建了奉国寺纪念他的生母。奉国寺大殿也是现存辽代最大的单体木构建筑。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什么时候建立)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什么时候建立)


(四)大同善化寺

大同善化寺,是现存辽金时期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佛教寺院,不仅殿宇宝相庄严,内中造像也是极尽精美之能事。

(五)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华严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曾受到武则天的大力推崇,凭借唐朝的影响力也传播到了北方草原,受到契丹王室的顶礼膜拜。“薄伽”是梵语“世尊”之意,虽然佛陀传法时并不说梵语,但日久天长,习非成是,这个名字也就延续了下来。

(六)新城开善寺

位于高碑店,曾经是宋辽边界,是八大辽构中最南的一处,也是最小的一座。宋朝为了防止游牧人铁骑南下,在北部边境广种柳树,大挖壕沟,所以在宋辽边境遗址上多可以看到杨柳依依的景象。

(七)涞源阁院寺文殊殿

涞源是古代中原王朝的边防重镇,太行八陉中的飞狐径和蒲阴径交汇之处,保留了从北魏至明清多个历史文化遗产,辽代的阁院寺就是其中之一。

(八)应县木塔

世界最高的木质建筑,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位于辽西京大同府南,始建于辽圣宗长子辽兴宗时期,历经千年风霜而屹立不倒,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辽中京大明塔遗址,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中京遗址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旭日烘托,夕阳照耀,星月陪伴,辽中京大明塔遗址在这里静静地俯视着滚滚红尘中的岁月轮回。古往今来,名人墨客慕名而来,留下了千古绝句。清乾隆帝在《题大宁塔》中赞道:“自远早见郁迢峣,逼近欲瞻翻不易。

中国最早的古建筑?

南禅寺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

南禅寺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在30年代对中国古建筑的大规模考察中发现的,中国古建筑因其多木结构,而留存极少。唐代建筑全国仅存4处,都在山西。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处的阳白乡李家庄附近,距东冶镇7里。林徽因看到南禅寺大殿的大梁上有一行字,仔细一看,上面记载了这座大殿建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0年),这比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梁林夫妇发现的第一座唐代木建筑)还早75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故宫,圆明园,长城,岳阳楼

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是什么殿?

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是: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在山西省五台县豆村东北十里,创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公元471-499年)大殿荟萃唐代建筑、雕塑、书法、绘画四种艺术于一堂,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佛光寺大殿是现存唐代殿堂型构架建筑中最古老,最典型,规模最宏大的一例,大殿共用7种斗拱是现存建筑中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的。

楼上错了,悬空寺为土木混合结构,而且土石比例远大过木

纯木结构最早的是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建于伪辽时期(1056年),当年林徽因与其夫梁思成专门考察了一段时间

这塔本身十分漂亮,建议旅游的时候可以去看

唐宋民宅建筑风格?

&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建筑物(包括塔、楼)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

& & 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艺术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拟的。而西方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其附着的雕塑或绘画——观赏艺术,无法给建筑物自身带来生气。

唐代建筑特点大气结构简练,形体稳健,庄重大方 。

唐代的木建筑,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典型的唐代建筑如:山西省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

唐代的砖石建筑,佛塔大多采用砖石建造。中国现存唐塔均为砖石塔,如: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寻塔。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什么时候建立)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什么时候建立)


隋唐以后,“阙”作为一种礼制性建筑,又恢复了它作为君临天下的皇权象征的权威性,“阙”专属之于帝室,而且除个别帝陵有墓阙外,阙都建于宫门处,形成了宫阙独步的局面。 如:敦煌唐代壁画里“宫阙”的画面。

进入唐代之后,木结构建筑营造已进入模件化生产时代。依等级制度确定好开间与进深之后,掌管设计的匠师推算出各部件的尺寸,随后木匠开始进入程序化作业,局部构件加工完成之后进行组装,便形成了现在看到的斗拱铺作及梁架整体,在有效设计和良好指挥的情况下,构件虽由不同的木匠完成,但仍能有效组装并且顺利完工。在华清宫内,所看到的建筑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斗拱造型。

唐宋建筑风格一般是采用几种设计元素的结合。它一般就是底部有手工的砖砌墙、木质的屋顶板、圆顶角楼、多重人字形坡屋顶,同时一般外立面材质为暖色系,红砖就是一个很好地选择。一般有凸肚窗、角塔、正立面不对称设计、有进深较大的入口和宽广的门廊。

唐代建筑风格:气魄宏伟,严整开朗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唐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从唐至今,历经千年,包括大名鼎鼎的“佛光寺”在内,如今中国现存的唐代建筑仍有百十余座,砖石建筑在其中占绝大多数,而仅存的4座唐代木构建筑,则悉数皆在山西省境内。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但唐继承后又加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伟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自。

大明宫麟德殿,面积5000平米,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宋代建筑风格:纤巧秀丽,注重装饰

宋代建筑,泛指在960年至1279年的宋朝时期,于北宋及南宋境内的建筑,一如以往的朝代,继承著前朝的建筑传统

宋朝在经济、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都有发展,使得宋代的建筑师、木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建筑方式也日渐趋向系统化与模块化,建筑物慢慢出现了自由多变的组合,并且绽放出成熟的风格并且拥有更专业的外型。

为了增强室内的空间与采光度,采用了减柱法和移柱法,梁柱上硕大雄厚的斗拱铺作层数增多,更出现了不规整形的梁柱铺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梁柱铺排的工整模式。

宋朝建筑物的类型多样,其中杰出的建筑都是佛塔、石桥、木桥、园林、皇陵与宫殿。由于注重意境的园林设计特意追求把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的意境,所以这一时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

建筑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不像唐代浑厚的风格,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油漆得到大量使用,使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棂、梁柱与石座的雕刻与彩绘的变化十分丰富,柱子造型更是变化多端。

五台山上的雕像有老子吗?

没有,五台山雕塑都是佛教题材,与道教无关。

五台山佛像以47座寺庙统计,就有23091尊。佛像雕塑在吸收融汇外来佛教艺术技法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的民族风格和特色。

最珍贵、最具欣赏价值的是唐代南禅寺和佛光寺大殿雕塑。南禅寺大殿12尊、佛光寺大殿35尊佛菩萨像,雕塑场面宏大,人物身份分明,主仆有序,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既有环境气氛,又有深度和空间感。塑像造型适度,体态丰满,姿态自然,色彩逼真,栩栩如生。彩绘风格表现为浑厚古朴,凝重细腻,体现了唐代塑像风格,又略显印度文化之痕迹,是五台山雕塑艺术的瑰宝。

没有啊,老子没来过五台山的

五台山是佛教圣地,没有老子道教的雕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