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什么是兴国之要(什么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兴国之魂,什么是兴国之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个论断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凸显了先进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同时也凸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伟大作用。

扩展资料:

“兴国之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魂”。

1、贯彻“兴国之魂”的要求,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单位教育等方面着手,从加强文明单位创建、选树宣传和学习各类道德模范等方面着手,从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修养、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等方面着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贯彻“兴国之魂”的要求,就必须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领导和管理,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兴国之魂”彰显先进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是什么?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把四项基本原则提到“立国之本”的高度。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1998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把改革开放提到了“强国之路”的高度。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008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到“兴国之要”的高度。

确立原因

四项基本原则之所以是立国之本,是因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没有改变,他们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为了巩固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离开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就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会走歪路。

改革开放之所以是强国之路,是因为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所以是兴国之要,首先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影响和决定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同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要靠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才能显示出来。总之,经济是基础,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 光明网——从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到兴国之魂

什么是兴国之要怎么写?

什么是兴国之要这样写:

经济建设是兴国之要 。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新发展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逻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只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兴国之要,兴国之魂,立国之本,立党之本分别是什么?

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立党之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3、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扩展资料:

与“兴国之要,兴国之魂,立国之本,立党之本”经常说的一个概念还有“强国之路”。”强国之路”是指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项基本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魂、兴国之要分别是什么?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拓展资料:

(1)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就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国营企业的重大改革--自主经营权、自主调控市场。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建立道德规范,有利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中共八大鉴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