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打点计时器实验(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

打点计时器实验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以下五个步骤。

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2、安好纸带

3、接通低压交流电源

4、取下纸带

5、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6、断开开关

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①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③由所画速度-时间图象求出小车加速度为a=k=0.80m/s2。

打点计时器实验(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打点计时器实验(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


有关打点计时器的实验

两种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都是由电源的频率决定的.如果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每隔0.02s打一个点.

会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掌握一些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主要内容:

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交流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它的工作电压是4~6V.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O.02s打一个点.

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时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使用时,墨粉纸盘套在低盘轴上,并夹在两条纸带之间.当接通220V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列点迹.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O.02s打一次点.

如果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接在一起,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既记录了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也记录了相应的时间.通过对纸带上点子之间距离的研究,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二、注意事项:

①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片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②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③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④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之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三、对打上点的纸带进行数据处理,目的是研究纸带或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况.设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纸带上相邻两个点所表示的时间间隔就是T.如果数出纸带上一系列点的总数为N,则打这些点所用的总时间为t=(N-1)T.如果测出这N个点之间的总距离s,则t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如果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式计算出来的就是纸带的运动速度.

课堂训练: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_(交流?直流?)电源的________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伏特.当电源频率是50赫兹时,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

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课后作业:

1.关于计数点的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

A.用计数点进行测量计算,既方便,又可减小误差.

B.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应是相等的.

C.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应当是相等的.

D.计数点是从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中选出来,相邻计数点间点痕的个数相等.

2.本实验中,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秒.

B.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O.08秒.

C.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秒.

D.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秒.

E.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秒.

3.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决定于: ( )

A.交流电压的高低. B.交流电的频率.

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 D.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

4.如图所示的四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痕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_______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_____是越走越快的,纸带_______是先越走越快,后来又越走越慢.

5.若所用电源频率是50赫,图中D纸带,从A点通过计时器到B点通过计时器,历时________s,位移为______米,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B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而AD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阅读材料:打点计时器原理及使用

教材上用的是J0203型打点计时器,

其工作原理可用右图说明.当线圈中通入

的交流电为正半周时,设电流方向如图甲,

则线圈中被磁化的钢制簧片左端为N极,永磁体的磁场就使簧片向下运动,振针就在纸带上打

出一个点;当交流电为负半周时,电流方向如图乙,簧片左端变为s极,永磁体的磁场就使簧

片向上运动.如此反复作用,簧片就振动起来.制造时使簧片的固有频率为50赫,等于交流

电的频率,这样簧片就发生共振,振动频率也是50赫,即周期为O.02秒,并且有较大的振幅.于是振针就每隔O.02秒向纸带上打出一个清晰的点.

打点计时器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打点周期的等时性不好的要进行调整,具体方法请参

阅后面的参考资料.振针的高度应适当,并且不要松动,否则会出现漏点、双点、等时性不良

等缺点,并对纸带产生过大的摩擦阻力.纸带在使用前要整平(可用熨斗熨),以免造成打点

间隔变化或点子不清晰.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将圆形复写纸片的位置调整一下,以充分利用它

的不同部位,保证打点清晰.打点器是按间歇工作设计的,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及时切断电源,

防止线圈过热而损坏.在纸带上测量长度时:不要用短尺一段一段她测量后相加.以免误差积

累.打出的纸带要贴在实验报告中,作为原始记录.

打点计时器实验的主要步骤

1.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固定在小车后。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4.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确定好计数点。

5.测出六段位移长度,计算加速度的值。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公冶+_+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步骤

1.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上。

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用导线分别与电源接线柱相连接。

3.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的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了许多小点。

4.取下纸带,关闭电源。从能看清的某个点数起,数一数纸带上共有多少个点。如果共有n个点,那么点子的间隔数为(n-1)个,纸带的运动时间:der塌t=0.02(n-1)s.

5.用刻度尺量一下从开始计数的一点到最后一点间的距离der塌x

6.利用公式

就是那个测平均速度的

不会打

)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在纸带上去连续6个点,用刻度尺量出相邻两个点间的距离,判断纸带的这段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判断依据是:若两个点间距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运动;反之,则做变速运动。

累呀

2017高考物理实验打点计时器知识点

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高考物理匀变速直线 运动知识 点 总结 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考物理打点计时器知识点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会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分析纸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及其某时刻的速度;学会用图像法、列表法处理实验数据。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的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

⑴电磁打点计时器

① 工作电压:4~6V的交流电源

② 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⑵电火花计时器

① 工作电压:220V的交流电源

② 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③ 打点原理:它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器,当接通220V的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电火花,于是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的点迹。

⑵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方法

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⑶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

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四、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取下纸带, 换上新纸带, 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 确定好计数始点0, 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 作v-t图线 , 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五、注意事项

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常见考法

纸带处理时高中遇到的第一个实验,非常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均会高频率出现,以致在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中也做为重点考察内容,是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要引起重视。

误区提醒

要注意的就是会判断纸带的运动形式、会计算某点速度、会计算加速度,在运算的过程中注意长度单位的换算、时间间隔的求解、有效数字的说明。

例题1. 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5个记数点,对记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单位是厘米,试求:ABCDE各点的瞬时速度(m/s),小车加速度?(m/s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的频略是51Hz,但做实验的同学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偏小,不变 第一点为A,第3点为B,第5点为C,第7点为D,第9点为E AB为1.5,AC3.32,AD5.46,AE7.92

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1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13.“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高考物理复习指导

(1)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高考题再怎么灵活,它都要紧扣课本、围绕考纲来命题。只要我们的基础知识牢靠了,基本技能掌握了,以课本内容为出发点,我们就可以从容面对任何形式的高考!所以,在复习中,我们务必要加强"双基"训练。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特别是对于那些自己觉得比较抽象和陌生的知识点,一定要从弄清"为什么要引入相应概念?如何引入?怎样定义?有何含义?有哪些典型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来强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就这一点而言,考虑到目前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的分配问题,我们在一轮复习阶段要多练选择题,因为选择题相比而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单一,对及时巩固相关的知识点很有帮助,而且也不费时间,效率也就比较高。

(2)夯实基础知识、注意主干知识。尽管近几年来教材在变,大纲在变,高考也在变,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路不会变,它们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在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求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而且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于本学科知识,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新课程知识应用性较强,与素质 教育 的教改目标更加接近,容易成为命题点。

(3)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能力。为什么不少学生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自己做起来难。问题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象法、 逆向思维 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4)研究题型,分类归档,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很多试题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时却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或以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的。我们在本轮复习中应站在科学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试,分析题型,精选例题,组合习题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猜你喜欢:

1. 2017高考物理实验题解题步骤

2. 2017高三物理实验总结

3. 2017高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4. 2017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5. 2016高考物理实验知识总结

6. 2017高考物理考点预测和分析

打点计时器实验的主要步骤

1.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2.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侧,并连好电路 3.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4.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5.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6.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7.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