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台湾省的名胜古迹(台湾省名胜台湾的名胜古迹)

十大名胜古迹有哪些?

1、万里长城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从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春秋战国开始修筑,直到16世纪的明代终止。它穿越巍巍群山,跨过莽莽草原,横亘8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700公里。

2、北京故宫它是明清两代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在长达8公里的南北中轴线上,贯穿着9重宫殿,大小数十个院落,9000多间房间,周围还有10多米高的城墙和50多米宽的护城河。

3、承德避暑山庄它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是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总面积达564万平方米,有建筑物110余处,有宫殿、湖区、平原、山峦等景区和散布其中的几十个景点。

4、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是陪葬坑中的一组陶塑艺术作品。其中1号坑最大,面积为230米×62米,坑内有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战马俑6000多个排成40路纵队的方阵。此外,还有2、3、4号坑。1977年这里建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5、杭州西湖它三面环山,一面临市。西湖面积6.03平方公里,风景名胜甚多,宋时有西湖十景,元代又有钱塘十景,1986年又评选出西湖新十景。

6、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的胜景天下闻名,其中最有名的是拙政园、留园、西园和狮子林四大古名园。

7、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方园250公里。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驰名中外,称为“四绝”。

8、长江三峡它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是著名的长江天险。西起重庆市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23公里,雄奇多姿,沿岸名古胜迹甚多,如白帝城、神女峰、昭君村、屈原故里、三游洞等。

9、桂林山水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名扬天下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这里,漓江从桂林通往阳朔的100多公里,蜿蜒穿流于峻峭的群峰之间,山水相映,组成一幅幅锦绣画卷,美不胜收,故又有“阳朔山水甲桂林”之说。

10、台湾日月潭位于台湾中部投县丛中,是台最大的天然湖,面积4.5平方公里。潭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山腰湖畔兴建有许多寺庙楼宇,如文武庙、孔雀园、玄光寺、玄奘寺等。玄奘寺中存放着唐玄奘的部分遗骨。

1、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2、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的代表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

3、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为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

4、杭州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有断桥、雷峰塔、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景点。

5、苏州园林。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现存文字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

6、安徽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东经118°1度,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4平方公里。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

7、长江三峡。长江三峡:中国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是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8、台湾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国少数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环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

9、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距离北京230公里。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

10、西安秦兵马俑。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陵墓的陪葬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

我们泉州有什么名胜古迹?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会怎样介绍我们泉州的名胜古迹?

泉州市开元寺*在泉州市区西街。唐代为桑园,相传园主黄守恭以桑开白莲,舍地为寺,名莲花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并为大寺,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现寺占地约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二塔等。大雄宝殿建于垂拱二年。屡圮屡修,现存系明代重檐歇山式建筑,高20米,面宽9间,进深6间,原应立石柱百根(实减柱6根),故别称百柱殿。

现存主要建筑有寺门、奉天坛和明善堂。寺门高11.4米,基宽6.6米,门宽3.5米,用辉绿岩和花岗石砌筑,分外中内三重,皆圆形穹顶尖拱门,巍峨壮观。屋顶作平台,是伊斯兰教徒望月决定斋月起斋日期之处。南墙外壁及坛内大小壁龛皆嵌有古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石刻经句,保存完好。明善堂是明隆庆元年(1567年)所建的四合院式礼拜场所。寺内还有明成祖于永乐五年(1407年)颁发保护清净寺及伊斯兰教的石刻《敕谕》一方。清净寺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

清源山#在泉州市北郊,距城2.5公里。最高峰海拔498米,耸立在晋江平原之中,为泉州的主山,有乳泉从石间流出,又名泉山。泉州之名,亦从山而得。唐宋间泉州曾改名清源军,也由此山得名。山有三峰,中峰有清源洞、蜕岩、紫泽宫诸胜,左峰有瑞像岩、老君岩诸胜。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誉。山上文物及历代名人题刻甚多,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炼胆石,即在中峰,俞手书“君恩山重”四大字摩崖石刻,保存完好。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1942年在泉州圆寂,择此山作长眠之地,建有弘一法师墓塔,并留临终墨宝“悲欣交集”石刻。

老君岩*在清源山西侧,位于羽仙岩罗山、武山之下。宋代罗山下有北斗殿,武山下有真君殿,中有元元洞,为道教庙观集中地。建筑久圮,现只存露天的老君造像一尊,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该像系一块天然岩石略施雕琢而成,充分表现老人慈祥和蔼、健康愉快的神态。整个石像衣褶分明,线条柔而有力,具有宋刻的手法和风格,为福建宋代难得的道教巨型石刻佳作。

弥陀岩在清源山右峰。此岩依山筑台建亭,附近有一啸台、招饮径、泉窟观瀑诸胜。亭内有阿弥陀佛石刻立像一尊,岩以此得名。立像高5米,宽2米。造型端庄慈祥,雕工精致,为泉州石刻造像之佳作。明天启间曾刷金,后肃落重刷。元代又建一石室奉祀,约10米见方。

赐恩岩在清源山东侧。凭岩俯视,泉州古城宛如鲤鱼之形,故泉州别名鲤城。山相传是唐朝皇帝赐给刺史许稷,因名赐恩;又说南宋宰相李邴隐居于此,四次受朝廷恩赏,故又称四恩。山下古道有石阶数百级,拾级而上,便抵山寺。寺前古樟一株,枝叶如盖,寺为清代及近代建筑,列为一排。佛殿有白衣观造像一尊,刻于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4),由天然岩块雕成。寺后有一天然石室,上刻“高山仰止”四大字。还有明清摩崖石刻多处;李贽撰“不必文章称大士,虽无钟鼓亦观音”的楹联,也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刻于寺中石柱上。

瑞像岩在清源山左峰。岩前奇石突兀,如僧群立,称为罗汉峰。因有释迦瑞像石雕一尊,故名瑞像岩。整尊石像乃就天然岩石依崖雕凿而成,立像高4米、宽1.5米。神情肃穆,取法于木刻的旃檀瑞像,别具一格。该像刻于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为福建省有文字可考的宋代造型艺术作品之一。明成化年间(1465-1487)建有石室,用以保护石像,石室纯用花岗岩筑成。

弘一法师舍利塔在清源山上。为花岗石仿木结构石室,石室外形四角转八角、重檐攒尖顶。面积53.5平方米,高15米。室中央安放石构莲花座卵形舍利塔。内墙正中嵌辉绿石刻丰子恺为弘一法师所作泪墨画。石柱与外墙上还镌有法师手迹四幅。石室旁摩崖上刻法师遗墨“悲欣交集”四字。1982年赵朴初题“千古江山留胜迹,一林风月伴高僧”句,勒于附近摩崖上。弘一法师(1880-1942),俗姓李,字叔同,浙江平阳人。我国近代话剧运动的倡导者之一。精律学、书法、金石、诗词,被誉为“近代艺术大师”。1942年在泉州温陵养老院圆寂。1952年将他的部分舍利子葬于清源山千手岩附近,后移此。

杨阿苗故宅在泉州市鲤城区江南乡亭店村。系清末旅菲侨商杨阿苗住宅。建于光绪年间(1875-1908),历时13年落成。为闽南独具特色的五开间双护厝三进大型民居。面积1338平方米。整座建筑内外墙上、檐下、壁间、梁柱和门窗装饰著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竹雕、漆雕和灰雕。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及摹刻历代名书画家的作品。采用透雕、平雕和浮雕等手法,丰富多采,精美绝伦。建筑工艺对闽南近现代建筑有深远影响。

真武庙在泉州市鲤城区东海乡石头街。始建于宋,“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明清均有修葺。现存建筑真武殿、四角亭、山门等尚保存明清建筑风格。

崇福寺在泉州市梅石街。原为北宋初年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为出家的女儿所建的千佛庵,元佑六年(1091年)始改今名。历代几经兴废。占地15亩。殿内尚保留北宋时的部分木构件。藏经楼北侧有泉州最早的石塔、建于北宋初年的应庚塔,八角七层,楼阁式实心石塔,高13米。虽略有倾斜,但历久不塌。传说塔能“应利欹斜”,塔斜向某方,主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寺兴盛时僧人达数千人。

石狮市姑嫂塔在石狮市区东南5公里。兀立宝盖山巅,面临泉州湾。《闽书》载“昔有姑嫂为商人妇。商贩出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石塔雄伟壮观,为闽南侨乡标志。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占地388平方米,八角五层,花岗石构,高22.86米,如楼阁,内壁有石级可绕上。登临远眺,泉南形胜,尽收眼内;海天风物,一览无遗。

六胜塔在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的金钗山上。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宋末损于兵火,元至元二年至五年(1336-1339)重修。八角五层,高36米,塔形与泉州双塔相近。控钗山,临东海,为古泉州海外交通之航标。

晋江市安平桥* 在晋江市安海镇,横跨晋江、南安交界的海湾上。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建,历代有修葺。1981-1984年经大修,现桥长2255米。以条石砌成。桥墩362座。工程浩大,为中古时代世界最长之梁式石桥,驰名中外,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桥上筑水心亭、中亭、宫亭、雨亭、楼亭,并有护栏、石将军、狮子及蟾蜍栏杆等雕刻。两侧水中筑有对称四方石塔四座、圆塔一座。桥头白塔,高22米,筑于桥之入口处,为五层六角空心建筑。宋元时代,此处甚为繁华,为古泉州海外交通要港。

龙山寺在晋江市安海镇。隋皇泰年间(618-619)修建,明天启重修,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山门、华表、殿堂门、钟鼓楼。世传原佛像处有一巨樟,夜发祥光,时人崇之,乃斫作法鼓、寺门、千手佛,今俱存。千手佛通高4.2米,头戴花冠,冠正中雕一坐佛,周围又雕众多戴花冠小佛首,主手合十,两侧旁支1008手,掌中均雕一眼,列如团扇,或携物,或空手,姿势各异;身披莲服,两足微露立莲台,造型精湛,名噪海外。殿前青石浮雕,巨龙绕柱。龙山寺巍峨宏观,支庶流长,台湾省有不少同名寺宇。

丁氏祠堂在晋江市陈埭镇。长42米,宽21米,砖石结构。建于明,历代重修,为福建省仅存的回回祠堂。正厅建于石砌四方平台上,廊庑环抱,成“回”字形。其装潢如莲花等浮雕及纹饰均与泉州清净寺同。相传丁氏原系阿拉伯人,祖赛典赤·瞻思丁(1222-1279)仕元。其裔一支于元代行贾入泉。元明易代,避居于此,取其祖名末音“丁”为姓。

白沙古战场遗址在晋江市东石镇,距安海镇7公里。为郑成功抗清基地之要津。清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降清,子成功率部回晋江沿海招募亲兵,矢志抗清。顺治八年(1651年)部将施琅叛变,成功斩其父、弟,琅诉诸清廷,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兴兵欲摧石井。成功严阵以待,奋抗清兵,在白沙滩一带争夺,世传“三日清、五日明”,可见战斗之烈。成功“五虎将”之首陈魁琪战死,今尚存祀宫。锦亭村后倒桥系当年阵亡将士墓地,有“同归所”石刻。

石佛岩在晋江市东石镇岱峰山南坡。寺内石佛依崖刻就,故名。禅寺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崖雕弥陀、观音、势至三尊石佛,高约6.9米,盘坐莲花台。寺右巨崖上刻有“泉南佛国”四字,字径达2米,为南宋王十朋所书。石佛为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镌成,嘉定九年(1216年)寺扩建。

西藏。河北。台湾各有什么神奇的泉?(各写三个)?

西藏羊八井温泉, 羊八井地热田一带总弥漫着白色雾气,地热田产生的巨大蒸汽团从湖面冒起,如人间仙境。

如果运气好,碰上热水井喷发,更可一睹沸腾的温泉由泉眼直冲云霄的场面,十分壮丽美观。这里的温泉水含大量硫化氢,对多种慢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沐浴的地点是一个露天的游泳池。由于水温太高,需要先经过2个露天水池的降温,才能供游客洗浴。在它的周围远远的可以看见雪山,在这样的环境下洗温泉,确实是一种享受。尤其在冬天的时候,跳进温泉里看漫天飞雪,感觉说不出的浪漫惬意。喷鱼泉 喷鱼泉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野三坡,其中心区有一眼“鱼骨洞泉”,系永久性独眼巨泉,泉水从山石窟中流出,喷泉口直径约30 厘米,水质极为清澈,自然流量为每秒0·3立方米以上。每年农历谷雨前后,从泉口会随水喷出活蹦乱跳的鲜鱼,数量不少,每年达2000斤左右,甚为可观…… 水火泉 在我国台湾省台南县白河镇东部约八公里的关子岭北麓,有一处“水火同源”壮景,泉水从那黝黑的岩石缝里涌出,水温高达84℃,水色灰黑,水味苦咸。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然而这里的泉水流进一个小池里,滚滚如沸,浓烟从水中腾起,高三四尺,只要在水面上点燃一根火柴,火焰就能从水中燃烧,连水池边上的岩石,都被烤得黝黑……

形容名胜古迹的词语?

万里长城:华夏脊梁;桂林山水:钟灵毓秀;杭州西湖:人间天堂;北京故宫:国之瑰宝;苏州园林:锦绣中华;安徽黄山:鬼斧神工;长江三峡:山水画廊;台湾日月潭:宝岛明珠;避暑山庄:皇家气派;秦陵兵马俑:铸我军魂。另外还有:别有天地 春和景明 洞天福地 风月无边 风月无涯 福地洞天 湖光山色 名山胜川 名山胜水 名胜古迹 千岩竞秀 如花似锦 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水明山秀 水秀山明 无边风月 秀水明山 寻幽探胜 旖旎风光 引人入胜

平潭景区?

平潭东海仙境景区在东海村王爷山南面,是海坛岛最北部最突出的地方。由于长期受到海浪的冲刷,这里逐渐形成了海蚀地貌。陡峭的悬崖,深邃的山洞和各种海浪冲刷形成的景物,都能满足你对“龙宫”的畅想。里面的景区有仙人谷、仙人井、仙人峰三大景点。各式各样的沾点“仙气”的景点都有。

平潭岛为我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岛上时常“东来岚气弥漫”,别称“东岚”,距福州128公里。

1992年平潭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

平潭北、东、南面的长江澳、海坛湾、坛南湾三大海滨沙滩,沙质细白,海水清澈湛蓝,符合海滨旅游沙滩的规定要求,而且面积大,相互连接,背后有葱郁的防护林带,海上有岛屿岩礁,组合条件好,湾向性好。坛南湾和海坛湾沙滩长度约有40公里,以每个游客平均拥有3平方米海滨沙滩计算,可容纳游客120万人以上,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

平潭岛是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距福州128公里东面和台湾新竹相聚只有68海里,与台湾隔着一道海峡,是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平潭各大景区包括,石牌洋、三十六脚湖、、南赛山石林4糖屿岛海坛天神、将军山、坛南湾浴场、海坛古城、龙风头度假村、猴研岛、东庠岛、北港村、东海仙境、猫头乾。

世界十大名胜古迹?

1985年由中国旅游报社发起并组织全国人民评选出中国10处最佳风景名胜区。

它们是:

万里长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安徽黄山

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秦陵兵马俑

福建古墓全部排名?

第一,王审知之墓,位于福州晋安区新店镇斗顶村。

第二,王幹之墓,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寿山竹江南竹村。

第三,郑昭先之墓,位于福州连江县蓼沿乡溪东村凤凰山麓。

第四,陈第之墓,位于福州连江县浦口镇官岭村。

第五,陈修园之墓,位于福州长乐区江田镇环山村。

第六,林则徐之基,位于福州市省军区内,交马鞍村金狮山麓,坐北向南偏东南,面对五凤山。

台湾省的名胜古迹(台湾省名胜台湾的名胜古迹)台湾省的名胜古迹(台湾省名胜台湾的名胜古迹)


我们福建都有哪些名人的墓呢?

福建现存最古老的陵园

闽王王审知墓

王审知(862—925)字信通,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唐末,从其兄王潮起兵,入据福建,封闽王。他治闽三十九年,促进了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五代十国期间唯一的乱世桃源之地。

王审知有功于福建,故深受人民景仰,除被建祠(如闽王祠)纪念外,更被列为神明(如白马尊王)成为闽台地区民间信仰神祇之一。

台湾省的名胜古迹(台湾省名胜台湾的名胜古迹)台湾省的名胜古迹(台湾省名胜台湾的名胜古迹)


位置:位于福州北郊莲花峰下的新店乡斗顶村

“卵石爆花”的传说

义存祖师墓(肉身塔)

雪峰义存祖师(822~908年),师法号义存,“雪峰”是他弘扬禅法所住的山名。禅门五宗,为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影响的高僧。临终前自画塔样,王审知特遣使到江西瑞迹山选取石材,所建即为义存祖师塔。

塔上有石卵二百余粒,有“卵石爆花”传说流传,其中旧石卵据说是石塔自己爆出来的,新的是文革被破坏后补上去的。有传说这些石卵每爆破一个都会重大事件发生,当石卵全部自行爆破时,义存祖师就会从塔内复活。

位置:位于福州闽侯雪峰寺内

悲欣交集的一代高僧

清源山弘一大师舍利塔

弘一大师(1880-1942)姓李,名文涛,字叔同,籍浙江平湖,出生于天津,一生精通诗词、戏剧、音乐、书法、美术、篆刻,并重 兴佛教南山律宗,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大师、爱国教育家、一代高僧。

1952年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弥陀岩西侧兴建“弘一大师之塔”,塔内安放着大师的舍利子。

地址:位于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民族英雄荣归故里

郑成功墓

郑成功,福建南安人,明亡之后,几度率军北伐,企图灭清复明。1661年,郑成功督师东渡,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病逝后葬于台南。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迁葬福建祖墓。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9年,郑陵被盗,即时抢救石质墓志铭两块。

地址: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康店村覆船山上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墓

华侨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千百万华侨心中,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这个人便是陈嘉庚,厦门集美人,他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一生以倾资办学、热心公益事业而享有盛誉。

这里就是著名的“鳌园”——陈嘉庚先生安息在这里。鳌园建在一座小岛上,它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形如吉祥长寿的大鳌,故为鳌园。

地址:位于厦门市集美镇鳌园内

“开漳圣王”漳州人民的保护神

陈元光墓

陈元光,今河南省潢川人,“开漳圣王”是后世对漳州首任刺史陈元光的尊称,他于唐朝时入闽,成为漳州设府置郡的创始人和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并大力发展农耕,传承文明,功绩卓著。

台湾省的名胜古迹(台湾省名胜台湾的名胜古迹)台湾省的名胜古迹(台湾省名胜台湾的名胜古迹)


公元落711年,陈元光死于征战,初葬于漳浦,后移葬今址。墓前有石羊、石狮及华表各一对。来自海峡两岸的陈元光信众每逢农历十一月初五陈元光祭日,都会齐聚到这里共同祭拜。

位置: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石鼓山

程门立雪千古美谈

杨时墓

宋代著名哲学家杨时,史称“南渡大师”,字中立,号龟山,南剑将乐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东南学者推为“程学正宗”,朱熹、张等都曾师从于他,学者称其为龟山先生。

宋代始建,历代修缮,整座陵园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墓体坐南向北,墓前“宋龟山文靖杨先生神墓”碑,墓体前有牌楼,悬“程氏正宗”、“倡道东南”阳刻牌匾。

地址:位于三明市将乐县城南郊的乌石山麓

一个世代相传的风水佳话

李火德墓

李火德,生于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初任宁化县儒学教谕,次任江宁县知县,三任南淮府通判,四任南安府太守,五任九江府太守。因征寇有功,升任河南节度使,晋封关内候。闽西、赣南、粤东客属地区之大部分李氏尊为始祖。

相传当年九月丙午日寅时,送公柩到穴前,忽风雨交加,送葬者皆避。一会儿雨停,停棺处陷落,形似一汪湖水,阴阳地理先生认定此为“螃蟹游湖”之风水宝地,并称日后子孙任其外迁,定可兴旺发达,因此就在原地造坟。果非谬语,嗣后裔孙兴旺,名贤辈出。

地址:龙岩市上杭县稔田镇丰朗村丰朗岗头

探福建宁德古墓 寻找建文帝的足迹

上金贝无名墓

上金贝寺古墓的未解之谜:第一,古墓没有落款建造年代;第二,既建墓又建塔,非僧非俗;第三,古墓前的金水桥;第四,古墓的石材建筑中有龙刻构件,非凡格局彰显皇家气派。

后来,福建省文物局发布消息称,宁德上金贝古墓建造年代为元末明初,墓主人为僧人沧海珠禅师而并非建文帝。

地址:位于宁德蕉城区上金贝村

百代朱夫子,巍为吾道光

朱熹墓

朱熹字元晦,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也是儒学的转折点。

宋先贤朱子及夫人刘氏合葬陵墓。陵墓位于丘阜隆起的高爽之处,周列水田,视野开阔,有诗云:“山分罗带天风静,地抱金沙雨露深”,置身此地,怀古之情幽然而生。透过这质朴无华的布局,我们仿佛感受到朱子“君子固穷”的好风范。

地址:位于南平建阳市唐石里(黄坑镇)大林谷

台湾岛风景优美什么什么风光秀丽?

答,台湾宝岛,美丽迷人,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从清代开始就有“八景十二胜”之说。「日月潭风景区」美丽又富独特魅力的日月潭,有着邵族因狩猎追逐白鹿而发现此一幽境美地的古老传说,阿里山,台湾地区地名,是台湾地区的著名旅游风景区,阿里山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风景秀丽。其浑然天成的山光水影、清邈美景可说是远近驰名,无论从早晨到日落,日月潭的旖旎风光与诗画意境,每每让人流连忘返。

台湾岛日月潭风景秀丽,湖光山色,很多游客会来游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