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的是?)

1911年我国自主建造的核电站?

1911年我国没有自主建造的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30万千瓦原型压水堆核电站,于1985年开工建设,1991年12月15日首次并网发电,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已有十多年安全运行的良好业绩,被誉为“国之光荣”。

大亚湾核电站占地面积多大?

大亚湾核电站坐落在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的大亚湾核电基地,是中国目前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

拥有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两座核电站共六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年发电能力约450亿千瓦时。其中,大亚湾核电站所生产的电力70%输往香港,约占香港社会用电总量的四分之一,30%输往南方电网;岭澳核电站所生产的电力全部输往南方电网。据2011年统计数据,两座核电站输往南方电网的电力约占广东省社会用电总量的9%。大亚湾核电基地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总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内有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一期、岭澳核电站二期。站在岭澳核电站一期的观景台俯瞰,核电站与蓝天碧海相互映衬,组成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

大亚湾核电站股份比例?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占75%,中电控股有限公司占25%,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首座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建设的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成功的实现了中国大陆大型商用核电站的起步,后发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

728核电工程是哪年建成?

728核电工程是1970年由<上海市核电办>728院〈上海核工院>组建。工程对外统称〈728>工程。

会战单位有:上海锅炉厂,汽轮机厂,电机厂,闵行发电厂,先锋电机厂,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原子核所,工程物理所,华东电力设计院,钢铁研究所等。

728核电工程是1991年建成。

1970年2月8日,上海市紧急召开专门会议,传达了周总理关于建设核电的指示精神,动员和部署上海核电研究和开发工作,并研究了落实措施。这一天,成为中国核电发展的起步之日,中国首座核电站工程也以这天的日期被命名为“728工程”。

199112月15日,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728”,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它浸透了中国核电人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要崛起,而且要和平崛起。在自行研制出原子弹与氢弹之后,1970年2月8日,周恩来总理就正式提出中国要发展自己的核电产业。代号“728”的中国核电工程启动,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的前身七二八工程研究设计院随即成立。

“728工程”(秦山核电站)被誉为“国之光荣”、“中国核电的井冈山”。七二八院也创造了中国核电历史的三个“第一”:独立自主研发设计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设计研发中国第一个出口核电站——恰希玛核电站,中国第一台重水反应堆——秦山三期的总体设计、技术总支持和常规岛总承包单位。

如今,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参与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与“华龙一号”已经走出设发展的同时,真正实施核电成套技术“走出去”,赢得世界核电大单。

2008年,我国就将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研发列为十六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由国家能源局牵头组织,多家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参与到我国自主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型压水堆核电机组研发工作中。2015年11月29日,中国知识产权协会主持召开的知识产权评审会给出结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出口权。

记者日前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区西部一隅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走进了神秘的堆芯设计所、三维设计中心和科技展厅。大型先进压水堆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郑明光介绍说,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下,我国已形成完整的设备制造产业链。示范工程有望于今年3月在山东荣成石岛湾正式开工建设。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副总经理马璐表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在国际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可将建造工期缩短到56个月,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国家核电和美国西屋公司于2014年11月24日与土耳其签署土耳其第三核电厂建设的排他性合作备忘录,为土耳其建造“2台AP1000+2台”的核电项目。2015年12月2日,国家核电与南非核能集团签署《项目管理合作协议》……

728核电工程是1991年建成的。

中国核电人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科学严谨、敢为人先,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国之光荣”精神,奋进搏击,推动着我国核电产业链实现了跨越式、自主化发展。

1991年,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一期建成,被誉为“国之光荣”。

1991年建成投入运行。

1970年2月8日,上海市传达了周总理关于建设核电站的指示,因此728成为我国首个核电工程秦山核电站的代号。

1985年3月20日秦山核电站开工,1991年建成投入运行,年发电量17亿千瓦时。二期工程于1996年开工,扩建2台60万千瓦时发电机组,三期工程由中国和加拿大政府合作,建设两台70万千瓦时发电机组,于2003年建成。

“728工程”,知道这个名称的人并不多,但秦山核电厂却家喻户晓,它是被誉为“国之光荣”的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厂,是我国和平利用原子能的重要里程碑。秦山核电厂的建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7个能够自主设计、自主建造核电厂的国家之一。

我国核电从秦山一期开始起步,自主设计30万千万压水堆机组,又名728工程,1985年正式开工,1994年4月商业运行。此项目被誉为“国之光荣”!

现在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也叫728院,就是当年秦山一期的设计单位。

在中央提供的坚实后盾下,中国核电发展事业从此翻开了第一页。1991年12月15日0时15分,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那一刻,在主控室的欢呼沸腾中,中国大陆结束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也是中国和平利用核能的重大突破,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江苏第一个核电站?

江苏就1个核电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高公岛乡柳河村田湾境内。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负责田湾核电站的建设管理和建成后的商业运营。公司股东和股比的构成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50%、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30%、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20%。

田湾核电站不仅满足国际现行的核安全和辐射安全标准要求,符合我国核安全法规、标准,而且其安全性优于当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大部分核电机组。根据田湾核电站二级PSA(概率安全分析)报告:发生堆芯严重损坏或熔化事故的概率小于3.3×10-6/堆年(当前世界上运行的核电站一般为10-4/堆年),发生严重放射性泄漏事故的概率不超过6.4×10-8/堆年(当前一般为10-5/堆年),即发生严重放射性泄漏事故的概率千万年一遇。

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第几个?

大亚湾核电站由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建设与运营艺术中国广核集团管辖,拥有两台百千瓦级压水堆机组所生产电力,80%供应香港,20%共赢广东电赞于1987年开工建设,1994年2月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同年5月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此后,在大亚湾核电站自测又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两者共同作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

也是大陆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半岛。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此后,在大亚湾核电站之侧又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大型核电基地。

第一座。大亚湾核电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半岛,于1987年开工建设,于1994年5月6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拥有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所生产电力80%供应香港,20%供应广东。

大亚湾核电站根据“高起点起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合资经营”的方针开工兴建。

创造中国核电站的是谁?

2021年3月22日,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核电站创建人”的彭士禄院士,在北京逝世。

彭士禄,彭湃之子,4岁父母双亡,过上了“乞丐”日子,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四海漂泊。

8岁入狱差点病死,15岁遇到周恩来,他终于扎根延安;

他在炼焦厂、炸药厂做过技术员,35岁在大饥荒里,他吃着白菜根,全身浮肿搞科研。

1970年,他让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驶向大海,1994年,中国第一代大亚湾核电站在他的带领下,成功建设,投入使用。

从一个小小乞丐,彭士禄凭什么成为了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者”?

1954年,美国继原子弹之后,再度推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黑色水怪”——核潜艇。

1956年,陈赓访问苏联时,在中国驻苏大使馆中,秘密召见了一名留学生。

他问留学生:“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

面对陈赓的询问,留学生没有犹豫:“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

这名留学生,就是31岁的彭士禄,他学习的是化工机械专业,当时刚刚完成学业,准备回国。

接受了新任务后,彭士禄便带着准备回国的行李,直接去往莫斯科动力学院,开始攻读核动力学。

在此之前,他对核动力都不甚了解,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所学知识,必须争分夺秒:“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每天学十几个小时,晚上12点以前从没睡过觉。”

1958年,彭士禄完成全部课程,回国准备开启核动力潜艇研发工程。

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的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的是?)


此时的苏联,试验版核潜艇已交付海军。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毛主席希望在核潜艇的研制上,能够得到苏联支持。

赫鲁晓夫却轻慢地表示:“核潜艇的技术太复杂,你们中国搞不出来。”更是耀武扬威地要求在中国建设长波电台,供苏联核潜艇随时停靠。

弱国无外交,侵略者好不容易才被赶出国门,我们当然不允许任何国外势力再来使用我国领土!

就算无法得到外援,我们也要自己搞出核潜艇!

毛主席要求:“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但彼时,正是我国一穷二白的时候,对核潜艇的认识,仅限于国外报纸模糊不清的照片,绝大多数人都不曾真正见过这个“黑水怪”。

彭士禄虽然掌握了核潜艇的基础理论,但他所能见到的核潜艇,除了照片,也只有一个从美国买回的核潜艇玩具。

拉起来的研究队伍,也是不同专业拼凑所得:有物理系的,也有自机械系,还有精仪系的以及化学系的……

没有权威专家,没有实践经验,彭士禄还是选择迎难而上:“我们作为科技人员,一万年太久了,只争朝夕!”

研究队伍没有专业的核动力理论基础,彭士禄便一边自学最新的相关知识,一边把知识讲授给研究队伍,带领大家一起自学基础。

研究队伍不懂英文,但研究资料又都是英文的,于是彭士禄带领着大家凌晨5点便起床背英语单词,上厕所时背,吃饭时背,深夜睡觉也要背着单词入梦。

但这些都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他们面临着吃不上饭的大饥荒。

1960年,中国那场大饥荒,饿殍遍野。

彭士禄等研究人员,也饿得全身浮肿:“我们是吃着窝窝头、野菜、白菜根搞科研的。”

就是在如此恶劣困难的环境里,他们用了2年的时间,终于能够顺利阅读英文资料,同时摸清了国外核电站、核动力设备的基本情况。

1965年,随着我国原子弹爆炸实验成功,核潜艇的研究,也开始进入紧张日程。

彭士禄接到的任务,要求在1970年,建成核潜艇陆地模拟环境实验室,也就是后来的909基地。

为了保密,彭士禄带着研究队伍,以“搞水电”的名义,奔赴进四川的深山老林中。

那里阴暗潮湿,雾气缭绕,甚至还要与毒蛇蚊虫为伍。

当他们到达选定的基地位置时,却是一片没有房屋的空地。他们就近找了一所乡村小学,在学校的大礼堂里暂时安顿下来。

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忍着初到大山的水土不服,带着算盘、计算尺和一台古老的手摇计算器,正式展开核潜艇研发大业。

核潜艇研发,本就涉及到大量数据,而他们的计算方式只能靠人力,古老又耗时,无论他们如何没日没夜地计算,研发的每个方案,也需要几个人连续计算一个多月。

更雪上加霜的是,这样计算出来的数据,出错率极高。

在他们把艰难得出的方案报审时,有专家直接批评:“这么计算出的反应堆一定会爆炸。”

彭士禄面对批评,没有辩解,也没有气馁,而是埋首调整。

但同组人员面对批评,不免有些难以接受,他们本就没有得到有力支持,如果出了问题,他们还要吃力不讨好地担责。

于是基地的研究团队士气低落,工作中也开始小心翼翼起来。

彭士禄多次鼓励大家:“错了,就改过来,再继续前进。总不能因为害怕就缩手缩脚,听到批评声就和别人无休止地争论下去。”

甚至为了让大家放开手脚,彭士禄直接保证:“干对了,功劳算你的!干错了,责任算我的!”

有了彭士禄的鼓励和保证,涣散的人心,终于又齐聚起来。更何况大家一起在这里吃苦奋斗,本就是为了同一个目标,看着一往无前的彭士禄,所有人的斗志,再次被点燃。

1970年7月18日,在深山老林里的909基地,鞭炮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仿佛过大年一样激动兴奋。

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的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的是?)


因为他们历时5年,反应堆主机终于达到功率指标!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搞成了!

但此时的彭士禄,却昏睡了过去,他为了这一刻的胜利,已经熬了整整5天5夜!

随着核潜艇的诞生,中央决定年底进行出海试验,彭士禄便主动申请登艇随行。

试验是为了求证成功,而核潜艇出海,对于我们而言是史无前例,没有任何的经验,也不知道面临着何种未知风险,登艇随行的人能否安全,也无法保证。

彭士禄的妻子内心忐忑不已,她无数次向他确认:“有没有危险?”

他总是信心十足地安慰她:“放心,一定能成功,我有信心。”

直到试验那一天,彭士禄才握紧妻子的手:“万一我喂了王八,别哭。”

洛克菲勒说过,幸运更青睐勇者,胆大信心更容易成功。

出海试验的核潜艇最终载着彭士禄,凯旋归来!而下一步,就是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彭士禄为了武装这个“黑水怪”的战斗力,又开始了不眠不休的调试,直至胃部剧痛倒下,身边的人才知道,他胃穿孔已经严重到胃部需要切除四分之三的地步!

而耗尽彭士禄心血的核潜艇,终于在1974年,正式入列服役,我国也终于成为世界上,第5个可实现核潜艇作战的国家!

回首核潜艇研发的整个历程,当初要什么没什么,有人好奇,彭士禄为什么可以完成这个看似“白日梦”一般的任务?

彭士禄的回答是:“(什么)都准备好了,要我们做什么?”

彭士禄说过,他的一生,只有造核潜艇,建核电站两件事。

核潜艇成功之后,彭士禄的核动力事业版图,又从军工转到了民用工业。

其实按照欧美国家和前苏联的进度,只要原子弹成功,那么百万千瓦容量的核电站,几年内就可以建成。

但直到1978年,中国都还是核电技术的“门外汉”,城市的发展用电,工业用电都严重紧缺。

尽管国家已经针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多次指示,可因为我国核工业刚刚起步,同时国家又贫弱,核电站的建设一直无法推进。

直到1983年,彭士禄担任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筹建总指挥,承担起我国“核电起步”的任务,核电站建设工程,才有所突破。

当时全国的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和工程所需的40亿美元投资需求比起来,就算是全部拿出,也不过杯水车薪。

彭士禄再一次面对国家无法给予支持的困境,便毅然决定主动筹集资金。

他联合同事,贷款3亿美元,还拿到了香港中华电力公司的1亿美元投资,又奔波多个省市,依靠出口信贷和商业贷款,募集到了36亿美元!

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彭士禄还随身携带笔记本,用以记录人民币的外币兑换率、各种工程材料价格等,每次得到最新数据,他就急忙修改补充。

资金找到后,工程就要准备开始,彭士禄为了控制工程造价成本,又开始闭门不出,在不到十五平方米的房间里,顿顿吃盒饭,埋首计算出工程最关键的上百个主要参数。

有了参数之后,工程开始推进,任何想从中多赚一笔或者中饱私囊的人,都无法逃过彭士禄的铁面无私。

他通过公开招标,杜绝了施工过程中,供货商、制造商托关系的“不正之风”。

他还亲自跟进工程的每个细节进度,无论是技术还是成本,都在他的严格控制之下。

香港中华电力公司的董事长,曾不无佩服地说:“谈判最难的对手就是彭士禄,他太强了,技术、经济都懂。”

就是凭着一股子“抠门”劲儿,彭士禄终于在1994年,让中国第一代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以最小成本,完成了建设,并投入了使用!

中国的核电事业,也终于步入了正轨!

知乎上曾有人争论,中国核潜艇之父到底是彭士禄还是黄旭华?

黄旭华曾作为代表,被国家领导人接见过,与之相比,彭士禄的名字,更鲜为人知。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核动力研究,属于国家的最高机密,他的名字亦是如此。

另一方面,彭士禄从不接受“中国核潜艇之父”的称呼,他觉得核潜艇的成功,是所有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

他曾在自述中这样写道:“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在国家贫弱发展的年代,无论缺衣少食,还是风雨动荡,不论接到的是什么任务,面对什么样的挑战,他只有一个回答:坚决完成。

他觉得,自己不过是国家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的普通技术工人,都做到了想做的事,所以没有中国人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

大国重器,以命铸之。

彭士禄用自己坚挺的脊梁,创造出了荫护万代的财富,托起了中华民族的明天,为大国崛起奠定了无穷力量!

斯人逝去,但那无穷而无声的力量,却成为了每个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源泉!

1994年中国历史大事件?

1994年12月14日,经过长达40年论证的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动工,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 & 三峡工程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就提到建设三峡工程一事。20世纪50年代,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毛泽东为三峡工程和长江水利建设问题,先后6次咨询当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人。1982年,邓小平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修建三峡工程以缓解电力紧张局面的汇报时表示: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1、 1994年1月8日,我国第一个外汇交易中心———深圳外汇交易中心成立。

其主要职能是:为银行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的现货及衍生产品提供交易、交易后处理、信息、基准、培训等服务。

2、1994年2月5日中国第一座大型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

大亚湾核电站由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建设与运营,隶属中国广核集团管辖,拥有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所生产电力70%供应香港,30%供应广东。

3、1994年5月3日,世界首例转基因水稻在安徽省合肥市问世。

这是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用本所在国际上首创的离子束介导法,与安徽省农科院联合攻关多年育成的。经检验证明,其外源基因在后代中遗传。这一重大突破为定向育种开拓了新路。

4、1994年11月11日,世界最宽频带的地震观测仪器在我国家地震研究所研制成功。

这项国家“八五”重点科研成果通过了由国家地震局组织的技术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种定名为超宽频带地震计,灵敏度极高,观测范围覆盖了从高频地震波至固体潮汐的宽广频带。

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的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的是?)


5、1994年12月30日,由河南、山西两省联手共建,全长1130米的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正式通车。

大桥位于山西省平陆县和河南省三门峡市之间,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结束了两千多年以来人们只能靠古渡口摆渡过河的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