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萨利机长豆瓣 萨利机长豆瓣电影

你觉得《中国机长》和《萨利机长》哪个好看?

毫不夸张地讲,中国机长要比萨利机长难得多。

先说萨利机长,刚起飞双发失效,机长凭借自己的经验成功迫降水面,确实很厉害。但其实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当时运气很好碰上了哈德逊河,不然如果是别的地方还真不一定能成功迫降,另外一方面,纽约市消防车救援来的很迅速,5分钟到了现场,如果不及时也会有很大的隐患。

再来讲讲川航备降,9800米高空风挡破裂,自动系统损坏,机长刘传健在大风、低温、缺氧的情况下手动驾驶飞机,带领9名机组成员和119名乘客备降成都机场。有好几重困难需要去克服:

第一,高空瞬间释压的状态下,人所能承受的缺氧时间只有30秒中。如果没有抗住到戴上氧气面罩的话机长会直接昏死过去,飞机将进入“无人驾驶”状态;

第二,极大的气压差和温差会让所有人都面临身体机能的极限,零下四十度是非常致命的;

第三,川藏线不是一般的难飞,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雪峰高耸,冰川广布,风沙、冰雹、雷雨、乱流各种杂烩,是全世界公认飞行难度最大的空域。而且此时飞机驾驶舱设备失灵,仪表盘完全损坏,无疑是更糟糕的情况。

川航与萨利机长的意义:

1、中国的民航工作人员,比世界上大多数民航机长都要更加刻苦、细致、认真。零事故才是机长们的终极目标,但是遇到危急时刻,民航工作人员们一定会把乘客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2、《中国机长》和《萨利机长》是值得一看的,机组人员所承担的压力和责任,远远要超过观众们所看到的,尤其在完全不了解川航事件以前。电影给了观众们一个窗口去贴近,并了解民航工作人员们。

3、有一群人,始终如一地敬畏蓝天,敬畏责任,敬畏生命。 无数个这样的英雄,组成了一道保护墙,保障了中国民航的飞行安全。

如何评价电影《萨利机长》(Sully)?

看得我泪流满面。

这个电影是基于真实的航空事件改变的,机长萨利正是靠自己过硬的技术和极强的心理素质才成功的解救机上数百名乘客。看完电影不得不说,真的感谢这个机长。如果我当时处于那样的一个飞机上,飞机上却没有一个像萨莉一样的机长,我恐怕连跟家人道别的机会都没有,这是多么的让人难受和崩溃啊。

我所看到的萨利机长

一直被安利,豆瓣影评也在8分以上,周末就看了,不负所望,值得一看。

《萨利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一个有着40年飞行经验的机长在一次飞行中遭遇鸟群撞击,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把飞机迫降在哈德逊河上,机上155人全部生还的故事。

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几处:

一是飞机遇到撞击后机长的沉着冷静和有条不紊,在判断不能平安降落在附近机场后,毅然决定迫降哈德逊河,而在这之前是没有一架喷气式飞机可以成功降落河面而不机毁人亡的,由此可见机长的专业和自信,以及所承受的心里压力。

二是当机长宣布大家做好冲坠准备时,乘务员整齐大声重复的喊“Brace, Brace,Brace, Heads down, Stay down”,有限的安定了人心,并让大家做出了正确的事情。人在慌乱的时候特别容易乱,而整齐划一的、指令简单重复的大喊无疑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依稀记得14年跨年夜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的惨状。后来大家就总结出了当有踩踏发生时,事件中心的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齐声大喊“退后退后”,可以稳定现场。

萨利机长豆瓣 萨利机长豆瓣电影萨利机长豆瓣 萨利机长豆瓣电影


三是救援中机长的反应,在确保每个人员都离开后,机长最后一个离开飞机,当警察问机长的状况的时候,机长说道“先统计清楚多少人平安再说我的情况”,直到听到机上155人全都安全后才松了一口气。

四是灾难调查体制,片中我们看到美国的灾难调查体制特别严谨,刚一开始就询问机长和副机长的个人状况,是否饮酒,心情是否不好等等,先看主观因素,然后各种模拟飞行数据。按理来讲,灾难调查的第一部就考虑到了人为因素,比如调查个人情感和生活习惯,但是后面却忽略了在事故中人的判断和反应,得出可以安全降落在附近机场的结论,这个姑且认为是电影情节需要,后面加入反应时间后,证明萨利机长的判断和决策是正确的!

40年的飞行经验让萨利机长在事故面前,不单单依靠数据和塔台指挥,而是结合自己的经验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当大家都赞助萨利机长是英雄的时候,机长说了“我只是做好了我的本职工作,在这起事件中,乘客,救援人员,空管人员,轮渡船员,还有警局潜水小队,每个人都尽了一份力,才能造就这份奇迹。

萨利机长影评观后感

萨利机长影评观后感

改编自真实故事的电影,可以说是电影界的一个类型片种了。就像动作片,科幻片一样,改编真实故事的电影应该也需要一个短标签。但电影因为有自身的娱乐和戏剧属性,所以电影作为通俗艺术,即使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再夸张,还是需要添油加醋的加上一些改编,让电影更具有观众缘。

《萨利机长》是根据20XX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发生意外改编的电影,在说电影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电影的强大阵容,导演是美国著名的正派硬骨头特林特伊斯特伍德,拍过《廊桥遗梦》等经典著作。主演则有我们熟悉的汤姆汉克斯主演,他的作品就不用多做介绍了,是好莱坞的常青树。不过近几年作品平平。而且巧的是大部分都和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有关,比如《飞利浦船长》和《间谍之桥》。

电影当然是值得推荐一看的,在美国上映到截稿期,被某些刊物评为近期最受好评的电影,票房也一路攀升,在国内外电影平台评分也非常的高。同时也能感觉到影片是奥斯卡种子选手。

萨利机长豆瓣 萨利机长豆瓣电影萨利机长豆瓣 萨利机长豆瓣电影


影片改编自1549号航班事件,是由一班美国全美航空公司由纽约市拉瓜迪亚机场起飞,飞往华盛顿州西塔克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的每日定期国内客运航班。2009年1月15日,一架空中客车A320-214负责该航线,在起飞爬升过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个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驾驶舱机组人员在确认无法到达附近的2个机场后,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结果是机上共155人全数生还,该事件也被称为“哈德逊奇迹”。

影片气质古典稳重,没有刻意去煽情也没有过多的表现动作特效场面,点到为止,重点放在事后讨论机长是否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也就是重点放在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和机长之间的博弈上。影片的核心也就是在讨论,萨利机长的举动,是英雄,还是骗子。

下面我们根据影片的剧情,分别来看看电影和真实事件中的出入。

在20XX年1月15日下午3点26分,飞机在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但起飞一分钟左右,机长向机场控制塔报告,指飞机上两具引擎都遭受鸟击而失去动力,要求立即折返机场。机场方面随即指示1549号班机立即折返,但萨利机长发现不能掉头折返机场,于是准备安排客机飞往新泽西的泰特伯勒机场作紧急降落;但其后机长又发现当时飞机的高度及下降速率,无法让客机安全降落于泰特伯勒机场。于是,机长决定避开人烟稠密地区,冒险让客机紧急降落在贯穿纽约市的哈德逊河上。

这些都在电影里比较真实的得到呈现,只是在电影中飞机在与河面撞击的最后一刻,依然能清楚的听到塔台的声音。而真实情况里塔台在机长告知即将迫降在哈德逊河23秒后失去就班机联系。这个和真实有些许出入。

飞机迫降在河面之后,由于撞击过大导致货舱门以及飞机后门被水撞开,接近0度的水瞬间涌进飞机。此时飞机上的人保持秩序让年幼小孩或妇女先下飞机,然后在河面等待救援,在等待救援的时间里。所有人都停留在救生艇没有乱动。

而在影片中,一位男的因为感觉自己离岸边还挺近的,于是直接跳进河里想靠着自己的本事游过去。但too young too simple . 在纽约的大冬天冬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还有一个女的也自己跳进水里,最后被直升飞机的消防员救下。这些在真实发生的事件里都没有。

萨利机长被认定为在事故几周后一直有创伤心理压力紧张后群症。出现幻觉和失眠。经常感觉自己往下坠。影片通过各种夸张的特效手法真实还原展现。影片的一开始就是萨利机长做的一个噩梦,这个梦是他按照塔台的要求想飞回地面机场迫降结果没有成功撞向了大楼。而真实情况萨利机长当让没有做过这种梦了。这只是影片开头为了吸引人而做的一个特效炫技。

萨利机长豆瓣 萨利机长豆瓣电影萨利机长豆瓣 萨利机长豆瓣电影


而在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内部调查里,远比影片要来的繁琐和细致。恨不得把你所有的档案都拿出来调查。但影片为了增加戏剧性,稍微把NTSB设为了和萨利机长的对立面,没有了感性,所有问题都咄咄逼人,并且一开始就有认定萨利机长把飞机迫降在河面反而让乘客更危险。而在真实情况里,NTSB对萨利机长和副机长提出的问题都是有理有据的,并没有故意抓萨利机长的小辫子或者不承认萨利机长的英勇冷静行为。

在这里科普一下,飞机如果发生事故,能迫降在地面绝对不会选择迫降在水里。迫降水里一定是下下策。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有轮子的飞机降落在专门铺好的.跑道好还是落在软软的水面好。而且飞机迫降在水面以后,飞机会在数分钟内迅速沉没。更重要的是,迫降在地面是为了更方便后期的救援。而救援的时间,就是决定生还者的黄金时间。

在影片最后的公开听证会上,大家开始online在线去看电脑模拟和人为模拟1549航班双引擎实效的状态下,是否可以成功迫降在两个靠近的地面机场。都得到成功验证可以迫降在地面机场。而此时萨利机长开始发飙说飞机被鸟撞击后你们马上飞回地面,这样做根本没有加上人为紧张时间和考虑反应时间,当然可以成功飞回地面。于是NTSB才加上35秒的反应时间,从而验证得出,唯一的迫降选择,只能是哈德逊河。

这是影片和真实情况出入最大的地方,因为影片把NTSB设定成是对萨利机长有敌意的一方,所以各种不谨慎不考虑不作为都放在了NTSB以烘托萨利机长的伟大,但真实情况是NTSB早就把反应时间和人为因素考虑进去,整个听证会其实都是非常严肃和理性的。当然真实情况NTSB还质疑为何当时选择河面迫降的时候萨利机长没有开启飞机水面迫降装置。

当然了,这些都不排除萨利机长因为这一飞机事故成为了美国英雄。

总体来说,影片的对真实事件的还原度已经非常高了。汤姆汉克斯为了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真实机长的害羞和冷静,在整部影片的表演上表情和动作都没有太大的起伏,以不变应万变,把影片的重点放在对事件的陈述和思考上,而不是让个人表演去先声夺人。这沉稳的表演手法更让影片有纪实的味道。

很多人也会在看完影片后说,人都全部生还了为何还要这么刁难机长,其实正是因为有这些严谨的机构和严肃没有情感的条款和规章制度,才能为将来减少更多的灾难做防御,以及增加经验,取长补短。

质疑本身,往往就是进步和发掘真相的动力。对于一起事故而言,更是如此。

;

如何评价电影《中国机长》?

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对真实场景的还原度超高,而且每一个演员都在认真对待这部戏,就像真正的民航专业人员。

不得不说,张涵予在这部影片中演技是值得点赞的。他演绎出了机长的军人气概,非常自然的一个细节是上飞机擦飞机,保持驾驶舱的清洁。而且风挡玻璃破裂之后,机长的表现和真实情况是一样的,乘务组也配合得非常好。

而且有些细节做得非常好,其中有一个飞机飞行的镜头,整部电影地面镜头都采用真实飞行场景,多机位多角度拍摄,可以说拍摄手法是非常的专业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又燃又惊险又刺激的电影,很专业,演员也在认真对待。在导演刘伟强和一群戏骨演员的支撑下,《中国机长》不乏有真实场景的高度还原,做到了把一个航班从航前准备到真正执行到遭遇险情后的处置,都淋漓尽致地高度还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