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三个有利于是什么(坚持三个有利于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三个有利于是什么

“三个有利于”指的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时提出,被视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是真理标准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从精神实质上看,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统一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体地说是通过实践结果表现出来的。社会实践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其中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从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中可知,生产力的发展和发展生产力,一直或隐或现地主导着并最终制约这一运动的成败。只有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真正取得胜利。因此是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便成为了检验实践活动成败和指导实践活动的理论认识对错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其核心和首要标准是生产力。

三个有利于是指什么

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是由邓小平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时提出,被视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是真理标准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三个有利于”包括哪些?

三个有利于包括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1992年初由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时提出,被视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是真理标准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统一的,实践标准是基础,它已经蕴涵着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准的思想内容;而后两者又是对实践标准的具体化。这样,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实践标准增添了新的内容,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扩展资料:

确立“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把生产力标准具体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衡量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为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三个有利于”中“生产力”是基础,“综合国力”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而“人民生活水平”是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发展的目的,三者全面地体现了生产力标准,这样就可以防止对生产力标准作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

“三个有利于”标准把生产力标准、政治标准、人民利益标准结合起来成为统一的标准。是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的新发展。

三个有利于是指什么?

三个有利于,指的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1992年初由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时提出,被视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是真理标准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扩展资料

三个"是否有利于"体现了中国增强综合国力的强烈愿望。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全部实力和在国际社会中发生影响作用的总体能力,它是国际力量对比的主要依据,中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大国,但综合国力却不强,虽然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况且,增强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和平演变"的能力,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因此,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而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标准符合中国当前的现实任务和目标。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指什么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指的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核心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在这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即生产力标准是最核心的标准。

这个标准不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基本的决定力量原理,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原则立场,是其他两个标准的基础。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要点》规定:三个有利于指的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被视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

是真理标准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