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和模型包括哪些?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主要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等,主要模型有IS-LM模型,AD-AS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乘数-加速数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主要有供求曲线、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价格的觉得、一般均衡论、帕累托最优、市场失灵等许多方面。以上列举的主要是基础理论,还有其他相关理论和模型

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公式?

π-πe=-a(u-u*)

1.短期的菲利普斯不就是现代菲利普斯么2.长期的菲利普斯就是u*=0.06,是一条直线

3.“通货膨胀率减少5个百分点”,不知道你说的是预期的还是实际的?

4.短期的菲利普斯方程可以用AS-AD模型来理解,菲利普斯曲线本身是从现象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一个模型。

长期由于人们的预期通胀率会调整到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相同,因此长期的失业率就等于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均衡,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直线。

通胀方程:P=6-u+Pe 1、自然失业率一般是指没有未预期到的通胀时的失业率(P-Pe=0) 因此P-Pe=6-u=0 可得u*=6 此时的通胀率等于预期的通胀率(没有数值)

2、预期的通胀率Pe=0,令u=4 则P=6-4+0=2 即需要的通货膨胀率为2, 相对于自然失业率6所对应的通胀率P=6-6+0=0,而言,通货膨胀上升2 3、 预期的通胀率Pe=3,令u=4 则P=6-4+3=5 即需要的通货膨胀率为5, 相对于自然失业率6所对应的通胀率P=6-6+3=3,而言,通货膨胀上升2

经济行为,名词形式解释?

1.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主要进行三点考虑:·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其首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成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及其合理分配,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生产可能性曲线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在一定社会的一定时期内,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从而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也是有限的。生产可能性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3.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发生两种影响:一种是因该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称为替代效应。

4.产量增加的比例不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比如,厂商的要素投入增加100%,产量的增加量也是100%。

5.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6.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经济行为是指经济法主体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所实施的行为。经济法主体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所实施的行为。主要包括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履行一定劳务的行为。

经济管理行为是指经济法主体行使经济组织管理权和经营管理权所实施的行为。如经济决策行为、税收征收管理行为等。

企业经济行为作为个体协作组织的企业的产生缘由是为了通过“的方式节约生产成本和度量成本,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生产效率,创造规模效益,从而既可以实现个体无法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使参与协作的个体生产者能够获得其在单独生产中无法得到的利益。

三低模式的主要原因?

“三低”现象是经济内部出现问题后,在物价、利率和增长上的具体表现。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和互相强化的关系。

一是近年来全球化进展及近期逆全球化焦虑升温。过去30年中,全球化推动货物、服务、资本、劳动力的跨境流动,改善了产品和要素的供给,使需求上升对价格的拉动作用下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价格的上涨。例如,伯南克等认为,金融全球化使亚洲新兴经济体储蓄流入全球金融体系,是压低全球利率的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利益并未被普通民众广泛分享,这导致近年来世界各地质疑全球化的声音愈发强烈,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内顾性政策持续升温,一系列政治社会事件相继出现。这些事件相互交织,造成众多经济体企业和消费者信心走弱,投资萎靡不振,制造业产出下滑,全球价值链遭受冲击,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二是技术进步与新业态出现。技术的进步和传播使单位生产成本不断减小,推动产品和服务价格下降,从而抑制了通胀。这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十分显著。

三是老龄化带来不利影响。老龄化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社会趋势之一,人口老龄化不仅降低了消费和投资,从而造成总需求不足,还会给通胀带来下行压力。

研究显示,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且老龄人口对通胀的容忍度更低,央行面临更严格履行通胀目标的挑战。研究还指出,劳动者年龄结构与其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

四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央行的应对措施。危机后许多经济体需求长期不振,企业投资不足,家庭消费减弱,通胀下行压力仍存。危机一度造成大量失业,导致劳动者对失业的恐惧增加,就业安全重要性上升,议价动力和能力下降,成为工资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

经济增长的黄金率是指?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就是: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费尔普斯(.)的主要贡献是修正了菲利普斯曲线,探索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并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他沿着罗伯特·索洛创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思路,从社会经济福利的角度,研究了储蓄和消费的数量关系,发现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

在索洛增长模型中,产品的供给,即产出是资本存量和劳动力的函数.既然高储蓄率总是会导致更高的收入,是不是储蓄率越高越好呢?或者说,有没有最优的储蓄率呢?费尔普斯正是在研究这一问题的过程 中,于1961年发现了同人均消费最大化相联系的人均资本量应满足的条件,被称为“黄金分割率”或“黄金律水平”。黄金律水平的内容是:如果对人均资本量的选择使得其边际产量(MPK)等于折旧率(δ)、人口增长率(n)和技术进步率(g)之和,那么,人均消费水平就会达到最大化。用公式表示就是:MPK=δ+n+g。支持该人均资本存量的储蓄率,就是实现人均消费最大化的最优储蓄率或合意的储蓄率。

凯恩斯经济理论与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

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凯恩斯理论置业了,菲利普斯性取向的发展影响,并变革了他的变化。

金融学基本知识讲解?

1、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

2、银行控股公司制是指某一个集团通过直接购买若干银行的多数股票来控制被收购银行的一种组织形式。

3、信用合作的本质特征是: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信用服务。

4、与商业银行开办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相比,汽车金融公司的专业化程度更高,更具有专业优势。

5、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

6、经济决定金融,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着不同的金融组织体系。

7、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财政不得向中国人民银行透支,但中国人民银行可以直接认购政府债券。

8、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成立。

9、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总分行制,分行之间不应有相互存贷的市场交易行为。

10、“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信托的本质特征。

11、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保证保险等。

12、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接收从中国农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

13、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9年12月1日。

14、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发行的唯一的合法机构。

15、吸收活期存款,创造信用货币,是商业银行最明显的特征。

16、信用合作制实行“一股一票”制,社员依据入股的多少对信用社决策施加不同的影响力。

17、我国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主要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和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产品销售提供服务。

18、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

19、外国在华金融机构不受我国法律的约束。

20、中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起不再经营商业性金融业务,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21、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

22、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的利率,当它发生变动时,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发生变动。

23、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可以引导信贷投向,促进地区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24、法定存款准备金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

25、流动性比率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26、当经济运行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适合采用紧货币紧财政的双紧的政策配合模式。

27、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是同向变动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28、根据可控性的不同,各国中央银行往往将货币供应量分为不同的层次加以监测、分析和调控。

29、数量招标是中国人民银行用指定价格发现市场资金供求的过程。

30、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最主要的缺点是它的被动性。

3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32、直接信用控制与间接信用指导属于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

3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核心问题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从什么渠道、以何种方式传达至整个经济体系,并引起最终支出的变动。

34、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是主要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35、《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的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36、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有回购交易和现券交易2个品种。

37、1998年以前,我国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可以用于支付和清算。

38、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39、再贴现属于选择性政策工具。

40、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道义劝告具有强制性。

41、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三个层次组成。

42、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43、存款性公司概览的负债构成了狭义货币。

44、我国的信贷收支统计是反映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与运用情况的统计。

45、在金融稳健统计中,存款机构部门核心指标的设置服从银行监管的6C原则。

46、金融存量和流量的关系可表述为:期初存量±期间总流量=期末存量。

47、在机构单位的分类中,保险公司被划入非金融性公司中。

48、货币统计对象包括所有金融性公司和非金融性公司。

49、中央银行概览是对中央银行履行职能过程中所形成的资产和负债业务的综合反映。

50、国际收支统计由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组成,其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从存量的角度反映各项交易,国际投资头寸表是从流量的角度反映国内与国外之间发生的金融资产与负债。

51、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所有的机构单位都属于该国的常驻单位。

52、金融资产价格与其收益成反比,与市场收益率成正比。

53、企业景气调查通常采用普查的数据收集方法。

54、货币统计的基本方法是在金融性公司分类的基础上对报表数据逐级汇总、合并和轧差。

55、中央银行概览重点反映中央银行负债与国外净资产、对国内其他部门的债权等之间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56、实物交易部分的资金流量核算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以及国内与国外之间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

57、外国驻我国的使馆、领馆和国际机构在我国的办事机构等,是我国的非常住单位。

58、美国的存款保险采取的是自愿和强制相结合的方式。

59、银行业协会及其业务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60、同金融诈骗作斗争,要坚持“打防并举,以打为主”的方针。

61、中央银行再贷款职能仅仅体现在为解决商业银行的临时性资金短缺而向其提供流动性贷款。

62、商业银行只要其资产和负债的类型、数量及期限不一致,就会面临利率风险。

63、金融机构解散的法律依据是《公司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

64、德国存款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属于非官方模式。

65、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风险控制的基础。

66、洗钱和反洗钱的主要活动都是在金融领域进行的,金融机构反洗钱在反洗钱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

67、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条件。

68、金融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

69、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策略来规避,因此又称为可分散风险。

70、撤销是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一种主动性清算程序。

71、各国存款保险的范围一般包括金融机构存款、政府存款、外币存款。

72、金融企业的行业自律组织,一般实行会员制,理事会是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

73、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

74、向陷入支付危机甚至清偿能力危机的金融机构提供救助性资金是中央银行履行再贷款职能的唯一体现。

75、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划分,金融风险可以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76、商业银行的解散必须报经银监会批准。

77、银行汇票主要用于异地即期结算。

78、信用评级是指征信机构通过定量、定性的分析,以简单、直观的符号标示对中小企业和个人未来偿还能力的评价。

79、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都通过一般存款账户办理。

80、普通支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用于转账。

81、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销货单位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购货单位收取款项,由购货单位向银行承诺付款的结算方式。

82、我国的同城清算遵循“先收后付,收妥抵用,全额清算,银行不垫款”的原则。

83、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转入商业银行业务库称为出库。

84、特设专户与国库单一账户相互配合,构成财政资金支付过程的基本账户。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85、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北京开展个人征信试点。

86、存款人可以为其更新改造资金申请开立专用存款账户。

87、支票在同城和异地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以使用。

88、定期借记主要用于工资、保险金、养老金的支付。

89、小额支付系统实行逐笔实时处理,全额清算资金。

90、发行基金从发行库进入金融机构的业务库后成为现金;现金从业务库交存到发行库后又成为发行基金。

91、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预算外资金将逐步纳入零余额账户管理。

92、企事业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定期存款账户和个人开立的储蓄账户都属于银行结算账户。

93、商业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票据所载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94、2004年3月,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

95、《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人民银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的法定职责。

96、大额支付系统采取批量发送支付指令,轧差净额清算资金。

97、股票的市场价值是指股票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达成的成交价。

98、二板市场的盈利要求很低或没有盈利要求,因此任何类型的小企业均可上市。

99、欧式期权是只有在合约到期日才被允许执行的期权。

100、同业拆借市场属于资本市场。

101、场内交易方式是指集中在议价交易场所进行金融工具交易的组织方式。

102、中央银行一般把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动作为把握宏观金融动向、调整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指示器。

10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发展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在资产管理的基础上引入了负债管理的概念。

104、外国债券是指一国的政府、企业或金融机构在某国债券市场上以所在国以外第三国的货币为面值而发行的债券。

105、市盈率的计算公式为: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税后净利

106、优先股股息与债券利息一样是固定的。

107、美式期权是指可以在成交后有效期内任何一天被执行的期权。

108、货币市场是指经营1年以内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109、柜台交易以未能在证券交易所批准上市的股票和债券为主,以议价方式进行交易。

110、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武汉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111、承兑是指汇票收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112、债券的名义收益率是指债券票面上所标明的利息率。

113、二板市场是专为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筹资途径的新兴股票市场。

114、期货合约属于标准化合约,在交易所内竞价买卖。远期合约一般是非标准化合约,在场外由交易双方一一协商确定。

115、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互相交换不同币种、相同期限、等值资金债务或资产的货币及利率的一种预约业务。

116、二级市场是筹资者实现融资目的的重要场所。

117、金融市场具有反映经济动向,传播经济信息的功能。

118、我国规定,各金融机构拆出的资金只限于缴足法定准备金后的余额。

119、转贴现:指商业银行在资金临时不足时,将已经贴现但仍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给予贴现,以取得资金融通。

再贴现:指商业银行在资金临时不足时,将已经贴现但仍未到期的票据,交给中央银行以取得资金融通。

120、在股份公司的存续期间,股票是一种无期限的法律凭证。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主要进行三点考虑:·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其首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成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及其合理分配,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生产可能性曲线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在一定社会的一定时期内,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从而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也是有限的。生产可能性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3.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发生两种影响:一种是因该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称为替代效应。

4.产量增加的比例不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比如,厂商的要素投入增加100%,产量的增加量也是100%。

5.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6.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