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孟子四端是指哪四端(孟子的四端指的是哪四端)

本文目录一览:

在孟子的学说中,所谓的四端是指什么

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文献上看,孟子是儒家第一个系统提出这“四端”的人,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

四端在孟子思想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四端是对儒学理论在新形势下遇到冲击和挑战的回应,是对儒家仁学理论的一种发展。

这些价值观中的合理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息息相通的,对于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借鉴意义。

扩展资料:

孟子认为这“四端”是人皆有之的,没有这“四端”的不能算作人。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心,或者没有羞耻感,或者不具备自我约束的基本能力,或者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那是多么可怕。

某种程度上说这等于自动放弃了做人的资格,所以要做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有同情心、羞耻感、自我约束能力,外加独立思考的能力。缺

少前三项,那是禽兽;缺少后一项,是标准的行尸走肉,万世不易的奴才胚子。而具备了这四端,心中就有了善的根苗,将之培养、扩充。

在孟子看来,做人并不容易,不是长个人形就可以算得人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端

孟子的四端什么意思

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意思是,同情心,是仁的萌芽;羞耻心,是义的起点;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初始。

“四端说”作为孟子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与孔子“忠恕观”之间的渊源关系素未被重视,总结孟子在继承“忠恕观”的基础上提出“四端说”,并以之为核心形成由“内圣”开出“外王”的思想体系,对研究早期儒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扩展资料

1、孟子一生的思想学说著作而成《孟子》,是孟子晚年隐退邹国授徒时所作。在孟子逝世后,又经他的弟子门人增添完善。

2、《孟子》与记录孔子言行思想的《论语》同为儒家学说经典,是后世研究孔孟之学的必备教科书。

3、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继承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四端”具体指什么?

孟子“人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指人要有关怀仁爱之心,这是“仁”的开端。儒家讲究仁德,表现为对人的关怀与仁爱。与人为善、见义勇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仁德思是儒家基本的道德思想。孟子传承儒家思想,继承发扬,强调“德政”,讲究仁义礼智信,他与孔子一样认为人性本善,上位者通过德政才能治理好臣民,而百姓怀有仁德之心社会才会真正稳定。

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是因为其有一份“羞耻之心”,知世故而不世故,懂得是非对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孟子强调羞耻之心,也是强调人心中要有自省之意。羞耻人自己的内心感受,懂得羞耻说明人知道自己所作所为违背了正确的道德伦理,说明人懂得反省自己。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儒家同样强调“礼”,何为礼?规则、法度。而辞让为礼之端,是强调中正平和之道。所谓君子无争,儒家讲求先人后己精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符合儒家“中庸”思想。中庸即中正平和,不偏不倚。如果人人都能有谦虚礼貌的辞让之心,那么规则礼法自然就不会被违背。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明辨是非对一国一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国之主所举直则政明,所举错则政安,那么国亦不宁;一家之主所不能明辨是非则全家不宁;人不能分辨孰好孰坏,近朱者赤倒也还好,怕的是近墨者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