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国宝熊猫资料介绍(国宝熊猫资料介绍视频)

国宝熊猫的资料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中国野生大熊猫为1864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00只 。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扩展资料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

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生活中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国宝熊猫的资料

学 名: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

别 名:花猫,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猛豹,猛氏兽,食铁兽,大猫熊,熊猫,貔貅,白熊,黑白猫,在我国台湾地区也被称为猫熊。

英文名:Giant Panda

拼 音:dà xióng māo

法语名:panda géant

大熊猫的名称如何而来?

关于大熊猫的叫法:大熊猫是学名,而平时人们口头上说的“熊猫”则是错误的叫法,很多人都习惯与错误地这么说。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熊猫”这种动物,同时应称大熊猫幼崽为“小大熊猫”,而“小熊猫”又是另外一种动物。

 大熊猫现多俗称熊猫,原称猫熊。民国时一次展出时,因为当时规定采取了国际通用准则,使用中英文按照从左向右列出每一件展品的名字,但由于国内的阅读顺序还是从右至左,另外当时的大熊猫还不像现在这样作为国宝世人皆知,只有极少人知道它。所以大家都认为它的名字是“熊猫”。以谬传谬,约定俗成,最终它在华人世界的名字就被永久的改变了。

熊猫属于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哺乳纲Mammals

食肉目Carnivora

犬型亚目Caniformia

熊科 Ursidae

熊猫亚科 Ailuropodinae

大熊猫 Ailuropoda melanoleuca 

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间的外表。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它究竟是属于熊科,或象小熊猫一样接近浣熊科,还是自成一种?最近的DNA分析表明,大熊猫属于熊科,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独特的特征包括:大而平的臼齿,它的一根腕骨已经发育成了"伪拇指"这都是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与其他六种熊类不同,大熊猫和太阳熊都没有冬眠行为。

大熊猫的分类地位一直有较大争议,大熊猫的祖先是拟熊类演变而来的始熊猫。现在国际上普遍接受将它列为熊科、大熊猫亚科的分类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国内的认可。国内传统分类将大熊猫单列为大熊猫科。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其体长120~180厘米,尾长10~20厘米,白色,体重60~110千克。头圆而大,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躯干是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国宝大熊猫的资料

国宝大熊猫的资料

国宝大熊猫的资料。相信大家对大熊猫并不陌生,这是我国的国宝,它们非常的可爱,很多人都很喜欢大熊猫,不少人想更进一步的了解它。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一起详细了解下国宝大熊猫的资料。

国宝大熊猫的资料1

大熊猫的近代名称(即中国国内通行的中文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

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自此,首先在主产它的故乡(四川),长此以往向传讹误,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的把猫熊更名为熊猫了。以后,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猫,也就被人们所公认。它的地方名,在它的故乡里多叫白熊、或白老熊,也有叫花熊的。

扩展资料

大熊猫栖息环境

1、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处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势等。人为的干扰是现今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

2、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哪怕气温在-4-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它们也不怕潮湿,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

国宝大熊猫的资料2

大熊猫,又名大猫熊食肉目,大熊猫科,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独居,除产仔外,无固定巢穴,昼夜均有活动。主要以竹叶、竹杆、竹笋为食,兼食野果、鸟卵、竹鼠等,边走边吃。听、视觉迟钝,嗅觉灵敏,善爬树、游泳。主要在春季发情交 配,有求偶争斗。

扩展资料:

大熊猫是世界上极其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其生存和保护现状,为世人所关注。

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促进野外和饲养大熊猫的繁殖,完善和强化管理手段,采取科学的方法,为大熊猫的生存创造必需的条件,稳定进而发展大熊猫种群数量,发展和恢复大熊猫的潜在栖息。

截止2011年底,全世界圈养单位共圈养熊猫333只。能够经常维持10只以上饲养种群的单位仅有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陕西省珍惜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和北京动物园4家。大熊猫属于高度濒危的物种。

国宝大熊猫资料

大熊猫,又名大猫熊食肉目,大熊猫科,中国Ⅰ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英文:Panda 大熊猫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陕西秦岭南坡以及甘肃文县等地。是中国特有种。栖息于海拔2000―3500m的高山竹林中。有季节性垂直迁徙。独居,除产仔外,无固定巢穴,昼夜均有活动。主要以竹叶、竹杆、竹笋为食,兼食野果、鸟卵、竹鼠等,边走边吃。听、视觉迟钝,嗅觉灵敏,善爬树、游泳。主要在春季发情交配,有求偶争斗。孕期3―5个月,每产1―2仔,偶有3仔初生幼仔约120克,全身粉红色,有稀疏白色胎毛。眼睛几乎看不见,到40多天才睁眼。全*母亲哺育,1岁多才独立生活,5―7岁性成熟,寿命约30年,而繁殖年龄段仅有2―13年。 1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仅分布于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的部分山区。目前由 于分布区的丧失、狩猎、疾病和竹子大面积死亡等原因, 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已降至900―1200只,并且其种群被分割成约32个亚种群,丧失了自然遗传交换的机遇。中国 林业部门和有关单位制订了跨世纪的 “大熊猫保护工程”,通过扩大、新建保护区,建立“走廊、通道”, 加大宣传保护力度,改善栖息环境,减少人为干扰等一系列措施,维系野生大熊猫种群。

国宝熊猫资料介绍(国宝熊猫资料介绍视频)国宝熊猫资料介绍(国宝熊猫资料介绍视频)


国宝大熊猫介绍?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截至2021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国宝大熊猫的介绍

关于国宝大熊猫的介绍

关于国宝大熊猫的介绍,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大熊猫,可爱又聪明,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很多国外的朋友都对大熊猫很好奇,那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关于国宝大熊猫的介绍,快来看看吧!

国宝大熊猫的介绍1

一、外形: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二、生活习性: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

三、身份

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貘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兽了。

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广泛的友好往来,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

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九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竟达30万之多,形成了“熊猫热”。

国宝大熊猫的介绍2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截至2021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