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中秋节传统活动有哪些(中秋节的节日活动有哪些)

中秋节特有的习俗是什么?

中秋节特有的习俗是吃月饼、祭月和赏月。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据现有记载吃月饼习俗最早源于唐代。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月下设大香案,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全家有多少人就切成多少块。

除了祭月中秋节,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设大香案摆上吃食和酒,一群人围在一起饮酒赏月。

中秋节的习俗有赏桂花、赏月、吃月饼、祭月、燃灯等。

1、赏桂花:中秋时刚好是桂花飘香的时候,桂花在古代也一直是和月亮相关联,也衍生出了很多神话故事。而桂花作为一种名贵的品种,它也有着喜庆、吉祥的象征。在中秋这一天赏桂花,闻着沁人心脾的香味,感受不一样的味道,从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赏月:中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古时很多的诗人、文豪也会在这时邀友赏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3、吃月饼: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4、祭月:中秋夜,要拜祭月神,设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对着月亮依次拜祭,再有家中主妇按照家里的人口切好月饼,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5、燃灯: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共计约13个,相关习俗如下:

1、除夕(腊月最后一天)

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2、春节(正月初一)

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吃香肠,腊肉 看春晚(近年来才有)。

3、元宵节(正月十五)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去百病、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中秋节传统活动有哪些(中秋节的节日活动有哪些)中秋节传统活动有哪些(中秋节的节日活动有哪些)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5、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

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6、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主要习俗有祭神,斋戒,沐浴用兰汤。

7、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8、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

9、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特别是月饼,边吃月饼等边在庭院赏月。

10、重阳节(农历:九月九)

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除此之外还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喝重阳酒等习俗。

11、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中秋节传统活动有哪些(中秋节的节日活动有哪些)中秋节传统活动有哪些(中秋节的节日活动有哪些)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12、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13、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

中国团圆传统节日有哪些?

我国团圆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

春节是全家一起过除夕,相传以前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就要出来行恶,因为夕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在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户都要贴上红色对联放爆竹来驱赶夕,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除夕之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中秋节源于古代祭月迎寒活动,也有对月亮的崇拜,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话动,至今已历史悠久,这一天全家人围坐桌上品月饼赏月亮。

端午节源于纪念诗人屈原,作为传统节日,民间普遍的习俗活动是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菖蒲。

清明节源于我们祖先的信仰和春祭礼俗,既是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一家人亲近自然的日子。

中国团圆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30,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过年的味道。春节是每年农历一月一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元宵节为每年正月十五,主要有赏花灯、猜灯迷,吃汤圆、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族活动。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中国团圆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除夕之夜,大家一起守岁,过了零点就是春节,也是新年的第一天,那就不用说了,应该是每个中国人都特别喜欢的节日,大家见面说一声过年好,别提多高兴了!

然后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各式各样的花灯,太美了。

农历8月15这一天就是中秋节,家人一起吃月饼,赏圆月!

祝福大家在团圆的节日里都能够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上元节,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清明节,都回乡祭祖,也是一家团聚了

中秋节,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团圆节

春节 ,也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好日子

中国传统节日1除夕,2春节,3清明一节,4端午节,5中元节,6中秋节,7重阳节,小寒节,大寒节,腊八节,冬至一节

我国三个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初一:春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有着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习俗。这个节日也寄托着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源自祭龙活动,仲夏的端午节是苍龙飞天日子。南方创立了祈福辟邪的日子。也是纪念屈原的日子。

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中国传统三大节日之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热闹的节日,是阴历(农历)年的新年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

中国传统三大节日之二: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的屈原的传统节日,并非韩国人所有。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如:吃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等习俗

中国传统三大节日之三:中秋节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每年这一天月亮最圆,象征着阖家团圆。中秋节代表与家人的团聚,赏月吃月饼,其起源传说有很多种,其中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是嫦娥奔月的传说。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谢邀!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二月二: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4.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6.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见。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二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9.冬至节: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

10.腊八节: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

11.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

暑假里的中国节日有哪些?

我国暑假是指从公历七月至八月两个月学校放假的时间。

暑假里的中国节日有以下这些:

1.建党节(公历7月1日)

2.建军节(公历8月l日)

3.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日)

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我借此平台,祝我国在校的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祥和的暑假生活。

暑假里,中国节日有:7月1日建党节(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日子)、农历七月七的七夕情人节(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中国鬼节,用来祭奠去世的亲人)、8月1日建军节(由中国人民委员会设立,专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被称为传统佳节)

中国暑假里节日如下:

6月21日:父亲节

6月22日: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联合国宪章日

7月1日:党的生日、香港回归日

7月2日: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战纪念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中国航海节

7月26日:世界语(言)创立日

7月31日:非洲妇女日

8月1日:建军节

8月5日:恩格斯逝世纪念日

8月8日:中国男子节(爸爸节)

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国际日

8月13日:国际左撇子日

8月15日:日本投降日

8月18日:国际青年日

8月23日:贩卖黑奴及其废除的国际纪念日

8月26日:全国律师咨询日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有的也叫鬼节)

农历七月三十:地藏节

有建党节和建军节还有七夕节。

建党节:即中国共产党建党日。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1941年,中共中央确定将1921年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日。此后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

建军节: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带领北伐军三万余人,在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等领导下,于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成立纪念日。

七夕节:一般为8月下旬,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还有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并无后面的故事。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又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答:五一劳动节!五一是劳动人民的节日,在繁荣昌盛国富民强的今天,五一劳动节更是全中国人的节日了!一般是三天,五月一号二号和三号!是继我国春节和十月一日国庆节后的第三大节日!每逢五一,举国欢庆!人们内心都是满满和幸福和激动!每个人都在感谢今天的好日子的同时,深情祝福国家兴旺!人民安居乐业!

暑假一般为7月和8月,期间中国节日有建党节和建军节还有七夕节。

建党节:即中国共产党建党日。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

建军节: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

七夕节

8月1日建军节 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2020年8月1日是建军93周年。

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定为每年的八月一日,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节日。

8月7日立秋 2020年8月7日09 03开始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天从这一天起开始,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中秋节传统活动有哪些(中秋节的节日活动有哪些)中秋节传统活动有哪些(中秋节的节日活动有哪些)


8月8日全民健身节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日前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同时,每年的8月8日为中国男子节,也有爸爸节之称。男子节是在1945年8月8日,由上海的部分爱国人士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纪念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

8月19日中国医师节 国务院规定,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这天相关部门可组织好“中国医师节”的各项活动,激励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

8月22日处暑 2020年8月22日23 48处暑开始,到2020年9与7日12:07结束。

处暑是农历24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8月25日七夕情人节 2020年8月25日,农历是七月初七,这天是中国的情人节。在很久以前七夕节并不是情人节,而是一个“女子大型祈福节日”,这天女孩子们会穿针斗巧、拜织女、吃巧果、逛街...,但因牛郎织女的传说,也充满了爱情的意味,后面就被认为情人节。

八一建军节!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纪念日,定于每年阳历八月一日!目的是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它来源于中国国内民主主义时期的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暑假一般7和8月,这期间有七夕节,有建党节,建军节。

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时间是七月七号,也是民间情侣之间最爱过的节日。

建党节是每年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

建军节是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我国的暑假一般是新历七月初至九月初之间,相当于农历6月初至8月初之间两个月左右时间,这期间被国家定为法定节门的就没有了,但有着传统性的节日还是有的,就是农历6月6日祈福节;农历7月7日乞巧节,即中国式情人节;农历7月15日中元节。

署假里中国节日有好几个。署假一般从六月底就会开始放假,从每年的7月l日开始算,有以下几个节日,中国共产党建党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有一个传统的中元节。各地都会在建党日,和建军节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庆祝这两个重大的节日。

传统文化月有什么好玩的活动?

赏月

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

祭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祭拜月神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