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子冶石瓢壶与景舟石瓢壶怎么区别(景舟石瓢和子冶石瓢有什么区别)

本文目录一览:

石瓢壶有几种

石瓢壶,此款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后经多人改良,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红华石瓢,汉棠石瓢等,但最终万海归宗,同出一源,此款应为曼生所创十八式之一。——《百度百科》

如今的紫砂壶中有许多的款式,石瓢壶就是其中最经典的款式之一。而石瓢壶同样的也分为许多种款式,而最终其实这都是汇于一宗之间。会发现石瓢壶的外形十分的独特,呈现出梯形结构,并且整体曲线非常的柔和流畅,又充满浑厚的魔力,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

石瓢壶的外观非常的简朴大气,而且特别的简洁,呈现出三角形和石生互补,呈现出很美丽的美学效果。而石瓢壶中的子冶石瓢,这一个款式的石瓢壶在外观上是呈现出三角形的流动而且和灵巧高明的结合在了一起。周身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充满了立体感又通过有机拼凑,看起来非常的清奇,但是又美丽不俗,每一个线条都如同刀刃一般,有力而又清爽。

景舟石瓢,就是顾景舟制造出来的,所以也就因此得名。从外观上看起来像椭圆形并且上宽下窄,但是整体壶身非常的丰满,每一个线条都很柔润,展现出了柔韧度。汉棠石瓢,就是徐汉棠创作出来的,并且看起来飘逸,做工简单,又充满了端庄大方的感觉,也是石瓢壶中的经典。心舟石瓢,同样的也是何心舟创作出来的,而且是其中的极品,极具有文人色彩。

石瓢壶经典款三种是什么?

石瓢壶经典款三种是:

1、子冶石瓢

子冶石瓢壶是杨彭年制 瞿应绍刻,尺寸大小:高6.6厘米口径6.5厘米。

此壶泥质赭紫温润,造型流畅。壶身曲线柔和流畅。从整体上看,壶身上部扁大,尤其是“人”字形直线的运用,造成一个在主视角度以内的梯形表面。这把壶弧度大,宜书宜画,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是件“智欲其圆、行欲其方、刚柔兼施,允克用藏”的珍品。

壶身铭:“冬心先生余箴其画竹研,研背有竹一枝,即取其意。板桥有此一纵一横,颇有逸情。子冶藏板桥画盖仿梅花P102者。仿梅道人子冶自记。”壶盖铭“宜园”。盖印“吉壶”。把下印“彭年”。

2、汉棠石瓢

壶型为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所创作,型体老味、飘逸,做工简约,端庄大方,为石瓢中的经典器型。

3、景舟石瓢

景舟石瓢,是由顾景舟预设制造的,呈椭圆形,上窄下宽,颇具备分寸感,壶身丰满,虽型制为几何型,但每根线条饱含了柔润,景舟石瓢充分了展出了线条的软而韧度。

顾景舟其人:顾景舟(1915年十月十八号~1996年六月三号)原名景州,多年以前曾用艺名'武陵逸人”、“瘦萍”,余年爱用“老萍”。宜兴川埠上袁村人。

紫砂壶中有一款子冶石瓢,为何称之为子冶石瓢呢?

子冶,便是瞿子冶,其名应绍,字子冶,尝任训导,上海松江人。

他工诗文,其诗耀艳深华、缠绵悱恻;擅书画,晚年尤工兰竹,用笔放逸,为世所重;精鉴赏,凡钟鼎彝器、秦砖汉瓦无不立辨真伪。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酷爱紫砂壶,并自号为壶公。

子冶石瓢,最早乃是由子冶在石瓢上刻绘而得名,并且此款形制与曼生石瓢略有不同。

其壶身、壶把的三角形更为规整,被称为瘦壶,透出一股刚韧之气,抑扬顿挫,挺拔凛然。而在如今,我们则普遍把壶身形制为典型的三角的瘦石瓢,称之为子冶石瓢。

然而,在百年前真正的子冶石瓢,不仅仅是因为其挺拔清矍之器形,子冶之诗文刻绘更是点睛之笔。

扩展资料:

子冶石瓢壶身,源自舂米的石碓,口小腹大;但不同于石碓掘地半埋,石瓢壶以三足立身;旧时为避尘秽,农家借用锅盖遮挡,故此锅盖拎手演进为石瓢独有之过梁。其身碓形、底置三足、其盖桥钮,此三要素构成了石瓢遗传的DNA基因。作为个人臆断,虽有些异想天开,但求证过程颇是小心谨慎,既见生产实物,又有生活体验。

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壶身八字造型,造成一个主视角度内的呈型表面,亦曲亦直,皆显现简朴大方的气度。直流,简洁见力度,多为暗接处理,溶于壶身整体。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平压盖,桥钮,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

近现代,朱石梅,顾景舟亦多制此款传世。景舟曾于1948年同时制得五把,赠于吴湖帆,江寒汀等沪上画坛名宿。亦有高振宇辈,制出椭圆石瓢,也算是石瓢一奇葩。我亦偏爱此款,认为此款充分体现了智欲其刚,行欲其方,刚柔兼施,允克用藏的精髓,蕴精气神韵于一身,可称之为大家,可视为壶之智者。

石瓢造型的要点在于力道,要达此目的,则要协调好石瓢各个线条所构成的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身筒、流、把甚至钮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终突出其独特的力度与气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冶石瓢

百度百科-石瓢壶

子治石瓢与其他石瓢的区别?

子冶石瓢壶与石瓢壶对比

为了方便,暂且称“景舟款子冶石瓢”为A,“景舟石瓢”为B。

一,壶身对比 A,壶身是较为明确硬朗的三角形形体,底部和腹部线条比较平滑,壶口较小,比较秀气,亭亭玉立;B,线条比较饱满,底部和腹部是小弧面,连成较为圆滑的圆锥体,壶口较大,降低了总体重心,产生一种横向感觉。 共同点:三角形要运用得当,恰到好处,感觉刚中有柔,和顺有劲。所有的部件都将围绕这个三角形形体展开。

二,壶把对比 壶把的安装,A的把形是较为明确的三角形,非常有力度且比较张扬;B的把形三角形比较弱化,相对粗大一点,但也不失力度。 共同点:壶把要与嘴对称,把内外都是和顺流利的三角形线条,把头与壶体结合与嘴相同,自然流畅。(把手的横断面外圆内平似圆头三角形)把握使用舒适。

三,壶嘴对比 A的壶嘴细长,B的壶嘴粗大, 共同点:都是直筒暗嘴,我们称之为“钢管嘴”,形象的说就像一段剪下的钢管,挺括有力,至嘴端1厘米左右是直形,但视觉上看起来似有些喇叭形,这是视力的 错觉。长短、粗细的比例恰当,嘴的角度恰到好处,面要平整,内孔要圆,嘴内径是出水口最小,越往里越大,这样出水冲力有劲。

四,壶底对比 A的壶底比较平坦,但不能内凹,圆形三足是暗接的,过度要和顺流畅;B的壶底有一定的弧度,三足称围棋足,形如围棋子,足与底面结合是明接的,清晰利落。 共同点:底部三足位置呈等边三角形,要求匀称不偏,使整体统一,显示出一把壶的神韵齐全,风度大气,实用大方。

五,钮盖对比 A的壶盖比较厚实,钮为弯管形,与盖的交接处是暗接,B的壶盖较薄,盖边圆润,钮为散开的三角形大钮,更具圆弧感,与盖的交接处要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显; 共同点:盖上的桥梁的钮是最关键之处,高矮跨度都要有符合比例的形,变化较大,钮的两侧对称,处理手法难度较大,需耐心才能达成。钮的内孔是三分之二个椭圆,钮的外形呈三角形,和壶身一致保持连贯,共同塑造三角形的基本几何体型。

子冶石瓢而非子治石瓢。石瓢的一种,最古朴的石瓢造型.子冶石瓢为瘦瓢。应该是清道光年间一个叫瞿应绍的人 字子冶。瞿应绍(1780-1850)字子冶,一字陛春。号月壶,又号瞿甫,又自署老冶,室名敏秀堂。上海名士,清代道光间贡生,官玉环同知。善诗文,精画竹,浓淡疏密,错落有致;又擅刻印 ,好收藏古器物,能鉴别金石文字。曾设计制作紫砂茗壶,他在壶上作书绘画,别具风格,为世人所重,人称“瞿壶”。他和陈曼生一样,对制壶艺术都作出十分重要的贡献。

石瓢壶有几种?

石瓢壶,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经多人改良,现在最知名的有三种石瓢: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

帮到您的话麻烦点个采纳~

子冶和景州哪个泡熟普好

景舟。

1、虽然在常规的使用中,子冶石瓢壶的实用性谦逊一筹,口偏小,投茶,出茶底,不算太便捷,但还是使用范围最广,生产量最多的石瓢品种。

2、景舟石瓢不同于子冶石瓢的骨,景舟石瓢强调的是饱满,无处不在的饱满,壶身线条犹如动人的抛物线,从壶底到壶钮,自然伸展,过度自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