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开环增益怎么求(系统开环增益怎么求)

本文目录一览:

开环增益按一般定义怎么求

在不具负反馈情况下(开环路状况下),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称为开环增益,简称AVOL。AVOL的理想值为无限大,一般约为数千倍至数万倍之间,其表示法有使用dB及V/mV等,例如μA741C及LM318的AVOL典型值均为200V/mV或106dB。在运算放大器中为使计算简便而有虚接地(Virtual Ground) 的假设,在此假设AVOL必须越大越容易满足此需接地的条件。

理想运放的条件

1、开环增益无穷大

2、输入阻抗无穷大,输出阻抗为0

3、通频带无穷大

4、开环(OPEN-LOOP)是指不带反馈网络时的状态, 而闭环(CLOSE-LOOP)是加入反馈时的状态

这样子才定义为理想运放,当然不能让运放饱和,那样就没意义研究了。

5、理想运放是最佳的输入与输出的比例。

对线性系统进行分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频域分析法,另一种是时域分析法。

频域分析法的原理是,把一个处处变化速率不同的非正弦波,用一个个变化速率与该处变化速率相同的正弦波来代替,即,任何一个周期函数都可以用傅立叶级数进行展开,它相当于一个非正弦波可以用无限个正弦波进行叠加,然后把所有的正弦波一个一个地通过线性系统,然后对其输出波形的幅度及相位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称为傅立叶变换。

时域分析法的原理是,用一个电压脉冲通过线性系统,然后对输出波形进行分析,这种方法需要用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其结果一般都含有一个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指数部分一般都带时间常数,并且其结果还有通解和特解。因为其解带指数函数,如果不赋予边界条件,其结果将毫无意义。

频域分析法对稳态电路分析比较方便,时域分析法对电路的过渡过程进行分析比较方便,两种分析方法在结果上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有对应关系。比如求某一电路的通频带,用频域分析法就很直观,而用时域分析法,其结果对应的是响应时间(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对微分方程求解还可以采用拉普拉斯变换的方法,把微积分计算变换成代数运算,然后再进行反变换求结果。拉普拉斯变换相当于把傅立叶变换的实频域范围扩充到复频域范围(复变函数),它纯粹是一种数学计算方法,如果不进行反变换,其中间计算结果均为代数式,几乎与实际电路没有多大联系。

对于一个由电阻与电容组成的一阶线性电路,用什么方法对其进行电路分析,都不如用微分方程求解,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理解更全面。

开环增益为:K=k*/RC

如何求开环增益?

1、不是。

2、增益K是这样算的:先把各个环节标准化:题中的惯性环节应该化成(Ts+1)的形式。那个s+100应该写成100*(0.01s+1)。

3、然后整理成:G(s)=0.15/s(3s+1)(0.01s+1)。所以,增益K应该等于0.15。

4、控制理论当中的问题一般都是要先划分环节。

扩展资料:

一、开环增益的定义和推导:

1、对于闭环控制系统,开环增益指化为标准形式的开环传递函数的增益。以带有单位负反馈的二阶系统为例,前向通道传递函数G(s)=ωn^2/s(s+2ωnζ),此处ωn为系统的无阻尼自振频率,ζ为系统的阻尼比。

2、因为是单位负反馈,故反馈通道传函为H(s)=1,故系统的开环G(s)H(s)=ωn^2/s(s+2ωnζ)。化为标准形式的开环传函为G(s)H(s)=(ωn/2ζ)

/

s(s/2ωnζ+1),分子ωn/2ζ即为系统的开环增益,记为K=ωn/2ζ。

二、系统参数对开环增益的影响

1、开环增益表达式为K=ωn/2ζ或k=Rf/R1。可见开环增益与无阻尼自振频率ωn和阻尼比ζ有关,系统的无阻尼自振频率由系统本身的结构决定。

2、当阻尼比ζ增大时,例如在系统中引入测速反馈,ωn不发生变化,阻尼比ζ 变为ζ

+

0.5(Kt·ωn),系统的阻尼比增大,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动态性能下降,但超调量减小,稳定性增强。

开环增益与闭环增益计算公式是什么?

开环增益计算公式:开环增益等于反馈回路和前向通路组成的那个圆环中所有的增益之乘积。闭环增益计算公式:闭环增益等于开环增益除以1加上环路增益(也就是改善系数)。

开环增益是指当放大器中没有加入负反馈电路时的放大增益,加入负反馈后的增益称为闭环增益。由于负反馈降低了放大器的放大能力,所以在同一系统中,闭环增益一定小于开环增益。

开环增益是集成运算放大器在没有反馈电阻状态下的差模电压增益,是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差动输入电压之比。由于负反馈降低了放大器的放大能力,所以在同一系统中,闭环增益一定小于开环增益。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增益是指将开环传递函数写为常数项为1的标准形式后,对应的开环传递函数增益。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G(s),开环增益怎么算的?

首先用终值定理:g=lim sG(s),s趋于0,计算开环增益k=1/g。

^闭环传递函数为4G(s)=XX

s^2+5s+4

4 1 4/3 1/3

输出C(s)=G(s)R(s)=s(s+1)(s+4) s s+1 s+4

所以c(t)=1(t)+4/3*e^(-t)+1/3*e^(-4t)

一个开环系统(如滤波器)的输出与输入之比与频率的函数关系,即系统的频率域特性。常用其振幅频率特性和相位频率特性(函数)表示。传递函数表达了系统的本身特性而与输入量无关。

扩展资料:

开环增益和反馈系数的问题

在开环增益和反馈系数之积确定后就要确定具体的开环增益和反馈系数大小。

当开环增益和反馈系数之积远大于1后,负反馈放大器的闭环增益约等于反馈系数的倒数。在具体的电路设计中,负反馈放大器的闭环增益是作为要求确定的,是一个已知数。开环增益大了就要求反馈系数小,反之则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环增益

开环增益怎么计算?

不是。增益K是这样算的:

先把各个环节标准化:题中的

惯性环节

应该化成(Ts+1)的形式。那个s+100应该写成100*(0.01s+1);

然后整理成:G(s)=0.15/s(3s+1)(0.01s+1)

所以,增益K应该等于0.15。

控制理论

当中的问题一般都是要先划分环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