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劳动监察投诉处理流程(劳动监察投诉处理时间)

本文目录一览:

怎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法律分析】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流程:投诉处理人员拆封、登记来信;对于举报投诉信件,在拆封、登记时予以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在收到信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依法受理;属举报类案件填写《群众来信来访处理表》并报批受理后由劳动监察大队查处,属劳动争议类案件则可以进行行政调解。

【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十四条 劳动保障监察以日常巡视检查、审查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以及接受举报投诉等形式进行。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立案。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应当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 对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应急预案,迅速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劳动监察投诉处理流程?

一、劳动监察受理案件流程

(一)当事人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举报。

(二)填写登记表:投诉人(举报人)姓名、联系地址、电话;被举报(投诉)单位的违法事实:被举报(投诉)单位的名称或姓名、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等。

(三)提交证据材料

属于受理范围的在5个工作日受理并立案;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书面通知当事人

一般案件,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检查;案情复杂:延长30个工作日

(四)当事人按要求补正举报、投诉材料

(五)调查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处罚,撤案、移送等决定(特殊情况可延长)(六)在7个工作日内将处理处罚决定送达被举报(投诉)单位

二、劳动监察办案案件流程程序

(一)立案

1、投诉案件

接受投诉后,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决定受理的,于受理当日立案。

2、其他案件

通过举报、日常巡视检查、书面审查或专项检查,发现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的,应当及时登记立案。

(二)调查取证

1、根据《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劳动保障部令第25号)规定的程序、措施及应履行的义务进行调查取证。

2、调查取证应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三)处理

根据调查、检查的结果,作出以下处理:

1、对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对应当改正未改正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

3、对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或者经调查、检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撤销立案;

4、发现违法案件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事项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或者责令改正)或者撤销立案决定,应在立案调查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四)结案

当事人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责令改正、行政处理决定)后,应当办理结案。如未履行,则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监察投诉处理流程

劳动监察投诉受理流程

一、受理范围

凡属本区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用人单位发生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均属举报投诉受理范围。(注:不符合受理范围的举报案件,指导当事人到有关部门咨询或申诉)。

二、受理条件

1、违反劳动保障法律行为发生在两年以内的;

2、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且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

3、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并由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4、投诉时投诉人应递交投诉文书。

三、所需材料

1、举报投诉者应出示身份证、工作证等;

2、举报者举报本人所在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应出示与所在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如《劳动合同》、录用通知书、工资卡等。

四、举报投诉形式及内容要求

1、举报投诉一般采用书面形式,由本人送到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也可以用电话举报。

2、举报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举报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地址、联系方式;

(2)被举报单位名称、被举报人姓名、详细地址(住址)、工商注册登记机关、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

(3)被举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经过、涉及的人数、金额等;

(4)被举报的事件必须真实;

(5)举报投诉人请求的事项;

(6)举报人签名,并注明举报时间。

五、案件的受理和处理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举报,将视案件的轻、重、急、缓,做好分门别类,并依法查处。

1、属于职工与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办理;

2、隶属区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发生的案件,由当事人向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举报;

3、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到不属于受理范围的投诉案件,应告之当事人到相关部门处理。

六、受理时限

自接到举报投诉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受理,自受理之日立案调查,6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调查完成后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或者责令改正);在90日内对行政处罚、行政处理不履行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七、办理依据

《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劳动合同法》、《工资支付规定》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劳动监察大队受理流程

劳动监察大队受理流程如下:

1、当事人投诉或举报;

2、填写登记表;

3、提交证据材料;

4、劳动监察大队进行调查;

5、调查完成后,作出决定;

6、将处理处罚决定送达被举报单位。

一、劳动监察大队受理范围如下:

1、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发生在2年内的;

2、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且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

3、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并由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4、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投诉,实行归口管理、属地管辖、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筑、交通、水利等行业,分别由所在行业的主管部门管辖。

二、申请劳动监察需要的材料如下:

1、招工招聘记录;

2、考勤记录;

3、工资支付凭证;

4、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记录;

5、工作证;

6、服务证。

总而言之,劳动监察大队受理的举报或者投诉之后,如果符合立案的条件,则要进行立案的登记,如果不符合,就要做出不受理的决定,决定必须要书面通知投诉人。申请劳动监察时,需要准备招工招聘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工资支付凭证等材料。

劳动局举报流程

劳动局投诉流程如下:

1、从劳动部门的官网投诉入口进行投诉;

2、直接拨打相关劳动部门的投诉电话,或者拨打市民热线进行投诉;

3、携带相关材料到用人单位主体管辖范围内的劳动部门窗口进行投诉,交由相关人员受理,并出具受理回执。

需准备以下材料:

1、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2、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先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3、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条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