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日本森林覆盖率(日本森林覆盖率高为什么木材进口)

俄罗斯和日本交界处?

在日本领土的最北端,有一连串东北-西南走向的岛屿,一直延伸到堪察加半岛。该群岛就是千岛群岛,其最南部的四个岛屿也就是时常引起俄日双方外交争端的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

在日本北海道与俄国勘察加半岛之间这一线便是千岛群岛。

北方四岛面积由大至小分别是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群岛,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公里,岛上火山活动频繁,森林覆盖率很高,环境优美,目前却由俄罗斯实际控制。

有争议的是千岛群岛南边的四岛,

目前为俄罗斯实际控制而日俄两国,也因为这一连串岛屿,保持着几十年来的对抗情绪。

俄罗斯日本交界争议北方四岛。

俄罗斯与日本的交界处就是日本被称为北方四岛的地区

日本是一个岛国,它与俄罗斯没有陆路接壤

日本人口粮食来源?

日本人吃的主食大米大都是自己国家的农民种的。可是比如做酱油,大酱,酒,米果等这些大米和小麦的粮食基本上都是靠从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进口。

日本粮食自给率只有39%,剩下的61%都是依靠进口的,为保障粮食安全,日本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订购各国的农产品,富余性的进口。

然后,购买其他国家农产品经营公司的股票,手中持有大量的股票,万一出现紧急状况,可以利用股票占比给自己国家运输粮食。

最后,在海外屯田,就是买国外的土地,自己人去耕种,虽然自己国家没有土地,但是我可以租其他国家的土地啊!

日本农业发达,1.3亿人中只有200万纯农民。一半吃粮食,另一半食物来自海产品。日本应四周环海,少数几块平原可以进行耕种水田稻米,大部分区域为多山及丘陵地带。

所以日本人日常是以海鱼及稻米小麦为主要食物。

日本本岛自古中部平原地区(京都,近畿等地)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地区是日本少数可产稻米的平原地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域。

日本古时也曾数次发生饥荒,因多山及丘陵,所以日本大部分最主要的粮食来源还是红薯。

而古时日本稻米多被贵族及地区各军阀占有,所以红薯应该是日本平民最主要的粮食来源,也是日本可以自给自足的粮食!

是水稻日本: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
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⑥季风显着,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⑵ 发达的经济
①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②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⑥农业和渔业
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着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日本人口粮食除了自己国内种植水稻和土豆外,进口大米,还依赖海洋鱼类。

《自然科学》新疆、青海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降雨量是不是可以大幅度额提高?

忙劲使太阳能板遮盖,建万里发电站。或者同步植被附近遮盖50百分,减蒸发量

植被覆盖率达60%,上空负离子多,则降雨量增加

中国缺水仅仅只是缺的生活生产用的淡水!事在人为~荷兰巴掌大小国筑堤扩展1/3国土,中国可以筑堤找淡水。

从上海吴淞口东口筑堤塞住长江,崇明岛围堰到青岛,挖通胶莱河,把长江淮河水灌入渤海,再塞住渤海海峡使之成为吞吐湖泊,五年内,渤海海水就完全能淡化到饮用水标准。

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加上众多小河流,中国每年可以争取1.4万亿立方米淡水,相当于渤海总蓄水量。

第二步,中国有强大的制造业!广阔的大西北有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从山海关建泵站,燕山海拔2400米,修建运河或管道通往南疆。塔里木盆地底部罗卜泊海拔780米,自然豁口海拔1350米,吐鲁番盆地底部_154米,自然豁口海拔900米,把南疆灌成淡水湖。

吐鲁番盆地8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900米,可蓄70万亿立方米淡水。塔里木盆地33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00米,可蓄100万亿立方米淡水。

两大湖盆水面超过40万平方公里,南疆旺盛的蒸发量加上强盛的西风,其气候效应将排过里海。杭爱山脉以南,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昆仑山~秦岭以北,将近300万平方公里广阔的大华北地区,年降雨量都将增加到400毫米以上。海拔低于2000米的平坦戈壁和缓坡丘陵,年降雨量400毫米的地区完全可以改造成半湿润的华北平原,可农耕亦可农牧相兼。海拔3500米以下不宜农耕的地方完全可以改造成森林。再造“地球之肺”。

昆仑山祁连山降雨量增加后,青藏高原冰川将很快恢复。柴达木盆地24万平方公里,底部海拔2650米,自然豁口海拔3100米,容积100万亿立方米,几乎可以无限储存冰雪融水。

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连碧数千里。加上调水北疆尽量扩大玛瑙斯湖,远景水面超过8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地球之肾,其气候效应将超过日本海。

大西北大华北资源丰富,获得足够的淡水后,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将极大改善。工农业生产需要所致,我国的人口密度结构也相应演变,将不再受困于“水”!中国将不再缺水!

你这是把因果关系搞反了,应该说如果降雨量大幅度提高,新疆和青海的森林覆盖率有可能达到60%以上。

前因后果错了,是先有水然后有树,而不是有树才能保水。

逻辑错误,只有降水量高了,才能有森林。没有300mm以上的年降水量,如何长出森林?降水量和气温决定了是否可能出现森林。降水不是因为有森林才有,而是有水汽,水汽有变成雨的条件。达克拉玛干沙漠无人区就是抽取地下水人工造出森林,也不会带来降水。地下水总有一天会抽干,然后森林最终还是死亡。

如果,假如,是假如,新疆青海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其实不用65%,就是达到35%,水汽蒸发量和降雨量数据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气候如极限高温极限低温也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必然的,是全球变暖或变冷这大气候变化都无法影响的。这就是中国下定决心要上红旗河的原因,把中国西北这一大块荒漠绿化了,不仅彻底改变北方的风沙天气,而且会根本上改变区域干旱气候,从此中国将彻底摆脱缺地少粮的人口发展困境。

不能把森林覆盖率和降水量分开来分析。森林覆盖率与降水量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森林覆盖率高了,降水量自然会增大。降水量大了,森林覆盖率自然会提高。在数万年到数十万年以前,这两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都是非常高的,降水量也很大。但由于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隆起,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大气环流形式,这一地区的降水量开始下降,森林覆盖率也随之减小。到大约1000年前,青海大部地区的森林消失,新疆的森林也只限于河流与湖泊附近。在目前的大气环流形式下,这一地区的降水量不可能增大多少,森林也无法扩大。

日本与印度有哪些不同的地理特征?

日本与印度是两个完全不同地理特征的国家,日本是主要有4个大岛组成的岛国。特点是处于地震热带地震种多,又临近海洋,所以长期会遭受到暴风雨。是一个比较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一个国家,而且国土面积在亚洲来说相对较小,只有37万平方公里,但是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

印度是建立在亚洲南部印度半岛的一个国家,国土面积较大,超过200万平方公里,地理特征是北高南低,典型的亚洲热带半岛气候,而且国土面积绝大部分都是平原,容易种植农产物,资源较丰富,但是人口众多拉低各种资源数值,因此还是发展中国家。

日本是岛国,从海陆位置来说,位于太平洋西部,亚洲东部。从纬度位置来说,位于北半球,主要属于中低纬度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印度是临海国,从海陆位置来说,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上,南东西三面临印度洋。从纬度位置来说印度为北半球,属于热带地区。

日本与印度不同的地理特征

日本森林覆盖率(日本森林覆盖率高为什么木材进口)日本森林覆盖率(日本森林覆盖率高为什么木材进口)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东部和南部为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

位置:1)大部分位于北纬10度至北纬30度之间,主要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南部,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地形:分为三部分,1)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2)中部是恒河平原;3)南部是德干高原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分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日本是岛国,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狭长,河流短急水能丰富,海岸线曲折,

印度是半岛,以平原高原为主,北高喜马拉雅,中低印度河恒河冲击平原,南高德干高原

日本福岛县怎么样?

福岛县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的南部,南北宽约133公里,东西长约166公里,总面积约13781平方公里,为日本第三大县。福岛县位于其中之一的东北地区的南部,北纬37度至38度之间(与中国的山东半岛和美国的旧金山同纬度),南北距离133km,东西距离166km,总面积13,781平方公里,其面积之大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居于第三位。福岛县内东有阿武隈高地,西有奥羽山脉,两山地南北走向,将福岛县分为中通、会津、滨通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不但地形迥异,而且在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通地区是指阿武隈高地与奥羽山脉的中间地带。由南向北缓缓流动的阿武隈川在中通地区形成了平坦、肥沃的郡山盆地和福岛盆地。由于环山,中通地区的平坦地带夏季炎热,特别是福岛市,夏季温度高,是全国有名的酷暑之地。与之相比,山区则要凉爽得多。会津地区位于奥羽山脉与邻县的越后山脉之间,起伏的山地众多。北部一带有象征本县的磐梯山、碧波荡漾的日本第三大湖-猪苗代湖以及以拥有众多湖泊的磐梯高原为中心的国立公园,西南部有最富日本自然特色的尾濑湿原和东北第一峰-燧之岳。会津地区夏季炎热,冬季积雪多,特别是西南部的只见一带,积雪可达4米左右,是有名的大雪地区。位于阿武隈高地的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带的滨通地区,拥有160公里平直的海岸线,而由阿武隈高地向东流入太平洋的众多河流在此形成平地。由于面临太平洋,因此滨通地区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夏天,从海上吹来的凉风使该地区比较凉爽,而冬天,持续干燥晴朗的天气使该地区比较温暖,降雪量稀。由上可见,纵贯全县的山脉和季风为全县带来了特色迥异的地形和气候。70%的面积为森林所覆盖的福岛县,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2.9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066毫米,年平均湿度为68%左右。福岛县内现有铁路13条,即以东北新干线为首、东北本线、奥羽本线、常磐线、磐越西线、磐越东线、水郡线、只见线、饭坂线、会津鬼怒川线、会津线、阿武隈急行线及货物运输线福岛临海铁路,总长853,8km。东北新干线连接着东京和东北地区各主要城市,从东京至福岛只需1-1.5小时。其余铁路则连接着县内各市町村,为县民的生活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日本森林覆盖率(日本森林覆盖率高为什么木材进口)日本森林覆盖率(日本森林覆盖率高为什么木材进口)


日本地理特征缺少什么,比如耕地,平原?

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 气候:明显的季风气候,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约占国土面积的2/3,植物种类多样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 资源:日本缺乏资源而英国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东南亚可耕地面积

东南亚部分包括缅甸、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也包括日本及太平洋的一些岛屿。该区的南亚部分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总面积约为68805X10* hm2。该区人口约为24.3亿。东南亚的耕地面积达6 954.8X10* hm2,长期牧场2400X10* hm2,农用地占陆地面积的21.8%。森林和林地面积为24453X10*hm2,森林覆盖率达55.4%。东南亚各国,除老挝外,都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其中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更是群岛之国。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流经此地,池塘、湖泊、沼泽星罗棋布。

东南亚各国耕地面积排行

1.印尼 33万平方公里

2.泰国 17.6万平方公里

3.缅甸 10.7万平方公里

4.菲律宾 10.6万平方公里

5.越南 8.8万平方公里

6.马来西亚 7.5万平方公里

7.柬埔寨 3.7万平方公里

英国和日本哪个面积大?

日本的国土面积大。

1、英国是位于西欧的一个岛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共同组成的一个联邦制岛国。

英国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东临北海,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公里即为法国。国土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

其中英格兰地区13.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41万平方公里。




2、截至2019年1月,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日本东部和南部为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扩展资料

1、英国地形地貌

日本森林覆盖率(日本森林覆盖率高为什么木材进口)日本森林覆盖率(日本森林覆盖率高为什么木材进口)


英国西北部多低山高原,东南部为平原泰晤士河是国内最大的河流。塞文河是英国最长的河流,河长338公里,发源于威尔士中部河道呈半圆形,流经英格兰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峡。

泰晤士河是英国最大的一条河流,流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8.9亿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西经2°08′~东经0°43′,北纬51°00′~52°3′。




2、日本地形地貌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其中面积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292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26位。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据统计,世界全部里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