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n+1赔偿怎么算平均工资(n+1赔偿平均工资含不含奖金)

本文目录一览:

n+1赔偿怎么算 平均工资

赔偿n+1的工资是按照工作年限来算的,也就是工作满一年培养一个月的平均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工资赔偿n+1怎么计算

N+1的赔偿计算基本工资如下:N为工龄的年数,+1为赔偿1个月的工资,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n+1赔偿怎么算基本工资

n+1赔偿的基本工资应该是两个月的工资。一般n按照应该发的工资来计算,1按照离职前上个月的工资来计算。用人单位会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选择向劳动者多支付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来进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事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其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劳动n+1赔偿怎么算?

结束劳动关系补偿金和赔偿金,根据结束劳动关系的理由进行核算支付

1、员工存在错误被辞退(劳动合同法39条),用人单位不支付费用

2、用人单位存在错误,员工提出结束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38条),用人单位支付N

3、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40条规定与员工结束劳动关系,支付N+1

4、用人单位违法与员工结束劳动关系,支付2N

所谓的“+1”,是员工上月度的工资

所谓的“N”,是员工的司龄×平均工资

司龄超过半年不满1年算1,不满半年算0.5,

平均工资是员工近12个月工资平均数(含考勤扣款),

如果员工的平均工资超过社平工资的3倍,则N为"司龄×3倍社平工资",且司龄不超过12。

离职补偿金赔偿标准n+1怎么计算

n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1是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离职的时候n+1赔偿应该是按照一年一个月的经济补偿标准来进行确定的。

合同到期,公司应提前30天通知不续签,则按一年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标准;若未提前通知,则按n+1的标准。

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为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不扣除社保、公积金。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

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按照《劳动法》和《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相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应根据违反或解除合同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标准的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法n+1赔偿怎么算

劳动法n+1赔偿,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间计算,N是指工作时间,+1是指多赔偿一个月。

具体计算标准:

1、经济补偿金按员工在该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

2、员工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要按一年的标准计算;

3、员工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员工应得工资,按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

5、员工月工资高于公司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要按员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经济补偿金。

6、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赔偿是因自己的行为不正当而造成的过失,使别人或集体受到损失而给予补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