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戚继光的事迹(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民族英雄的故事?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清末北洋水师名将,伟大的民族英雄。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明朝嘉靖年间,官府腐败,倭寇、海盗猖獗,屡犯东南沿海,烧杀掠抢,罪恶滔天,闽浙沿海民不聊生。民族危难之际,戚继光奔赴闽浙沿海,掀起了全民抗倭的怒海狂潮。戚继光胸怀报国救民的宏图大志,为实现抗倭大业与贪官污吏周旋,与倭寇、海盗浴血征战。

他身处逆境奋力抗争,深陷绝境不言放弃,结交抗倭英雄谭纶、俞大猷,征服漕帮、悍匪,煅造出一支军纪严明、无往不胜,令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戚继光率戚家军纵横东南沿海十余年,研创“鸳鸯阵”,撰写《纪效新书》,不拘一格地灵活运用兵法,谋略、胆识与智慧,在日渐没落的大明王朝,实现了荡平中国海疆倭寇的毕生夙愿。

抗倭英雄戚继光请当家的练兵第几集?

抗倭英雄戚继光请当家的练兵是电视剧第7集。

《抗倭英雄戚继光》是中央电视台、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装战争传奇剧,李惠民执导,由、朱晓渔、李立群、颜丹晨、吕一、邵峰、于荣光主演。

该剧讲述了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面对军制腐败、海防孱弱等困难,力求革新、奋勇反击,最终剿灭倭寇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的主要事迹?

一、邓世昌(1849-1894),近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禺,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威海百姓自发出海打捞英雄们的尸体,当地流传着“通商卖国李鸿章,战死沙场邓世昌”的歌谣。

二、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三、郑成功对荷兰殖民主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传令各港,并通告东西各国,不准到台湾与荷兰人通商,就这样封锁了两年,搞得荷兰殖民者狼狈不堪。

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正月,郑成功决定出兵收复台湾。二月,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大小船只数百艘,从厦门出发,渡过台湾海峡,先后进攻荷军据地“赤庄城”和“热兰遮城”。荷兰殖民者凭借“坚船利炮”和堡垒进行顽抗,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负隅顽抗。

四、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有哪些事迹?要4个?

关于我国历史上民族英雄,这是个沉重的话题!因为我国封建帝制有严重的缺陷,跳不出历史周期律。所以我国古代与近代历史充满了悲剧!战乱产生了就需要民族英雄来解决战乱,这样历史上民族英雄当然很多很多!最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岳飞、于谦、彭大将军!然后1980年刑法和刑事诉讼法;1982年宪法施行后开始依法治国跳出了历史周期律。估计以后民族英雄就很少出现了!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很多,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人物。我想介绍一下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四位先辈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浴血奋战,功勋卓著的民族英雄。

△彭德怀元帅,赫赫有名,铁骨铮铮,身经百战,敢打敢拼。在任八路军副总指挥时,1940年,组织了105个团,历时三个月,进行百团大战,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是八路军抗击日寇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战役,给日寇以沉重打击,被日军称为是“挖心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任志愿军司令员,在武器落后、补给困难、异国作战、没制空权的劣势下,指挥志愿军打败了世界头号强敌美军及联合国军,把他们赶到了三八线以南,维护了朝鲜和祖国的安全。

△左权, 湖南醴陵人, 黄埔军校一期生,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36位军事家之一。抗战中,他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积极为总部首长当好参谋助手,参与了一系列对日作战的军事布署研究,在创建根据地,打击日寇战斗中,战功卓著。1942年5月,在对日作战中不幸牺牲,年仅37岁。他是八路军对日作战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杨成武,开国上将,福建省长汀县人。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敢打硬仗,功勋卓著。抗战时期,他任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团长,1939年11月,在黄士岭战役中,他率部与日军展开激战,歼灭日军900多人,缴获200多辆满载军用品的骡马车,5门火炮,几百支长短枪及无数弹药,使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命丧黄泉,一命呜呼。

△黄继光烈士,四川省中江县人,志愿军战士,解放军英模。1951年随志愿军出国作战,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身体死死地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保护了战友,减少了牺牲,为大部队赢得胜利而英勇牺牲在异国他乡。为了表彰他的英雄事迹,朝鲜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总部给他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也是解放军十位英模之一,他的事迹和挂像悬挂在全军连以上单位。

民族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贡献将名垂青史,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抵御外虏,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它们为民族和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下面简单介绍几位: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 卫青(?~前106年):痛击匈奴

把这两位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位同为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并且还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都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汉初至汉景帝时期的几十年里,汉朝受到匈奴的欺压,被迫采取和亲的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日益强盛,与匈奴决战的

时机已然成熟,汉朝军队在卫青、霍去病的先后统帅下与匈奴总共发生了三次大的决战,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三次战役均取得决定性胜利,卫青和霍去病在三次战役中居功至伟。而后卫青被汉武帝封为长平侯,霍去病封为冠军侯,并封狼居胥山,这是古代武将的最高荣誉。至此以后,汉朝消除了匈奴对自己的军事威胁。这一场战争也打出了一个民族傲立千秋的自信与尊严。

岳飞(公元1103年—1142年),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人(今河南安阳汤阴县)

岳飞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透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

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1134年(绍兴四年) ,岳飞首次伐金,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1136年(绍兴六年)再次北伐,占伊阳、洛阳,后因孤军作战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飞在这次北伐中壮志未酬,写下流传千古的《满江红》。

1140年(绍兴十年)春,金兀术南侵,岳飞出兵大破金兵,收复郑州、洛阳,兵临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南20公里),直迫金国首府汴京。岳家军士气高昂,高喊“直捣黄龙”。主和派秦桧向宋高宗献计,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岳飞退兵前,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干坤世界,无由再复!” 结果岳飞的北伐因为政治原因而失败。之后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由于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最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被赐死。

戚继光的事迹(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主要内容)戚继光的事迹(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主要内容)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

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中选吉州贡士。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终失败。1276年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以继续抗元战争。同年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因寡不敌众于1279年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过零丁洋》和《正气歌》最为人所认识和称道。九死一生,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垂千古,光耀史册!

戚继光的事迹(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主要内容)戚继光的事迹(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主要内容)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继承父业,袭世职登州卫(今山东蓬莱县)指挥佥事;旋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进攻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军扼守桃渚,于龙山大破倭寇,戚继光一路追杀至雁门岭。倭寇遁走之后,趁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一马当先手刃倭寇首领,余党走投无路,全部坠入瓜陵江淹死。而圻头倭寇竟又来侵犯台州,戚继光率军于仙居将其全歼。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倭寇余党纠合一万多人围攻仙游,打了三天,戚继光率兵前往解围,倭寇败走,戚继光率军追击,追至王仓坪,斩首百余级,不少人都坠于悬崖摔死。余党数千人逃走占据漳浦蔡丕岭。戚继光分五哨(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将士攀岩而上,与倭寇短兵相接,连俘带杀一百多人。剩下的倭寇劫掠渔船逃到海上,而后侵扰福宁,戚继光率领李超等前往将其击败,又乘胜追至永宁,杀死三百多人。

北御鞑靼:隆庆二年(1568年),明穆宗让戚继光训练蓟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总兵官以下的官员都受戚继光的节制。戚继光到任后,时蓟州有总兵郭琥,而戚继光为总理,无法统一号令,于是朝廷将郭琥调走,以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又以戚继光前破吴平有功,进封为右都督。时北蛮子侵略青山口,戚继光引兵将其击退。公元1582年(万历十年),朝廷里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给事中张鼎思趁机上言戚继光不应该放在北方,于是戚继光被朝廷调往广东。

公元1585年(万历十三年),给事中张希皋再次弹劾戚继光,戚继光因此遭到罢免,回乡后病死。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

清朝末年,晚清国力薄弱,在鸦片战争之后,列强欲图瓜分中国。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势力在英国的支持下入侵处于动乱时期的新疆,并建立伪政权,1891年,沙俄也跑来插一脚,侵占了伊犁地区,此时的新疆面临被列强吞并的危险。

此时清政府终于意识到了列强的野心,于是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前往新疆收复失地。左宗棠带领六万人的军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势如破竹,消灭了阿古柏势力,并在与沙俄交涉下要回了伊犁地区,收复新疆。

还有很多,如抗日战争时的王铭章、张自忠将军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为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民族独立自由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们永垂不朽。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我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灿如星辰,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今天从古代历史和近现代史选择四位民族英雄的事迹。

卫青:西汉名将,抗击匈奴著名将军,历史上赫赫有名。一是元和六年(公元前129年)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揭开了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为以后汉朝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关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首虏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众,控制了河套地区,这一战役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同时,进一步建立起了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三是远征漠北,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兵分两路,跨漠长征远击匈奴。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与匈奴主力遭遇,共俘虏和斩杀敌兵一万九千人,漠北之战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使匈奴十几年再无南下之力。

霍去病:西汉杰出的青年抗击匈奴将军和军事家。十七岁初征率领八百骁骑深入敌境数万里,斩获敌人二千多人,收复了河西,两次河西之战歼敌四万余人,俘虏匈奴王五人,王侯贵族一百二十人,深邪王率四万余众归汉,此战,使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了基础。远征漠北,封狼居胥。卫青和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里,歼敌七万四百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封礼。

卫青和霍去病对匈奴的攻击性战争,改变了汉朝长此对匈奴战争的守势状态,一举打破了匈奴,为大汉朝的崛起和强盛奠定基础。

王铭章:四川人,抗日民族英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师长,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袁战争。七七事变后,王铭章率部出川抗日。一九三七底,在滕县保卫战中,王铭章表示:决心死搏,以报国家。激战最后,壮烈殉国,官兵除少数突围外,其余皆洒尽最后一滴血,滕县之战王铭章指挥部队挫敌凶锋,阻敌锐进,为徐州一带军队集结赢得了时间,也使日军第十师团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为尔后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

二零一四年九月,王将军名列第一批三百抗日英烈和英雄体名录。

张自忠:山东临清人,著名抗日将领,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总司令。一是血战临沂,一九三八年三月,张自忠率五十九军与敌鏖战七昼夜,粉碎了日军向台儿庄增援的战略企图,保证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二是发动冬季攻势。一九三九十二月张自忠率右翼兵团参加冬季攻势,张自忠亲率三十八师正面进攻日军,歼灭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一零三旅团,这次战争是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国民党发动唯一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二零零九年,张自忠将军被评为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二零一四年,张自忠将军又名列第一批三百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体名录。

民族英雄无论从古代到近现代史,他们的精神和思想是相同的,坚决打击外来侵略者,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安定以及民族尊严,正是这些民族英雄才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值此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向历史上所有的民族英雄致以崇高的敬礼!

中国历史是一个具有辉煌的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民族英雄,我认为最杰出的四位应该是:放弃优禄在冰天雪地渴饮雪,饥吞毡,在北海牧羊十九年,使匈奴对汉心惊胆颤的苏武。面对强大的征服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在率兵抵抗最终被俘不被高官厚禄所曲服的南宋末年宰相文天祥;还有打败荷兰侵略者成功收复宝岛台湾的郑成功,更有抬着棺材抱着一死终于打败了沙俄收复了新疆这个约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

关郑和和戚继光的小故事?

郑和七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蓟镇练兵

在历史上有很多默默无闻作出无私贡献的人的主要故事?

世界伟人毛主席!

世界伟人毛主席!以及为解放全中国牺牲的无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毛主席的话:日本帝国主义和美英法早就殖民地中国了。

毛主席为国家舍小家的伟大思想精神任何人都做不到的!

伟大的红色精神就是最伟大的中国精神!

1、隗顺。

宋朝时期,岳飞被秦桧冤杀于风波亭后,尸首卧在临安监狱冰冷的地面,因惧于秦桧权势,无人敢去收尸。

当时,有个狱卒叫隗顺,正好在此当差。

他正直忠义,一直仰慕岳飞,便冒着生命危险将岳飞遗体偷偷背到了城外,草草地葬于九曲丛祠旁,还把岳飞身上玉环系在其遗体腰下,又在坟前栽了两棵松树,以方便日后辨认。

隗顺暗中护祐着忠良,无人知晓,直到临终时才将这个秘密告诉了他儿子,并叮嘱儿子千万保密并看好岳飞之墓。

后来,岳飞终于沉冤昭雪,遗体就被迁葬于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称为“宋岳鄂王墓”。

提起隗顺,恐怕没几人知道这名字是谁,他是个默默无闻的人,但他的义举和民族精神,足以感人肺腑、流芳百世。

2、许仪后。

明朝时,有个叫许仪后的人,早年是一介书生,酷爱医学,不幸在广东经商时被日本倭寇俘虏。因他精通医术,就被当时的藩主留在身边,做了一名医官。

之后,他一直被困日本,回不了祖国,只好娶妻生子定居下来,一呆就是十几年。

这时候,日本正是丰臣秀吉主政时期,他野心勃勃,筹划着向外侵略和扩张,他想先占朝鲜,再吞并大明朝,而丰臣的这些野心,朝鲜和大明根本就毫不知情。

许仪后虽身处异国他乡,但爱国之心从未湮灭。他知晓了丰臣的野心后,难免不为祖国的安危担心。

于是他马上开始四处奔走、千方百计地打听和收集材料,将目前日本的国情、军事特征、作战计划等整理出了一份详细报告,交给了同心同德的老乡朱均旺,让他秘密带回祖国。

当时距开战不足三个月了,丰臣秀吉已下严令封锁了各港口,许仪后只有将朱均旺藏在林绍歧的商船中,再利用藩主家的地位,找到港口主管,说服对方放了这条船,于是这船乘风破浪,直向大明朝驶去!

朱均旺尽管海上遇到了风暴,但死里逃生,终于回到了祖国,将情报交给了朝廷。

明朝获取了情报,便有了准备,以逸待劳,最后明军在“壬辰之战”中大获全胜!

许仪后也是个小人物,但他抗日救国之心堪比日月,他是个无名英雄,值得尊敬和铭记!




陈景润从一个数学领域普通知识分子,经过克苦努力,苦心钻研,不畏失败,不懈进取,终于完成数学领域"歌德巴赫猜想”一项论证,而一举惊动世界。

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为人类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人很多,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明末清初的揭暄。那么有人也许会问,揭暄在军事、天文、哲学、西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为何会没有名呢?甚至都没有入选《中国名人大辞典》呢?究其原因,因为揭暄是反清复明的一代战将,是清朝统治阶级封杀的主要对象,被封杀了将近300年啊!即使到了民国时期,在编写《清史稿》的时候,也许还是考虑到揭暄是抗清将领的原因,竟对他的抗清活动和为父报仇的事只字不提,只简略介绍了他在天文学上的贡献。不知是揭暄独特的人生经历、人格魅力,还是因为其著作影响实在太大的缘故,清朝思想家、史学家魏源等人硬是冒着被革职甚至斩首的危险,将他的兵学、天文学著作收入到《清经世文编》、《皇朝经世文编》、《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四库全书》等大型辞书中。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揭暄为人类作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都有哪些方面:

揭暄,字子宣,江西广昌人,世人尊称揭子。揭暄出身于将门之后,其始祖揭猛,原名史定,与南越国太子婴齐互为人质,婴齐到长安,史定到揭阳当首任县令,公元前一百一十一年,史定将揭阳和平归汉,并助汉收复了南越国,因功勋卓著,被汉武帝刘彻赐封为安道侯,并因邑赐姓为揭,因其作战勇猛赐名为猛。 揭暄是揭猛第57世孙,也是一位将军,参与领导了江西的抗清斗争,他汲取《孙子兵法》及明代之前历代兵法之精华,结合抗清斗争实际撰写的《揭子兵法》(原名《兵经》《兵经百篇》),江西布政使吴炳读后拍案叫绝:“此异人异书也!”著名天文数学家方以智、方中通称誉揭暄是“生千古下,集千古智,为张祖邵蔡申中土之气,岂甘为远西所轩轾的千古奇人。”“其论述出于大西诸儒之上。”李梦日、方中甫说:“交尽天下好友,不如交一异友。读尽天下好书,不如读一异书。”

揭暄是中国古代稀有的、杰出的军事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揭暄除了著有像《孙子兵法》一样的战略类兵书《揭子兵法》外,还著有被誉为古代战术百科全书的战术类兵书《揭子战书》,还著有阵法阵图和兵器制造类兵书《揭子兵略》,这在古代任何一位军事家中都是没有过的,可以说,揭暄是中国古代军事著述最为完备、最为系统的第一人。大家可以读一读历史,中国古代著有兵书的只有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韩信、张良、曹操、诸葛亮、李靖、刘基、戚继光、揭暄等12人,以战法传世的极少,与《揭子战书》有些相似的《草庐经略》《百战奇法》,其作者还无从查考;同时以兵法、天文学传世的,除揭暄外,我知道的还有徐光启;同时以兵法、战法、天文学、哲学传世的,只有揭暄一个人。《揭子兵法》是清代一部很重要的兵书,是清代后期影响很大的一部军事著作。它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军事思想,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揭子兵法》对于开启中国军事思想的近代化之路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说它是发展了的《孙子兵法》一点也不为过。书中一百个智慧谋略,体现了揭子博大的军事思想、哲学思想、和谐思想。该书虽是兵书,但通篇贯穿着和谐思想,100篇中有40多篇讲到了和谐,为此,时任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上将曾撰文《和谐,是贯穿揭子兵法的重要思想》。该书在战争观、谋略、治军、用人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都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揭暄对这本书颇为自负。他在《凡例》中说“七子之言,破碎杂出。”“此则补其缺,破其拘。”“七书所制者皆劣将,此书所制者皆能将。”没有真本事,何敢出此言! 揭暄抓住了中国古典兵学的逻辑体系乃是概念范畴体系这个纲,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揭暄所述的百个概念范畴,为军事学上众多分支学科的建立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吴如嵩少将说:“在中国长期延续的封建社会中,其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古典兵学已经走向终结,面临新的阶段、新的技术即将诞生的前夜,一种要求建立新的军事学术体系的要求正在萌动,《揭子兵经》就是反映这种萌动的最明显的表征。”该书从三百多年前的手抄本至今已出版了数十个不同的版本。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军事委员会曾出版此书,下发部队官兵人手一册,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思想宝库·论军事》收入的名句数量:孙子最多,揭暄紧随其后,吴子居第三。2008年4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揭子兵法研讨会上,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等驻京大单位的我军高级将领和专家学者对揭子兵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足见《揭子兵法》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强大的生命力、深远的影响力。

揭暄是清代杰出的科学家,中国清代44位科学家,揭暄名列第19位。揭暄有多部天文学、地理学著作传世。揭暄是中国清朝唯一一个绘出“月面图”的人。揭暄是中国清代最有影响的天文数学家。伽利略是西方第一个使用望远镜观测天象的,徐光启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望远镜观测天象的,揭暄是江西第一个使用望远镜观测天象的。为精察明辨宇宙的奥秘,揭子博览群籍,考据精核。昼则运筹推步,夜则仰观星象。整个心思无时不在日月星辰间遨游神驰。经过五十几个春秋的拼搏,于1684年完成了《璇玑遗述》巨著。揭暄指出:“天在太虚,如一尘之举。地在天中,如一尘之停。”“天体圆,气亦圆,故所生之物必圆。竹木形长,长而圆;禽兽形横,横而圆;人身头面手足,具各种形而皆圆。天圆则地圆,天地圆则无物不圆。”揭子创立的“天外皆天,天内皆天”、“天球无数”、“无始无终”、“天地大矣,无边无际”的字宙无限论,否定了哥白尼关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的说法。其研究成果显然超出了哥白尼的研究领域。在西学刺激下,揭子以气本论为基础创造性地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宇宙体系——以元气漩涡说为核心的新浑天说。而且给出了动力机制。针对儒家格物和西方自然研究的一些不足,揭暄对元气旋涡、岁差、左旋、金水星的运动、潮汐以及西方的三际理论提出了独特而新颖的观点。这在整个中国古代都是非常独特的。在中国科学史和中西交流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此书在清初影响极大。以至成书之后“争传者几履满户外矣”。受康熙帝赏识的著名天文数学家梅文鼎读后,手抄其精语另为一卷,名为《璇玑尺解》,称其“深明西算而又别有悟入。其言七政小轮,实为古今所未发。”并把他与汤若望(S )、穆尼阁()及王锡阐一起并列为当时四大天文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鉴于梅文鼎在清代的地位及其对揭子著述的垂青,使得揭子的书后来一版再版。像揭暄这样能通中西而成一家之言的极为少见。时人对揭暄的赞誉不在于他对西学的吸取上,而在于他能超越西学有所发明创新。梅文鼎、方以智也是从他超越西学的角度来称赞他。方中通将此书看作超越中西天学的著作。无论比之中国的天学还是西方的宇宙论,它都是一部创新之作。故方中通又将此书命名为《写天新语》。在数学和地理等领域,揭暄亦有很深的造诣。日本《数学大辞典》还载有揭子的条目。此外,揭暄还著有《道书》《射书》《帝王纪年》《揭方问答》《天人问答》《周易得天解》《星图》《星书》《火法》《禹书》《舆地图》《水注》等,涉及军事、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多个领域,真知灼见,甚为海内外学者所推崇,至今还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揭暄的天文学、气象学乃至西学。

揭暄是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揭暄有哲学专著《揭子性书》传世。揭暄的哲学思想还散见于他的其它著述之中。《揭子性书》是揭暄以传统心性之学为主题,综合儒佛道各家学说撰写而成的。该书由外及内,从宇宙到人心,丝丝入扣,环环相连,具有很好的系统性,是一部很新奇的著作,是揭子学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闪耀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揭子阐述了各种性的本质,并作了唯物化的解释,认为都是气的各种表现。指出:“真心即性,真性即心”。揭暄对古代的心性之学,尤其是宋明理学颇有异议,认为他们并没有渗透心性学之根本。在程朱理学中,“总天地万物之理”是太极,而万物中又各有太极;无极只是太极的极致,是无之中的至极之理。揭子认为这种理论太过简单,因此他在卷一中指出性始于虚初,之后依次为太虚、天天、天、天地……性根,然后才到性,之后为心,对宇宙到人心进行了细致的分疏。揭暄还对儒佛道各家经典的性命说进行了点评,指出其中的种种不足。揭暄认为,性理之学已经失传很久,他所要做的就是不避天地忌讳,阐明心性之学。揭暄不但对先儒性理之学提出了批评,在天学上也对前人多有不满,因此撰有《昊书》。《性书》的主题是心性之学,《昊书》则是言天地万物之书,正如作者所说,两书实相表里,应一起参阅。揭暄自认为他在这两部书中已把天地间的道理说尽。其友谢毓玄读其著述后顿有豁然开朗之感。在《揭子兵经》一书中,有很多篇章阐明了揭子丰富的军事哲学思想。比如:揭暄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解释古代的天文术数。他认为风雨云雾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与社会活动没有必然联系,但人们可以利用这些现象为社会活动服务。揭暄明确提出了军事事物具有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他对军事上的许多问题都能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述,强调我用计,敌亦用计,我变敌亦变,只有考虑到这一点,才能高敌一筹,战而胜之。揭暄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变化,主张以变制变,活用兵法。他认为阴阳、主客、强弱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指出用兵要善于随机应变,因敌之巧拙,因己之长短,因将之智愚,因地之险易而灵活用兵。

揭暄是杰出的西学家。揭暄的西学成就在清代是无人可以比肩的。对于西学,揭暄既不同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人出于信仰全盘吸收,又不同宋应星、王夫之、杨光先等人自我封闭彻底排斥;既不同王英明、熊明遇不太加批判的吸收,也不同方以智的“浅尝辄止”,与游艺自然研究的庞杂。他在批驳西学的基础上超越西学并塑造自我,向更高更远更深的方面拓展,因而总是看人所不见,想人所不想,发人所不发。形成的兵学和宇宙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为罕见。所谓旁观者清,西学这个他山之石成为揭暄锻造自身理论的镜鉴。揭暄之所以在兵学研究上有过人之处,与他多年的作战实践和通晓哲学、西学特别是科技有关;而揭子的宇宙论明显优于同时代的人,又与他敢于怀疑和创新的儒将性格以及精通军事、韬略满腹和思想新锐敏捷有关。刘亚洲在《百岁空军》一文中说:“军事需要科技。科技反过来又推动军事革命。二者是双胞胎。”揭暄就是军事和科技这对双胞胎的化身,因而他的兵学和天文学著作才能别有创意高人一筹。《揭子兵经》、《揭子战书》、《兵法纪略》、《璇玑遗述》等经典著作,是揭暄在中国的军事、科学史上书写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将一个集军事理论、作战实践、宇宙论、哲学、科学、西学于一身的立体的揭暄展现在世人面前。

揭暄还是一个奇特的孝子。揭暄生擒杀父之贼的父亲却纵之不杀。揭暄说:“父亦人父,吾不忍吾父,而忍人之父乎?”其“孝子之用心,不当如是耶。”1646年,揭暄的父亲衷熙与友人一同押运粮饷。途经白水镇时遇贼寇抢掠。危难关头,衷熙挺身而出,愤然喝道:“与吾友同办国事,吾义不独生,若释吾友固善,不尔,宁杀我。”遂用身体护在友的前面,强盗突然举刀刺来,衷熙与友一同遇难。揭暄的母亲万氏有知识懂谋略。得知贼将以其夫遗骸诱杀其子后,亲率数十名乡丁持刀枪火器,抬着竹筏夜袭敌所,夺得尸体后顺流疾归。此时,揭暄正“奉檄督兵于瑞金”。后来到了赣州,揭暄才得知父亲遇害。于是枕戈泣血,日夜图为父亲报仇。他百计环生,获贼父。人欲杀之为快,揭暄却让放人。后终将贼生擒,于大祥日缚贼至父亲墓前。揭暄哭拜于墓曰:“暄不孝,使父含冤地下。今雠在斯!雠在斯!敢以享父之灵!”揭暄亲手杀贼。“滴血洒酒于墓,以大快乡国。”其孝心及嫉仇可见一斑。这与抗击郑成功有功的福建巡道法若真杀贼为父报仇很相似。李梦日、方中甫感叹:“若成千古异孝,即此觇千古异人、千古异书。”

有奇男子而后有奇事业,有真学问而后有真文章。一部兵书可为王者师,一部兵法可以敌万人。揭暄心系宇宙,胸怀天下,由兵学到天学,从救世转而学理,虽然没有实现平治天下的宏大抱负,但其兵学、天文学、哲学等经典著作,至今闪烁着明亮的智慧之光,仍将在中国文化史上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大家说, 揭暄是不是历史上默默无闻为人类作出很大贡献的人?是不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一个异人?是不是值得大力宣传的人?

戚继光的事迹(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主要内容)戚继光的事迹(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主要内容)


我姓揭,我荣光!我姓揭,我骄傲!

默默无闻解释为做事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无私奉献解释为做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

两者相加就不难理解这种人的伟大,古之中国不乏其人,而我们百姓所关注的就是现在的、平凡的、实实在在的人和事。

香港电影明星古天乐算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代表。

没有媒体的报道,就没有人知道他为山区贫困地区捐了一百多所学校。他省吃俭用,只要有剧组给钱、哪怕是烂片他也要去演,挣钱不为自己,而是为那些不认识却没有学校的贫困学生,套用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全心全意为贫困地区孩子着想的好人精神,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无产阶级精神,更是鞭挞那些为富不仁、贪官腐败阶级伪善的警世精神!”。

我觉得要说起默默无闻很多科研工作者都算是吧。记得刚开始那会中国的原子弹还是个未知领域,中国后来遇到了学成归来的钱学森。

钱学森在很长时间里是与世界隔绝的,甚至于结了婚的新婚妻子都快忘了他,有次他的妻子跑去质问领导人,她说我的丈夫一个月没见了是不是失踪了。

后来原子弹研制成功她的妻子也理解了他。很多科研工作者都是这样一心为了研究国防事业,很长时间内没有名字,没有时间,没有自由,做着保密的国防事业。可见他们多么不容易多么伟大,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奉献自己。

一句话概括戚继光的爱国事迹?

戚继光因为抗击东南沿海倭寇,成效显著,使得饱受滋扰的沿海居民得以安居乐业,让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明朝得以获得片刻喘息!戚继光能取得如此的功勋和荣耀,这在重文轻武的明朝是如何做到的?

一方面因为自身才能卓著,军事能力出类拔萃;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朝中有文官大臣的鼎力支持!

历十余年,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