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我国最早的字典(我国最早的字典叫什么名字)

汉字的读音最早如何形成的?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惜他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500年前我国部分穆斯林少数民族中曾经使用“小经”文字,这种文字是一种阿拉伯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汉语,比唐代守温用汉字来表示声母和韵母又进了一步。共有36个字,其中4个字母是特有的,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用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它不再带有汉字的痕迹,完全采用拼音字母。“小经“同时也为东乡、撒拉等民族使用。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其中有4篇汉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经”用阿拉伯字母给汉字拼音稍晚,“小经”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给汉字拼音的尝试。《西字奇迹》原书已不容易找到,据说,梵蒂冈图书馆尚有藏本。

162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的。

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是以“官话读书音”为标准设计的,适于拼写北京语音。这种新颖的拼音方法给中国学者以很大的启迪。明末音韵学家方以智说:“字之纷也,即缘通与借耳。若事属一字,字各一义,如远西因事乃合音。因音而成字,不重不共,不尤愈乎?”清朝学者杨选杞说:“辛卯户糊口旧金吾期翁家,其犹子芸章,一日出《西儒耳目资》以示余,予阅未终卷,顿悟切字有一定之理,因可为一定之法”。但是,在两三百年间,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只是在外国传教士中使用,没有在中国人当中广为传播。

1815年到1823年之间,在广州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了一部《中文字典》,这是最早的汉英字典,字典中用他自己设计的拼音方案来拼写汉语的广东方言,实际上是一种方言教会罗马字。接着,在其他的方言区也设计了不同方言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中厦门的“话音字”1850年开始传播,仅在1921年就印刷出售五万册读物,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大约还有十万人左右使用这样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他各地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在南方的通商口岸传播,主要用来传教。

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套拼写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称,叫做“威妥玛式”。

1931年到1932年间,有两个外国传教士提出了“辣体汉字”,这是一种根据《广韵》设计的、以音节为单位的汉语拉丁字母文字,同音字几乎都有不同的拼写法,拼写的是方言。

我国最早的字典(我国最早的字典叫什么名字)我国最早的字典(我国最早的字典叫什么名字)


这些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的方案,为以后的汉语拼音运动提供了经验。

中华文化有许多第一部字典第一部词典第一部冰点第一部诗歌总集第一部神话小说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哪些?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撰写的图书。它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

第一部词典——《尔雅》,儒家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它是辞书之祖。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最早的字典(我国最早的字典叫什么名字)我国最早的字典(我国最早的字典叫什么名字)


第一部神话小说——《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内容主要包括山川、地理、药物、祭祀、巫医等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该书保存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它还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地理、文化、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第一部兵典是《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一部由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孙武所撰写的兵书。它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经"。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我国最早的字典(我国最早的字典叫什么名字)我国最早的字典(我国最早的字典叫什么名字)


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

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是什么?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尔雅》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后的作品。书中谈到的一些动物,如狻猊(sí,即龙九子之一,形如狮子)。据研究,不是战国以前所能见到的。也有认为《尔雅》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犍为文学的《尔雅注》。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

《尔雅》是辞书之祖。《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词典。《汉书·艺文志》将《尔雅》列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唐朝时,是学馆生徒必读书之一。”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重要著作。

《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本20篇,现存19篇。它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先秦各地的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从内容的类别来看,可以分为六类:一 专门解释字义词义的,有《释诂》、《释言》、《释训》;二有关人事和生活用器名称,为《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三有关天文的,《释天》;四 有关地理的,《释地》、《释丘》、《释山》、《释水》;五 有关动物的《释鸟》、《释兽》、《释畜》、《释虫》、《释鱼》;9分钟前 浏览了该文档》、《释木》。

在历史上,《尔雅》备受推崇,这是由于《尔雅》汇总、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古词古义,成为儒生们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学习《尔雅》可以“博物不惑”,多识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增长各种知识。在汉代《尔雅》就被视为儒家经典。唐文宗开成年间刻开成石经时,列入经部。到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事实上,《尔雅》并不是经,也不是某一部经书的附庸,它是一本独立的词典。人们借助于这部词典的帮助,可以阅读古籍,进行古代词汇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增长各种知识。

世界上最早的字典打一数字?

世界上最早的字典打一字为三,因为有三字经一说。

在线字典部首查字求是按什么偏旁部首?

偏旁、部首不是同一个概念,但二者之间有联系,有重叠。

什么是偏旁呢,我们知道,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合体字。偏旁就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一个合体字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一个偏旁一般是由两画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如构成“戏”字的偏旁“又”和“戈”。也有少数偏旁只有一画,如“乱”字右边的“竖弯钩”。

偏旁有两种。一种可以独立成字,称为成字偏旁,如构成“鸭”字的“甲”和“鸟”都是成字偏旁。另一种不能独立成字,称为不成字偏旁,如构成“影”字右边的偏旁“彡”就是不成字偏旁。

偏旁有单一的,也有复合的。如“做”,可以分解为“亻”和“故”两个偏旁,“亻”就是单一偏旁,“故”就是复合偏旁。“故”还可分解成“古”和“攵”,其中的“古”又可以再分解成“十”和“口”。

什么是部首呢?顾名思义,部首就是一部之首,是用于查字典的。汉字有好几万,我们从字典上查一个字,总不能从头翻到底。要提高查字的效率,就得从字形上给汉字归归类。比如说,凡是带“日”的字放在一起,称为日部……属于哪个部首的字就要到哪个部里去查,这样速度就快多了。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就是用部首来给汉字归类的。许慎将九千多个汉字归为540部,于是也就有了540个部首。现在一般的汉语词典或字典,有200个左右的部首。熟悉部首,对查字典是很有帮助的。

部首大都是取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每个字的意义范畴。如属于“水”部的字大都与水有关,属于“犬”部的字大都与兽类有关。又如“颖”字,在古代是指禾穗的末端,其形旁是“禾”,声旁是“顷”,在过去的字书中应属禾部。不少人误以为是“页”部,所以查不到。(也有少数部首并不表示意义范畴,是个例外,如丨、丿、乙等部)但《新华字典》、《新辞海》等工具书中,为了方便大多数人查字,对部首的设置作了一些改进。主要是不再拘泥于将同形旁的字归为一部,而是从实际字形着眼来分部。如“水、氵”“火,灬”均分设为两部。也有少数部首可以做声旁,如门部的“问、闷、闻”等字。同一个字可以分别收入几个部首中,如“颖”字,就不光能在禾部里查到,而且也能在页部里查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偏旁是就合体字的构成说的,凡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都可以称之为偏旁。部首则是偏旁中的一部分,但偏旁不一定都是部首,人们利用这部分偏旁从字形上来给汉字分部,因为这部分偏旁位居各部之首,所以另给它们起了个名字——部首。

中国最古老的汉字词典?

《尔雅》,儒家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它是辞书之祖。事实上,《尔雅》并不是经,也不是某一部经书的附庸,它是一本独立的词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尔雅》是现已知的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最早的词典,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尔雅》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话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清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尔雅》还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词典是什么?

《新华字典新华字典》初版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堪称小型汉语语文辞书的典范。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最早的名字叫《伍记小字典》,但未能编纂完成。自1953年,开始重编,其凡例完全采用《伍记小字典》。从1953年开始出版,经过反复修订,但是以195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作为第一版。 新华字典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1956年并入中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新华字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历经几代上百名学者10余次大规模的修订,重印200多次。《新华字典》第十版已经出版发行,首批印刷100万册。第十版的发行使《新华字典》的总发行量突破4亿册,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字典的最高发行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