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张辽威震逍遥津(张辽威震逍遥津小儿止啼)

本文目录一览:

历史上真的有张辽威震逍遥津吗?

历史上确实有张辽威震逍遥津的事迹,事迹在三国志上有明文记载。

建安二十年 (215 年) ,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机,亲率大军直扑合肥。此战东吴精锐尽出,十万大军竟为张辽的七千守军所破。

连孙权本人也差点为曹军所俘,幸赖凌统、甘宁、吕蒙等人奋力死战,才得以脱身,合肥逍遥津一役,是张辽一生之中著名的战役。

扩展资料:

合肥之战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吴军围城,曹军主将张辽遵照曹操的指示,趁吴军主力还没有全部到达,率800精兵击败吴军中军主力,遏制住吴军攻势。

第二阶段是吴军攻城不克,军中还暴发了疫病,故而10天后撤兵,张辽于逍遥津再次突袭吴军中军,差点擒获孙权。

合肥之战失败根本原因在于,孙权在与刘备谈和后得到重要军情,曹操正在远征汉中,无暇东顾,因而挥师攻打合肥,可是他没想过他的部队出征时间已经很长了。

孙权军队先从江苏跑到湖北、湖南,在荆南一带就待了很长时间,又从湖南跑到安徽,士兵们长途跋涉又长期在外已经相当的疲劳,以疲敝之师伐有备之坚城实在不是很高明的策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威震逍遥津

威震逍遥津的主人公是谁?

威震逍遥津的主人公是张辽。

当时合肥守军只有7000左右,对上孙权十万人马真的不够看,但是张辽连夜选拔800死士,在孙权刚刚到达不久看准时机,发动偷袭,搅乱了孙权的部署,打压了他们的士气。

在与孙权对峙的十天左右里张辽一直隐忍不发,终于孙权感觉这仗拿不下来准备撤退的时候,张辽又发动突袭,要不是吕蒙、甘宁的冒死保护,孙权很可能被张辽活捉,这就是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

影响及评价

影响:逍遥津之战的巨大胜利,让曹操简直是欣喜若狂,张辽也因此得到了“征东将军”等诸多封赏,史称“太祖大壮辽”。“大壮”两字陈寿在《三国志》里就用了两次,分别在《三国志·张辽传》及《徐盛传》,可见其分量之重。而李典和乐进等大将也都得到曹操的大力封赏。

评价:逍遥津之战是张辽人生当中的一次辉煌胜利,也是孙权人生当中一次不堪回首的败绩。从此战,我们也可以看到,要想取得一场战斗的胜利,一位冷静、勇猛、睿智的指挥官的确是非常之重要,而在任何时刻,不管占据多大的优势,轻敌绝对是要不得的。

“张辽威震逍遥津”的这句诗的全文是什么?

这不是一首诗,是《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的标题。原文为“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附上《三国演义》 所有章节回目

第1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2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3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4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5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6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7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8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9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第10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11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12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穗大战吕布

第13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14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15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16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第17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18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拨矢啖睛

第19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20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21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22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23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24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25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26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27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 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28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29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30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31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32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33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34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35回 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36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37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38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39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40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41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42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43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44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45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46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47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48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49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50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51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52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53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54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55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56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57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58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59回 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     第60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61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62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第63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64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65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66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67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 68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69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70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71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第72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73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74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75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76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77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78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79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80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第81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82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83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84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85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86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87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88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89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90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91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92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第93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    第94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95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96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第97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第98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99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100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101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第102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103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第104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第105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106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第107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108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109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110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111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112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113回 丁奉定计斩孙綝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114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115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116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第117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第118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第119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第120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具体情节是什么?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实力大增,遂准备南下消灭刘备和孙权。但由于孙、刘联合,大败曹军于赤壁,使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赤壁战后的五六年间,曹操不断在江淮地区用兵,欲从此处突破长江天堑,统一江东,但遭到了孙吴的顽强抵抗。曹操只好改变策略。为避免两面受敌,他一面暂且放弃统一江东,派大将张辽等在合肥屯兵息军养士;一面亲率大军西征张鲁,试图夺取汉中,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实力。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吴主孙权乘曹操西征之际亲自率兵10万进攻合肥。而此时合肥城内仅有张辽、李典、乐进及薛悌等率7000余人驻守。两军对峙,众寡悬殊。 曹操在出征之前,估计到孙权有可能再次进犯合肥。因此,他预先写了一道命令,封于木函中,交给护军薛悌,要他“贼至乃发”,按计行事。当孙权兵临城下之际,薛悌与诸将打开木函,见命令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在曹操看来,张辽、李典是能征善战的猛将,故使之出战,乐进为人持重,故使之守城;护军薛悌乃文官,故不参战。 诸将看罢命令,疑虑重重。乐进、李典等认为,两军兵力对比悬殊,出战很难取胜。张辽见此拍案而起,曰:“曹公今远征在外,若坐等援军来救,即便援军来到,那时吾等也早被吴军击破。现当乘吴军立足未稳之时,主动出击,方能挫其锐气,守住城池矣。”乐进等闻听张辽之言,仍犹豫不决。张辽怒曰:“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若疑,吾张辽独决之。”李典素与张辽不和,此时见张辽如此坚决,亦慷慨陈词:“此国家大事,既然将军主意已定,奋不顾身,吾等能以小私而舍大义乎?”于是,众将遵从张辽之见,连夜征募敢死之士800人,并设宴犒飨,以壮军威。 次日晨,张辽披甲执戟,大呼“张辽在此”,率众冲入敌阵。此时,吴军毫无准备,不知所措。张辽连续击杀数十人,并斩杀了东吴的陈武等两员大将,直逼孙权帐下,要取其性命。孙权大惊,仓惶间登上一个土垒,手持长戟自守。吴军见张辽兵少,迅速围了上来,密密麻麻地将张辽围了好几层。张辽毫无惧色,左冲右突,杀出一条血路,带领麾下数十人冲出包围。这时,李典也带人接应,双方战至中午,吴军伤亡惨重,士气大挫。张辽见出战的目的已经达到,遂率众回城,加强防卫。 之后,孙权虽持续围城十余日,但终不能破城,遂撤军返归。当吴军纷纷返撤之时,孙权与少数将领在逍遥津北岸巡视,恰被魏军侦知。张辽即率步骑数众突袭孙权。吴将甘宁、吕蒙等与张辽奋力拼杀,凌统则率亲兵护卫孙权突围。当孙权等骑马行至逍遥津桥时,见桥南板已被拆除丈余而不得过。在此危急关头,吴将谷利急中生智,于孙权坐骑后猛著一鞭,“以助马势”。骏马奋力一跃,飞桥而过,孙权夺路而逃,幸免于难。 此战史称“张辽威震逍遥津”,是三国时期魏军创下的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