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四年级下册语文挑山工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挑山工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的课文读书笔记第七课怎么写?把好词好句好段落写上去。最好要写出感想。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疲惫不堪。善良德沃尔逊人款待他们,他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只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哈默,他用自己的劳动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杰克逊大叔把他留下来在庄园做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过了二十年哈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读了这篇课文我懂了人活得要有尊严,有了尊严才会有志气,有斗气,才会奋发图强,不断进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5课挑山工近反义词?

求小学四年级挑山工近义词反义词解词及中心和课后问题答案,急!!!

共3个回答

wenjier66

TA获得超过14.4万个赞

聊聊

关注

成为第232位粉丝

(1)近义词

拘束(拘谨、约束) 体味(体会) 包蕴(包含、蕴含) 晃悠(晃荡)

(2)反义词

拘束(洒脱) 沉甸甸(轻飘飘) 憨厚(狡诈) 朴素(华丽)

(3)解词

挑山工:泰山地区挑货上山的工人。

题句:题,写上。本课指古人为留念而凿刻在石壁上的诗句。

流连:玩乐时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哲理:人生的根本原理,本课指挑山工的话说出了很深刻的道理。

拘束:本课指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也指对人的言行加以不必要的限制,

过分地进行约束。

包蕴:包含。

晃悠:晃荡,摇摆不定。本课指身子不稳,走路像要跌倒的样子。

诵读:诵,发出声音的读。大声地念诗词、文章。体味:仔细体会。课文中指琢磨,思索。

黑黝黝:黝,黑色。同黑油油,黑得发亮,或指光线昏暗,看不清楚。

极顶:极,最高的。顶,山顶,极顶,山最高的顶端,本课指泰山的山顶,又称玉皇顶。

平衡:使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不晃动,也作在数量、质量上双方相等或相抵销。

意味深长:含着的意思耐心寻味,值得很好地琢磨、体会。

心悦诚服:悦,愉快。诚,真心。从心眼里佩服。

憨厚:朴实厚道。

(4)中心意思:

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我们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取得成功。

四年级下册语文挑山工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挑山工课堂笔记四年级下册语文挑山工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挑山工课堂笔记


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能够直接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的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14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语言简单概括。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鼓励学生课前体验:挑点东西登十几级台阶,体验一下生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学生简介对挑山工的了解。

多媒体展示挑山工奋力登攀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在引发兴趣的情境中,初步体验: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山上挑货物,的确令人敬佩。

二、质疑问难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以开放的理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至少10人)。对认真读书,善于动脑,能提出有创意问题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

三、预习交流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

3、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谈谈自己初步的看法。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6、抄写描写挑山工外貌、衣着、神态和动作的句子。

四、学习生字

1、同桌交流识记字形并组词。

2、汇报交流。

3、组内交流指导写字,互评。

4、针对难点板书指导书写。

五、初知内容

1、小组内轻声朗读课文。

2、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挑山工挑着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原因。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懂得只有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挑山工话里的深刻含义,能从中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

教学方法:

1、以读促思、以读促解。

2、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泰山的风景。有什么感受?泰山虽然雄伟,但是我们游人要想登上泰山,只有一条陡直的山路。

一、复习导入、引发质疑

1、谈话激趣:同学们,泰山以它奇特的景象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但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来到泰山,更让他难以忘怀的并不是那雄浑的景色,而是一位挑山工。

2、板书课题。

3、谈谈对挑山工和作者的了解。

4、对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这句话进行质疑。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重点句的质疑,既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品读课文、感知不同

1、初读挑山工说的话,谈谈读懂了什么?

2、学习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

(1)上山时负重不同。

①体会沉甸甸。(播放课件)

②指导朗读: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两头垂下几根绳子,挂着沉甸甸的物品。

(2)上山时路线不同。

①什么是折尺形路线。

②动笔在书上画一画折尺形路线图。

③体会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3)挑山工一个劲儿往前走,游人走走停停。

3、引读:挑着沉甸甸的物品,走着折尺形的路线,不声不响地从我们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我们前头去了。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思、画相结合的方法,感悟挑山工和游人的不一样,为下文悟理做好铺垫。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挑山工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理儿呢?请大家再读挑山工的话,说说感受到的理儿。(全班交流)

2、理解它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旨在运用知识迁移的原则,不仅让学生理解挑山工朴素的话语,还要理解其文字背后的含义。

四、联系生活、拓展升华

1、挑山工的.精神只有作者需要吗?还有谁需要?

2、教师总结,希望大家能用挑山工的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挑山工的精神内化并激励自己前行,以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四年级语文下册《挑山工》教案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收集有关资料。

3、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18个新词。

学习过程:

一、读课题,你知道挑山工是做什么的吗?

(因为泰山山路陡峭,车辆无法通行,山上的货物大都要靠人力运送,从事这样工作的人被称为“挑山工”。)

二、请你大声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完后,请你自查:以下字音你读准了吗?

拘束的“束”字读音:shù

黝:在“黝黑”一词中读yǒu;但在黑黝黝一词中,就要读成:hēi yōu yōu ,意思是指皮肤黑得发亮。

折尺形的“折”在这里读:zhé

三、请你看课后生字:

1、写一写,要注意以下几个字的的字形:

黝:左边是“黑”字,表义,右边是“幼”表音。

憨:上边是个“敢”字,下边是个“心”。

茵:要注意与“菌”区分。

2、查字典或词典,理解下面几个词的意思:

喧闹、饱览、流连、姿态奇特、腾云驾雾、不解之谜、哲理

四、请你默读课文,思考:

1、想想作者的不解之谜是什么?把答案画在书上。

2、请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介绍泰山上挑山工走的路程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段:叙述了有一次我登泰山时,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经过和他攀谈,解开了心中之谜。

第三段:我从泰山回来,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以此来激励自己。

3、作者和挑山工几次、在什么地点相遇,请在书上标出。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书上注明。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的笔记怎么做

笔记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第一自然段到第三自然段:简要叙述了中华儿女为了实现飞天梦想所进行的尝试。第二部分为第四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航天事业上的成就。

课文主题:本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想象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努力,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挑山工批注笔记

批注笔记包括:1.标记问题 2.圈画重点和精彩的词句 3.标出要点 4.简要写心得体会 5.补充重要的资料

知道以上几点,《挑山工》的批注笔记就可以简单完成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