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孔雀是保护动物吗(孔雀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本文目录一览:

孔雀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之分,绿孔雀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孔雀为珍稀半草食性非保护动物,可以饲养。孔雀仅2属3种,孔雀属包括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

它们身体粗壮,雄鸟长约1.4米,雌鸟全长约1.1米。头顶上那簇 高高耸立着的羽冠,也别具风度。

繁殖方式

蓝孔雀的繁殖期3-6月,绿孔雀的繁殖期为6-12月。营巢于灌丛中的地面凹坑上。此时雄鸟的羽毛特别绮丽。常见数只雄鸟追随于雌鸟周围,并把艳丽夺目的尾上覆羽(即尾屏)展开如扇状,不断抖动,并相互摩擦而发生“沙—沙” 的音响。

雄鸟为争雌还发生格斗。巢营于郁密的灌木丛、竹薮等的高草丛间。巢异常简陋,在地面上稍挖成凹窝,并衬以杂草、枯枝、落叶、残羽等。雌鸟每隔一日产一卵,多在黎明产下。卵每产4-8枚,一般为5-6枚。卵呈钝卵圆形,壳厚而坚实,并微有光泽;呈乳白,棕或乳黄色,不具斑点。

孔雀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孔雀不全是保护动物。孔雀分为绿孔雀、蓝孔雀和白孔雀,其中绿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另外蓝孔雀分布范围广,人工养殖技术成熟,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并不是国家保护动物。绿孔雀分布于东南亚等地,在国内的绿孔雀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数量稀少,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可私自饲养、买卖和运输。

而白孔雀全身雪白,是蓝孔雀的变种,也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孔雀的种群现状

蓝孔雀分布范围广,人工养殖技术成熟,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绿孔雀截止2014年,分布于东南亚的物种数量继续下滑,在过去三代,这个物种的数量几乎肯定会下降超过50%,预计这些动物数量将继续下降。在所分布的区域已经凤毛麟角。如果不尽快采取保护措施,10年内,云南野生绿孔雀很可能将灭绝。

刚果孔雀数量稀少而且繁殖率低,所以该物种的生存前景并不乐观,由于刚果常年内战以及大量卢旺达难民的涌入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使得本已危机四伏的刚果孔雀日趋减少,截止2012年野生数量只有2500只左右,分布范围仅70万平方公里,只有150只左右圈养在世界各国的动物园中。

孔雀是保护动物吗?

并不是所有孔雀都是保护动物,只有绿孔雀因野生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其它像蓝孔雀和白孔雀等都不是保护动物。

孔雀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尤其喜欢在疏林草地、河岸或地边丛林以及林间草地和林中空旷的稀疏草原或有灌木丛、竹丛的开阔地带,从平原地带到高山地带的森林、灌丛中。喜欢在靠近溪流处生活。

孔雀尾屏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构成,这些覆羽极长,羽尖具虹彩光泽的眼圈,周围绕以蓝色及青铜色。

求偶表演时,雄孔雀将尾屏下的尾部竖起。从而将尾屏竖起及向前,求偶表演达到高潮时,尾羽颤动,闪烁发光,并发出嘎嘎响声。飞翔能力不是很好,因为它有点沉重,翅膀也没那么强劲。

扩展资料:

蓝孔雀的繁殖期3-6月,绿孔雀的繁殖期为6-12月。营巢于灌丛中的地面凹坑上。此时雄鸟的羽毛特别绮丽。常见数只雄鸟追随于雌鸟周围,并把艳丽夺目的尾上覆羽(即尾屏)展开如扇状,不断抖动,并相互摩擦而发生“沙—沙” 的音响。

巢营于郁密的灌木丛、竹薮等的高草丛间。巢异常简陋,在地面上稍挖成凹窝,并衬以杂草、枯枝、落叶、残羽等。雌鸟每隔一日产一卵,多在黎明产下。卵每产4-8枚,一般为5-6枚。卵呈钝卵圆形,壳厚而坚实,并微有光泽;呈乳白,棕或乳黄色,不具斑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雀

孔雀是保护动物吗 孔雀介绍

1、孔雀是保护动物,但是不是所有的孔雀种类都是保护动物,例如绿孔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蓝孔雀则可以人工饲养销售,绿孔雀一般生活在低山林或者灌木中,在1988年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蓝孔雀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或者饲养,数量繁多。

2、孔雀(英文名称:Peafowls、maurya):仅2属3种。孔雀属包括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

3、栖息于森林的开阔地带。杂食性。1雄配数雌。蓝孔雀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绿孔雀分布于东南亚,中国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数量稀少,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人工养殖的孔雀可食用。白化品种称白孔雀,全身雪白。刚果孔雀1936年才被发现,体长70厘米,雄性体黑色,头顶具白色簇羽,雌性绿色和棕色。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

孔雀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孔雀属包括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

栖息于森林的开阔地带。杂食性。1雄配数雌。蓝孔雀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绿孔雀分布于东南亚,中国仅见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数量稀少,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人工养殖的孔雀可食用。白化品种称白孔雀,全身雪白。

种群现状

蓝孔雀分布范围广,人工养殖技术成熟,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绿孔雀截止2014年,分布于东南亚的物种数量继续下滑,在过去三代,这个物种的数量几乎肯定会下降超过50%,预计这些动物数量将继续下降。在所分布的区域已经凤毛麟角。如果不尽快采取保护措施,10年内,云南野生绿孔雀很可能将灭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