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獐子岛回复关注函 獐子岛索赔公告

獐子岛如何回复深交所?

獐子岛2月6日晚公告,收到深交所关注函,并回复该关注函。关注函要求公司详细说明截至2018年1月才发现底播虾夷扇贝大量死亡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称,根据春秋季抽测结果,在2017年春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中未发现存在减值风险是合理的,后续公司将加大对养殖海域的监测力度。

对17个问题作出说明

深交所关注函要求,獐子岛围绕七个方面17个问题作出说明。

根据獐子岛此前披露的《关于底播虾夷扇贝2017年终盘点情况的公告》(简称“《年终盘点公告》”),造成此次存货异常的主要原因为2017年度降水减少、硅藻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以及海水温度的异常。深交所据此要求獐子岛说明,是否建立了对降水量、硅藻数量以及海水温度的实时监测制度及应对措施,并就监测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獐子岛在2017年5月24日和10月25日发布的公告分别显示,公司在2017年春季和秋季的底播虾夷扇贝抽测活动中,未发现底播虾夷扇贝减值的风险。关注函要求,獐子岛分月份披露2017年1至12月长海县每月降水数量、硅藻数量以及獐子岛海域水温数值。如果上述数据在2017年10月以后未发生重大变化,需详细说明为何截至2018年1月才发现底播虾夷扇贝大量死亡的原因及合理性。

獐子岛回复关注函称,根据春秋季抽测结果,公司2017年5月、10月两个时点的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情况:春季抽测的2014年底播虾夷扇贝、2015年底播虾夷扇贝的存量分别为32公斤/亩、35公斤/亩;秋季抽测的2014年底播虾夷扇贝、2015年底播虾夷扇贝的存量分别为30公斤/亩、34公斤/亩。2017年11月捕捞的2014年底播的虾夷扇贝平均亩产为26公斤、2015年底播的虾夷扇贝平均亩产为29公斤;2017年12月捕捞的2014年底播的虾夷扇贝平均亩产为23公斤、2015年底播的虾夷扇贝的平均亩产为23公斤,均不构成明显减值或核销。

公司称,在2017年春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中未发现存在减值风险是合理的。

深交所关注公司经营环境变化

关注函还要求,獐子岛就目前公司的经营环境是否已发生重大变化、盈利能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未来经营活动的资金来源等,给出相关结论,提出充分的客观依据。公司回复称,未来将通过优选渠道、扩大加工食品业务规模、降低成本费用、稳定经营性现金流、按程序申请减免海域使用金等保障未来经营活动的资金来源。

此外,獐子岛第二大股东北京吉融元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岛一号投资基金于2017年11月13日至12月19日期间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99.85万股,占总股本的0.28%。关注函要求,公司详细说明和岛一号投资基金减持公司股份的动机和目的。但截至本报发稿,公司并未针对此作出回复。

獐子岛5日早间披露了底播虾夷扇贝存货盘点情况。根据盘点结果,公司拟对107.16万亩海域成本为5.78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进行核销处理,对24.3万亩海域成本为1.26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5110.04万元。上述两项合计影响净利润6.29亿元,全部计入2017年度损益。公司预计2017年度亏损。同时,底播虾夷扇贝业务可销售资源量大幅减少、毛利率大幅下降,将给2018年度经营业绩带来较大压力。

不好好经营,就会替代的。

獐子岛是怎么回复深交所?

2月26日,獐子岛(002069)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不存在“很多扇贝苗投放之前就已经死了”的情形,并对“不合规捕捞”“提前采捕”等情况予以否认。

自1月30日晚间獐子岛公告称公司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以来,獐子岛扇贝“死亡之谜”就引起了市场热议。2月22日,央视财经对獐子岛扇贝死亡原因进行调查,直指扇贝死亡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由此,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死亡事项再次引起深交所的关注。

獐子岛回复关注函 獐子岛索赔公告獐子岛回复关注函 獐子岛索赔公告


2月23日,深交所发出第三份关注函,要求獐子岛说明2014年以来虾夷扇贝的投苗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进苗资金投入(包括投入金额、增减比例及原因、是否符合公司经营计划等)及扇贝苗成活率情况,并请核实是否存在“很多扇贝苗在投放之前就已经死了”的情形。

针对上述问题,獐子岛称,公司在全过程坚守质量控制标准,监督机制完善,不存在“很多扇贝苗在投放之前就已经死了”的情形。

在资金投入方面,獐子岛表示底播虾夷扇贝苗种资金有效保障,投入情况符合年度经营计划。

回复函显示,2014年-2016年,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苗种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依次为1.79亿元、2.09亿元、2.52亿元,其中,2016年投入金额占《年度经营计划》金额的比例最高,达到134.45%。2017年,投入资金有所下降为1.87亿元,占《年度经营计划》金额的比例为101.04%。

回复函称,苗种投入金额主要受外购与自养比例、底播面积增减影响。2014年三级苗种投入为1.79亿元,较上年减少34.91%,主要原因为底播面积减少32%;2015年公司苗种投入2.09亿元,较上年增加16.76%,主要原因为底播面积增加22%;2016年苗种投入2.52亿元,较上年增加20.57%,主要原因为外购苗种占比增长8.34个百分点(增幅16%);2017年苗种投入1.87亿元,同比减少25.79%,主要原因为底播面积减少33%。

獐子岛再爆扇贝死亡、且死因不明!“准仙股”退市风险大增

A股公司历来不缺故事,而獐子岛(002069.SZ)的“扇贝事件”却在不断地刷新投资者的认知下限。

自2014年以来,公司已先后3次公告“扇贝跑了”。 这一次,獐子岛直接表示扇贝死了,且死因不明。

11日晚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2019年11月8日~9日已抽测点位的亩产数据汇总,已抽测区域2017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约3.5公斤,亩产水平大幅低于前10月平均亩产25.61公斤。公司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

对此,深交所关注函火速下发,要求公司解释说明相关具体原因。

扇贝突然死亡

獐子岛公告称,从截至10月末的采捕作业生产、产销量数据以及虾夷扇贝产品状态看,底播虾夷扇贝并未出现异常情况。

獐子岛回复关注函 獐子岛索赔公告獐子岛回复关注函 獐子岛索赔公告


截至2019年10月末,公司共采捕底播虾夷扇贝17.8万亩,其中2016年底播虾夷扇贝3.1万亩、2017年底播虾夷扇贝14.7万亩,底播虾夷扇贝累计采捕量4558.66吨,平均亩产25.61公斤。

自11月7日,公司启动了2019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方案暨抽测风险应急预案,海域全域加密抽测。其中,在11月8日~9日完成了2天抽测工作。

抽测结果显示,已抽测区域2017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约3.5公斤,亩产水平大幅低于今年前10月平均亩产25.61公斤,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

本次抽测的2017年和2018年底播虾夷扇贝面积分别为26万亩和32.4万亩,共计58.4万亩。截至2019年10月末,上述2017年和2018年底播虾夷扇贝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1.6亿元和1.4亿元,合计账面价值3亿元。

死因不明

獐子岛进一步称,根据抽测结果,底播扇贝在近期出现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贝壳比例约占80%以上。死亡时间距抽测采捕时间较近,死亡贝壳与存活扇贝的壳体大小没有明显差异,大部分死贝的壳体间韧带具有弹性,部分壳体中尚存未分解掉的软体部分。

对于扇贝死亡的原因,獐子岛则称,目前尚不知导致本次虾夷扇贝大规模自然死亡的具体原因。正在组织海洋专家和科研机构,将尽快赶到海洋牧场现场进行勘察并将进行扇贝自然死亡原因分析。

突发的扇贝死亡立刻引起了监管的关注,深交所的关注函火速下达。关注函针对三方面要求公司说明:上述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是否对公司2019年业绩构成重大影响;10月末至今短时间内出现较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发现减值迹象的时间,是否存在隐瞒减值迹象的情况:以及今年11月才进行抽测的原因。

年内扭亏为赢艰难

值得注意的是,獐子岛还表示,因本次抽测工作未完成,且部分海域虾夷扇贝死亡情况可能还将持续,暂时无法判断此次底播虾夷扇贝死亡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核销的具体金额。

显然,獐子岛3个亿的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形成的全部或部分资产减值,将会给公司今年业绩带来巨大冲击。在前三季度已经亏损的局面下,要实现扭亏为盈几无可能。

獐子岛回复关注函 獐子岛索赔公告獐子岛回复关注函 獐子岛索赔公告


三季度报告显示,獐子岛实现营业收入20.11亿元,同比下降4.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03万元,同比下降245.53%。就第三季度单季而言,獐子岛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22亿元和-1044万元,分别同比变化3.84%和-220%。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7.63%。

獐子岛对于前三季度业绩下解释称,主要受2018年海洋牧场自然灾害、海洋牧场增养殖品种重新规划区域致使海域使用金分配计入当期数额增大等因素影响。

此前,今年7月10日,在经过17个月的调查后,证监会给出了对獐子岛立案调查的结果,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显示,獐子岛及相关人员涉嫌财务造假、涉嫌虚假记载、涉嫌未及时披露信息等,证监会依法拟作出行政处罚及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自今年以来,已有雏鹰退、*ST华信、*ST印纪等多只个股,因股价跌破面值而退市。近一个月以来,獐子岛的股价一直徘徊于“准仙股”边缘。截至11月11日,公司股价收报3元/股,跌幅1.64%,市值仅有21亿元,较其 历史 最高值已蒸发近90%。

在业绩亏损、资金困难、及可能存在的信披问题的重重压力下,獐子岛的“扇贝连续剧”最终会否以“面值退市”收尾?

“戏精,獐子岛”,这是一个什么梗?

近日,因为上市公司獐子岛发布近期扇贝死亡事件而传沸沸扬扬,据晚间消息,獐子岛回复深交所第二封关注函表示,公司不存在财务“洗大澡”行为,而扇贝为近期死亡,由于扇贝底播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公司未来进一步压缩扇贝养殖面积。

这已经是短短几日内第二次因为扇贝事件引起深交所关注,自从今年,獐子岛开始启动秋季抽测以来,于发布披露表示,扇贝近期大量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扇贝死亡比例达到了80%以上,公司初步表示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已经构成了减值风险。

据报道,晚间,上市公司獐子岛发布公告表示,根据公司抽测区域数据表示,已抽测区域2017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约3.5公斤,亩产水平大幅低于前10月平均亩产25.61公斤,公司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

这一结论说明什么呢?意思就是原先亩产20-30公斤左右扇贝,现在因为大比例死亡只剩下2公斤不到了,每一片亩产都全部减少了90%以上,这表示养殖扇贝又跑无影无踪了?

这一下子让公司损失是巨大,然而针对上市公司獐子岛发布公告,深交所对其发了关注函,其中三个主要问题就是针对獐子岛扇贝大面积死亡询问。

这一关注函很明显了,按照你公司发布公告显示,《公告》称,你公司在10月末底播虾夷扇贝并未出现异常情况,为什么突然出现大面积死亡呢?你公司此前发布信息披露是否为真实信息;请说明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是否对你公司2019年经营业绩构成重大影响;根据你公司《虾夷扇贝存量抽测管理规定》,公司都是于春、秋两季每年4-5月、9-10月进行抽测,为什么2019年秋测于11月才开始进行,请说明其原因所在。

而针对以上三个问题,上市公司獐子岛对于深交所关注函进行了回复,表示,公司于开始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活动已全部进行完毕。公司预计核销存货成本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2.78亿元,约占截至2019年10月末上述底播虾夷扇贝账面价值3.07亿元90%,对公司2019年经营业绩构成重大影响。

然后,针对上市公司獐子岛回复,当日深交所再次对獐子岛下发第二份关注函,深交所表示要求根据抽测结果,对虾夷扇贝死亡判断依据是否充分、合理,结合往年公司实际捕捞情况,说明公司是否存在破坏性采捕情形,未来是否还要继续投苗计划,未来公司持续性盈利还能进行确定吗。

然而针对第二份关注函,獐子岛于晚间才进行了回复,獐子岛表示:公司低播扇贝为近期死亡,而2.78亿元损失不存在财务“洗大澡”,公司未来准备进一步压缩扇贝养殖面积。

獐子岛表示,有关专家于现场针对扇贝大面积死亡灾害情况进行了调查,专家在獐子岛虾夷扇贝底播养殖海域采用随机现场拉网抽检三个地方显示,扇贝现存活和死亡扇贝情况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死亡率约为 75%、90%和 50%。专家表示,个别死亡个体软体部分完整,或者仅剩下部分软体,然大部分为空壳但珍珠层清洁,表明扇贝为近期死亡。

根据现场抽测结果显示,因为亩产过低,采捕变现价值不足以弥补采捕成本,獐子岛拟放弃采捕海域面积39.07万亩,而目前抽测正常以及正在采捕作业海域面积只有5.38万亩,亩产较低,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区域面积为13.9 万亩。

对于放弃捕捞海域,以及亩产下降海域,獐子岛对于这些海域存货以及成本进行了测算,而这些测算结果就是2.78亿元核销存货成本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来源。对放弃采捕海域,獐子岛预计拟核销2017年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成本7526.76万元,预计拟核销2018年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成本1.2亿元,合计拟核销成本1.96亿元;对亩产下降海域,獐子岛预计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8205.89万元,约占截至2019年10月末上述底播虾夷扇贝账面价值3.07亿元90%。

针对目前海域底播虾夷扇贝非正常死亡情况可能还将持续,部分海域亩产水平尚存在不确定性,獐子岛表示目前公司最终具体核销存货成本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将在低播扇贝盘点结果后才能计算得出,最终金额将以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批准结果为准。而此次发布计算结果依据合理不存在公司财务存在“洗大澡”问题。

而鉴于獐子岛近年来多次发生大规模扇贝减产问题,深交所要求獐子岛结合历年来捕捞情况,说明是否存在破坏性采捕情形,并且评估公司是否还能在所在海域继续进行虾夷扇贝养殖。

獐子岛表示,针对此次扇贝死亡事件表示,上市公司都是按照历年来采捕计划在指定海域进行采捕生产和组织播苗,不存在破坏性采捕情形,而针对此次此次扇贝大面积死亡原因,专家认为尚不能确定其主要原因,具体原因需要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而针对尚未确定虾夷扇贝大面积死亡原因,上市公司獐子岛表示,为了进一步关闭海上敞口风险,公司决定调整虾夷扇贝规模发展阶段,准备进一步压缩扇贝养殖面积到每年不超过10万亩海域。

据媒体报道,獐子岛每年于10月-12月进行底播生产,2019年度原计划投入苗种量约为14亿枚,因发生灾害情况,獐子岛决定对苗种进行暂养,将在专家进一步确定意见后再决定确定其低播规模。

根据齐鲁晚报记者报道,獐子岛居民也认为今年扇贝确实死了,“每天下午三点多都能看见大量死亡扇贝”,居民也表示,希望不要用扇贝死亡来掩盖一些看不见东西。多位知情人士表示,獐子岛岛民都有股权,前些年每年都有一定分红,虽然不多但是每年也有一两千元不等,现在则完全没有了,对于今年是否会有,他们似乎也不抱任何希望了。

如今獐子岛虾夷扇贝能否继续播种生产?就看獐子岛在听取专家意见后如何进行确定了。

扇贝又又又“跑路”了 獐子岛董事长已被市场禁入

财务造假被罚

獐子岛的扇贝又“跑路”了。

11月11日,獐子岛(002069.SZ)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其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存在重大减值风险。

公告称,獐子岛于11月7日启动2019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活动,基于抽测现场采捕上来的扇贝情况看,底播扇贝在近期出现大比例死亡。截至目前的抽测结果显示,已抽测区域2017年、2018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为不足2公斤和3.5公斤,大幅低于前10月平均亩产水平。公司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

獐子岛还称,因抽测工作未完成,且部分海域虾夷扇贝死亡情况可能还将持续,暂时无法判断此次底播虾夷扇贝死亡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核销的具体金额。

截至2019年10月末,獐子岛上述2017年底、2018年底的播虾夷扇贝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1.6亿元、1.4亿元,合计账面价值3亿元。

獐子岛公司位于大连黄海深处的獐子岛,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獐子岛海水养殖业发达。獐子岛公司的前身是当地渔民成立的集体企业,后几经改制,于2006年深交所上市。

2014年,獐子岛出现上市以来业绩首次亏损,亏损额高达11.89亿。对于亏损原因,獐子岛称是黄海冷水团事件导致其扇贝大量被冻死。2014年亏损后,獐子岛2015年持续亏损,并因此而披星戴帽。2016年,獐子岛靠变卖资产,扭亏为盈,得以摘帽保壳。

然而,2017年獐子岛的扇贝又“跑路”了,獐子岛也再次陷入亏损。根据当时公告,因獐子岛的底播虾夷扇贝因降水减少及温度等原因而饿死,导致其扇贝存货异常,进而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使其2017年亏损7.2亿。

不过,上述说法备受投资者质疑,甚至2014年獐子岛扇贝“跑路”事件被疑是人为所致,监管层也随之对獐子岛进行调查。

2018年2月,深交所对獐子岛进行多轮问询,同时大连证监会就獐子岛扇贝异常情况产生的业绩影响未及时披露,对吴厚刚等高管出具了警示函的监管措施。此外,证监会还对獐子岛事件进行立案调查。

今年7月份,上述立案调查结果显示,獐子岛涉嫌财务造假,扇贝盘点等事项更是涉嫌虚假记载。基于此,证监会对吴厚刚采取终身市场禁入等措施,其他高管也被不同程度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因虚增营业外支出等财务造假行为,獐子岛2016年度实际净利润为-5543万元,业绩由盈转亏。也就是说,獐子岛早该退市了。

迫于扇贝屡次“跑路”带来的影响,獐子岛在今年半年报中表示,要向以扇贝、海螺、海参、鲍鱼、海胆等多品种养殖格局转型。据其半年报问询回复函,獐子岛的扇贝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19.3%已降低至今年6月底的3.86%,毛利占比从2016年的31.8%降至今年6月底的4.2%。海螺、海胆、鲍鱼等品种的收入及利润贡献比例逐渐上升。

但截至今年前三季度,獐子岛营收20.11亿元,同比下滑4.44%;净利润亏损3402.7万元,亏损同比扩大245.5%。獐子岛在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中称,业绩出现亏损是主要是受2018年海洋灾害影响,扇贝可收获资源总量减少所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