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落花生的作者是谁 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笔名是什么

落花生的作者是谁

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

许地山,笔名落华生,他的作品《落花生》曾被收进中小学语文课本。很多人都知道许地山是近代知名度极高的文学家,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对于宗教学、神学、人类学都很有研究,在道教史研究上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道教通史《道教史》,就是在他手中完成的。许地山在许地山身上凝聚着许多的“想不到”。他本祖籍广东揭阳,后又落籍福建龙溪,却出生于台湾,所以他又被称作台湾台南人。

《落花生》赏析

《落花生》作为一篇记叙散文,它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故事,运用对话写人记事。在平淡如水的记叙中,蕴涵了殷殷的深情。

收获花生的夜晚,妻子儿女、父母昆仲姊妹,数人围坐一屋,品尝着自己亲手劳动种植的花生,一灯如豆,言欢意惬,这是一幅多么令人神往而又回味不已、充满着温馨气息的阖家欢乐图。这里有慈母的爱,严父的情,兄姊的宽厚,小弟的聪颖。

落花生的作者是谁 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笔名是什么落花生的作者是谁 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笔名是什么


从这里,当母亲的可以寻到子女的拳拳寸草心,做父亲的可以觅得妻子的温柔,儿女的厚爱;做儿女的也不难体味出父每天高地厚一般的养育之恩。

总之,任何人都可以从中领会到家庭的温暖,天伦的乐趣。父亲与膝前儿女们亲切的闲谈,热烈的讨论,家常的絮语,品评着人世间一件最常见而又微小的事物。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辞,也无阐幽发微的“春秋”大义,看似平淡无奇,却包含了人世间所有父亲望子成人的殷殷深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落花生

落花生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落花生》是现代作家许地山写的一篇哲理散文,发表于1922年8月10日出版的《小说月报》上。

落花生的作者是谁 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笔名是什么落花生的作者是谁 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笔名是什么


这篇平实的文章写的是平凡的种花生一事,却道出了其中蕴含的不平凡的人生哲理,读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许地山也很喜欢这篇作品,后来还特地取了个笔名就叫“落华生”。

许地山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种花生。写母亲带领儿女把屋后半亩隙地辟为花生园,大家的热情很高,“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母亲建议定一个晚上为收获节,举行一次品尝花生、庆祝丰收的晚会。

第二部分就是写的庆祝会。父亲提出了“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的问题,生动地写出了家庭讨论会的热烈景况。孩子们说出了花生有香味以及可以制油、价钱低廉等特点。最后,父亲做了画龙点睛的总结,他说:“花生底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底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于是,他从哲理的高度概括了落花生的品格:“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也由此领悟到这一道理:“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这时,父亲肯定了这一认识,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

那么,从落花生的品格当中,我们会想到哪些默默无闻做贡献的人呢?如果在课堂上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一是首先弄明白落花生的品格,那就是“有用”,也就是在为人类做贡献,同时又是“不是伟大、好看的”,也就是质朴无华,连起来看就是“默默无闻做贡献”;二是围绕“默默无闻做贡献”这一特点去发现我们身边的这样的人。由此,可以想到好多这样的人,比如默默教书育人的老师,不管风吹日晒而默默清扫垃圾、美化城市的清洁工人,辛勤劳作的医护工作者,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建筑工人们等等。如果要从上述人物中选择一个写一篇短文,那么,可以写成记叙文,比如写清洁工人,可以写他们坚守岗位、美化城市的具体表现,比如他们中午在路边吃自带饭,在风吹日晒中清扫等等。

落花生的作者是谁 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笔名是什么落花生的作者是谁 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笔名是什么


从《落花生》这篇质朴无华的文章中,也可体会到许多质朴无华的道理。如果要以此为材料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可以提炼出哪些感想的“点”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做人要实在;做一个实干家;要追求内在美;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做人不能光说不做;不做一个徒有其表的人等等。

《落花生》作者是?

《落花生》作者是许地山。

许地山,笔名落华生,他的作品《落花生》曾被收进中小学语文课本。很多人都知道许地山是近代知名度极高的文学家,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对于宗教学、神学、人类学都很有研究,在道教史研究上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道教通史《道教史》,就是在他手中完成的。许地山在许地山身上凝聚着许多的“想不到”。他本祖籍广东揭阳,后又落籍福建龙溪,却出生于台湾,所以他又被称作台湾台南人。

1917年许地山考入燕京大学,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1920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后,他又进入燕大宗教学院学习。他刚到燕大时,因为经历奇特、行为古怪、反应迟钝,而被同学们视为“怪人”“傻人”。

人们发现他有“三怪”:天天练习写钟鼎文(其实是梵文),此是一怪;每天总穿着下沿毛边的灰布大褂,不理发,头发留得很长,此是二怪;吃窝头不就菜,而是蘸糖,此是三怪。许地山长着一副紫膛面孔。

老张着嘴笑,如果不怪,那就是傻子。这种印象在同学中广为流传,大家看不惯他,他也只好独来独往,落落寡欢,同学们就赠给他一个绰号:“许真人”。后来随着接触的增多,同学们发现他会说多种方言。

懂得多国文字,颇有文才,且待人和蔼,乐于助人。不久,一些同学就和他成了知心朋友,再看他时,觉得既不怪也不傻了。1921年,许地山在燕京大学成立文学研究会,参加者有熊佛西、冰心、凌叔华等人。

他们创办《燕京大学季刊》,经常在一起商量稿件的撰写和杂志的编辑工作。许地山一贯主张严谨治学,任何文章的写作都要有根有据,不可信手拈来。有一次,许地山写了一篇文章,其中用了“雇工”一词。

冰心在编稿时,就随手在“雇”字旁加了个“亻”,改成“雇工”。许地山看后,很不以为然,但默不作声。几天之后,冰心突然接到一封厚厚的信,她很是奇怪。

打开一看,原来是许地山写给她的,中心意思是古代的“雇”字,没有“亻”旁,他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地论证“雇工”二字是正确的。冰心看完后觉得好笑,没有理会就把信放到一边。不料过了一个星期,许地山又寄来一封长信,补充了更多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冰心哭笑不得,只好回信:“我服了,你不用再找更多的材料了。”许地山这才罢休。因为他的严谨,冰心以后再也不敢随便改他的文章了。许地山固执的“学究气”时常在家庭关系上表现出来,说来令人好笑。

许地山虽是文章好手,但数学计算能力极差。他数数只能一个一个地数,如果让他一五一十地往一起加,数不了几下就会弄得颠七倒八,还急得满头大汗。

他夫人周俟松是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有时偏偏抓住他的弱点不放,跟他赌数数不可。当然,每次自然是许地山败北。

《落花生》的作者是谁?

《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

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期间与翟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

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

写作经历

1922年2月10日,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

曾翻译过《吉檀迦利》《在加尔各答途中》《主人,我的琵琶拿去吧》等泰戈尔的诗歌、小说、散文。

1928年,翻译了《孟加拉民间故事》。

1930年,出版了专著《印度文学》。

1934年,译出印度故事《太阳底下降》《二十夜问》,从而成为一位著名的印度文学专家。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许地山选为理事之一。此间著有长篇论文《国粹与国学》,以及表达坚定的抗战意志和伟大的民族自尊心的小说作品《铁鱼的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