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西游记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

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西游记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西游记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


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

火焰山的形成,是由距今约1.7亿年前的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的。那时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中的铁元素经过高温氧化,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后来随着地壳运动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深凹的吐鲁番盆地中,构成了火红底色的火焰山山体。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

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47.8摄氏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沙窝里可烤熟鸡蛋。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然而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之多。

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著名古代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天下奇山。游人到火焰山,还能看到唐僧路过时的栓马桩—一柱凌空的山石还屹立在胜金口内;远处一片平顶的山坡,则是唐僧上马的踏脚石;拴马桩东,隔峡谷有一高峰顶着一块活像长嘴的巨石,人称八戒石;一边看着奇景,一边说起孙猴子借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此行便变得兴趣盎然。

《西游记》火焰山的来历是什么?

《西游记》火焰山的来历:在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原来到火焰山上住着一条恶龙,当地的维吾尔族最高统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为除害安民,然后呢,就派了手下的两个大将,也是通过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从而杀死了这条恶龙,那条恶龙的龙血染红了整个山脉,从此就有了火焰山。

这样的传说其实人跟西方的有些宗教的神话故事是非常相似。但是在汉族人的关念当中,其实是很少有这样的传说的,我们中国汉族人的神话故事从一开始就是以历史为基础,神话故事呢,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的事件或者说人物,就比如说三皇五帝、伏羲、女王等等。

介绍:

传说归传说,其实,火焰山的炎热干燥,皆归因于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现实中的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

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山区气温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70℃以上,沙面可烤熟鸡蛋。

火焰山是怎样形成的

 煤层自燃,在新疆境内并不罕见。如今距离乌鲁木齐市42公里的硫磺沟煤田,自清代光绪年间就是“裂隙纵横,浓烟弥漫,岩隙间火焰呼呼,经年不绝。”到如今(2008年)已经有100多年了。此煤田火区历时四年(1999年-2003年),于2003年才被扑灭。“天山是地质活动较为剧烈的地区,埋在地层中的水平煤层经过多次地质运动大多变为倾斜煤层,煤层露头后与空气接触,氧化后积热增温,引发自燃,最终酿成煤田火灾。”硫磺沟煤田火区项目技术负责人苗圃工程师这样解释道。 火焰山的炎热干燥,皆归因于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现实中的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山区气温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80℃,沙面可烤熟鸡蛋。

吐峪沟麻扎村民居。火焰山地区的房屋,大半是半地窖式的,一半埋在地下。散热快的土坯一直是当地主要的建筑材料。

“吐鲁番”为维吾尔语的“最低地”。此处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为大面积的干旱区,夹处在东天山博格达山脉与库鲁克塔格山脉之间,形成著名的吐鲁番——哈密陷落盆地。又因气候极度干旱,流水搬运物质能力很弱,盆地中水力堆积作用甚微,而火焰山又盘亘在盆地中北部,阻拦效应使天山流水侵蚀的风化物质,难以进入盆地中心,其陷落后得不到物源补充,盆地自然越来越低洼。 吐鲁番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

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然而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之多。多年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表温度能达到83.3℃,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火洲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夏季占一半,而托克逊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终年不雨或雨而未觉亦不足为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

所以,尽管现在(2008年)已经没有明火烧山,但是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仍旧将火焰山造就为“火焰山”,将吐鲁番造就为“火洲”。话说唐三藏西天取经路阻火焰山,遇一长者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初到火焰山时便遭遇这一段对话,从此引出了铁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如今的火焰山,依然屹立在吐鲁番盆地北部,绵延100多公里,宽10公里,海拔500多米。《山海经》中将其称之为“炎火之山”,维吾尔语叫“克孜尔塔克”,意为红山,隋唐时期曾叫它为“赤石山”。火焰山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在炎热的夏季,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烘烤下温度可达75℃,热浪翻滚,使人透不过气来。由于地层堆积比较水平,加上岩层软硬相间,在经年雨水侵蚀下,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山体侵蚀下来的物质,在山麓前形成红色的洪积扇裙,扇裙前缘在干旱环境下又形成无数多边形龟裂,格外引人瞩目。

虽然高温难耐,但火焰山山体却又是一条天然的地下水库的大坝。正是由于火焰山居中阻挡了由戈壁砾石带下渗的地下水,使潜水位抬高,在山体北缘形成一个潜水溢出带,有多处泉水出露,滋润了鄯善、连木沁、苏巴什等数块绿洲,从而也造就了这一带的生命。

火焰山为什么这么热?一直以来有几种说法。头一种说法来自吴承恩,他“认为”火焰山的生成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自太上老君炼丹炉出来,蹬掉几块带着余火的砖,落到人间形成的。当然了,这是传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火焰山的火,来自地下煤层的自燃。有学者在考察火焰山时曾经发现这一带历史上确实有过烈焰熊熊的时候,这是因为构成山体的地层中含有煤层。其中有的煤层厚达11米,它们曾发生过自燃,近地表较厚的已经自燃殆尽,而且还可以看见那留下的紫红色燃烧结疤。关于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史书上也有记载。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说,“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而当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第一次经过火焰山的时候,曾作诗《经火山》如下:“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

火焰山的形成是由距今约1.7亿年前的沙粒和泥土堆积而成的。

那时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中的铁元素经过高温氧化,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后来随着地壳运动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深凹的吐鲁番盆地中,构成了火红底色的火焰山山体。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季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47.8℃,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沙窝里可烤熟鸡蛋。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但是温度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有100天之多,甚至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

多年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表温度甚至能达到89℃,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热极”。火焰山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夏季占一半,而托克逊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终年不雨或雨而未觉亦不足为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

西游记中作者认为火焰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火焰山形成的原因由距今约1.7亿年前的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的。

那时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中的铁元素经过高温氧化,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后来随着地壳运动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深凹的吐鲁番盆地中,构成了火红底色的火焰山山体。

火焰山作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牛魔王、铁扇公主的私人宝物。

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悟空,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

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悟空大战牛魔王。哪吒出现,矛盾化解。铁扇公主借出芭蕉扇,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向西赶路。

扩展资料:

在吴承恩的《西游记》孙悟空三调芭蕉扇里面,一把蒲扇的神奇留给人们无尽的回味和快乐。芭蕉扇在西游记中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在平顶山,太上老君用来扇火的宝物,被金、银二童盗来做法宝,第二次是在金兜山,太上老君用来降服青牛的,第三次是火焰山,铁扇公主的宝扇。

火焰山的火气来自老君的炼丹炉,炉里的六丁神火恰恰是老君用至阳的宝扇扇出的。火焰山残留的六丁神火的火气,也只有纯阴宝扇才能克制住,乃至扇熄。

简述火焰山形成的地质过程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而形成的,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科普一下火焰山形成的地质过程。

火焰山形成的地质过程

须知煤层自燃,在新疆境内并不罕见。如今距离乌鲁木齐市42公里的硫磺沟煤田,自清代光绪年间就是“裂隙纵横,浓烟弥漫,岩隙间火焰呼呼,经年不绝。”到如今(2008年)已经有100多年了。此煤田火区历时四年(1999年-2003年),于2003年才被扑灭。“天山是地质活动较为剧烈的地区,埋在地层中的水平煤层经过多次地质运动大多变为倾斜煤层,煤层露头后与空气接触,氧化后积热增温,引发自燃,最终酿成煤田火灾。”硫磺沟煤田火区项目技术负责人苗圃工程师这样解释道。 火焰山的炎热干燥,皆归因于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现实中的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山区气温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80℃,沙面可烤熟鸡蛋。

吐峪沟麻扎村民居。火焰山地区的房屋,大半是半地窖式的,一半埋在地下。散热快的土坯一直是当地主要的建筑材料。

“吐鲁番”为维吾尔语的“最低地”。此处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为大面积的干旱区,夹处在东天山博格达山脉与库鲁克塔格山脉之间,形成著名的吐鲁番——哈密陷落盆地。又因气候极度干旱,流水搬运物质能力很弱,盆地中水力堆积作用甚微,而火焰山又盘亘在盆地中北部,阻拦效应使天山流水侵蚀的风化物质,难以进入盆地中心,其陷落后得不到物源补充,盆地自然越来越低洼。 吐鲁番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

如今的火焰山,依然屹立在吐鲁番盆地北部,绵延100多公里,宽10公里,海拔500多米。《山海经》中将其称之为“炎火之山”,维吾尔语叫“克孜尔塔克”,意为红山,隋唐时期曾叫它为“赤石山”。火焰山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在炎热的夏季,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烘烤下温度可达75℃,热浪翻滚,使人透不过气来。由于地层堆积比较水平,加上岩层软硬相间,在经年雨水侵蚀下,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山体侵蚀下来的物质,在山麓前形成红色的洪积扇裙,扇裙前缘在干旱环境下又形成无数多边形龟裂,格外引人瞩目。

虽然高温难耐,但火焰山山体却又是一条天然的地下水库的大坝。正是由于火焰山居中阻挡了由戈壁砾石带下渗的地下水,使潜水位抬高,在山体北缘形成一个潜水溢出带,有多处泉水出露,滋润了鄯善、连木沁、苏巴什等数块绿洲,从而也造就了这一带的生命。

火焰山的地理环境

位置

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 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气候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70度以上,沙窝里可烤熟鸡蛋。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然而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之多。多年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表温度能达到83.3℃,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火洲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夏季占一半,而托克逊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终年不雨或雨而未觉亦不足为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

火焰山的主要景点

火焰山有馒头山,云梯,千佛洞,吊桥,买买提大院,万佛山等等景点。

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

1、火焰山的形成是由距今约1.7亿年前的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的。那时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中的铁元素经过高温氧化,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后来随着地壳运动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深凹的吐鲁番盆地中,构成了火红底色的火焰山山体。

2、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更多关于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进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