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夔州是现在的哪里(夔州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巴山蜀水凄凉地什么梗?

诗句出自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回应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

白居易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大意是说:你该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就是一个押韵梗

来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巴山楚水凄凉地”。该梗完整的说法是“巴山楚水凄凉地,”,该梗的出现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单纯是因为“巴山楚水凄凉地”中的“地”,和“”的读音比较押韵,所以就用第二句话来接在第一句上面,没什么意思,就是一个拿来调笑的东西。词汇解释英 [rɪˌspɒnsə';美 [rɪˌspɑːnsə'    n. 责任;职责;责任心例句:#39; f i 翻译:你不能回避在这一事件中的责任。短语: (担负起责任)。

夔州是现在的哪里(夔州是现在的哪个地方)夔州是现在的哪里(夔州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巴山蜀水在古代是形容巴蜀地区由于山地较多,水道纵横,交通不便,导致生存和生活条件恶劣。

生活在这两个地区的人们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生活多有不便,出行受到限制,与外界沟通不畅,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两个地区生活艰苦,成了流放地的代名词。

巴山楚水凄凉地,网络流行梗,诗词被理科生玩坏系列,没什么意思,就是一个拿来调笑的东西。这句诗是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所作的诗词,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消极郁闷心思,对生活中的一切东西都没了兴趣

巴山楚水凄凉地,网络流行梗,诗词被理科生玩坏系列,没什么意思,就是一个拿来调笑的东西。

例如

巴山楚水凄凉地的意思是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

原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翻译: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赏析: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年)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秦代时所说的汉中是指现在的哪个地方?当初刘?

古代的汉中指的是陕西省汉中市。

汉中市,简称“汉”,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山脉,南屏巴山浅麓。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汉中的历史发展如下:

1、约120万年前,在汉江沿岸的今梁山镇龙岗寺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龙岗寺遗址是我国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超过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存。龙岗寺古人类遗址公园的文化面貌接近北首岭中期前段,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较早的阶段。

2、夏代,境内有褒国。《国语·郑语》及《史记·周本纪》中均记有夏末褒国国君化龙故事。褒国地望约在今汉中地区中部汉江以北、秦岭以南一带。

3、商代:此地属褒国(汉江以北)及古蜀国(汉江以南)。

4、西周先后属梁州、雍州。境内仍有褒国,为周朝“南国领袖”,又称周南(国务院公布汉中为历史文化名城,称汉中上古时期为周南)。

5、春秋战国时,汉中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于秦国、蜀国。

6、战国中期,南郑是秦蜀争夺的要地。前451年,秦国进攻南郑,蜀人一时手忙脚乱,人力粮草等补给供应不上,丢失了南郑,秦左庶长修筑南郑城。蜀人在其后的10余年时间里,不断集结兵力反攻,最后将南郑艰难夺得。

公元前387年,秦国再度大举进攻蜀国,夺取南郑,但不料,蜀国再次反攻,占据南郑。

公元前312年,秦攻楚,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设南郑县(今汉中市汉台区境内),西汉初郡治迁至西城县(今安康市汉滨区境内)。东汉初郡治复还南郑县(今汉中市汉台区境内)

7、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刺史部。汉中郡隶属于益州刺史部。

8、东汉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迁南郑(在今汉中市区)。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张鲁,又改为汉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据汉中,仍设汉中郡。

9、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汉,分梁、益二州,梁州领八郡,治于南郑。

10、晋太康十年(289年)改设汉国,不久即废。

11、南北朝时,汉中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萧梁、西魏、北周,境内设梁州、兴州(今略阳县)、洋州(今西乡县),并侨置秦州及70多侨县。

12、隋初,境内仍置梁、兴、洋州,后改为汉川郡、顺政郡、洋川郡。

13、唐代设梁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下设梁、兴、洋、集4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府设道,汉中属山南道。

14、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唐、后蜀先后据有汉中,仍设兴元府及洋、兴2州。

15、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境内置兴元府及洋、兴2州,属峡西路(即“峡路”,路治夔州今重庆奉节)。熙宁五年(1072年)设利州路(川峡四路之一)及所属兴元府,治所均设于汉中。利州路辖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16、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两路,东路治设于兴元(汉中),西路治设于兴州(略阳);后利州东、西路几经分合。

17、元代为了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设兴元路于汉中,为隶属于陕西之始。

18、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为府,设汉中府。

夔州是现在的哪里(夔州是现在的哪个地方)夔州是现在的哪里(夔州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19、清代设陕安道于汉中,辖汉中府、兴安府(今安康市)。

三国演义中的“汉中” 是今天的陕西省汉中市。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南郑、梁州、天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境内洋县生存有全国一级保护鸟类、“世界珍禽”——朱鹮,故又被称为“朱鹮之乡”。现辖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勉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区10县。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稀动物,自然环境与物产非常丰富。拥有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强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被公认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最好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汉中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源头。

湖北的恩施在唐朝时叫什么地方?

1湖北的恩施在唐朝时叫施州。但唐代施州辖区比现在的大,约:今湖北省建始、五峰等县以西地。

2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始置,治沙渠县(隋改清江县,今湖北恩施市)。两宋时代,施州隶属夔州路。明洪武初废。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置,属施州卫。洪武二十三年废入施州卫。清雍正时改为恩施县,又设施南府,以恩施为府治。1949年设恩施专区。1970年设恩施地区。1983年置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改现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鄂西南山地,有山原之称。

夔州博物馆解说词?

夔州博物馆位于奉节县白帝城风景区,占地约11000平方米,建地面积是5500平方米。它是一座集陈列、保管、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一部彰显本土特色,张扬自身个性的“乡土志”。馆内采用通史的线索与手法,利用高科技手段,展示奉节的历史文化面貌,呈现奉节库区文物保护成果,是奉节人认识家乡、外地朋友认识奉节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博物馆周边建筑群是:迁复建的地面文物依斗门、开济门及夔州府城墙;大成殿(永安宫);原址保护的耀奎塔;复建的鲍公馆和鲍超石室。

馆名夔州博物馆五个大字是我国文物界著名专家,曾主持起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卷》前言、第一次明确提出文物的定义的谢辰生先生在2017年6月96岁高龄时题写的。

博物馆门前的这两边竖立的是2003年在瞿塘峡江边出土的阴沉木。阴沉木又称“炭化木”,由于通体乌黑又称“乌木”,有“东方神木”之称,是远古时期的原始森林(以香樟、楠木、梓木、马桑、青冈、紫檀为多)因山崩、地震、洪灾等自然原因而遭毁灭深埋于古河床之下后逐渐形成的。远古时期,这些原始森林被深埋后,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物理、化学作用,其木质逐渐炭化。但由于埋藏地区不具备成煤条件,炭化过程中断而最终形成了“乌木”。阴沉木是三峡古生态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两件阴沉木是老馆长魏靖宇先生所捐赠的。在左边阴沉木上的题字是中国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2017年1月22日,冯其庸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所题,语句出自《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意思是说: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做一个春季,八千年当做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春秋即年的意思。后亦用以喻指父亲。右边的阴沉木上是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所题的一段现代诗。

博物馆序厅。正面是一幅缎铜浮雕,展现的是蓄水前的夔门,杜甫曾在诗中描述: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赤甲、白盐两山对峙,汹涌的江流在这里呈现出“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壮观景象,自古以来便有“夔门天下雄”的盛誉。夔门不仅是长江流域雄奇壮丽的地理景观,也是长江文明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

【第一单元 山河浩荡,化育群生】

奉节古称夔州,“西控巴渝,东连荆楚”历为郡、州、府、路治所,有“三峡门户”之称。

这里因险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烽烟不断,巴楚战事交融、公孙述白帝城筑捍关、刘备永安宫托孤、诸葛亮八阵图拒吴、南宋夔州保卫战、冯玉祥出夔门抗倭……等等重大历史事件皆出于此。

奉节不仅是历史之城,战火之城,更是一座诗歌之城。

历代上千诗人,在此写下万首诗篇,中国现代诗人贺敬之就高度评价道:“中国是诗的国度,奉节是诗的故园”。

【长江万里】亿万年的一系列造山运动,成就了长江三峡的瑰丽多姿,夔门就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神州大地上挥就的一道最惊艳的刻痕。山川形胜,是奉节最为得天独厚的造化禀赋,不仅使她成为历代攻伐必争之地,也成为了诗人抒怀题咏的对象。自古长江三峡便是文人诗词创作的灵感、画家笔下画作的素材、瞿塘峡更是奉节浓墨重彩的对象。这边便是张大千在1968年创作的《万里长江图》。它描绘的起点是四川都江堰铁索桥,长江在此顺流而下,过三峡,纳百川,最后汇入大海的怀抱。

L型折幕投影:也称超高清定制MP4视频,采用3D解说+航拍视频+图片剪辑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介绍了三峡的形成以及奉节代表性的山川形胜,里面除了有长江三峡的地标,中国山水之门夔门外,还有九盘河、旱夔门、天坑·地缝、龙桥河、金凤山峰丛等自然雄奇景观。

夔州是现在的哪里(夔州是现在的哪个地方)夔州是现在的哪里(夔州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三峡的第一段瞿塘峡位于奉节境内,关于三峡,历史上总有许多文人墨客描绘和赞咏。较早时期的作品以北魏郦道元的描绘最为生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在夔门雄踞的崇山峻岭之间与惊涛骇浪之畔,13万年前的奉节人,开始了他们顽强的生命之旅,从此生生不息。目前在重庆至宜昌一共有84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上面亮红点的遗址便位于奉节境内。而在发现的8处古人类化石点中,奉节便占了其中2处,被学术界命名为“奉节人”和“草堂人”。

奉节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要特征,也发育了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地形——峰丛。13万年前奉节是温湿的中亚热带气候环境,非常适合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这边展示的便是13万年前的奉节人在一处峰丛的洞穴中生活的模拟场景,兴隆洞人以采集、狩猎为生。这时期的奉节人们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开始萌生了精神上的需求,于是,他们利用原始工具,在坚硬的象牙上刻画各种符号;利用天然的钟乳石制作可吹奏的石哨;还能够将石头雕刻出各种小动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迄今最早的人类艺术品。

通柜中展示的是兴隆洞出土石器及动物化石

兴隆洞遗址位于奉节县西南,长江南岸,属奉节县云雾土家族乡的兴隆村,海拔在1200米,遗址是展板中的黄万波教授在2001-2004年发掘的,他还是中国著名古人类“巫山人”“蓝田人”“和县人”的发现者,在古人类研究领域造诣卓著。兴隆洞内出土了许多原始人类的艺术品,也有大量原始工具和动物化石,这边展示的有大熊猫、象、豪猪、羚羊的牙齿,石制品有砍砸器、刮削器、凹缺器、石核、石片等类型,其中还发现了11颗智人的牙齿,现在还在中国科学院研究。

中心展柜中展出的兴隆洞内出土的是“剑齿象牙雕”:它的长度为35厘米,其材质为剑齿象左上门齿,刻划部位在牙齿远端,共有图案2组:第1组树枝状刻划,由树梢和树干组成,刻划断面V型;第2组刻划整体形象似“露鸟”冠羽,刻划断面不规则。在南非的布姆伯斯遗址中发现的多线条刻划艺术为7万7千年,而我们的象牙雕刻的刻划距今已有13万年,比南非的还早5万年,是目前所知人类最早的有意识刻划作品。它对原始艺术的起源和东亚地区现代人类的演化和行为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堪称国宝。

【第二单元 初启鸿蒙,天堑难逾】

经过漫长的岁月,人类的脚步迈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也是逐渐迈向文明的艰辛历程。这时候的人类已经离开了丛林密布的山区和洞穴,来到长江之滨,过着农耕、渔猎的生活。在三峡地区考古中,陆续在奉节境内发现了横路、鱼腹浦、藕塘等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文化遗址。由于山高路险,当时人们航运能力低下,瞿塘峡、夔门、滟滪堆成为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系统分野的地标,这时东部的文化表现出与长江中游地区古代文化的明显联系,西部的文化则带有鲜明的四川盆地古文化特征。

巴山楚水是哪?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原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巴山楚水指现在四川、两湖(湖南、湖北)一带

四川古时叫什么国?

四川古时候蜀国,也称古蜀国。在三千五百多年前就有了古蜀国,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都能证明这一点。四川被称作南蛮之地应该在三千五百年前。因为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许多的文物都超越了中原文明。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六小然。

四川省,简称川、蜀,省会成都市,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长江上游,东边是重庆市,南边是云南省、贵州省,西边是西藏自治区,北边是青海省、陕西省、甘肃省。全省面积48.6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

四川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关于四川的名称来历,一般认为因四川境内有四条大江。具体哪四江,岷江、沱江、嘉陵江、金沙江、大渡河、青衣江、乌江等,说法不一。其实,四川得名缘于北宋时建制沿革,与江河无关。

宋朝时在今四川地区置川峡路。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四川在古时候叫蜀国,巴蜀说的就是四川

四川在古代叫巴蜀,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四川中部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

此时的巴蜀地区就有了“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蜀国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三代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有关。大约在夏商之际,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

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大约相当于春秋时期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

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也就有了苌弘化碧的传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巴国和蜀国。

因巴、蜀发生战争,秦国趁虚而入攻占巴国和蜀国。后,设巴、蜀两郡。四川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秦昭襄王至秦庄襄王年间(前227年~前247年)。

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今南河、锦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西汉以后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美称相沿至今。汉景帝年间,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可与齐鲁地区相媲美。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国号“成家”,建都成都。

东汉末,益州又被刘焉刘璋父子割据(189年~214年)。后来,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1年~263年)。蜀汉疆域包括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和甘肃小部。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汉丞相诸葛亮励精图治,使蜀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不久,司马炎建立晋朝。西晋后期,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

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历史上因之合称为“成汉”。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其全盛时疆土覆盖四川盆地及周边部分地区。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至隋开皇元年(581年)四川并入隋朝版图,四川地区先后受东晋,前秦,樵纵,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个政权的统治。由于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隋唐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今江南地区)一益二”之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入蜀避难。之后又有多位唐朝君主入蜀避难,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唐僖宗避黄巢起义。

唐天佑四年(907年),唐朝被覆灭,王建、孟知祥先后在四川地区建立起前蜀、后蜀政权,分别历时18年、31年。前蜀、后蜀前期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由于没被卷入中原争斗,四川一度成为全国最为繁荣的地区。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军灭后蜀。

“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将巴蜀之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

总称“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是“四川”得名之始。在宋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朝版图,辖区除如今的四川、重庆外,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

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随后清军八旗屠川,康熙二十四年湖广填四川。

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嘉庆元年(1796年),四川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清廷才将起义镇压下来。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区在空前的战乱下,人口锐减,经济调敝。于是,朝廷在明初与清初两次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历称“湖广填四川”。两次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四川在古代的称呼是“巴蜀”。

二、据传,处于人类史前期的上古时期,中国分为九州岛,四川盆地及其周围地区称梁州。在这里生活着众多的民族,其中以东部的巴人与西部的蜀人数量最多。

三、“巴”的本义为捕鱼者,或以鱼为主食的人。“巴”作为一个部落集团,最初活动在四川盆地的东部、北部,包括秦岭山脉,鄂西、洞庭湖地区。“蜀”本义是高原之人。蜀族原是羌族的一支,活动在岷江上游的册木峡谷之中,以狩猎、垦殖为生。后来,其活动范围也顺岷江而下,进入成都平原。

四、至夏商周时代(约为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221年),蜀族部落发展成一个方国,蜀作为部落集团及方国名称,就此固定下来。巴、蜀两大部落在长期的演进中构成一个以地缘、血缘、文化传统为纽带的人文群体,他们生活的地区——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从此便以巴蜀作为地域的代称。

“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将巴蜀之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总称“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是“四川”得名之始。在宋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

四川在古时候,被称为蜀国。

四川古时叫蜀国,古四川又简称蜀

蜀国,蜀道毛难于上青山

四川在古代叫巴蜀,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四川中部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

重庆原来叫什么?

重庆以前叫:山城、巴渝、渝州、雾都、桥都、江城。

中国重庆原名叫“恭州”公元581年改渝州、渝州比较熟悉、因为以前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是轮船、打小就知道“渝州号”客轮、顾名思义知道渝州是指重庆、恭州没有听说过、古文化记载的有、为地属于美丽的山城雾都重庆挺骄傲、个人感觉咱们这地是重要的地区、才叫重庆

重庆原来叫江州。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重庆以前叫:山城、巴渝、渝州、雾都、桥都、江城。具体如下:

在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在距今2万年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今铜梁区)。

夏商时期为百濮地,《华阳国志》载: "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 · 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时期巫山地区催生了巴国文明。

隋开皇元年(581年),废郡,以渝水(嘉陵江下游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隋时仍属信州总管府(今奉节)。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复为巴郡。

唐代延续渝州之称,武德元年(618年)为渝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平郡。先隶属于夔州总管府(今奉节),后改隶夔州都督府(今奉节),为山南西道辖地。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渝州,乾元二年(759年)渝州改属剑南道东川节度使。

宋代,重庆先后短暂属西川路、峡西路(也叫峡路,治奉节)管辖,大部分时间则属于夔州路(治奉节)管辖。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迄今已800余年。

重庆原来是叫陪都。后来也叫雾都,巴蜀。。。。。。。

渝洲

渝洲重庆的别称,重庆古称江洲,以后有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后改为渝

重庆原来是叫山城、巴渝、渝州、雾都、桥都、江城。

重庆最早被称为培都,后改为重庆

重庆原来叫江州,后来又叫楚州,渝州。

重庆以前叫:山城、巴渝、渝州、雾都、桥都、江城。在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在距今2万年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今铜梁区)。重庆曾经也是属于四川的一部分,大概川渝不分家就是这么来的吧

四川是四面环山吗?

是。四川省位于中国内陆西南腹地,简称川或蜀,是中国惟一周围有八省毗邻的省份,也是连接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区的天然纽带。其总面积48.41万平方千米,省会成都市。四川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川西高原,属青藏高原的东南翼,东部为四川盆地及其边缘山地。四川以多山与高原为特色,60%上的地区海拔都超过1000米,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

平原以成都平原最为著名,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四川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由于复杂的地形和不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为干湿季分明的西南季风气候,川西高原为长冬无夏的高原气候。在地形作用下,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

四川省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生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大约200多万年以前,这里有了人类活动。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这里产生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蜀文化源头的“宝墩文化”。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期,四川有巴、蜀两个独立的小国,故四川又称“巴蜀之地”。春秋战国时为蜀国地,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将川陕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明清起为四川省。

四川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类型齐全,品种多样,现有世界自然遗产2处,分别是九寨沟和黄龙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四川另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8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1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5处。

四川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四面环山,历史上交通闭塞,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多年的建设,如今四川已形成以成都为枢纽,以铁路干线、国道和省级公路、长江水运和航空线为骨架的立体运输系统。

四川是四面环山,四川盆地

四川是四面环山。四川是盆地,盆地周边一定是山围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