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李白是剑客吗(关于李白的资料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诗人李白是剑客吗?

诗人李白是剑客。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喜欢剑术。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

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一百零七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三次,“剑壁”一次,武器之“剑”犹有一百零三次之多。

李白的故事:

李白号“青莲居士”源于《维摩诘经》之“青莲”佛典,表明了李白尊崇佛教以及向往维摩诘的生活模式。李白援"青莲"自号与引"青莲"入诗,渊源有自,六朝至隋唐皆一脉传承。"青莲居士"是李白内心佛教情怀之外在身份认同。

在大乘佛教的人物谱系中,李白最为尊崇的是维摩诘,甚至还以之自比。从其存世作品分析,李白的维摩信仰主要凸显的是《维摩诘经·方便品》“入诸酒肆,能立其志”的精神内涵。

从李白对佛教语汇的频繁使用上,可见他佛学修养之一斑。事实上,李白对佛经并非一知半解,而是认真读过、学过。李白族人中就有出家人,就是他的族侄僧中孚。僧中孚是与李白交往的僧人中很重要的一位,李白有多首诗都提到与他相处、清谈、品茗的情景。

李白真的是剑客吗?

一、是。

二、解析:

根据史料记载,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李白在向别人推介自己的特长时曾说:“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明明白白地强调:自少年时,他就开始学剑。他生怕别人会因为他的五短身材而瞧不起他的功夫,解释性地说:“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义气!”李白身材不够高大,但身轻体健,有万夫不挡之勇。唐代流行斗鸡活动,年轻时的李白脾气火爆,在一次斗鸡活动中,大发神威一连手刃了好几个泼皮。“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在闹市拿刀砍人。

为了学剑术,提高武艺,李白又专门到山东,拜裴旻为师,裴旻世人称裴将军是当时的龙华军使,是大唐公认的第一高手。大唐有三绝,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张旭和李白都是饮中八仙裴旻是李白的师父,是大唐第一剑客。而李白也被后人认为是大唐前三的决定剑术高手。

所以说李白不但诗歌冠绝天下,剑法也是登峰造极。

三、人物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是不是剑客?

李白是王者荣耀里面人气最高的英雄之一,大家当然也知道李白的原型就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可能有人会纳闷怎么一个诗人在游戏里就变成了剑客,其实吧,李白不只是诗人,他确实是一名很强的剑客。

青莲剑仙

“青莲”原为“清廉”,是四川江油市的一个小镇,李白曾在这里居住过,所以李白称号“青莲居士”,游戏里把李白的称号改为“青莲剑仙”。李白诗人的一面大家都熟悉了,我们介绍游戏形象的原型,李白剑客的一面。

李白是一个官二代,从小不愁吃不愁穿,当然就有闲心发展一下兴趣爱好。他“十五好剑术”就开始学剑,师傅就是有“剑圣”之称的唐代第一剑客裴旻,名师出高徒,李白剑术自然日日精进。李白25岁仗剑远游,一路上必然遇猛兽山贼无数,李白以剑护体,都能安然无恙,说明李白的剑术确实非同凡响。

所以李白必然是会用剑的,而且是高手,那么到底有多厉害呢?后人把李白在剑术上的造诣排在了唐代第二,仅次于他师傅裴旻。实际上李白并没有太多显赫的战绩,比如1v5拿5杀等,也没有记载说李白SOLO赢过除了他师傅之外其他所有的剑客。所以单论实战比剑,他不一定是唐代第二,当然也没有人举办过超大型比剑大赛,其实谁也不知道剑术第二到底是谁。

古代人讲究侠客要文武兼修,你光会打架不行,在思想境界文学修养上面也得有很高的造诣,比如小说里武功很高的剑客肯定不是市井莽夫,而是文人骚客。李白就是这样文韬武略到极致的人,剑客里面写诗最好的,诗人里面舞剑最好的,所以大家都尊他为第二剑客。即使天下之大,除第一剑客裴旻之外,还有比剑能胜过李白的人,他也会因为折服于李白剑术思想的造诣,而心甘情愿地承认李白第二的地位。

满意请采纳

李白真是剑客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李唐宗室,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素有诗仙的美誉。

在真实的历史上,李白同样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剑客。只不过是因为他的诗太过出名,盖过了其剑术超群的事实罢了。

据史书记载,李白五岁才开始读书,十岁就通晓五经,15岁的李白就已经有了好几首不错诗赋。也得到了当时很多社会名流的推崇和夸奖,于此同时李白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一生。

也正是这一年,李白在唐朝尚武之风和道家思想的双重影响下,李白萌生了做一个浪迹天涯的侠客的梦想。为了学到更加精妙的剑术,李白专门来到山东,打算拜当时的北平守裴旻为师。由此在《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一诗中,李白写道:“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而唐代裴敬的《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也佐证这一点。而裴旻作为当时公认的大唐第一剑客,裴旻本人可谓是剑术超群。据《独异志》记载:裴旻剑“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故人送外号:大唐剑圣。

公元718年,学成归来的李白又独自一个人前往四川求学,并在江油、剑阁、梓州等地留下了许多诗篇,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而自古以来蜀道艰难,又有贼人出没。所以李白能够在携带巨款的条件下,安然无恙的往返于四川和长安,这显然也是和其高超的剑术是脱不了干系的。

公元725年,李白完成了自己在四川的学业,开始了浪迹江湖的不羁一生。此后其先后在:巴陵、扬州、苏州、杭州、越州、台州、溟海、江西、汝海、襄州、江夏、嵩山、洛阳、太原、恒山、陈州、楚州、泰山、越中、幽州、魏州、汾州、华山、约州........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几乎游历了大半个唐朝疆域,由此也可以看出李白的武艺着实不弱!

此外据统计,在李白的所有诗中,关于宝剑的诗一共有106首诗,约占其诗总数的十分之一,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李白对剑的钟爱。在这些诗句中,我们更是可以看得出李白对自己剑术的自信。“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既是李白对自己所景仰的侠客的描写,同时也是在暗示他自己的精彩人生经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