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关于伦敦奥运会闭幕式白岩松的信息

本文目录一览:

白岩松蒙古原名

答:白岩松蒙古原名为白岩松个人资料:白岩松,1968年8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记者、作家,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1993年,白岩松参与创办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东方时空》,并推出了子栏目《东方之子》。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3年,开始主持新闻频道的新闻专题节目《新闻周刊》。2009年,获得“华语主持群星会年度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优秀播音员主持”奖。2012年,担任伦敦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解说。2016年,获得中央电视台十佳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奖。

白岩松主持的节目有哪些?

白岩松主持(包括曾经主持过的)的节目:

1993年,白岩松参与创办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东方时空》,并推出了子栏目《东方之子》。1997年,相继参与了香港回归、三峡大坝截流等重大事件的电视直播。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直播、国庆五十周年庆典转播。

2003年,开始主持新闻频道的新闻专题节目《新闻周刊》。2012年,担任伦敦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解说。2016年,获得中央电视台十佳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奖。

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评论员、《新闻周刊》节目主持人。

获得荣誉(近期):

2021年12月15日,被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拟表彰为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并予以公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白岩松

深挖白岩松奥运经典段子的养成

热情的桑巴舞,动感的乐曲,迷人的世界名模,以及美轮美奂的点火仪式……里约奥运会向一早起床观看开幕式的中国观众,献上了一场不错的视觉饕餮大餐。

只是这一切,被电视机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白岩松给抢走了。

都说不想当段子手的主持人不是好解说员,要说白岩松的这次表现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开幕式后,“白话版”解说,由于轻松又不乏犀利的风格,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国家级的段子手”、“自带弹幕的解说员”。开幕式后不到一个小时,微博上#白岩松解说奥运会#的话题,就超过了400万次的阅读量。同时,“段子手白岩松”这个词汇,上了微博热搜。

中国代表队出场时,他解说道“中国队的西红柿炒鸡蛋看上去还行,毕竟中国人大多数学会的第一个菜就是西红柿炒蛋”额…,瞬间被雷击中的感觉有没有? 小艾我虽然预感到白老师的主持风格肯定与其他人不一样,但没想到你的画风竟然如此清奇!

轮到中华台北入场了,白岩松说“东北普通话十级的福原爱与台北的'运动员谈恋爱,不知道他们要是生孩子的话是说东北话还是台湾话呢?”,白老师,你是不是央视放出来的彩蛋?

等到菲律宾队出场时,网友们虽然已经做好被雷的外焦里嫩的准备了,结果白老师突然变高冷,全程半字未吐,仿佛在说:“给你一点沉默自己体会”实力圈粉。”更搞笑的是,据说菲律宾人民把他跟汪峰混了:菲律宾网友表示愤怒,并呼吁全体菲律宾人民抵制他,不听他的歌不买他的专辑,更要拒绝他来菲开演唱会。

段子手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摩拳擦掌了一个月,最后竟然输给了白岩松,从此段子手的江湖势力重新划分为:北有薛之谦,南有费玉清,中间有白岩松笑傲江湖。

段子精神由来已久

在随后的的《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欧阳夏丹连线白岩松,引用网友的顺口溜“努兹曼的话,吉赛尔的腿,火炬的创意,白岩松的嘴”,来告诉白岩松,很多人都喜欢他开幕式的解说,现在他已经是“网红”了。而白岩松则回应网友的调侃:“以后就叫我网白吧,争取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多给大家创造一点段子。”

1、根植已久的吐槽基因

不过,你只看见段子手白岩松一夜爆红,却可能不知道,在网红的路上,白岩松其实已经走了6年。早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白岩松就开始了“白话”版的解说方式。据新闻报导,时任央视副台长孙玉胜让白岩松“放手去干”,才有了这次尝试。

作为资深体育迷,白岩松当电视主持人以后,从没解说过大型运动会开幕式。他对身边的团队说:“我们不要去讲大词汇。”有了这次尝试之后的“民意支持”,2012年,白岩松伦敦奥运会开闭幕式时火力全开:

2012年,当幽默滑稽的“憨豆先生”在弹奏电子琴即将结束时现场突然出现了一声巨大的“排气声”,白岩松淡定地说道,“请相信您的直觉,他的确放了一个屁。”当伦敦的大屏幕预报了“天气晴朗”后,现场却出现降雨的画面时,白岩松幽幽一句,“看来在任何一个国家,天气预报都不靠谱。”

看来“吐槽”基因早就存在。白说奥运后,网友又有了更多要求:“强烈建议以后春晚也请一个叫白岩松的解说员”。

2、“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

白岩松并不是一个热衷网络词汇的人。2015年出版的新书《白说》里写着:“我没开微博,也没用微信,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上署名 白岩松 的言论越来越多。”有网友开玩笑总结:从前,有一个神奇的人名,他叫——白岩松,只要在段子的最后,默默加上这个,总是能让发帖人产生一种瞬间拔高了段子境界的飘渺自豪感。

自序《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中,白岩松表达了对网络时代语录、谣言满天飞的困惑:“曾经有好玩的媒体拿出一些让我验真伪,竟有一半以上与我完全无关。”2008年起,白岩松开始在央视《新闻1+1》担任“第一个新闻评论员”,他对媒体坦言:得罪人的时代正式开始了,而互联网时代更强化了说话的风险。

因此老白也有过“黑历史”。2008年,白岩松在《新闻1+1》里和谈《武汉足球退赛风波》,在谈到是否喜欢中国足球时,白岩松反复唠叨“喜欢,不喜欢”,让同事摸不着北。这次事件被称为“醉酒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