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税收区别 规上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统计中的“四上企业”和“四下企业”的区别是什么呢

”四上企业”和“四下企业”的区别主要有几点:

1、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为”四上企业”,不符合即属于“四下企业”。

2、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为”四上企业”,不符合即属于“四下企业”。

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为”四上企业”,不符合即属于“四下企业”。

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税收区别 规上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税收区别 规上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4、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为”四上企业”,不符合即属于“四下企业”。

5、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为”四上企业”,不符合即属于“四下企业”。

6、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为”四上企业”,不符合即属于“四下企业”。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为”四上企业”,不符合即属于“四下企业”。

“四上”企业是现阶段我国统计工作实践中对达到一定规模、资质或限额的法人单位的一种通俗称谓。包括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和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四下企业就是与四上企业相对的,不在四上企业范围之内的企业都算作是四下企业。

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的区别,规上企业与规下的区别

1.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区别:两者年产量规模不一样,达到年产量规模标准的企业即是规上企业,没有达到年产量规模标准即是规下企业。

2.规模以上企业也分若干类,如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98至2006年,是指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4.2007至2010年,统计范围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5.2011年开始至今,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单位。

6.企业应按照前一年年报的主营业务收入来评定是否归入规模以上企业名录。

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企业的区别,请尽快回答我,急用 ,谢谢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区别,根据国家规定就是主营业务收入的不同。“

1998年至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企业;规模以下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

从2007年开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这一界定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将年主营业务收入不足500万元的国有工业法人企业不再作为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即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规模以下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

2011年3月8日,国家统计局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调查从2011年1月起,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额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扩展资料:

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3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按可比口径计算,考虑统计制度规定的口径调整、统计执法增强、剔除重复数据、企业改革剥离等因素影响。

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税收区别 规上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税收区别 规上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5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2.2亿元,下降1%;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75.1亿元,增长1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775.5亿元,增长1.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137亿元,增长11.9%。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发生主营业务成本85.7万亿元,增长8.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9%,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13.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负债合计64.1万亿元,增长5.2%;所有者权益合计49.3万亿元,增长7.2%;资产负债率为56.5%,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

参考资料来源:温州市网络问政平台-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的区别

公司大规模和小规模,又什么大的区别嘛?在纳税方面又是如何的呢?

公司本身大小并没有什么优惠政策。

增值税按销售收入17%、6%、4%缴纳(分别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生产加工纳税人和商业企业纳税人)

城建税按缴纳的增值税的7%缴纳;

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3%缴纳;

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2%缴纳;

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帐本按5元/本缴纳(每年启用时);年度按“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第一年按全额缴纳,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缴纳);

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缴纳(各地规定不一,XX元/平方米);

房产税按自有房产原值的70%*1.2%缴纳;

车船税按车辆缴纳(各地规定不一,不同车型税额不同,XX元辆);

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以后的利润)缴纳(3万元以内18%,3万元至10万元27%,10万元以上33%);

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规上企业税收有标准吗

规上企业税收没有标准。

规上企业。这是一个统计术语。一般以年产量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国家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制订了一个规模要求,达到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也分若干类,如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国家统计时,一般只对规模以上企业作出统计,达不到规模的企业就没有统计。

规模以上企业分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商业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商业企业是指年商品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和年商品销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

对此所有的主要统计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

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包括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工业销售产值: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价值的总价值量。包括销售的成品价值和对外加工费收入二部分。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依据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总公司为小型企业,但分支机构达到中型企业的标准,分支机构应依总公司模定企业规模,因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税收区别 规上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税收区别 规上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规上企业的税收和升规前有什么变化

规上企业的税收和升规前变是化规下变规上的。说明收入是增加了,那税收相应也多交了。不过问具体变化的话,不是看规上规下,是看经营内容,主要是纳税主体资格的区别,比如小规模纳税人还是纳税人等。

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税收的区别

小微企业以何种身份纳税,要视其在一定期限内的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而定。若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规定的,即属于一般纳税人,否则即为小规模纳税人。

规模以上企业每月得做统计报表申报。规下变规上的话,首先说明收入是增加了,那税收相应也多交了。不过你问具体变化的话,不是看规上规下,是看经营内容,还有主要是纳税主体资格的区别,比如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等。希望对你有帮助。

判别标准:

1、主要从事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特指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2、主要从事货物批发零售的:年销售额180万以上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下的,商品流通企业年销售额在180万以下的,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反之,为一般纳税人。

入统企业也称列统企业,是指列入政府统计部门名单,需要按时上报相关统计报表的企业 。列统企业在统计制度规定上称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所有的国有企业及年销售20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并按统计法规、制度规定向统计部门定期报送报表的工业企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布置2010年统计年报和2011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国统字〔2010〕87号),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在经济统计中,经常可见“规模以上”企业的表述(俗称为“规上企业”)。所谓“规上企业”。指经营规模达到中型标准以上的企业。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可以从“规上企业”的数量及其经营指标做出判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