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午时是什么时候 午时是什么时候几点钟

子时和午时各指什么时候?

子时23:00-01:00,午时11:00-13:00。

中医认为:子,有滋(孳)之意,言阳气始生,万物孳生萌芽。

子时属于时地支,时地支是二十四小时合十二时辰,一个地支主一个时辰。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每一时辰相当于二小时。子时的具体时间是23点到次日1点。

子时养生最重要的是不要熬夜,不要吃夜宵,按时上床睡觉,此时睡觉也最容易入睡,睡眠质量最好,第二天醒来后头脑会觉得很清醒。

子午流注与子时:

子午流注是从时间角度研究、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研究人体脏腑、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理论,它是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子午”二字具有时间、阴阳和方位等含义。从时辰上看,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用子午以分昼夜,子时是夜半,午时是中午。

“流注”二字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比喻自然界江河湖海水流的汇合和往返不息,也包含宇宙万物的即时变化。中医学将人体气血循环比作水流,用以阐明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过程。

子午流注纳子法,其运用方法是按十二地支时间的推移配合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顺序开穴施治,也可按五输穴配合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取穴针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子时

子时和午时分别指的是什么时间

子时:23:00--01:00之前。就是从前一天的23:00起至当天的凌晨01:00之前。01:00起算作丑时。午时:11:00-13:00之前。就是从中午11:00起至13:00之前。13:00起算作未时。

一天24小时,划分为12个时辰。时辰与24小时对应关系如下:子时:23:00-01:00之前;丑时:01:00-03:00之前;寅时:03:00-05:00之前;卯时:05:00-07:00之前;辰时07:00-09:00之前;巳时:09:00-11:00之前;午时:11:00-13:00之前;未时:13:00-15:00之前;申时:15:00-17:00之前;酉时:17:00-19:00之前;戌时:19:00-21:00之前;亥时:21:00-23:00之前。

午时是几点到几点钟,午时是什么时候

午时是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如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扩展资料:

时辰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午时

午时是什么时候 午时是什么时候几点钟午时是什么时候 午时是什么时候几点钟


午时是指什么?

午时对应现代时间的11时至13时。

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_、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