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同仁堂被撤销称号(撤销北京同仁堂)

本文目录一览:

同仁堂集团总经理高振坤被查,是他把同仁堂拉下了神坛吗?

2月22日,随着#北京同仁堂总经理高振坤被查#登上微博热搜。该消息一度引发哗然。

同仁堂是我们国家中药行业中的知名品牌,自清炒康熙八年创建一路走来,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这么多年的同仁堂人恪守古训,树立起来的自律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同仁堂的产品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多国和地区。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品牌企业却因为一个人被拉下了神坛。

2019年12月 ,高振坤就担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曾经因为2018年的“过期蜂蜜门”事件刚被问责过。而且当时集团发布公告中明确表示给予高振坤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016年3月,北京同仁堂获得了中国政府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第二届中国质量奖 。而因为蜂蜜事件的牵连和影响,市场监管总局直接撤回了同仁堂“中国质量奖”称号,并收回证书和奖杯。

就此同仁堂的口碑在用户中滑落,业绩的下滑更是导致2019年出现了十几年来的第一次负增长,中成药生产总量较上年同期下降约20%以上。

对于高振坤被查很多网友纷纷发表评论感慨,一个蛀虫就把百年同仁堂,货真价实的典范拉下了神坛。还有不少网友表示就是因为高振坤把百年同仁堂老店做成了加盟店,只要给集团加盟费就能开店。

高振坤在任时无数次的在集团内表示做药人遵循的铁律是诚信和质量;谁要是砸了同仁堂的招牌就砸掉谁的饭碗;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满口以企业为重,以老百姓人身安全为重的领头人,却没有很好的爱惜自己的羽翼,试图通过投机取巧触碰国家食品安全的红线,直接给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有资产权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坏,导致无法挽回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信任感。

从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至上市,每年的营收净利润多达10亿元,涉足的经营范围之广造成了母公司自身产能不足,只好依附于其他代加工公司。企业扩张过大,管理制度上就会出现漏洞。接二连三出现的非医药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损害了这块金字招牌。

没有好的掌门人,没有好的质量把控,老字号只能跌落神坛没有未来。同仁堂的衰落让我们无不感到唏嘘。

据消息称同仁堂集团总经理高振坤被查,同仁堂的药品存在哪些问题?

目前并没有公布消息说是同仁堂的药品存在问题,而是他的个人原因导致被查的。根据北京市纪委所发出的公布信息时说,她涉嫌严重的违纪违规,所以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相应的监督调查,所以说这是一个个人的原因,而不是因为药品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另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曾经在2018年的时候,就因为过期蜂蜜事件而遭到问责。

在2018年的12月份的时候,在平安长期在有一家公司是被媒体曝光出来,说他们在回收过期的蜂蜜,然后再修改日期。最后这件事情是被市场监管局罚款了1,400万元人民币。而且当时经过调查,2018年10月份开始生产的时候,就已经有2200多瓶流入到市场中。当时是一共没收了11万元的违法所得,还没收了3300平丰利同时还对这家子公司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吊销,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

在这件事情被处理和公布之后,相关部门就对这次的责任人员进行了调查,而且作出了处理。并且对当时还是董事长的高振坤做出了党内的严重警告处分。同时还撤销了同仁堂所获得的一些称号和证书奖杯。而且还对当时公司内多名高管进行了处分,还有部分人提醒免职,这么严重的处分在国内也是比较少见的,当时被社会上解读为是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问题是零容忍的。而这次又发生了被纪委调查的事情,但是并没有说是同仁堂药物有问题,根据纪委的功夫说是严重违纪违规,那可能是个人的作风上面存在问题。

其实同仁堂这些年他们确定的是高质量的发展战略,以质量为主,但是也是这个战略决定开始公司的盈利水平就开始下降,从2007年开始,我们谈的利润都是正增长的,但是从2019年开始每年的增长就都是下滑的,到2020年前面三个季度更是下滑了15%以上。那就表明我们谈公司内部的能力和压力也非常大,而公司的产品销售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且整个2018~2020年。前面三个季度做对比的话整体是都在下滑了,已经比不过其他同类目的龙头公司了。虽然同仁堂这些年一直比较低调,在媒体上面出现的也不多,但是这次却是以这么大的新闻出现在民众面前,也是让民众吃了一惊。

同仁堂和同济堂的历史

1.同仁堂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提起中药,就会让人想到同仁堂。

同仁堂创办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自雍正元年起,开始向清皇宫御药房供给药材,历经八代皇帝,长达 188年,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一一同仁堂集团公司,全国中药 行业著名的老字号。

同仁堂的创始人是乐显扬,号尊育,祖籍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今江北区慈城镇。 乐显扬祖辈就开始行医,明永乐年间,他的曾祖父举家迁到北京,手摇串铃,奔 走在大街小巷,行医卖药,在当时被称为“铃医”,到乐显扬已经是乐家第四代 传人。

清朝初期,乐显扬出任清皇宫太医院的吏目,期间收集了大量的民间验方、祖传秘方及宫廷秘方。 康熙八年,乐显扬辞官回家,在西打磨厂筹备创建了一个 药室,由于他认为“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便为药室 取名为“同仁堂”。

1702年,乐显扬的第三子乐凤鸣将药铺迁至前门大栅栏路南。乐凤鸣恪守祖训, 持续祖业,在宫廷秘方、民间验方、祖传配方基础之上,总结制药经验,写成《乐 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并提出训条:“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 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这使得同仁堂名声大振。1723年,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 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同仁堂药店被毁,损 失巨大,经营状况艰难。随着解放战争的一个个捷报,新中国成立前夕,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接任同仁堂经理。

1949年,同仁堂获得新生,重新装修店面。 1954年,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并成为同仁堂合营后的首任经理。

1957年,同仁堂有一创举,开设中药提炼厂,实行中药西制。198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将全国第一个驰名商标授予同仁堂,同年,“同仁堂”商标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

同仁堂以“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为自己的使命,1991年,同仁堂制药厂荣升为国家一级企业,次年七月,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成立。

而今,同仁堂已经是规范化制度的责任有限公司,拥有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 。

北京人买药,就认同仁堂,外地人到北京旅游观光,也喜欢到同仁堂看看这百年老店。同仁堂作为中华老字号,似一个中药文化博物馆,。

2.同世堂和同仁堂区别是什么

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同济堂”),始创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悠久历史。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

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3.同仁堂的历史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 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4.同仁堂历史感想

北京同仁堂的前身是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乐氏家族的乐显扬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始创同仁堂药室,之后历经数百年,其间既有供奉御药、盛名海内外的辉煌,也有经营不善、外股典让的窘境,更有社会大动荡时期的内外交困,难以维系的困境。但北京同仁堂在大浪淘沙之后生存下来,并在解放后获得新生,尤其是改革开放为北京同仁堂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同仁堂这棵300多年的老树发出了新芽。在这数百年风风雨雨中,同仁堂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从古至今,同仁堂历经风雨而不衰的重要原因,简单但不易学:同仁堂人的自律意识。历代同仁堂人恪守诚实敬业的药德,提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讲信誉重品德,制药过程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讲究的是严细精神。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字面意思:制药过程虽然烦琐必不敢偷工省人力,(有时)药品的材料虽然昂贵必不敢减料、以次充好。古训中用“必”字而不用“但”字,用“敢”字而不用“能”字,更是充分体现了同仁堂人自律意识的严谨与细致。

5.同仁堂的历史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 北京同仁堂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品牌优势得天独厚。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 16家企业之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集团领导班子被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四好领导班子”; 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2004年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十户国有重点企业典型经。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 北京同仁堂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品牌优势得天独厚。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 16家企业之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集团领导班子被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四好领导班子”; 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2004年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十户国有重点企业典型经验之一。 2008年同仁堂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八。

6.中华老字号北京同仁堂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啦

一六六九年 (清康熙八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

一七零二年 乐凤鸣将药铺迁至前门大栅栏路南。

一七零六年 乐凤鸣在宫廷秘方、民间验方、祖传配方基础上总结前人制药经验,完成了《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该书序言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

一七二三年 (清雍正元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之久。

一九四八年 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接任同仁堂经理。

一九五四年 同仁堂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

二零零一年 七月 由北京市 *** 授权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同仁堂实现了规范化的公司制的转变,也是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7.同济堂药店怎么样

这是目前我所知道的贵阳唯一一家百年老店。

每次路过小十字,看到那些招牌上写着十年老店,真的有种说不出的感受。贵阳的百年老店太少太少了。

百度了下同济堂的历史,希望贵阳能有更多更知名的百年老字号!创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 1888 年),距今已有逾百年的悠久历史。它是由唐炯(字鄂生,曾任清朝矿务大臣,云贵总督)和于德楷(字仲芳,曾任清朝知县)二人用二千两银子合资开办的。

贵阳同济堂药店在贵阳正新街开业,店堂设计是仿照外省药店布置的,店内所用的装药的瓷坛罐都是到江西景德镇定烧的。100 多年前的“同济堂”,本着“同心协力”、“济世活人”的宗旨而成立,并始终恪守着自己的经营之精髓:货不二价:“同济堂”始终如一地力求药价稳定,售出好药。

同时,在店堂内金字大书“一言堂”三字,下面配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挂牌,昭显出对顾客的保证:药材好,价钱公道,不得二价。时时便民 :顾客上门,有问必答,无论整剂或零药,均视顾客的需要为己任。

为了方便远道而来的顾客,还添制了若干成品药,携带、存储两便。对困难病家,实行半价收费。

还长期免费送烫伤药、刀伤药等给人救急。不省工减物:药单、算价、分捡、核对,整个。

北京同仁堂再被批评,3年上黑榜23次,曾因蜂蜜造假被罚1400万元

北京同仁堂又因违规行为被通报批评。

日前(7月26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对于北京阳光博爱医院等4家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行为处理决定的通报》显示,北京阳光博爱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北方红旗机电有限公司医院、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等4家定点医药机构的违规行为导致医疗保险基金损失,在 社会 上造成不良影响,破坏了定点医药机构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因存在部分治疗项目无相关记录等问题,被处罚全市通报批评,并追回违规费用。

而健识局也注意到,北京同仁堂集团昨天(8月1日)在其官网上公布此次违规行为的情况说明。同仁堂方面称,此次《通报》中所描述的问题系2018年12月北京市东城区医保中心开展有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具体包括:部分治疗项目无相关记录。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在发现问题后,立即开展整改工作。2019年5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医保中心开展的“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中,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未出现违规问题,《通报》中所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得到主管部门认可。

北京市医保局要求全市各定点医药机构要引以为戒,严格执行医疗保险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珍惜定点医药机构荣誉,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此次同仁堂作为定点医疗机构,存在治疗项目无相关记录将意味着什么?可能会接受怎样的处罚?

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办法(试行)》显示,定点医药机构应按服务协议约定做好参保人员的就医购药管理、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范围管理、药品管理、信息管理、费用管理等工作,按规定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医药费用。

若出现违反服务协议约定的行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视违约情形采取通报批评、黄牌警示、中断执行协议、解除协议等措施进行处理并向 社会 公布,记入 社会 保险信用系统。

据健识局了解,此次专项行动主要将在三个方面集中发力:

根据北京市的统一部署,此次专项行动将进一步严厉打击医疗保障领域违法违规和欺诈骗保行为,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压实监管责任,堵塞制度漏洞,巩固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

事实上,近几年北京同仁堂问题事件频发,正在遭遇着信任危机。

2019年2月,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管局、北京市大兴区食药监局同日公布行政处罚结果,证实同仁堂蜂业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对其罚款超过1400万元,没收3300瓶蜂蜜等。

2月1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撤销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中国质量奖称号,收回证书和奖杯。业内普遍认为,尽管“蜂蜜门”对公司收入和利润方面的影响甚微,但此事背后暴露出同仁堂在产品质量管控以及子公司管理方面的漏洞风险,影响或远甚于财务之上。

与此同时,同仁堂还就产品质量频频爆出问题,近年多次因产品不合格被监管部门通报。仅2016年,同仁堂就因质量问题被“点名”6次,涉及翻白草、加味左金丸、熟地黄、(熟)骨碎补等品种。

而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公布了22份不合格中药饮片名单中,同仁堂以14次的“成绩”位居第二,其中由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中药饮片有5次上“黑榜”。

2018年底,国家食药监总局又发通告,北京同仁堂等企业生产的63批次甘草(甘草片)被曝不合格。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三年内,同仁堂已经23次上了质量“黑榜”。有分析人士指出,同仁堂作为百年老字号更应珍惜品牌爱惜羽翼,一旦真的失去消费者信任,老字号的优势也会被逐渐透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