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袁隆平 杂交水稻(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

关于杂交水稻的作文?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而关于吃饱肚子,摆脱饥饿就成了上下5000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历朝历代的君王绞尽脑汁都没能解决。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他就是中国近代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是一个,个子不高,平头小脸,土里土气,其貌不扬的一位老爷爷。但是,他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惊人的才华,创造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在中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每年大约收获稻谷60%,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爷爷立了大功。

他总是不辞辛苦的工作着,一年都在追着太阳跑,夏天在湖南,秋天在广西,冬天在海南,一年能种三季水稻。就是这样忘我的精神才取得了成功,就是这样的努力才救活中国人民,就是这样的信念才实现他的诺言。

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时,也许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如果我们背后没有袁隆平爷爷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和付出,那来今天的丰硕成果呢?

让我们永远的记住这位伟大的农业家一一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时期?

袁隆平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历史时期为1973年,在1973年袁隆平成功选育了“南优2号”,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

求一篇袁隆平简介不多于100字?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汉族,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使中国的水稻单产从四百公斤左右提高到六百公斤左右,近二十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三千多亿公斤。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杂交水稻亩产最高达多少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3000斤大关,其中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

1973年世界第一株现行杂交水稻?

袁隆平,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63年,一名美国人最先提出了杂交水稻的想法和基本概念,但他仅仅是提出思想,并没有付诸于现实,而他的杂交水稻品种也无法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后来,日本人表示,要想培训杂交水稻,必须找到合适的野生雄性不育株。他们虽然找到了雄性不育株,但实验效果也不理想。

袁老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他亲眼看过当年的大饥荒。在那个时候,袁老就下定决心,今后一定不会让中国人在饿肚子。1960年7月,袁老发现雄性不育株,经过13年的实验,袁老终于培育出杂交水稻。此后数十年间,杂交水稻的亩产已经突破了1530.76公斤。

世界上第一株杂交水稻于1973年在我国培育成功

袁隆袁隆平研究的什么大米?

袁隆平院士研究的是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介绍

袁隆平 杂交水稻(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袁隆平 杂交水稻(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


杂交水稻,就是打破水稻的自交繁殖,利用别的个体雄花进行授粉,不过这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水稻杂交授粉,就要把雄蕊去除掉,水稻的花又小又多,在一株穗上有几十朵花,而且水稻的开花周期又很短,仅为几个小时,而且一般都是开在中午最为炎热的时候。此外,水稻开花的时间并不一致,在同一株穗上的花,可能会相隔几天开花。

去除水稻上的雄蕊,要先分别哪些是雄蕊,哪些是雌蕊,还要使用人工一朵一朵去完成,工作量非常大,费时又费力。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一部分的雄蕊没有去除干净,或者是不小心将雄蕊的柱头碰到雌蕊,就会导致整个项目被污染。

而袁老在农场里的一次发现,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

杂交水稻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雄性不育个体

上世纪60年代,袁老在农场里发现了天然的雄性不育株,由于发育不良,有个别水稻的雄蕊并不具备繁殖能力。后来袁老把它写成《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这篇文章给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正是这篇文章的发布,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才开始发展。

袁隆平 杂交水稻(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袁隆平 杂交水稻(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


雄蕊不育是杂交水稻的第一步,这也是袁老率先发现的。后来的杂交水稻事业,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

不过,当雄性不育个体和其它水稻杂交后,它们繁殖的后代就会变成正常的,又会造成它们自花授粉,减少产量。后来,袁老又发现了一种水稻,这种水稻雄蕊虽然可以使雌蕊授粉,但是雌蕊授粉后繁殖的后代都是雄性不育个体,这种水稻也被称为“雄性不育保持系”。

当准备好所有的原材料以后,袁老用三系法杂交培育出了一系列的优良种子,大大提高了我国的水稻亩产量。这些也只是袁老的作出的部分贡献而已,三系法育种,也只是杂交水稻育种的其中一种。

袁老和他的团队,都能在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节点上出现,因此把他称为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一点也不为过。

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

袁隆平确究的是杂交水稻,是为了增产增收,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袁隆平院士研究的是"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的团队研发耐盐碱水稻亩产达548.53公斤。

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他用毕生的研究为人民造福

杂交水稻大米,海水稻咸大米

袁隆平 杂交水稻(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袁隆平 杂交水稻(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


袁隆平研究的稻米起名为“袁蒙稻”,意为“圆梦”。

袁隆平研究的是海稻大米

颜龙安为何不是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因为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所做的贡献相较之比颜龙安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贡献。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颜龙安是中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开拓者和主要发明者,有“杂交水稻之母”之誉。

因为颜龙安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是从袁隆平那里学来的。

是在1970年被萍乡市政府派去向袁隆平学习才知道了怎么培育杂交水稻的,而他用的“野败”育种材料也是袁隆平提供的。没有袁隆平的指导和提供材料,颜龙安不可能培育出不育系。

当时各个省的农业技术人员都去跟袁隆平学习培育杂交水稻,也都把袁隆平提供的“野败”带回去培育,后来做出的成就有大有小,有的培育出的品种比袁隆平自己培育的还好、推广更多,这并不奇怪,因为育种的成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在袁隆平的指导下,在袁隆平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成果,真正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只有袁隆平

因为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他一生为了杂交水稻做出很大贡献

如何客观评价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于中国甚至世界的贡献?

我永远支持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伟大贡献各领悟科学家们!他们的付出和贡献绝不是那些所谓的社会公知其实就是彻头彻尾的汉奸狗所能抹杀的!这是毋庸置疑的成就!以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没有任何有资格对我们的国宝级专家说三道四,这种狗杂种真该死,那些被西方国家操控毒舌伎俩虽然看似发表看法,实则用心恶毒无耻到极点,本来对于国家贡献那么大,很多都没有得到更好的待遇我们老百姓都觉得过意不去了,当然我们国家的科学家们是忠心报国不会过多在意物质享受的,但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荣誉!这些该死的狗汉奸其目的就是想从精神层面来毁灭我们国家和民族自豪感,令整个社会都失去信仰,感恩,团结,奉献精神,从而达到从灵魂上抹杀整个民族的支柱栋梁!很多东西我们平头百姓不就别瞎BB了,如果看到相关信息一定要谨防记住他们,这些狗汉奸一定要举报!

没谁吃过的,能有多大贡献!中国解决吃饭问题,首先是化肥农药和大量进口,其次才是良种!水稻在粮食总产中也不是第一位的,还有一大批水稻育种专家的贡献,尤其是北方的水稻与袁有什么关系?好像袁最大的贡献就是手下的农技人员发现了雄性不育系

袁隆平先生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占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5%不到,水稻总种植面积的2%左右。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2亿亩,水稻种植面积4亿多亩,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约460公斤,普通水稻平均亩产430公斤左右。杂交水稻产量排名前列的品种基本都不是袁隆平院士的成果,即使你能吃到的杂交稻也不一定是袁隆平团队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