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藏水入疆国家批准了(藏水入疆最新进展)

藏水入疆最早提出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提出,计划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调水,顺着青藏铁路到青海省格尔木,再到河西走廊,最终到达新疆。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生存之本。有了水,就会有生命,有了生命就会创造新奇迹。

“藏水入疆”最早是由清朝官员左宗棠提出,其后林则徐为了解决灌溉难题发明了与长城比肩的坎儿井工程,中国自古以来对屋脊之巅水资源的利用从来都没忽略过,今天也一样。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一字朴存,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的一生主要忙于军务。二十岁乡试中举,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功名止于举人。他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左宗棠担任湖南巡抚的幕友,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击溃了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因足智多谋而声名鹊起,先后升任浙江巡抚和闽浙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藏水入疆国家批准了(藏水入疆最新进展)藏水入疆国家批准了(藏水入疆最新进展)


2010年0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被誉为“军中水神”李国安委员仍在反复翻看他今年的提案《关于引雅济疆济黄的再次建议》。所谓“再次”,准确地说是第四次。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国安多年来不断深入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调研,选题同样与“水”有关。

“日本新潟出产的稻米以高山雪水灌溉,每公斤价格达到75元人民币,欧洲出产的阿尔卑斯山雪水一瓶250毫升可以卖到几十元人民币。”李国安说,中国雅鲁藏布江流淌着大量优质的高原雪水,仍没有得到利用,每年流出国境近1400亿立方米。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国家,但却有着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和数量巨大的缺水人口。如何更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尤其是如何解决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的问题,是李国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藏水入疆国家批准了(藏水入疆最新进展)藏水入疆国家批准了(藏水入疆最新进展)


他提出:沿着青藏铁路修一条引水渠,将雅鲁藏布江水很小的一部分引入新疆和黄河上游。“由于沿着青藏铁路,引水路线和施工地域都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高海拔施工困难、防冻等施工技术已能够解决,只要水一过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就完全形成自流;此外,征地和移民问题也较少。”李国安认真考察了方案的可行性,不断完善着他的这项“引雅济疆济黄”提案。

规划和实施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水利项目,将造福边疆缺水地区。李国安以新疆为例分析说,新疆有优越的光照条件,如果全区水源丰富,能增加到3亿亩耕地,一定会是中国最美丽的大花园,亘古的戈壁荒滩也将会成为中国最辽阔的粮仓。新疆最少可生活2亿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透露,计划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调水,顺着青藏铁路到青海省格尔木,再到河西走廊,最终到达新疆。“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民间学者郭开提出,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雅砻江、大渡河取水,通过筑坝挖洞,将水引入黄河,支流通往新疆,简称藏水入江。这个方案一公布,引起全民大热议。

该工程从雅鲁藏布江开始,再到怒江和澜沧江;然后流经长江流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白龙江;再经过黄河流域,渭河、洮河,进入刘家峡水库;再绕过乌峭岭,进入河西走廊,流入南疆车尔臣河;然后再到且末河、克里雅河、和田河,汇入叶尔羌河、阿克苏河。不“强行翻越”、不“强行穿越”,绕山而行、顺势而为、全程自流。

最早提出“大西线调水工程”的据说是元代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之后--民间水利专家郭开,其方案为:从雅鲁藏布江中游海拔3588米的朔玛滩水库调水,由南往北和由高向低,经过高坝水库、输水渠、隧洞、倒虹吸等途径,穿越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过阿坝分水岭入黄河,计划年引水2000亿立方米,相当于4条黄河的总流量,建设工期5-8年,总造价按1997年不变价为2250亿元。藏水入疆,具有十分可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中国面积广阔,地形地势复杂,这样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环境。在我国许多地区,都面临着干旱和沙漠化和荒漠化的风险,而要想拯救这些地方,除了人工的努力最重要的就是水。当然这也离不开工程建设,“藏水入疆”最早是由清朝官员左宗棠提出,其后林则徐为了解决灌溉难题发明了与长城比肩的坎儿井工程,中国自古以来对屋脊之巅水资源的利用从来都没忽略过,今天也一样。

红旗河工程起止点?

红旗河工程也是藏水入疆工程,起点是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处,止点是新疆喀什。

为啥建第二条黄河?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着实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内陆地区本来就不方便发展贸易,自然条件和东南城市相比还落了下风,为了平衡区域发展,我们的国家费尽了心思,在西部建设方面,国家启动了多个人才工程,为西部发展注入活力,水资源分配上,我国启动了南水北调工程,致力于解决西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构建四横三纵,多起点,长距离输水的水域格局,目前已经卓有成效,

但是在大自然的面前,单单一个南水北调工程还不足以改变中西部地区的缺水现状,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吹不到这里,降水自然就少。在大自然不支持的情况下,除了人工输水,几乎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中国人的脑海中诞生了,那就是“再造第二条黄河”——红旗河。

早在2013年,水利行业中就有了藏水入疆的构想,一些民间组织开始调研、谋划,2015年,藏水入疆在网上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但是水利部官方否认有此计划。否认计划不代表否认设想,2016年的时候,红旗河西部调水课题组成立,成员包括6位院士,12位教授和几十位博士,他们拿出了初步方案。方案的具体内容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将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水资源调往广大西北地区,也就是西部调水方案。这个方案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开始,连接怒江、澜沧江、流经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白龙江,沿着青藏高原的边缘,经过黄河流域、渭河、洮河,流入刘家峡水库,然后进入西藏等缺水地区。预计年调水量600亿立方米,接近黄河流量,再加上红旗河对西北地区的特殊意义,所以又被称为第二条黄河。

震撼人心的藏水北疆工程-红旗河到底是不是真的?

是的,藏水工程属于国家级工程,涵盖乌鲁木齐,齐齐哈尔等多个省份大江流域,

中国的新五大工程是什么?

一. 中欧高铁东起中国北京西至德国柏林,横跨俄罗斯,长达9500公里,跨越大半个地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铁路项目,是中国高铁技术的骄傲。

二. 中国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建成。届时将成为全世界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中国载人航空将进入探索科学前沿,开发空间资源的新阶段,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一流的航天强国。

三. 琼州海峡跨海隧道,跨越琼州海峡,连接广东和海南这条海底隧道,一旦开通能让海南经济瞬间腾飞。

四. 藏水入疆,红旗河工程全长6188公里,将藏区河水引入新疆,彻底解决西北缺水的问题,创造包括变粮田的神话,并为新疆地区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藏水入疆国家批准了(藏水入疆最新进展)藏水入疆国家批准了(藏水入疆最新进展)


五. 墨脱水电站,落差整整2400米,年发电量将是三峡的两倍,足以照亮大半个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的超级水电站。

中国未来五大c级工程?

中国未来五大超级工程是:

第一、中欧高铁

起始地在中国北京,西至德国柏林,中间途径阿斯塔纳、莫斯科,总长9447公里。其中的2366公里将穿越俄罗斯领土,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铁路项目。

第二、藏水入疆

也就是“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工程全长6188公里,将藏区河水引入新疆,彻底解决了西北的缺水问题。该方案以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水量丰沛、利用率低、高程较高的大江大河为水源,以绕行青藏高原、高程逐渐降低的全程自流方式调水,以红延河、漠北河、春风河为主要支线为广大西北地区提供供水能力。设计总调水量600亿立方米每年,主体工程总投资不超过4万亿元。

第三、琼州海峡跨海隧道

跨越琼州海峡,连接广东和海南。琼州海峡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平均宽度29.5公里,最宽处直线距离33.5公里,最窄处直线距离约18公里,通道总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这条海底隧道一旦开通,能够迅速带动海南的经济。

第四、墨脱水电站

总落差为2400米,堪称世界之最。年发电量为三峡的两倍之多,能照亮大半个中国。

第五、中国空间站

预计2022年建成,届时这将是全世界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一流的航天强国,为伟大祖国点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