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陕北特色美食(陕北特色美食小吃名称)

本文目录一览:

陕北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陕北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陕北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经典小吃美食,层出不断,美食是不分贵贱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称之为美食。这美食或是自古时就有或是近代人发明。以下分享陕北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陕北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1

一、洋芋擦擦

现在一些无良的小饭馆的小奸商老板,做洋芋擦擦的时候不蒸了,随便切切丝粘点面粉就直接炒熟了端上来了,搞的黏呼呼的。

如果你吃到这样的洋芋擦擦你就说洋芋擦擦不好吃,那就太冤了。

正经的洋芋擦擦要把土豆切极细的丝,越细越好,切完要用水冲洗,去除多余的淀粉,保持土豆的一点脆爽,再裹上一层面粉,上锅蒸熟。

蒸熟之后须等放凉之后再炒制,否则一样会黏乎乎的而且会糊掉。

炒制的时候,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搭配一点青红辣椒丝,鸡肉丝,牛肉丝,猪肉丝,配点佐以葱花蒜苗,以大火爆炒之,因为洋芋本来就是熟的,所以大火快炒就可以端上桌了。

即是饭,又是菜,万年吃不腻歪的老土豆。

二、凉粉儿鱼

我不吃凉粉儿,因为一夹就碎,我人生的技能点就没往用筷子这个技能上点,天生手残无药医。

但是凉粉儿鱼我是吃的。

具体作法如下:

将所用的粉类打成稀面糊状,以没有小疙瘩为准,在锅里置适量的水,拿一个棍状物一边顺时针搅动一边把面糊往锅里倒。

粉熟之后是透明的,这时候你需要拿一个漏勺,再准备一大盆清水,把这锅透明的糊糊往漏勺里倒,一边倒你一边晃漏勺,热糊糊的粉遇到凉水会变成固体,而由于漏勺的缘故就会变成一个个两头尖尖状若小鱼的凉粉儿鱼

最后,把这些小鱼儿捞出来置于碗出,取一个擂钵把蒜啊姜啊葱啊青红辣子啊一起扔进去擂成碎渣渣,在里面放生抽盐油泼辣子米醋盐鸡精,最后把这东西往凉粉儿鱼上一浇。

酸辣可口凉冰冰,夏天的时候坐在马路牙子上吃上一碗,暑气全消,浑身通泰。

三、黄米糕。

凉粉儿鱼只能吃凉的。

黄米糕只能吃热的。

把黄米也就是有黏性的一种小米蒸熟碾碎打成糕状,吃的时候加热浇上芝麻碎花生碎蜂蜜或者红糖糖浆。

冬天吃的时候软糯弹牙,香香甜甜,黄米自带的香气混合着花生芝麻的果仁的香味儿还有蜂蜜的香甜,咬一口要原地飞升。

但是这个东西只能热的时候吃,一凉就会变的超级硬!硬的就跟皮鞋底子一样。

陕北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2

top1

肉夹馍如今已经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肉夹馍以西安的腊汁肉夹馍,暴击的臊子肉夹馍,潼关的潼关肉夹馍最火,虽然都是陕西肉夹馍,但是还是有细微区别。肉夹馍外观焦黄酥脆,饼体发胀,皮酥里嫩,层次分明,吃起来爽而不腻,是陕西人最喜欢的小吃之一。

top2

牛羊肉泡馍,最早为西周礼馔,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牛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牛羊肉泡馍在如今在陕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种饭馆其中有汉族人经营的,也有回族人经营的。不过最富盛名的是老孙家泡馍店和同盛祥泡馍店,他们都有100年的经营历史,至今生意不衰。

top3

肉丸糊辣汤是一种清真小吃,在西安地区很火,大部分的西安人喜欢把它当做早餐。肉丸胡辣汤主料是牛肉和蔬菜,汤料需要勾芡。肉丸糊辣汤里面有个头浑圆的牛肉丸子,还有胡萝卜,菜花,土豆等配菜,吃的时候加上佐料,掰上一个馍馍一起吃,颇具大西北风味。

top4

臊(sào)子面是中国陕西省特色传统面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对于陕西人来说,臊子面的配色尤为重要,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材料,既好看又好吃。

top5

金线油塔是陕西三原地区的一种名贵的传统小吃。它层多丝细、松绵不腻,其形状“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故而得名。

相传始于唐代,原名“油塌”,清代时有了改进,选用上等面粉、猪板油等原料,增加油饼层次,把饼状改为塔形,将烙制改为蒸制,名称也由“油塌”改为“金线油塔”,成为上乘美点。油塔蒸好下笼食用时,用手略加拍折抖松,放在盘里,佐以葱节、甜面酱等,别有风味。

陕北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3

陕西土特产

1、枣枣

枣枣是陕西省榆林县的特产。嘉县红枣果实大,圆柱形,一般长37厘米,直径24厘米,皮厚,红色浓,果点不明显,果面平坦,顶部稍凹,凹陷较深。果肉呈白色、厚、小、甜、大。佳县是陕西省最北端的县,位于黄河的边缘。

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降水少。土壤类型以黄土层为主,土层深厚。北部丘陵沙区有风成沙土,东部黄河土石山区有红土、硬黄土、风化石质土。各种气候条件均适用于优质枣的生长。

2、西峰酒

西丰酒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生产的一种地方传统酒,古称秦酒、柳林酒。它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西丰酒以其"醇厚典雅、甜美清新、和谐、清新长尾"和"无头、无喉、回味宜人"的独特风格而备受赞誉。

陕西西峰酒业有限公司位于凤翔县柳林镇市。地域辽阔,水质优良,产品丰富,酿酒效益独特。是中国著名的白酒生产城市和著名的白酒生产城市。它自古以来就以它的美酒闻名。

3、陕西苹果

陕西苹果是世界著名品牌。它被称为国家庆典,产出质量是中国第一。陕西苹果体红色,口感浓郁,甜度高。其主要原因是西北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乾县是陕西省最好的苹果生产基地之一。

平均日照时数达到2525小时。日照百分率达到76?由于海平面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所生产的苹果色泽鲜艳,口感浓郁,含糖量高,硬度高,耐贮运。在这些条件下,苹果具有良好的色泽和良好的口感。高含水量。

4、太酒

太白酒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名酒。"太白"系列各种品牌葡萄酒具有包装高雅、典雅豪华、喜庆大方的特点,是亲朋好友宴请宾客的理想选择。

陕西太白酒是以唐代"诗人仙女"李白的名字命名的,李白喝了太白山的雪水,然后用融化的`雪水使之陈酿。眉县酿酒历史源远流长。金渠镇位于北谢栈道要塞,是水陆交通的重点。此外,太白山的雪水二醇和丰富的地方产品等有利条件,使酿造业被誉为"天独一无二"和"秦川名城",被誉为"酒乡"。

5、眉县猕猴桃

猕猴桃是猕猴桃的果实。猕猴桃因其维生素C含量而被称为水果之王,是水果中最高的,并提供超过每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以上。梅县是陕西猕猴桃的最佳保健区之一。梅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海拔在海拔42-3767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29℃,平均降水量6095mm,日照平均20152小时,无霜期218天。

每年3月至5月,气候变暖的速度更快,秋季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昼夜温差更为明显。是关中地区秋季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它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

6、临潼石榴

临潼石榴是陕西的一大特色菜。它以色泽鲜艳、皮薄、汁甜、仁软可口、种肥残留少、品质优良而著称。石榴在临潼很受欢迎,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有关。临潼背靠骊山,面向渭河和广西关中平原。

还有温泉,气候温和,降雨适中,花期无雾;石榴主要种植在骊山北麓,土壤软,含沙量高,渗透性好;渭河温泉水汽化,空气湿度增加;夏季昼夜。温差较大。这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为石榴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7、洋县黑米

洋县黑米产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洋县黑米饭成菜,米饭,黑褐色,松驰爽口,味道醇厚,不粘不腻,入口有咀嚼头,香味浓郁,风味独特,易消化。黑米粥,深褐色和紫色,暗醇,晶莹明亮,与玉质媲美。

洋县位于汉中盆地东端,北部有秦岭屏障,南部为芭山村屏障。汉江自西向东流过,形成了东南、北三面群山环绕的小流域,中部低平。它具有四个截然不同的季节,相同的热雨季节,温暖湿润,丰富的降雨气候特征,为黑米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生态条件。

8、洋县红米

洋县红米产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阳县红米具有红皮和粉红,多数品种为半玻璃、籼、粳、糯、糯。它属于特种稻中的彩色稻,糙米是红色的。阳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秦岭以北,平巴山以南。韩江,扬子江最大的支流,横跨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森林覆盖率近60?具有独特的动植物繁殖生态环境。这也是高质量农产品生存的客观条件。

陕北美食小吃有哪些?

其实陕北的美食也是超级多的~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几个陕北的特色美食吧~

1.子长煎饼。子长的煎饼可以说是很有特色了。子长煎饼就相当于迷你版的卷饼里面夹着一些菜,但是外面卷的这个饼就是与众不同的,它吃起来的口感和普通的卷饼什么的都是不一样的,当你吃煎饼的时候加上一些配制的酱料就是最好吃不过了。

2.志丹面皮,延安擀面皮。吃过很多地方的面皮还是觉得只有我们陕北那边的面皮是最好吃的,可能是个人爱好原因,吃惯了家乡的面皮的味道。但确实陕北的面皮味道是一级棒。

3.油泼面。最喜欢吃妈妈做的油泼面,这个油泼面,调好料很重要,油的火候掌握好也是相当的重要,只要你把握好了这方面,色香味俱全就是美滋滋的。当然,外面的油泼面也是很有特色的。

4.油糕,豆馍。一般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去制备一些油糕还有豆馍,但是平时吃的比较少,但是也是很好吃,平时街上会有卖油糕的。还记得爷爷最喜欢吃的就是黄黄夹油糕了。可以说是很美味啦。

在我们陕北的美食小吃也是相当的多,当地的美食一定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陕北,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吃到不一样的小吃,不一样的口味。还记得我们高中最喜欢吃的就是抄面皮,这是很多地方都没有的好吃的。等你们有机会记得一定要来我们陕北品尝陕北美食,一定会让你们吃得开心玩的愉快。

陕北美食有哪些呢?

陕北美食有如下:

1、大烩菜

这是陕北当地比较有特色的一道传统佳肴,主要的食材就是粉条,瘦肉和一些蔬菜,味道特别鲜美,吃起来可以说是回味无穷了。

2、陕北羊肉

西北地区以陕甘宁交界的羊肉最为出名,当地羊肉滋补而不羶;陕北羊肉以横山羊肉较为出名。阴虚的少吃,吃了会上火的。

3、绥德羊杂碎

绥德羊杂在陕北地区较常见,有便宜的杂碎面,也有优质羊杂、纯羊杂。羊杂碎配上油璇,稍微加点辣子和醋,味道更佳。

4、延安香菇面

传统的香菇面以“肉美菇鲜,汤浓面好”享誉陕北,肉圆、木耳、香菇配以高汤,味道醇厚回味无穷,以削面最为常见。香菇面必配糖蒜。

5、抿节儿

榆林的一种粗粮细做的传统面食小吃。 由豌豆和小麦磨合而成的杂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特制抿节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成一寸来长的小节,呈扭曲状。汤内有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并佐以韭黄、芝麻、辣酱、香菜等,其味清淡可口,带一股豆香味。

陕北名吃有哪些?

陕北地方美食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独特的文化习俗造就了丰富的特色美食。知名的有凉粉,马蹄酥,黄米馍馍等:

1.黄米馍馍:黄米馍馍是陕北地区特有的美食,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硬黄米和少许软黄米按一定比例搭配浸泡一晚,捞出后磨成面,发酵后包上用红枣和豆类挤压合成的豆枣泥为馅料,揉成馍馍状,上笼蒸熟,颜色金黄,吃起来味道香软酸甜,久食不厌。

2.马蹄酥:因形似马蹄而得名,原是民间走亲访友时的名贵糕点,是用精粉、猪板油、蜂蜜和白糖等为原料制成,色泽褐黄,纹层清晰,脆酥绵甜,且耐存放。

3.小米凉粉:小米掏净,冷水泡配合清水磨成米浆,入锅熬煎,边熬边搅,将熟时加入蒿籽粉。把熬熟的米浆在高粱箔子上摊成薄饼,晾冷后再摊一层,如此反复摊晾即成。吃时切成细条,调上芝麻、芥末、辣椒油、香油、醋、等调味品,凉吃味道甚佳。

4.手擀杂面:杂面是陕北地区一种特有的风味小吃,它的主要原料是白面和豌豆面,将白面、豌豆面粉加进沙蒿粉和成面团,手工擀成的长如丝、薄如纸的面条,配以羊肉臊子,味道清香,营养丰富。

5.羊杂碎:由羊的头、肚、肝、肺等混合烩制而成,味道酸辣兼宜,无腥不腻,连同粉条炖在汤里,撒上葱花,香味扑鼻而来,入口生津,食之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尤其适合在气候偏冷的北方食用。

陕北特色小吃之——黄米馍馍

黄米馍馍也叫黄馍馍是陕北地区特有的 美食 ,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硬黄米和少许软黄米按一定比例搭配浸泡一晚,捞出后磨成面,发酵后包上用红枣和豆类挤压合成的豆枣泥为馅料,揉成馍馍状,上笼蒸熟,颜色金黄,吃起来味道香软酸甜,久食不厌。黄米馍馍分两种,一种是不包“含子”(馅儿)的,一种当然就是包含子的了。

可是,什么是黄米?这黄米馍馍又是一种什么馍馍呢?

这时我们就要先知道什么是黄米了,黄米又称黍、糜子、黄米、夏小米、黄小米,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糯质黍多作以醇酒,非糯质黍,称为穄,以食用为主。原产中国北方,是古代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照字典的解释,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黄米可用于煮粥、做糕、做米饭和酿酒。黄米、小米同出北方,但在北方人眼里,黄米是要高于小米的。人们拿它当江米使,有些地方还拿它做糕待客。黄米和小米一般人很难区分,说简单点煮熟后很黏的是黄米,不黏的是小米。

《舌尖上的中国》让绥德黄米馍馍红遍全国。黄米馍馍更是榆林人年茶饭中的必备品,腊月二十六,榆林家家户户开始蒸黄米馍馍。人们从腊月吃到二月。如果藏在土窑洞的阴凉处,可储藏到农历三月底四月初,吃时更加水润醇甜。

黄馍馍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糜子性味甘、平、微寒、无毒,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黄馍馍原料由糜子面发酵,包裹蒸煮好的红枣、豆类挤压掺和成的豆枣泥馅蒸制而成,口感松软带甜,营养丰富易消化。因其颜色呈黄色,所以名为“黄米馍馍”。8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就开始种糜子,炒过的糜子面会散发清香,实诚耐饿,透着陕北人质朴的性格。

黄馍馍的制作很讲究,需先把糜子去壳,在冷水中泡到能用手指轻易碾碎,捞起来去水分,然后上碾子碾成面。再把面和好,放在热炕头发酵,最好用被子包住,才能保证在次日发酵好。黄馍馍的馅料是用豇豆、红枣混合煮成。剂子与馅料的比例是3∶2,蒸制时注意,要10分钟大火,5分钟中火,5分钟小火。至今都不会忘记出锅时的画面,一个个黄灿灿的黄馍馍散发着甘甜的清香,在缭绕的蒸气中。

蒸黄米馍馍实在是一种很紧张很辛苦的事。

黄米馍馍分两种,一种是不包“含子”(馅儿)的,一种当然就是包含子的了。

黄米馍馍的含子也很特别。含子的基本原料是豇豆和红枣。将煮熟的豇豆和红枣用力挤压掺合在一起,做成一种豆枣泥,这就是黄米馍馍的含子了。枣多的含子会甜一些,枣少的含子就淡一些。

不包含子的黄米馍馍最好蒸。揪一块黄米面团在手中往圆滚一滚,再一圈一圈摆进热气腾腾的大锅中,十来分钟以后就蒸熟了。有含子的黄米馍馍蒸起来复杂些,要先作一个米面皮,再包进去一小团枣泥馅,才可以放进锅里蒸。蒸熟即可食用。

实际上,蒸黄米馍馍的辛苦和紧张还不在于黄米馍馍是不是包含子,主要是这黄米馍馍一蒸就要蒸一两斗黄米面,一蒸就需要从早到晚整整蒸一天──这一天黄米馍馍蒸下来,你不叫辛苦才怪呢!

不过,这蒸黄米馍馍即就是辛苦也值得。这一天黄米馍馍蒸下来,有时候整整一个正月都吃不完,一直可以吃到二月出了头,以后的日子自然就轻松了。所以,一般到了蒸黄米馍馍这一天,一家人兴致都很高。如果一个家中有五六口人的话,则男人们总是蹲在地下管烧火,婆姨们都是坐在炕头捏馍馍。至于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们,经常是一边往嘴里吃馍馍,一边到院子里抱柴火──蒸馍馍要蒸一整天,自然要烧掉不少的柴火了。孩子们抱柴火抱得高兴了,嘴里还会念叨出一首古老的歌谣来:

猪搂(抱)柴,

狗烧火,

猫坐在炕头上捏馍馍!

而念罢了这一首歌谣后,在通常情况下,这蒸黄米馍馍的气氛就会变得更热烈。“猪搂柴,狗烧火,猫坐在炕头上捏馍馍。”把人们比成猪或狗,在清涧河方言中就成了骂人的话,可让人们当猫却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事。清涧河一带的人们都认为,“人学三辈好,才可以转一个猫”,所以人人都愿意当猫不愿意当猪狗。而当猫的都是捏馍馍的婆姨人,所以,婆姨人们尽管捏 馍馍捏得很辛苦,但由于受到了表扬,心中也高兴,也好象并不觉得累。这么着,一家人欢欢喜喜的蒸一天,也就把十几锅黄米馍馍全蒸出来了。

不过,即就是蒸完了黄米馍馍后,也不敢忘了要留下一块“老酵头”。因为黄米馍馍是一种年茶饭,每年过年都要蒸,都要用酵子来发面。而一旦没有了这“酵子”,那米面就会起(发酵)不好,黄米馍馍就会蒸成一种欠酥欠软的“石砭砭”。吃又不好吃,不吃又可惜,把人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中,这样多不好!但有了“酵子”就好了,将头一年留下来的酵子先单另提前一天发起来,则黄米馍馍保证蒸得又酥又甜又大样,待客送人都光彩。你看这酵子重要不重要?

那么,这酵子又究竟是什么呢?酵子实际就是一团小碗大小的发酵出来的黄米面。把头一年蒸黄米馍馍时的一小团黄米面,留一块珍藏到第二年,这就是所谓的酵子了。

可不要小看了这酵子。这酵子可是从老辈人手中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黄米馍馍老酵头”。这极其深刻的经验,也是老辈人总结出来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酵子实际上就是黄米馍馍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黄米馍馍自然“活泛”不起来。自然要变成一种又酸又硬的“石砭砭”。这样的黄米馍馍自然不好吃,这样过年自然也过不好。黄米馍馍是清涧河流域。人们一种主要的年茶饭,一种主要的年茶饭不好吃,那过年还会有什么味道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