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乐山大佛地理位置 四川乐山大佛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是怎样修建的?

乐山大佛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位于岷江、大渡河以及青衣江三江汇合处,依山凿成,通高71米。即便到了当代西南地区的自然灾害仍然频发,更何况是在技术落后的古代,因此乐山大佛这片区域的江河常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惨剧,这样的情况使得百姓的生活可不堪言。

海通禅师见到这样的情景,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山岩上临江凿一座人世间最大的弥勒佛像,让他可以万世千载保佑苍生。这一举动也载入史册,史书里面描述了开工时的场景“万夫竞力,千锤齐奋,大石雷坠,伏螭潜骇” 。这也说明了这是由人工开凿的一尊大佛。

但是在修建的过程中并不顺利,首先就是资金问题,于是海通禅师遍行大江南北、江淮两湖一带募化钱财,开凿大佛。也把这个计划上进于朝廷 ,同时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这样才让他的计划得以进行,说白了,在那个年代,有了王权的支持就有了建造乐山大佛的资本:财力、人力、专业浩大的技术团队,只有这样才能集合一切的资源。

一切都到位之后,就是夜以继日的开凿,但是呢,事情的发展呢,往往都不是那么顺利,大佛经过了几次停工,都是因为前线战事吃紧,这个工程就一直搁置,甚至到后面海通去世了也没有修完,也分为了几个人继续做这份工作才逐渐修完。

其中,乐山大佛还韵涵了许多古人的智慧,整个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结晶,也是佛教文化的体现,他已经在战争中,被多次损害,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军阀占据了乐山,将大佛的左眼打了一个窟窿。 大佛的留存已经是相当不易,保护这份文化就是我们当代人的任务。

乐山大佛是在四川的那个位置呢?

乐山大佛在四川省乐山市。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已经开始施工前打围封闭。

扩展资料

乐山大佛主要面貌:

1,石块发鬈

大佛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

2,木质双耳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证实了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的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

3,胸部残碑

据1962年维修的负责人黄高彬和罗伯衡介绍,当时发现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开洞一看,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在四川哪里

乐山大佛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具体位置:乐山市市中区凌云路中段2435号。

乐山大佛距省会成都约150公里,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形卧佛等组成,游览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集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属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范围,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乐山大佛于8世纪从山坡上雕刻而成,高71米(233英尺),是世界上最高的石刻佛像。

达到交通:

铁路:成昆铁路横贯市属夹江、峨眉山、沙湾、峨边、金口河等5个县、市、区 ,乘火车到乐山、峨眉山旅游可在成昆线上的峨眉山站下车,该站距峨眉山风景区大门(报国寺)10公里,距乐山市中心31公里。也可以在成昆铁路的乐山北站下车,搭乘乐山夹江班车前往乐山市区,30分钟即可到达。

公路:从成都到乐山走高速公路仅162公里,成都北门、西门、新南门车站有定时班车,各旅行社有旅游车。乐山与峨眉山市相距31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通,每10分钟就有一班车。除成都和峨眉山外,乐山还有发往重庆、内江、自贡、宜宾和雅安高速公路客运专线。从市中心区到附近区县均有高等级公路相通。

水路:乐山位于岷江和大渡河交汇处,每天有数十次旅游班船至乐山大佛。乐山港有通达宜宾、泸州、重庆的客轮。

航空:乐山市中心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仅150公里,全程为高等级公路。市区内设有民航、火车售票处,可购买到成都发往全国各地的飞机票和火车票。

四川大佛山在哪里?

四川大佛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

门票情况:

1、乐山大佛景区门票:80元/人次(含乐山大佛、乌尤寺、麻浩崖墓)东方佛都票价:60元/人 佛国天堂票价:8元/人。

2、乐山大佛优惠票:80元/人次。

A、1.2米以上全日制大学本、专科,中专、初高中、小学学生凭学生证购买优惠票。

乐山大佛地理位置 四川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地理位置 四川乐山大佛


B、60至69周岁的老年人凭身份证或老年优待证购买优惠票。

C、残疾人凭残疾证购买优惠票。

D、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颁发记者证的记者凭有效证件购买优惠票。

3、乐山大佛特惠票:10元/人次(本地人持本人身份证在周末时候购票)。

4、乐山大佛游江票(游船票、快艇票):50元/人次。

自2018年9月20日起,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由90元/人降为80元/人。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前乐山处于三江交汇处,水势凶险,乐山大佛从开始到完工一共花了90年。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1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90年。以完成后的时间来计,这尊佛像距今1215年。在这1215年中,大佛裸露在外的时间有700多年。

最初,建筑者们修建了大像阁这一巨型建筑来保护大佛,在南宋的《长江万里图》里,可以看到以前大佛所在的宫殿。但是,大像阁在宋元时期被毁。没有了遮风挡雨防光的保护,大佛常年经受风吹雨打和植被侵蚀。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物病害,主要是由地衣、苔藓和其他生物藻类、霉菌所造成的。当地降水充沛,植物生长的季节性明显。降水丰沛时,地衣、苔藓会变成绿色,温度降低后它们会进入休眠期或死亡,这时大佛的头部就会发黑。尽管后人修葺时在大佛的头部和胸部设有保护层,但经过风吹雨打,保护层上还会附有极微量的泥土,可即便是这样的毫米级泥土,也足够苔藓类植物生存。

除花脸外,乐山大佛还出现过闭眼和流泪,分别是1962年、1963年、1976年、2000年。对此,民间有显灵等类似解释。但从科学角度解释,大佛闭眼流泪的真实原因是空气污染形成酸雨的后果。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业建设、大兴土木,大气污染逐年加重,而且四川盆地空气湿度较大,酸雨沉降更为严重。受到空气污染导致的严重酸雨腐蚀,人们就会看到大佛眼睛下面像泪一样的水痕。经过清洗,就可以解决这一现象。

乐山大佛高71米,坐镇三江汇流处,全身沿凌云山天然山体凿刻。不过,凌云山的土质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在不同砂岩层之间夹杂了30-50厘米厚的泥岩层,形成了渗水和排水的不一致。建造大佛的古代匠人在大佛的螺髻耳部、胸部修建有排水槽和排水廊道,但由于砂岩渗水性很强,泥岩渗水性较弱,积水在其中堆积后并不能穿透外壳排出,再加上温差、湿度差等因素影响,造成岩石鼓起或开裂。

乐山大佛地理位置 四川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地理位置 四川乐山大佛


因此,如何保护大佛成为环境保护和建筑学的一项重大科研课题。根据历史记载,可以考证的对大佛的修缮已有14次之多。但是,正如人的疾病防治一样,也应当对大佛采用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目前,我国有30多处世界遗产正遭受空气污染的损害,峨眉山、泰山、黄山、武夷山等,都处于酸雨和其他有害气体污染的包围之中。减少污染,不只是在保护我们自身,也是在保护中国的世界遗产。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2

谈到四川,很多人都会想到美丽的自然及人文风光,当然还有那诱人的川味美食。四川以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吸引着八方来客。四川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三星堆、峨眉山、九寨黄龙、乐山大佛等等。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前乐山处于三江交汇处,水势凶险,来往的船只经常会船毁人亡。凌云寺的高僧海通和尚就希望建造一座人世间最大的弥罗佛,来镇住汹涌的江水保佑苍生。但是建造这样一尊大佛以当时的技术而言无疑是一件艰巨的工程,而其耗费资金巨大。

乐山大佛地理位置 四川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地理位置 四川乐山大佛


高僧海通和尚为了这座大佛四处化缘筹集资金,佛像修建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乐山大佛的修建也一度中断,40年后剑南四川节度使韦皋捐献了自己的俸禄才让大佛得以重建,乐山大佛从开始到完工一共花了90年。说来也奇怪,自从大佛完工后,三江汇流的江面依然波涛汹涌,但是此后却再没有出现一起船毁人亡的事情。

人们赋予了乐山大佛很多神秘的色彩。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大佛曾经闭眼流泪的传说,传说乐山大佛闭眼流泪分别是1962年、1963年、1976年。1963年自然灾害,饿死的人数于万计,岷山上漂浮众多尸体,大佛不忍看这人间的悲剧,痛苦的闭上眼睛并默默的流泪。1963年的时候,灾情好转,大佛重新睁开了眼睛。

1976年,毛、朱、周三领导俱逝,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大佛怨天不公,面露怒色。实际上,佛像闭眼的原因是酸雨,或者叫酸性沉降,这是一种能够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的降水。

酸雨还会导致建筑材料变脏、 变黑,从而影响城市市容质量和城市景观,因此被人们称之为 “黑壳”效应。佛像闭眼正是一种典型的酸雨“黑壳”效应的体现,佛像上眼睑变黑,多处表皮脱落,造成了佛像闭眼的视觉效果。

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开始施工封闭。 2019年4月26日,乐山大佛历时近半年的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工作结束,乐山大佛以全新面目示人,宣布正式“出关”。

大佛旁的凌云寺创建于唐初,开元初年(约713年)开凿佛像,寺宇又有扩建。

凌云寺因当时属“上州”的'嘉州最具规模“中心大寺”,且“工作精妙”,得以保存,并在佛教寺院改名现象较普遍的唐宣宗时,一度改名报恩寺。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流泪3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 石刻弥勒佛坐像 。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建造于唐代的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迷。事实上,根据后来诸多专家考察证实,这座被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

19 89年,历时两年多的“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科研项目正式启动。其间,在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对乐山大佛进行全身“透视”体检的时候,发现大佛龛窟右侧临江一面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巨大的摩崖碑,即《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

经实测,该碑高6.6米,相当于两层楼房的高度;碑宽3.84米;面积为25.08平方米。这通摩崖碑的发现具有相当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直接确定了这座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 也是研究“世界文化遗产”的乐山大佛现存唯一可靠的第一手直接文献。

佛像的宗教内涵: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

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

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

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势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