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中郎将是什么官(唐朝时期中郎将是什么官)

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的中郎将是什么官职呢?

中郎将原是九卿光禄勋属下官员,汉朝朝廷设三公九卿,百官以丞相为首,名称时有变动,有汉武时设内朝对抗外朝即丞相制的朝廷,达到君权坐大,而光禄勋也由原来的名称郎中令改为光禄勋,职权似有所加大,主要负责皇帝身边的事务,算皇帝的近侍。

光禄勋的属官有负责议论的大夫;负责宾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谒者;供奉宫廷、等待受职的诸郎;以及期门、羽林等禁卫军。这些部门需要专人管辖,统率皇帝近卫军的首领便是中郎将,有虎贲中郎将统虎贲郎,羽林中郎将,统羽林军,初期都是秩比二千石的官员。中郎将脱胎于皇帝的近卫性质的警卫部队职务,到东汉时又再反复,不再局限于禁卫统领等职,也可以带领外兵出征成为军事将领,是一个大致介于军队首长将军和地区部队首长校尉之间的阶层,如使匈奴中郎将、北中郎将等,既内又外,成为统内统外皆可的军职。

到汉末三国时,比较著名的有建威中郎将周瑜、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五官中郎将曹丕等人。而曹丕的职务,其时魏国已经存在,连钟繇、夏侯敦也担任魏国官职。曹操却让曹丕担任朝廷的五官中郎将,类似副丞相,制衡监视的意图明显。五官,有百官的意思,东汉规定,做郎官服役到五十岁以上的人,可以分配到五官中郎将麾下,其余郎官则归左右中郎将管理。

汉朝的武职原分为三个系统,即将军、中郎将、校尉。一品将军为大将军,二品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三品则是四征四镇将军,之后就是杂号将军。而中郎将职位在杂号将军之上,将军平时无战事不设置,常设的只有中郎将,秩比二千石,应该属二品。校尉主要以地方划分,如司隶校尉,汉武时有屯骑、步兵、越骑、长水等校尉,汉灵帝时又设八校尉,曹操曾任典军校尉。后来地位没落,渐居于中郎将之下。

中郎将相当于现在什么职务

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军区警备团的司令。中郎将最早设置于秦朝,后来汉朝延续了秦朝的制度,所以在武将上也一直采用中郎将这个职位。汉初时期,武将一般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个级别,其中将军并不是常设职位,只有遇到战事发生的时候,皇帝才会设将军一职。

这样一来,中郎将就成为了武官中最高的职位,年俸禄超过两千石,与各地的政府大员待遇差不多,按照今天的官位来算,相当于各军区的司令员。

扩展资料

在秦末汉初时期,中郎将的官位很大,而且还有一定的实权,不过等到东汉末年的时候,中郎将一职的权力就被大大削减了,因为东汉末年战事频繁,各种将军层出不穷。

所以中郎将一职就被降低了,但千万别小看了那个时候的中郎将,虽然职位被降了,但权力依旧没有减弱。三国时期位居中郎将一职,掌握实权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曹丕。

诸葛亮是被刘备封为中郎将的,因为刘备在拥有了荆南四郡之后,其官位依旧是一个将军,所以给诸葛亮的官职自然也只能是中郎将了,虽然只是一个中郎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郎将

古代的中郎将是什么官职?

中郎将这个职务,最早是在秦朝被设置,后来到北宋时被废除,前后延续长达一千五百余年。在这个时间里,中郎将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其中,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这段时期,中郎将这个职务的含金量是有史以来最高的。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其中这位卢植,不仅是刘备的老师,还是曹操早年最崇拜的偶像,他当时的官职,就是中郎将;后来卢植获罪被免,接管卢植军队的人,叫做董卓,其职位也是中郎将。

与此同时,在平定黄巾起义中,东汉帝国有两位名将表现最为亮眼,被称为是当时的帝国双壁,也是东汉军界资格和威望最高的两个人,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皇莆嵩和朱儁,当时他们两个的职务,分别是左中郎将和右中郎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东汉末年的中郎将,已经可以说是东汉帝国军界的扛把子,其权力和地位不可谓不高。

当然,中郎将原本的职务,并没有这么大。在先秦时期,“中郎”只是作为君主的近侍被设置,其职能大体是管理皇帝的出行车驾、马匹并保卫君主、照顾起居等等,俸禄只有区区六百石。

等到了秦朝和西汉初期,中郎开始负责统管皇帝的侍卫,于是更名为中郎将,当时中郎将共分为五官、左、右三个官职,即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候的中郎将,级别依然不高,它就相当于是皇帝身边的侍卫首领。

再等到汉武帝时期,他为保卫皇宫的安全,特意设立了一支精锐的皇家禁军,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意,即羽林军。而这支军队的统领,被称为“羽林中郎将”。由此,中郎将才正式成为统管皇帝禁军的的高级将领,俸禄也变成两千石,和地方各郡郡守相当。

后来西汉皇帝又将宫廷卫士正式命名为“虎贲郎”,他们的统领也就被称作“虎贲中郎将”。自此,中郎将也就由三个变成五个,即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和虎贲中郎将,主要负责统帅皇帝的侍卫和禁军,俸禄均为两千石。

等到东汉时期,中郎将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而普及的官职,其职能也从统率禁军变得更加宽泛,成为统兵的高级将领。

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汉时期武将们的军衔和职务主要可分为三个级别:将军、中郎将、校尉,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上将、中将、少将。

由于当时将军职务都不常置,通常只有遇到大规模战争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武将们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就是中郎将。

也正因为此,等到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政府派出去镇压黄巾之乱的三军统帅,基本都是中郎将,由此中郎将一下子变得风光无限,其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直接可比肩高级将军。

不过,正所谓成也黄巾起义,败也黄巾起义,因为这场大叛乱,让很多将领获取到军功,所以各个将军职务被任命出来,比如后来皇甫嵩任被认命为左车骑将军,朱俊任被认命为右车骑将军。在这种背景下,中郎将的含金量自然下降了一个档次。

再后来,等到这些将军们都变成割据一方的军阀后,他们为笼络自己的得力手下,通常会任命他们为中郎将。

比如,袁绍手下的张郃、吕布手下的高顺、刘备手下的诸葛亮、孙策手下的周瑜等等,都曾被任命为中郎将。在这种背景下,中郎将不仅由中央官职变为地方官职,而且变得有些烂大街,其含金量自然又下降一个档次。

当然,这个时候的中郎将至少还有些价值,因为想得到它,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想得到中郎将一职的人,必须是这些割据一方军阀们手下最重要或最得力的人,相当于集团内部的二把手,否则它虽然变成地方官职,但也不是一般人能轻易获取。

但是,等到军阀混战后期,有军功的人越来越多,将军都开始普及化,中郎将直接就沦为中级将领,不再担任军队统领。再等到三国形成后,中郎将已经完全成为一个虚衔,一点实际价值都没有,史书上都已很难看到它的名字。

一直到唐代,中郎将才又被恢复为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品级在正四品下,为高级武职。宋朝初年时,中郎将曾用为虚衔,后来没多久被正式废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