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沈阳工学院怎么样(沈阳工学院怎么样专业)

本文目录一览:

沈阳工学院怎么样?具体点

沈阳工学院挺好的。

1、学校的管理是比较严。不过,在这个学校生活挺好的,校园很干净,让人很舒服,楼的整体风格一样,校园的绿化也很好,夏天的时候很漂亮。

2、学校面积虽不算特别大,不过也挺好的,绿化是周围学校最好的。不过管理方面比较严格。学校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专业都不错,是我校第二好的专业,不过性价比最高,发展前景最好。

3、学校有三个食堂,一食堂和二食堂离宿舍都很近,饭菜也都不贵,超市就在两个食堂之间,都很方便的。宿舍是6个人一寝。

扩展资料:

拥有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创新创业导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大力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建成了适应专业群发展的15个实验中心、127个实验室,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2个。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35亿元。学校通过“五位一体”模式和“六共”机制,密切校企合作,近三年与223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其中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174家,省级校外实践基地13家,保证了每个专业都有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参考资料:沈阳工学院官网-沈阳工学院简介

沈阳工学院是正规本科吗

是的。

沈阳工学院,位于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和2000年成立的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04年,教育部分别确认“两院”为独立学院。

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与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联合转设为沈阳工学院,同时撤销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和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建制,两所学院由独立学院转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

校园文化

SIT为沈阳工学院英文全称She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同时,“S”、“I”、“T”又分别是Science(科学)、Ideal(理想)、Think(思考)3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它们共同镌刻在三册打开的书籍上,寓意着学子们在沈工对学习科学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学会独立思考的三大价值追求;而那向左上方舞动的书籍正是沈工人的化身,象征着全体沈工师生追求卓越、锐意进取,互助利他、携手同行的学校精神。

1999表明了学校的创始时间为1999年;蓝色寓意沈工学子在优雅的育人环境里,畅游知识海洋,立志成才;黄色蕴涵收获、成果与成功之意,象征着学校勤奋耕耘、奋发图强、人才辈出、成果丰硕;圆形乃天之象形,象征着学校如旭日初升、前途无限光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沈阳工学院

沈阳工学院怎么样?

沈阳工学院不错,沈阳工学院师资力量强大、环境优雅、硬件设施完善。以下是具体情况:

1、师资力量

学校自有专任教师69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8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28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创新创业导师1人。

2、学校环境

学校位于沈阳、抚顺两个特大工业型城市区域交界处,地处辽宁省和东北亚中心地带的“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校园北依浑河,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占地面积168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

3、硬件设施

学校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大力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建成了适应专业群发展的15个实验中心、132个实验室,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各类实验示范中心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69亿元。

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拓宽师生全球视野,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打造“留学沈工”品牌。

全方位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与英、美、法、俄、意、韩、日等多个国家的34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互派学术文化交流、学分互认、共建实验室、本硕连读等项目。

以上内容参考 沈阳工学院-沈阳工学院简介

沈阳工学院怎么样?

沈阳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创建于1999年。学校位于沈阳、抚顺两个特大工业型城市区域交界处,地处辽宁省和东北亚中心地带的“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校园北依浑河,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占地面积168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留学生 18560余人。设有12个教学单位,在48个本科专业和8个专科专业招生。图书馆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56.21万册,电子图书141万册。构建了统一身份认证,多平台集成的智慧校园平台。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建设最好的应用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专家治学、全员育人、特色发展”的治校方略,大力弘扬“追求卓越、互助利他”学校精神;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施“协同育人、工学交替、理实融合、学用一体”的育人模式,构建了满足学生就业、继续学习、个性化发展的多样性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 社会 发展需要的,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

学校大力倡导“以贡献者为纲”的文化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一支适应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学校自有专任教师69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8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28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创新创业导师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29人。

学校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大力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建成了适应专业群发展的15个实验中心、132个实验室,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各类实验示范中心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69亿元。学校通过“五位一体”模式和“六共”机制,密切校企合作,建立深度合作校外实践基地171家,其中13家被评为省级校外实践基地。

学校树立了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注重专业建设,自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开展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以来,学校共有30个专业接受评价,其中23个专业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一;现有国家级专业改革项目2个、国家级“新工科”项目2个,“新农科”项目1个;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示范专业8个、省级优势专业10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一流课程33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7项。

学校致力于打造完善的服务学生发展的工作体系,注重做好大类专业分流与转专业指导、学业指导、跨校选课服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 健康 指导、考研规划指导、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出国留学咨询与服务等工作,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贴心的资助服务,并设立了多种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奖助学金项目。近年来,每届毕业生中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居辽宁省民办高校前列。

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开设双创课程,建立双创导师库,构建“1344”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获批为省级创新创业基地。学校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成立了百余个大学生创新团队和一批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每年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人数超过了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近三年,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成绩十分突出,荣获国家级奖励275项、省级奖励247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6-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评估结果中,我校位居全国同类院校第4(辽宁省第1)名,在全国普通本科高校中排名第260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拓宽师生全球视野,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打造“留学沈工”品牌。全方位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与英、美、法、俄、意、韩、日等多个国家的34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互派学术文化交流、学分互认、共建实验室、本硕连读等项目。

经过22年的奋斗,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15年,遴选为辽宁省首批十所全面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2017年,成为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近年来,学生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的2018年度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教育环境以及学校总体的满意率均在85%左右,各项指标满意度明显高出全国院校平均水平。学校在“2020软科中国民办大学办学水平排名”第8名,在“2020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第28名、辽宁省第1名,在“武书连2020中国民办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第16名。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发展形势,学校正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奋力谱写沈工改革发展新篇章,向着最好的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迈进!

(数据截止时间:2021年3月23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