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三巨头雅尔塔会议(三巨头雅尔塔会议是谁)

本文目录一览:

当年三巨头为啥选择在雅尔塔开会?苏联为会议做了哪些工作?

大家都知道,在1945年2月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苏联的斯大林三大国领导人,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历时8天时间举行了一场关于制定二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史称“三巨头雅尔塔会议”。那么,三巨头为啥确定在雅尔塔开会?苏联为此做了哪些工作呢?

这场会议无疑是二战期间最重要的一次会议。美国总统罗斯福对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各国的利益分配等问题十分关注,多次跟斯大林提出开会的意见,并向斯大林推荐了雅典、伊斯坦布尔等十几个开会地点,可是斯大林都以战事缠身离不开为由一拖再拖。丘吉尔想在地中海开会,因为罗斯福身患疾病,行动不便,所以不愿意长途跋涉,而斯大林始终坚持在苏联控制的地方开会。因为局势的变化,苏联的分量不断加重,英美不得不让步,迁就苏联。

鉴于这种情况,美国白宫首席顾问霍普金斯在一次和苏联驻美大使葛罗米柯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来把会址选定在黑海附近。所以,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也不得不为总统在黑海选定一处适宜的地方,初步确定把没有遭到德国完全破坏的雅尔塔,沙皇曾经的巡狩地作为会议地址。

会址确定后,在1944年底苏联开始了对雅尔塔可以使用的三座宫殿进行了紧锣密鼓整修,以满足会议的需要。

这项工作就交给了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内务部人民委员贝利亚负责。贝利亚是斯大林的头号得力干将,他的特点是能够克服别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做出让斯大林难以想象的工作成果。为做好这项工作,1945年1月8日,贝利亚下达了一道命令,拿出最高的标准整修会址。随即在他的指挥下,一场浩大的工程展开。一千五百多节的火车载运建材、设备、家具、家电和食品,用沙皇时代的旧铁路源源不断运往克里米亚。秘密警察将军克鲁格罗夫和建筑专家沙夫吉杨随时听从贝利亚差遣。

从雅尔塔附近抽调了施工人员,还有黑海舰队和红军工兵营以及战俘部队,共计12000多人。他们分成两班,一班工作12个小时,昼夜不停。苏联对美国罗斯福总统格外重视,把在1911年沙皇尼古拉二世翻建,专为夏天避暑之用尊贵的里瓦迪亚宫供他下榻。考虑他行动不便,把这座宫殿一直作为会议的主场所地。施工除了苏联内务部监工,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的女儿凯瑟琳为美方监工之一。这座宫殿装潢了91个房间,安装了暖气系统,架设了20条电话线,建设了坚固的地下防空洞。苏联还为美国与会人员安排了60名服务人员和40台汽车,而且大部分为美国制造。可见苏联极为用心。唯一缺陷是浴室、卫生间太少,30人只有三间可用。所以在早晨七、八点钟站会看到三位元帅在排队等候上厕所。

经过20余天昼夜不停地忙碌,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在雅尔塔附近的沙基空军基地建造了一栋房子,以保障英美空军人员使用。斯大林元帅和苏联代表团住在尤素波夫宫,位于英美代表团中间的位置上。贝利亚特别关照尤素波夫宫,加盖了两米厚的水泥屋顶和一米砂石覆盖的防弹、防瓦斯掩体,可以抵挡500公斤炸弹的直接袭击。贝利亚还调动国家安全部门人员负责通讯安全。在会址有八个连队负责电话通讯的维修和安全,一个士兵负责一公里长的电话线。

由近250架飞机和部署在附近的300门高射炮和机关枪,负责克里米亚空域的安全,对任何闯入克里米亚空域而警告无效的飞机,一律击落。2月2日,总统罗斯福和首相丘吉尔抵达沙基基地,驱车前往雅尔塔。一路上没有积雪和一个闲杂人影和车辆,迎接他们的是精心挑选在沿途站岗的士兵,其中还有不少女兵。做这样的工作是贝利亚的拿手好戏,身为苏联秘密警察的功勋人物,他深谙此道。在他的组织指挥下,提前对该地区近八万居民进行了身份检查,并逮捕了825名可疑分子。

克里米亚的内务部指挥官克鲁格罗夫将军向贝利亚报告了自己的三项重点任务:一是防止盟国在苏联安排特务,二是找出盟国海军人员中的特务,三是防止盟国水兵上岸时出现挑衅和反苏宣传。从美国与会代表下榻的里瓦迪亚宫到苏联代表入住的尤素波夫宫,中间有三道警卫士兵,其中一道还配备有军犬,防范极为严密。代表团人员要随身携带证件,因为十步就有一岗一哨,卫兵随时查验证件。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分别是谁?

三个巨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是美国(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三个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于。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苏联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目的是讨论欧洲战后重组问题。议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积极作用

雅尔塔会议对苏联来说,是一次取得广泛成果的会议。主要是:取得了分区占领德国的权力;确定了有利于苏联的苏波边界,保留了苏联支持的波兰卢布林政府;“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

所以,就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

雅尔塔会议基本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1945年7月17日~1945年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实际上是对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和规定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缮。

法国落选雅尔塔会议三巨头的原因

法国宣扬共产党思想。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分别是美国的罗斯福、苏联的斯大林、英国的丘吉尔。而三人与法国的共产东思想不合,导致法国落选没有加入到雅尔塔会议,因为雅尔塔会议室帝国中的交流。

影响深远的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 历史 意义的国际会议。在德国法西斯濒临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在望的背景下,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美英苏三国领导人会晤,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大国领导人的第二次会晤。雅尔塔会议不仅研究了反法西斯大同盟协调合作彻底战胜法西斯的问题,还讨论了战后国际与地区秩序的安排问题。由于雅尔塔会议为战后国际秩序作出了重要的制度性安排,战后国际秩序也因此被称为雅尔塔体系。

协调对德国日本的作战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红军成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力,不仅把德国法西斯侵略者赶出了自己的国家,还解放了被德国侵略的其他国家,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与苏联国际地位提升相对应的,则是大英帝国风光不再,军事和战略决定权已经转到了斯大林和罗斯福手中。

欧洲战争即将结束,苏联红军和盟军分别从东西两侧开始向德国本土进攻。按照罗斯福“先欧后亚”的战略,协调下一步对日作战的问题是重点。苏联红军在抗击德军中显示了自己的威力,罗斯福希望苏联出兵对日作战。罗斯福和斯大林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举行会谈,斯大林告诉罗斯福,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得不到满足,就很难向人民解释为什么要去同日本作战,因为日本并未入侵苏联。罗斯福满足了斯大林的要求。1945年2月11日,斯大林和罗斯福邀请丘吉尔共同签署了《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之协定》。

在欧洲秩序安排上的博弈与妥协

德国问题是雅尔塔会议上最为突出的问题。三国首脑讨论了战后对德国的处置问题,确定了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以及对德国分区占领的原则。在德国武装抵抗最后被击溃后,三国将共同使纳粹德国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条款,美英苏三国军队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解散德国一切武装力量及其总参谋部,没收或销毁德国一切军事装备,拆除或管理其全部军事工业,惩办战犯,消灭纳粹党及其制度,消除纳粹及军国主义的影响,确保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的和平。在德国赔偿问题上,苏联与美英两国领导人分歧严重,斯大林的目标是尽量削弱德国,并使德国在10年内向战胜国赔偿200亿美元,其中一半给苏联。美英两国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训和保持德国生存的需要,虽然原则上不反对德国支付实物赔偿,但反对规定具体赔偿数额。这一问题未能达成协议,决定将此交由在莫斯科设立的赔偿委员会处理。

三国首脑争论最激烈的是波兰问题。在波兰领土问题上,斯大林要求承认苏联对波兰东部领土的吞并,以“寇松线”为波兰的东部边界,并提出用德国的领土在西部给予波兰补偿。美英首脑同意按斯大林的方案解决波兰东部边界问题,但波兰西部疆界问题留待和会解决。“三巨头”争论的另一个问题是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问题。美英承认的是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斯大林承认的是苏联扶植的卢布林委员会。罗斯福建议由波兰精英组成一个总统委员会,来承担组建临时政府的任务。英国因波兰问题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丘吉尔需要捍卫大英帝国的荣誉,他关心的是波兰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问题。但斯大林表示,在整个 历史 上,波兰一直是敌人入侵俄国的走廊,波兰是关系到俄国生死存亡的问题。由于苏联红军解放了波兰,王牌自然在苏联手中,最后“三巨头”达成协议,以苏联承认的卢布林委员会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波兰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该政府应“尽速根据普遍选举与秘密投票方式举行自由的、不受限制的选举”。

根据罗斯福的提议,会议通过了《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该宣言强调,欧洲秩序的确立,以及国民经济生活的再建,必须凭借足以使被解放的各国人民能够消灭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最后痕迹,并创造自己抉择的民主制度的程序来实现;三国政府认为必须协助被解放欧洲国家创造国内和平条件,成立民主临时政府,尽快进行自由选举等。该宣言体现了《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原则,表明三大国要在欧洲建立一种新秩序以保障欧洲的和平与安全。

确立战后国际秩序

雅尔塔会议就有关联合国的分歧达成妥协,为联合国的建立扫清了障碍。关于安理会的表决程序,美国提出的“雅尔塔公式”获得通过。“雅尔塔公式”规定:安理会每一理事国有一个投票权,安理会关于程序事项的决议,应以七理事国(美苏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国,外加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多数票通过,安理会对于其他一切事项的决议,应以七理事国的多数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但对于依区域办法或由区域机关而求地方争端之和平解决各事项之决议,争端当事国不得投票。也就是说,安理会通过除程序性之外的实质性决议时,必须贯彻“大国一致原则”,大国在实质性问题上享有否决权。

雅尔塔会议的最后一天,2月11日,美英苏三国首脑通过了《英美苏三国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公报》。正如这一公报所写的,在这次战争中的胜利以及建议中的国际组织的建立,将提供一切 历史 中最伟大的机会,使能在今后年代中创造这一种和平的重要条件。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国际机构,使所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各国继续合作,以防止再次发生世界大战。

雅尔塔会议具有两重性

雅尔塔会议是反法西斯大同盟合作的顶峰。雅尔塔会议巩固和维护了美英苏三国战时联盟,协调了盟国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部署,加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团结,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雅尔塔会议上大国加强协调,共同解决世界面临难题的合作精神,值得肯定。

雅尔塔会议本身也具有大国强权政治和大国霸权的色彩,反映了大国的民族利己主义。击败德日法西斯后,三国也在划分势力范围,并出现了许多矛盾与分歧,导致反法西斯大同盟发生分裂,美苏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雅尔塔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战后国际新秩序。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同,二战后所建立的国际秩序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的正义性,《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人民主权、民族自决与和平解决争端、国家主权不可侵犯等原则,被其成员国普遍接受,促进了殖民体系的崩溃,使世界的发展更加公正与合理。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和联合国机制,对调节国家间的矛盾、制止侵略和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二战后没再发生过世界大战,与此不无关系。

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呢?

雅尔塔会议是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在黑海以北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宫举行的一次重要首脑会议,讨论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制定和大国之间的利益分配。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战后对德国、波兰、远东和联合国的处置。目的是讨论战后欧洲的结构调整。雅尔塔会议在缓和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作战行动,加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惩治战犯,消除二战后纳粹主义、军国主义影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德国问题是雅尔塔会议上最突出的问题。三国元首讨论了战后对德国的处置,确定了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总原则,以及对德国进行地区占领的原则。德国武装抵抗最终被击败后,三国将共同让纳粹德国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条件,美、英、苏三军将分区占领德国。解散所有德国武装部队及其总参谋部,没收或销毁所有德国军事装备,拆除或管理其所有军事工业,惩罚战犯,消灭纳粹党及其制度,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确保德国不再扰乱世界和平。

在会议的最后一天,三巨头签署了《远东三大国协议》,其中提到了苏联对日战争的条件:1)维持外蒙古的现状;2) 萨哈林岛南部和岛附近的所有岛屿都属于苏联,以确保苏联在大连港的优先权。它继续租用由中国和苏联共同运营的旅顺港、中东铁路和南满洲铁路。在确保苏联优越权利的同时,中国必须维护满洲的全部主权。罗斯福与斯大林在达成这笔政治交易时,并没有征求中国政府的同意,也没有与丘吉尔商量,甚至美国国务卿都蒙在鼓里。

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作战行动,加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