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

什么是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21年12月7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平许愿墙”出现在南京地铁云锦路站、鸡鸣寺站、经天路站等多个地铁站点的通道内,将持续至12月13日。

在云锦路站,乘坐地铁的市民纷纷停下,写下各自心声,勿忘国耻、世界和平、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等等表达对那段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祈愿。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过程

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议,拟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2月13日为什么是国家公祭日

十二月十三日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痛和难过的日子,那一天会被所有中国人终生所铭记因为那一天是日军攻占南京的日子也就是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日子根据现代所计算平均十二秒便会有一个人去世,所以早在2005年赵龙就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这一提案提议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2014这一提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

当我们看到南京大屠杀所留下的遗址和照片会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我们可以通过照片上看到受害者的遗骨并且上面还有枪弹和刺刀留下来的痕迹,所以在12月13日南京会举行悼念仪式此时全城会拉响警报,而全国也会停止一切活动通过鸣笛来悼念死难者,其实国家公祭日的成立是情理之中,因为迟早会有一天这段历史被人们想起被人们悼念,而设立国家公祭日它的意义是非凡的但是不会因为现在中日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因为这是一段终究会被所有中国人所永久铭记的一个历史,并且这段历史不会随时代的进步而被掩盖,因为它已经深深的存在到了人们的心里,不会被抹去人们终究会记得日军在那年的12月13日做出的种种罪行,在那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里日军犯下的种种罪行这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个事实,所以正义永远不会缺席,历史也终将会被人们铭记。

所以身为青少年的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定当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不忘历史砥砺前行,在我们的努力学习下让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铭记历史,将祖国建设的越来越好,让这样的事件永远不会重复发生在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国家在世界上有话语权。

国家公祭日是哪天?

国家公祭日是12月13日。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

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的卫国战争纪念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爆纪念馆等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体现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而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表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


国家公祭日是几点举行的?

国家公祭日是每年的12月13日,具体几点并未规定。2018年12月13日上午7时整,政府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升国旗、下半旗仪式。同日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同时根据国务院的规定,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国家公祭日源于二战后各国对于战争的伤痛。

二战中,各国伤亡惨重,各国为了悼念在战争中牺牲的同胞,也为了铭记战争的惨痛教训,将精力致力于各国的和平发展,实行了国家公祭日,举国上下一同铭记历史的教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

国家公祭日为什么定在12月13日?

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设立。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纪念什么?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参战国政府大多设立国家级哀悼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

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议,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意义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这个特殊日子,彰显了纪念法则的开明自信,顺应了人民群众的集体意愿和共有意志,回应了民族复兴的中国 梦想,其意义非凡,影响大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家公祭日

2021公祭日是哪一天 我国的公祭日是什么时候

2021公祭日是哪一天 我国的公祭日是什么时候

2021公祭日是12月13日,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所有死难同胞。

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以中国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共同消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法西斯邪恶势力,壮大了人类的进步力量,促进了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1年国家公祭日是第几个:第八个

2021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日期:2021年12月13日星期日(始于1937年12月13日,距今84周年)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南京同胞惨遭杀害、整个南京城血流成河,俨然成了人间地狱。我们不能改变也不能忘却这一铁证如山的历史,也不能让他们被淡化被扭曲,我们要让这历史时刻被铭记,才能有我们的民族责任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