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中轴线上的建筑(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

国家大剧院是不是建在北京中轴线上?

不是,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

在京城中心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西侧,有一座2007年完工的新建筑:国家大剧院。这座建筑时间不长,也曾引起各界人士和京城百姓的极大关注。由于建筑设计者来自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因而对建筑本身人们议论纷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这座外观呈半椭球形建筑,特别是日出、日落的时候,在霞光的映照下,大剧院犹如一颗散发着璀璨光芒的明珠,令人赏心悦目。

& & 是建在中轴线上。

中国国家大剧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由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

& &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国家大剧院外观呈半椭球形,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1],占地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

北京新中轴线多少公里?

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其他建筑物亦位于此条轴线上。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至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为连接城市中心和亚运村,在二环路钟鼓楼桥引出鼓楼外大街,向北至三环后改名为北辰路,这条路成为北京中轴线的延伸,西边建造中华民族园,东边则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北京申奥成功后,中轴线再次向北延长,成为奥林匹克公园的轴线。东边建造国家体育场(鸟巢),西边则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再向北,穿过奥林匹克公园,到达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该公园中间的仰山、奥海均在中轴线上。

2018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已确定天安门等14处遗产点。[1]

北京中轴线是一套完整的故事体系。通过中轴线,能够了解中国人如何通过规划布局来表达对政治理念、文化象征和生活空间的认识。[7]

北京新中轴线,从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延伸到了88.8公里,就是今天北京南面的大兴机场,以及北边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就是北京新中轴线。

北京是一座古都,有一条清晰的中轴线。这条7.8公里的中轴线有五个主题,从永定门到天桥的1500米间,拥有数以千计的古树林木,所以它的主题是生态。再往北走1500米,从天桥到正阳门,是北京传统的三大商业中心,主题是经济。第三段是正阳门到午门,这一段有很多很多故事,主题是政治。再往北走,从午门到景山北门,这一段的主题是文化。第五段是从景山北门到钟鼓楼,是传统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区域,无论是南锣鼓巷、什刹海还是鼓楼前的广场,都是体现老北京文化的地方,所以这一段的主题是社会。

:北京新中心中周巷是多少工?

北京的兴中周巷应该是450公里左右,因为北京的新中兴收价是450公里左右,因为北兴东巷应买在450公里左右,所以说,北京的新中项在450公里左右,所以说,北京的心中现在450公里左右,因为北京的面馆,所以说北京的形象450公里左右

北京市新中轴线全长25千米左右,核心区宽度约1000米,是北京市的脊梁,也是形成北京市空间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建筑风格?

故宫建筑特色有:

1、木质建筑群-多用榫卯结构,相互勾连的木质结构不费一钉一铆就将整座建筑连接;

2、以中轴线为延伸的对称布局-整体布局中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秩序井然。三大殿和后三宫及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3、建筑色彩的文化内涵-金红表皇权、黄琉璃屋顶,红色墙壁。

答:1、故宫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故宫的建筑在整体和细节上都非常强调对称性,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的对角线中心,四角都有十只瑞兽,东西六宫也是相对排列,井然有序。

2、其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而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

故宫的建筑风格是

(1)帝王宫阙,民族风格;

(2)中轴布局,左右对称;

(3)红墙黄瓦,雕梁画栋;

(4)屋顶多样,屋脊装饰丰富,等级分明。

建筑空间布局分布规律?

古建筑群的一般分布规律
(1)大都呈群体分布, 有主体建筑、主要建筑 与次要建筑之分。
(2)特别讲究中轴线布局,常把主要的建筑物都分布于中轴线上,而 其中的主体建筑则按照 “正殿高大而重隐深藏” 原则而设。

什么是房子纵向建筑中轴线?

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叫横向轴线。其编号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编写在轴线圆内。

沿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叫纵向轴线。其编号方法采用大写字母从上至下编写在轴线圆内(其中字母不用)。

从任意一个平面图形出发,此平面图形为将要形成的杆件的横截面,随后该平面图形移动,其所经过的空间成为杆件的形状,移动过程中平面图形的形心轨迹成为杆件的轴线。

纵向轴线就是垂直于主要方向的轴线 中轴线就是居中对称! 所以 一个房子有纵向建筑中轴线说明这个房子是居中对称的。 比如天安门,比如帕提农神庙,这样的建筑 的中心对称轴线就是纵向建筑中轴线。

故宫中心轴宫殿作用?

故宫各个宫殿的名称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交泰殿、东六宫;他们的作用分别是: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仪式的地方;中和殿则是皇帝静思的场所,在前往太和殿举行仪式之前,皇帝可以稍作休息和操练;保和殿是除夕节上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地方,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交泰殿是为皇后举行生日宴会的场所;东六宫是皇帝后妃和子嗣的住处。

1、交泰殿(储印场所)

中轴线上的建筑(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


交泰殿,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明清宫殿建筑,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

凡遇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皇后在这里接受朝贺。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把象征皇权的二十五玺收存于此,遂为储印场所。

中轴线上的建筑(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


2、乾清宫(皇帝寝宫)

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北京市故宫内廷中路。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建筑占地面积约1400㎡。

明至清初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自雍正移居养心殿后,乾清宫便成为皇帝召见和选派官吏、批阅奏报,处理日常政务和举行重大赐宴活动的场所。

清代,每年凡元旦、万寿节等节日,都要在乾清宫举行赐宴活动,唯有千叟宴规模最大,场面最盛。

康熙六十一年春,召集叟老千余人,宴燕于乾清宫前,赋诗并赐众叟寿仗。乾隆五十年正月,弘历为庆祝国家殷实富足,在乾清宫举行的千叟宴比康熙时规模更大,有三千耆老入宴。

3、坤宁宫(皇后寝宫)

坤宁宫位于北京紫禁城交泰殿北,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交泰殿后面。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面阔九间,原来是正面中间开门,有东西暖阁。

清代坤宁宫就成了专门的祭祀场所,也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地方。当然,它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清朝皇帝大婚时要在这里住两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宫殿。

4、太和殿(举行重大典礼)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5、中和殿(举办庆典时官员朝拜和奏事)

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

明清两代,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

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时,皇帝都会先到中和殿阅读写有祭文的祝版,查看亲耕用的农具。在参与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的类似活动前,皇帝也会在这里阅读祭文。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送呈皇帝审阅。给皇太后上徽号时,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阅读拟好的奏折。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

外朝:

太和殿:举行外朝大型典礼的地方

保和殿:明代为大典前皇帝更衣休息的宫殿,清朝为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的场所。清朝时也是科举殿试的地方。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

弘义阁:清代为内务府银库,收存金、银、制钱、珠宝、玉器、金银器皿等物品的地方

体仁阁:内务府缎库

文华殿:清朝举行经筵典礼的地点

集义殿:皇帝经筵礼毕,就在这里宴请大臣。

主敬殿:清朝皇帝常于春季在此御经后择日赐筵。

文渊阁:清朝的藏书楼,曾专贮《四库全书》

内阁:明清内阁官员处理事务的地方

上驷院:掌管皇宫所用之马的地方

南三所:清朝时皇子居住的地方

中轴线上的建筑(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


南三所东面的建筑为御药房和太医院

御茶膳房:宫中最大的膳房

箭亭周围的广场:为皇帝皇子跑马射箭的场所,清朝时也是武举殿试的地方

武英殿:明朝时曾经是皇帝斋居和召见大臣的地方,清入关后,多尔衮在此摄政理朝,康熙之后为编辑、刻版、刊印御书的地方

咸安宫:清代内廷在此教习八旗子弟

尚衣监:制作皇宫中的御用服装的地方。

浴德堂:修书处

南薰殿:是藏储历代帝后名臣画像的地方。

灯笼库:存放宫中所用灯笼的地方

焕章殿:是钦定编纂书籍校勘装潢的地方

内廷:

乾清宫: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

交泰殿: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是皇后生日时接受庆贺礼的地方

坤宁宫:明朝和清朝顺治、康熙年间皇后居住的地方,雍正之后为祭祀的地方

养心殿:明朝和清康熙年间为宫中造办处,雍正之后为皇帝居住的地方

东西六宫:为明清后妃居住的地方

东六宫(景仁宫、钟粹宫、承乾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

西六宫(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

慈宁宫:明清两朝太后所居

宁寿宫:清朝为太妃、太嫔等先帝后妃所居,乾隆年间改建作为乾隆退位后养老所用,慈禧万年也曾一度在宁寿宫居住过

寿安宫:清朝为太妃、太嫔等先帝后妃所居

寿康宫:清朝为太妃、太嫔等先帝后妃所居

英华殿:明清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礼佛之地。

重华宫:乾隆大婚后所居住之地,后为过年时皇帝诏赐大臣赐茶宴联句的地方

毓庆宫:清朝皇太子,皇子所住的地方

奉先殿: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

斋宫: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

雨花阁:佛堂

畅音阁:帝后听戏的地方

漱芳斋:帝后听戏的地方

延庆殿:立春时,皇帝九叩迎春为民祈福的地方

天穹宝殿:宫中道教活动的场所,祭祀所用

建福宫:收藏珍奇文物的贷方

北五所:明朝时为低级嫔妃和宫女所住的地方,清朝初期为皇子所居,后皇子搬住南三所后被改为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古董房

茶库:管理存放各种茶叶的机构,在延禧宫东边院落

缎库:管理存放各种绸缎衣料的机构,在延禧宫东边院落

御花园:为皇帝、后妃娱乐休闲的花园,其中包括的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万春亭、绛雪轩;西路建筑有延辉阁、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

建福宫西花园:建于乾隆年间,为皇帝、后妃休憩、娱乐的场所,有延春阁、敬胜斋、碧琳馆、凝晖堂等建筑,花园风格不同于御花园的对称严谨,更多了一些江南园林的感觉。乾隆十分喜欢这个花园,经常会小住于此

宁寿宫花园:为宁寿宫的相配的花园,建于乾隆年间,为清朝皇帝、后妃休憩、娱乐的场所,花园中的主要建筑物有古华轩、旭辉亭、抑斋、遂初堂、竹香馆、萃赏楼、延趣楼、三友轩、耸秀亭、碧螺亭、符望阁、玉粹轩、倦勤斋等。

慈宁宫花园:是明清皇太后及太妃太嫔们游憩、礼佛之处。花园中原有临溪观、咸若亭等建筑。地势平坦开阔,莳花种树,叠石垒池,意在使太后、太妃嫔们不费跋涉之劳而得山林之趣

建筑轴线交怎么表达?

建筑轴线相交的表示如:位于横轴线A上与纵轴线1-3轴线相交的墙体或梁,表示为:A轴线/1-3轴线;

位于横轴线B-D轴与纵轴线6轴线相交的墙体或梁表示为:B-D轴线/6轴线。

拓展资料

建筑轴线是人为地在建筑图纸中为了标示构件的详细尺寸,按照一般的习惯或标准虚设的一道线(在图纸上),习惯上标注在对称界面或截面构件的中心线上,如基础、梁、柱等结构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