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下列属于蒙古族特有的乐器是(下列属于古蒙古族特有的乐器是)

本文目录一览:

蒙古族特有的乐器有哪些

蒙古族特有的乐器有以下这些:

1、托布秀尔

托布秀尔是蒙古族特有的弦鸣类拨弹乐器,通常用胡杨树、樟木、榆树、桑木、松树挖槽而成,底面有4个圆形共鸣孔,琴杆上细下粗,杆首有2个或3个琴轮分置两侧,杆身和琴身可以雕刻或涂绘各种精美的图案,造型美观、音色优美浑厚。(蔺晶)

2、火不思

火不思,蒙古族乐器,又名胡拨四(蒙古语琴的意思),民间称其为胡不儿或浑不似,四弦、长柄,音箱呈梨形。火不思发音清晰、明亮、音色柔和优美,富有草原情调,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辛亮)

3、蒙古大鼓

蒙古大鼓,鼓框由硬木板条制成,两面蒙以羊皮,演奏时击鼓心、鼓边或鼓框,可以获得不同的音响效果,发音柔和响亮。

4、胡笳

管身木质,下部有3个圆形按音孔、上端管口不设簧片。多流行于内蒙古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马头琴

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声音圆润,低回婉转,音量较弱。

蒙古族特有的乐器有哪些?

蒙古族特有的乐器:

1、四胡

四胡是拉弦乐器,又称为四股子、四弦或者提琴。主要分为低、中、高四胡。

2、雅托克

雅托克其实就是蒙古筝,蒙古筝与古筝的构造和技法基本相同,只是演奏的乐器均是蒙古族的民歌和器乐曲。

3、胡笳

胡笳是蒙古族的边棱鸣乐器,又名为潮尔、冒顿潮尔。管身是木制的,管长58.5cm,管径1.8cm。

4、胡琴

胡琴是蒙古族的弓拉弦鸣乐器,其制作独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的风味。

5、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民间的拉弦乐器,其音色较为圆润、低回婉转、音量低弱。

扩展资料:

蒙古音乐的特点:

内蒙古地域辽阔,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因此,蒙古民歌既有风格上的统一性,又有地区色彩的多样性。

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在内蒙古地区大致形成了五个地域性风格色彩区:呼伦贝尔风格区、科尔沁风格区、锡林郭勒风格区、鄂尔多斯风格区和阿拉善风格区。

大体上来说,呼伦贝尔民歌多华彩重装饰;科尔沁民歌旋律平和流畅、蕴藉深沉;锡林郭勒民歌苍凉而古朴;鄂尔多斯民歌旋律活泼跳荡、大起大落;而阿拉善民歌则显得沉着而有耐力。各风格区之间既有音乐风格上的重叠,也偶有交错现象。

蒙古民族向有“诗的民族”之称,蒙古族居住的辽阔草原,世人称之为“歌的海洋”。自古以来,蒙古人素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作为一个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他们不仅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也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

蒙古族特有的乐器

蒙古族特有的乐器有哪些

蒙古族特有的乐器大致有五种,分别是四胡、雅托克、胡笳、胡琴以及马头琴,具体如下所示:

1、四胡

四胡是拉弦乐器,又称为四股子、四弦或者提琴。主要分为低、中、高四胡。

2、雅托克

雅托克其实就是蒙古筝,蒙古筝与古筝的构造和技法基本相同,只是演奏的乐器均是蒙古族的民歌和器乐曲。

3、胡笳

胡笳是蒙古族的边棱鸣乐器,又名为潮尔、冒顿潮尔。管身是木制的,管长58.5cm,管径1.8cm。

4、胡琴

胡琴是蒙古族的弓拉弦鸣乐器,其制作独

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的风味。

5、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民间的拉弦乐器,其音色较为圆润、低回婉转、音量低弱。

蒙古族是一个传统的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蒙古族的科学文化事业较为发达,同时音乐和舞蹈艺术上也是居于较为显赫的地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