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50字)

八达岭是世界遗产名录吗?

八达岭长城是5A级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八达岭长城距离北京城76公里,位于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号称天下九塞之一,是居庸关长城的前哨,更是都城北京的重要屏障,历来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最精华的部分,集巍峨险峻、秀丽苍翠于一体,以苍茫的风光和毛主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口号而冠绝天下。

八达岭是秦长城还是明长城?

先说结论,八达岭长城属于明长城,八达岭长城修建于明永乐28年,历经了明朝历代皇帝的修建以后,形成了较为雄壮的长城景观,历来就是北京西郊的名胜,位于北京西部的军都领上平均海拔达到了1800米以上,第40分的险峻。看起来非常雄伟。

八达岭是明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

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50字)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50字)


八达岭长城周边有什么景点?

1、长城碑林

全称黄崖关长城碑林,坐落在八卦城内,为一仿清建筑,院落宽敞。碑廊正前和正中,分别耸立着两块花岗岩石刻,分别镌刻着毛泽东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和邓小平的“爱我中国,修我长城”的题墨。长城碑林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碑林,包括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百将墨迹碑林和百家墨迹碑林。

2、石佛寺

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50字)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50字)


北京八达岭石佛寺风景区位于八达岭水关长城上风上水之宝地,明代《西关志》记载,石佛寺在居庸关北15里,因有石凿大悲佛像而得名,元朝末年修建并兴盛,石佛寺村座落于石佛寺旁,因石佛寺而得名石佛寺村。

3、岔道古城

古老的岔道城三面被青山环抱,城中原建有关帝庙、城隍庙、泰山庙、东狱庙等10座庙宇,还有守备衙门、公馆、戏楼等。西城门外有练兵的校场。还有粮秣、武器弹药仓库。城的东北两侧山顶各筑一座堡垒。周围山峰筑有嘹望敌情的烽火台。为加强防御,在西关外还建有土边城垣。

4、观音阁

在弹琴峡石壁上,有一小山洞,洞原为一个庙。顾炎武说:弹琴峡“水流石罅,声如弹琴,上有佛阁。”如今佛像已无,只剩洞口门楣。

5、长城全周影院

八达岭长城全周影院:北京长城全周影院有限公司位于八达岭长城旅游景区,主营业务是放映环幕电影。环幕电影采用先进技术,立体声音响,在360度的环型银幕上展现六千多公里长城古迹、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以及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秦始皇登基、孟姜女传说)、战争场面,向游客介绍长城的历史和现状。

八达岭长城建于哪个朝代?

八达岭长城是明朝建立的。

在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开始建,建了八十几年才建完。整个八达岭长城有1300多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建筑工程。

八达岭长城第一个烽火台特点文段?

第一个烽火台特点:蜿蜒曲折,近视庄严,远观宏伟。

八达岭长城牢固程度?

八达岭长城修筑得格外坚固。其关城有东西两座关门,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从北门锁钥城楼左右两侧,长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筑。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约7.5米,墙的下宽约6.5米,顶上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或士兵十人并行。城墙下为条石台基,上部为巨砖墙壳,内部填以黄土和碎石。

墙顶地面铺砌方砖,顶部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 ,垛墙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镃望和射击敌人。

长城北门锁钥诗句?

八达岭是关沟第四道关口,即元人所谓的关沟北口,在北京市延庆县南部,距居庸关约10公里。

八达岭关城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刻于万历十年(1582)。关城二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开有豁口,东门平台与关城城墙相连,西门平台与长城相连。

“一夫守关 万夫莫窥”

八达岭位于军都山的主峰,海拔1000多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都曾派重兵把守。登上长城,居高临下,山石嶙峋,一览无余,万山丛中,只有这一道险关可通,自古有“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之说。现在附近的山崖上还有“天险”二字的题记。今京张铁路从关城中通过,成为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

八达岭长城因是京城的屏障,修筑十分牢固。墙体外壳用整齐巨大的城砖筑成,墙身内部填满碎石和黄土。八达岭是这段长城的高峰,依山势而筑,城墙高低宽窄不同,随山回环,高低起伏。一般墙高7米,墙基宽约6.5米,顶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十行并进”。墙身向内一侧每隔不远就有一个石砌的圆顶券门,有石梯可通城上。墙顶内侧有砖砌高约1米的宇墙,外侧砖砌高近2米的垛口,每个垛口上部都有瞭望口,下有射洞。城墙之上,每隔半里或1里就筑有一个墙台、敌台或战台。

长城的防务如此缜密,真有“一夫守关,万夫莫窥”之势。当年李自成攻北京到了八达岭,据说是多亏了一个白胡子老丈指点,才避开正面进攻,从东南山沟,走石匣,傍水峪,过白乙城来到京郊。为了纪念他,人们将当年起义军营寨附近的两个村子叫做里炮、外炮,且沿袭至今。

八达岭以西约1.5公里,有一岔道城,筑于明嘉靖十三年(1551)。关沟至此分为两个岔道,一出延庆,一出怀来,古代为驼运之途。清代康有为“永夜驼铃传塞上,极天树影递关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里。明永乐年间,这里常驻重兵,古称“八达岭为居庸之禁��,岔道城又为八达岭之藩篙”。传说明朝在这里守关的十八罗汉变成了十八个石桩,但日久风化,现在只剩七、八个了。

神仙赐教 四通八达

八达岭居高临下,雄居要路,南通南口、昌平、北京,北通延庆、永宁,西通沙城、宣化、张家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然而对其名称民间却另有传说。

据说修八达岭时,山高峰险,无路可攀,工程进展很慢。于是秦始皇派宰相李斯来督建。一个身佩宝剑的老者曾给李斯托梦,教他修城八法 利用乌龟往山上驮石条,羊往山上驮城砖,猴子为人搭肩引路往山上运料,燕子往山上衔泥,喜鹊为车辆搭桥铺路……于是,经过八个月的时间,大功告成。由于这段工程依靠了“修城八法”,历时八个月,还死了八个监工,故起名叫八达岭。

在民间还有许多关于修筑八达岭的故事。传说龙王的第九个女儿金波,曾拿一宝瓶盛了圣水给修边百姓消暑解渴。后来宝瓶落地,便出现了一汪清泉。几百年以后,清康熙皇帝到北国私访路过这里,见石碴嘴上滴下的泉水清洌剔透,便仰头接了几口喝,保驾的白大将军说皇帝的姿势像青龙倒吸水,从此,水泉便名为“青龙倒吸水”,并成为关沟七十二景之一。

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50字)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八达岭长城的传说故事50字)


在八达岭关城东门外的路边,有大石,刻“望京石”三字。传说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带光绪和宫眷西逃经过八达岭时,曾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北京,因而得名。据说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望京石上,果然能够看见北京城的全貌。

去八达岭游览的人都会注意到,在青龙桥车站旧站,有一座十分逼真的詹天佑铜像。詹天佑毕业于耶鲁大学,专攻土木工程和铁路。1905年,他主持修建京张铁路。40里关沟地段,工程极为艰巨,詹天佑成功设计开凿了1600多米的隧道,使铁路穿山而过。八达岭的“人”字形轨道,用两台机车,前拉后顶,解决了爬坡问题。京张铁路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成为当时铁路修建工程的奇迹。一向自傲的外国人也不得不暗暗惊叹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詹天佑说得好:“洋人可为之者,中国人必能为之;洋人不可为之者,中国人亦能为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