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企业代码查询官网)

本文目录一览:

海关编码和进出口企业代码分别是怎么回事?做什么用?

海关编码即HS编码,为编码协调制度的简称,应该是产品的十位编码,每个出口企业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出口“身份证”,根据HS编码确认产品进出口监管条件要求。

企业代码是指企业的“身份证”,在海关备案企业的代码报关单上有显示,根据代码在口岸查企业,发委托。

这俩编码功能不同但是出口也都很重要。

海关编码的主要作用:

HS编码"协调"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是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它除了用于海关税则和贸易统计外,对运输商品的计费、统计、计算机数据传递、国际贸易单证简化以及普遍优惠制税号的利用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套可使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从1992年1月1日起,我国进出口税则采用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HS),该制度是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采用六位编码,适用于税则、统计、生产、运输、贸易管制、检验检疫等多方面,目前全球贸易量98%以上使用这一目录,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标准语言。

我国进出口税则采用十位编码,前八位等效采用HS编码,后两位是我国子目,它是在HS分类原则和方法基础上,根据我国进出口商品的实际情况延伸的两位编码。

对应税率:

以中国的海关编码为例:

84391000.00制造纤维素纸浆的机器,进口关税最惠国税率8.4%、普通税率30.0%,增值税率17.0%,监管条件O。

监管条件O,自动进口许可证。

另外,对应税率中,中国与东盟10国有更优惠的税率,与台湾签订有两岸框架合作协议,即ECFA,具体对应的税率可另行查询。

进出口企业代码是什么?

不同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

介绍:

一、企业性质代码

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代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是适用于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或外经贸部授权机关批准的以下各类进出口企业。

外贸公司:指经外经贸部或外经贸部授权机关批准,具有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外贸公司获得对外经济 技术合作经营权后,仍视为外贸公司。

外经公司:指经外经贸部批准,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工程设计、勘察、咨询监理等业务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外经公司获得进电子商务网后,仍视为外经公司。

生产企业:指经外经贸部或外经贸部授权机关批准,享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

科研院所:指经外经贸部批准,享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及其直属企业。

商业物资企业:指经外经贸部批准,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商业、供销、物资和粮食系统的企业。

对台小额贸易企业:指经由外经贸部授权的沿海省市外经贸主管机关批准,只能开展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不得经营一般进出口业 务)的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代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是能够适用于经过审核的各类进出口企业。因此,只有拥有进出口企业代码资格才能更加容易的开展贸易活动。

什么叫做企业的进出口代码和海关代码?如何才能获得呢?

企业进出口代码就是企业海关代码。

进出口企业代码是商务部颁发的进出口企业备案证书右上角的代码,表明企业具有一定的进出口商品的资格。

扩展资料:

海关编号指海关接受申报时给予报关单的编号,进口报关单和出口报关单分别编号。海关编号由各海关在接受申报环节确定,应标识在报关单的每一联上。

报关单海关编号为18位数字,其中第1-4位为接受申报海关的编号(《关区代码表》中相应海关代码),第5-8位为海关接受申报的公历年份,第9位为进出口标志(“1”为进口,“0”为出口),后9位为顺序编号。

在海关H883/EDI通关系统向H2000通关系统过渡期间,后9位的编号规则同H883/EDI通关系统的要求。

各直属海关的统计、理单部门可以对归档的报关单另行编制理单归档编号,理单归档编号不得在部门以外用于报关单标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关编号

进出口企业代码到底是13位还是10位

进出口企业代码是10位。

外贸出口企业代码:出口企业在主管海关办理《自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取得的10位编号;对出口企业来说,企业代码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出口企业报关、收汇核销、出口退税的纽带。

是退税机关审核、统计、检查出口退税业务的重要编号。出口企业应将企业代码和企业纳税人识别号严格区分开来。

扩展资料:

外贸出口流程主要包括:报价、订货、付款方式、备货、包装、报检、报关、装船、提单、交单、结汇。用几个字来简单概括的话,就是“约-货-款-运-单”。

和国内贸易相比,多了或更强调“单”即运输单据,比如发票、装箱单和提单等,其中海运提单是货权凭证,一定意义上提单就是货也是款,这是由国际贸易的政策、运输、货币等特殊性决定的。

报盘

在国际贸易中一般是由询盘、报盘作为开始。通俗意义上也可以说“询价、报价”,但实际磋商的内容包括:所购产品量的标准等级、质量等级、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包装方式、交货期的要求、运输方式,然后是价格。

常用的报价基于三种贸易术语:FOB“船上交货”、CNF“成本加运费”、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

在一份专业的报价中,价格术语是核心部分之一。选择以FOB价成交,在运费波动不稳的市场条件下对我们有利。但在由于是进口商与承运人联系派船的,货物一旦装船,出口商对出口货物的控制力小,而且延船等因素会造成我们相应的费用或损失。

在CIF价出口的条件下,船货衔接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使得出口商有了更多的控货权、灵活性和机动性,而且在运输和保险上也可赚一点差价,出口盈利才有保障。但一些大的进口商。所以即使出口商提供很优惠的条件,要看出口商的着重点与眼光。

作为一名业务人员,只懂外贸或仅通单证、航运,有可能会挂一漏万,真正高水平的业务人员,总能利用各种贸易属于扬长避短,CIF和FOB的选择就是最好的证明。要想在国际贸易这一难度高、风险大的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重视对信息情报的收集也是相当重要的。

而从报价过程中以及与客人商定价格中,最能看出一个业务员的综合水准,总的来说:一要选择合适的术语,二要了解价格组成的结构,三要掌握报价空间与层次性策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贸出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