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手掌部位名称示意图(手掌各部位名称及图)

本文目录一览:

关尺寸脉分别在手的什么位置,有图么

1、尺脉:在拇指一侧向下与内关穴基本平行的位置。

2、关脉:手脉的一部分,在掌后高骨上,寸口与尺中之间。

桡骨茎突内侧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

扩展资料:

寸口诊法:

寸口诊法是一种切压腕后桡动脉浅表部位以体察脉象变化的脉诊方法。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在病变时反应较敏感容易感知,所以从寸口脉象变化既可了解机体正气盛衰和营卫气血运行情况,又可判断病邪对脏腑的影响。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在病变时反应较敏感容易感知,所以从寸口脉象变化既可了解机体正气盛衰和营卫气血运行情况,又可判断病邪对脏腑的影响。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其相配脏腑为左寸候心(膻中)。

左关候肝、胆(膈);左尺候肾(小腹);右寸候肺(胸);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小腹)。脉诊的时间以清晨为最佳,病人正坐或正卧,手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垫上脉枕。

切脉时用中指按在关脉部位,食指按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尺脉部位。医生常用指力的轻重体察脉象的变化。诊脉时,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寸口诊法

手的结构图和名称是什么?

手的‬各‬部位‬名称如图所示‬:

手部分成掌侧面和背侧面,包括手指也分掌侧、背侧。比如我们表达戒指冠的位置就可以说“左环指近节背侧面”。

拇指共两节,连接手掌的称为近节、其次为远节。它们之间的关节称为指间关节。

其余四指依次称为食指、中指、环指、小指。每根共三节,连接手掌的称为近节,其次为中节、远节。近节、中节间关节称为近侧掌指关节;中节、远节间关节称为远侧掌指关节。

近节指骨与手掌骨间的关节称为掌指关节。

手背上可观察到肌腱,称为伸指肌腱,作用是伸直各手指。拇指的伸指肌腱特称为拇指伸肌腱。

手掌中心凹陷处称为掌心,拇指一侧的隆起称为大鱼际,小指一侧的称为小鱼际。鱼际内含有丰富肌肉。

手的特征

五指能各自向内弯曲,并能左右轻微摆动。人类透过弯曲手指做出不同的手势,包括五指紧握的拳头、食指与中指举起的V字手势及举中指的不雅手势等等。

当有些手指竖起时,左右两旁的手指可能会较难触自弯下,如当其他手指弯曲时,无名指不能完全竖直,或当其他手指竖直时,小指不一定能完全弯曲,但这些情况都可透过不断练习,放松手指肌肉及训练手指神经来做到。

普通人的手指通常只能笔直竖起,但有些人的手指天生能向外弯得更多,并能借助另一只手或其他物件来完全接触手背,并且不会脱臼。

手和其他身体部分一样,在最外层的皮肤之下有提供养分的血管、和大脑沟通的神经以及透过收宿及放松来做出动作的肌肉,肌肉之下是骨头,两者由肌腱互相连接。骨头与骨头连接的部分形成手指之间及手腕等各个关节。

由于手的大小较细而且关节多,手的骨头一般比身体其他部分的较小(脚趾骨除外)。手执行脑的指令来做出动作,并能透过皮肤感受周遭环境温度和外物的质感,再通过神经网络,向脑汇报。成年男人的手背,包括手掌背方及手指背的皮肤上,可能会长有毛发。

手的分解图以及各个部位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按照解剖学来说:手由腕骨,掌骨,拇指,指关节,指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构成。

其分解图如下图。

手的各部位解释:

腕骨:是短骨,位于手骨的近侧部,共有8块,分为两列,每列各4块,均以其形状命名。

腕骨包括:与桡骨相连的近侧列的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以及与掌骨相连的远侧列的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掌骨:共5块,为小型长骨,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第1~5掌骨。

拇指:通常指手的第一个指头,最粗而短的手指为大拇指,帮助我们握住东西。

指关节:由掌骨小头与近节(第1节)指骨底构成,拇指掌指关节属于滑车关节,其余四指为球窝关节。

指骨:在灵长类动物中,拇指为两节,其余各指均有3节指骨,由近侧向远侧依次为第1节指骨(近节指骨),第2节指骨(中节指骨),第3节指骨(末节指骨)。指骨是小型长骨,属于附肢骨。

扩展资料:

1、长骨long bone

形似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有空腔容纳骨髓称骨髓腔。

两端较膨大,称为骺。

骺的表面有关节软骨附着,形成关节面。

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片软骨,称骺软骨,成年后骨化遗留一线,称骺线。

2、短骨 short bone

形似立方体,多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稍灵活的部位,如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处。

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常具有多个关节面形成微动关节。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骨骼

急!!右图为手的示意图,在各个手指间标记字母A、B、C、D.请你按图中箭头所指方

当数到12时,对应的字母是B

根据字母C出现的规律,可分为出现偶次数和奇次数两种情况

出现偶次数(即出现第2、4、6...n次)则数到的数=3n

当字母C第2012次出现时,恰好数到的数=3X2012=6036

出现奇次数(即出现第3、5、7...n次)则数到的数=3n-1

当字母C第2011次出现时,恰好数到的数=3X2011-1=6032

人的手掌心是什么穴位?是连接人体的那个器官?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手部穴位图)

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

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

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

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

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全头痛――全头点 大拇指、中指

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 中指 肝经

后脑疼――后头点 小指 膀胱经

两侧疼――偏头点 左主肝右主肺

酒食前额痛――前头点 食指 胃经

9、焦虑不安:

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

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

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

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

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

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

14、牙痛:

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

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

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

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18、更年期障碍:

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中央心包区

19、腹胀:

食指大肠穴、手背食指根处二间穴、胃脾大肠区

20、荨麻疹:

无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肾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阳池穴。

21、痔疮:

手背小指会阴点、手背合谷穴、食指大肠穴。

22、关节酸痛:

五指尖各井穴、手背虎金寸、阳池穴

23、肩关节炎:

手腕侧太渊穴、手背合谷穴、阳溪穴、手腕神门穴、手背液门穴、手腕大陵穴、中指中冲穴、手背小指末端后溪穴。

24、腰痛:

手背“背腰腿区”两个穴道、食指下侧、无名指下铡(轻柔缓慢)

坐骨神经痛:手背无名指和小指交叉处坐骨神经点

25、肥胖:

掌内食指下方“胃脾大肠区”(强刺激)、手背中央“胸腹区”

26、蓄脓症:

掌内拇指丘“胃脾大肠区”、手背合谷穴、中指中冲穴、手背拇指下手腕间鼻痛点

27、慢性鼻-炎:

手背合谷穴(强刺激)、食指大肠穴

28、胃痛:

手掌中心下胃肠点、手背拇指根下落零五

29、胃溃疡:

手掌中央下胃肠点、手背中央胸腹区、食指前头点

30、眩晕:

无名指下关冲穴、中指指根耳咽区

31、耳鸣:

小指肾穴、前谷穴、手背阳谷穴、无名指关冲穴

32、气喘:

掌内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手背食指根三间穴、拇指丘胸腔呼吸器官区(轻柔)

33、肌肤老化:

小指肾穴、无名指肺穴、关冲穴

34、头发损伤:

小指肾穴、手腕阳池穴、中指心穴、手腕正中央大陵穴

35、假性近视:

手掌中央心包区的劳宫穴、手背小指侧手腕附近腕骨穴、无名指肝穴

36、贫血:

五指尖各井穴、手腕神门、大陵穴、小指肾穴、手心

37、打嗝:

食指商阳穴、大肠穴、无名指肝穴

38、眼疾:

大骨空穴、食指商阳穴、二间穴、手背合谷穴

39、胃病引起的胸闷:

胃肠点、手背胸腹区。一定要强刺激,否则会增加胃酸分泌。

40、老花眼:

手背小指侧手腕养老穴、手掌小指根侧养老点。

附图一:手掌掌心穴位图

附图二:手掌掌背穴位图附图三:手掌的反射区图

附图四: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1)

附图五: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2)附图六:手部病理反应点--掌背图附图七:手部病理反应点--掌心图附图八:手部穴位图--掌背附图九:手部穴位图--掌心

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在手的哪个位置上图示

第1掌骨体是所有掌骨中最短和最粗大的一块骨,它位于掌骨底和掌骨头之间。

第2掌骨是所有掌骨中最长的一块骨,定位它的底对于触诊小多角骨很重要。第2掌骨底的中央与小多角骨相邻,外侧与大多角骨相邻,内侧与头状骨相邻。

扩展资料

第2掌骨骨质的软硬,与人在骨骼发育时期(7~20岁之间)的体育锻炼有很大的关系。那些爱运动的人,骨质都很硬。此外,不同地域的人的第2掌骨也有大区别。

南方人的骨质一般比较软,而在北方,骨质硬的人比较多,这与当地水质及日照时间有关系。南方阴雨连绵的天气比较多,日照时间短,不利于钙的吸收;而北方则长年日照充足,利于钙的吸收,从而使骨骼强壮。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掌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