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富士康十三连跳 富士康为什么13连跳

尽享大陆20年人口红利的富士康,就这样猝然走到了十字路口。而之前10年狂飙突进的“中国制造”,也由此迎来了下半场考验。

02 深圳

网络搜索马向前,首条结果是“深圳富士康猝死员工”。但关于他本人的介绍,却仅有“河南”、“19岁”两个注解,其生前经历更是空白一片。

2010年,富士康在职员工人数突破90万。如果这是一支军队,郭台铭就是掌握全球第六大军事力量的统帅。

所以,90万中的普通一兵,理所当然的不会在时代留下痕迹。除非,他是媒体口中的“13连跳之第1跳”。

相比之下,“统帅”的履历则是详尽之极:

1950年出生于台湾省,祖籍山西晋城。

1974年创业,以模具和连接器起家。

1985年,创立富士康品牌。

1988年,入住深圳,自此开启了帝国的隆隆征程。

1988年初到深圳的郭台铭

有趣的是,这一年5月的《深圳特区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充满活力的一株幼苗》的报道,任正非三个字首次出现在了公众视野。

即便20年后郭台铭与任正非才首次相见,他们却默契的共同选择了深圳这座站在潮头的城市,撑起最初的征程。

03 民工

90年代的深圳,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

来了就是深圳人。

在如今的语境中,似乎当年听从召唤的先行者都已成了千万富翁。成长期的深圳被描绘成举目皆财之地,“随便买套房、做个小生意,现在就是妥妥的财富自由”。

90年代初的深圳年轻人

可是,刚刚摆脱贫瘠的国人哪有这等眼光与胆量。千里南来者,追梦者寥寥,所求不过一个不看老天眼色的安稳。

后来,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

至于2009年来到深圳的马向前有没有梦想,又有谁知?

而此时的郭台铭,面对海峡两岸2000块的月工资差价和汹涌而来的民工大军,站在龙华兴奋的说:“这一片地,我都要了”。

富士康十三连跳 富士康为什么13连跳富士康十三连跳 富士康为什么13连跳


2010年,台湾富士康在深圳的一家工厂,19岁的流水线工人从宿舍跳下自杀了。之后,12个人从富士康的工厂跳下自杀了。这就是有名的“富士康13连跳”。 因为这件事,在当时的中国引发了很大的话题,富士康工厂严酷的劳动环境也被批评了。 刚才,我在YouTube上看了富士康老板鸿海精密的郭台铭的采访。他说,工厂工人自杀,给他带来的痛苦是终生难忘的。事件发生的时候,他和公司的上层一起分析了原因。明白了自杀的人,有着精神的问题,男女恋爱的问题,还有家庭的问题等。为了防止自杀事件的再一次发生,郭台铭老板提供了心理医生还有举办街舞等活动。在宿舍的外面,装上了防止跳楼自杀的绳子。郭台铭老板,在事件发生后的3个月内,每天只睡2个小时。因为关系到了公司的命运。郭台铭老板,给自杀的19岁年轻的工人,陪了35万人民币。10年前的35万,在老家可以买几套房子了。 在工厂上班,枯燥无聊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作业,对很多的年轻人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郭台铭老板也说了。现在,在工厂工作的人,和我们的父辈不一样。他们想要更加自由的生活,最好工作轻松工资高。所以,承受不了工厂的工作,自杀了吧。但是,从郭台铭老板来看,可能他会认为连这点工作也承受不了吗。他在建立工厂的时候,想都没有想过工人会跳楼自杀。 根据自杀那件事,中国的政府当时派出了1个部长和3个副部长,进入到富士康的工厂里调查。1个月后,大约100页的报告完成了。可是,那份报告没有公开。郭台铭老板去问了,结果是在中国众多的工厂里,富士康还算是好的。如果公开了,其它国内的工厂可能会被批评劳动条件还要恶劣。 我们回顾一下,中国的经济成就离不开对于人口红利的依靠,而富士康就是其中的获益者,中国廉价劳动力为跨国公司的工厂转移提供了低廉的生产成本,富士康的创始人郭台铭曾曾这样诚实地解释了公司发家的秘密:富士康的高速成长,靠的就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在富士康大部分员工是怎么样工作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在富士康厂区,有大部分员工都经历过12小时的通宵夜班,相关记者曾采访过富士康的员工,当时在门口拦住了三名刚从生产线下来的女工,根据他们介绍,他们都是90后,来富士康工作才几个月,对于富士康跳楼自杀的员工也有所耳闻,但是不知详情,他们说”我们都是10小时工作制,两班倒,白班早上8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其中有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晚班是晚上8点半上班,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半下班,凌晨一两点的时候会有休息的时间,平时加班并不算加班费,只有周末加班才有加班费用“!其中一位女士说”工资都是按件计的,当然也是按时计的,我是新手在流水线很慢,有时组长经常凶我,而且我上个月工资才拿到1100元,“这位女士言语间都是抱怨以及委屈。另一位员工是一个老手,比较熟练,上个月才拿到1700元,说起环境挺不错,就是害怕流水线的领导骂! 紧接着记者有采访了一位80后员工小王,对于跳楼事件,小王认为,有两种原因可能性最大,要么是感情原因,要么就是被领导骂了,然后就一时想不开走了极端。说起被领导骂,小王表示这是很普遍的,如果你做的东西不过关,验收时就不能入库,挨批是肯定的,一些老实的员工挨骂就不出声,对于个性要强的员工就会与领导吵起来,小王说,这样的事情在工厂里面是很普遍的, 而且在进厂之前会有岗前培训,而且负责培训的员工,都是对新人说,凡事要想开,工作要愉快,不要动不动就跳楼,甚至说工厂里面跳楼一个就赔偿10万元! 小编认为如果你有能力的话,最好不要进厂工作,我感觉在社会上随便找个工作都比在厂里工作强,对于富士康你有什么想说的?请留言哦。 只能像一个无情的工具,重复、重复、再重复...... 斥资10亿,工厂转向印度 13条鲜活生命的黯然离世,富士康阴暗面被曝光,面对死者家属的指责、媒体的施压,郭台铭妥协了,富士康开设了心理热线和发泄室用来调节员工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普通员工的底薪从刚开始的900元涨到最后的2000元,这对拥有 45万

员工的富士康来说,每个月新增的人力成本增加5亿元人民币,每年新增50亿元,相当于消掉掉了的利润。

富士康十三连跳 富士康为什么13连跳富士康十三连跳 富士康为什么13连跳


人力成本的快速增加, 郭台铭做出了把富士康厂房迁往郑州的决定

,而这也直接导致员工从45万人锐减至10万人,只保留了代工苹果相关产品的业务以及周边的事业订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的上涨,富士康为了获得持续性经营不得不面临一次次改革,而改革的背后就是人力成本的增加,公司获得的利润在减少。

苹果在中国撤掉了8条生产线,考虑在印度实现量产,而与苹果是捆绑关系的富士康也选择紧跟着金主的步伐,

把代工厂转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与越南。

富士康十三连跳 富士康为什么13连跳富士康十三连跳 富士康为什么13连跳


印度官方向郭台铭承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他一口气向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狂砸10亿建立工厂。

但是等工厂真正投入运营时,郭台铭就后悔了

。印度人整体文化水平低,前期培训时间比在中国的员工多近乎一倍的时间。等员工培训结束,正式开始工作,他们的工作效率也远远达不到中国工人的标准,并且他们工作散漫,不仅不愿意加班外,还经常出现不合理的罢工和不同姓氏之间因相同工资而发生的纠纷。

员工的效率问题尚且可以忍受,印度当地的基础设施差,供应链及物流链往往跟不上工厂的需要,一些原材料不能及时送达,而成品又无法按时交付,加上当初印度官方承诺的一些进出口政策并没有实现,仅税费、物流费就极大的增加了成本。

富士康面临的局面远不止于此,疫情期间,印度爆发大规模疫情,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也被病毒席卷。2021年5月12日,工人被感染人数超过 1000人

,富士康宣布停工。

苹果公司在富士康的交货量提不上去,转而把大量的订单交给了富士康的对头立讯精密。

接二连三的挫折让富士康损失惨重,郭台铭想掉头转向国内市场,中国人民可不会答应。

当初,华为被美国针对,富士康放弃华为的订单转而追随苹果,这种在大陆捞钱还看不上国产品牌的企业,典型地忘本。

郭台铭

如今富士康在国内的业务大多被比亚迪、立讯精密等企业瓜分,郭台铭想要回头分一杯羹绝不是易事。若他还不及时端正态度,认为是富士康给中国百姓赏饭吃,而不是抱着敬畏之心,富士康未来的路只怕更难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