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天眼是谁发明的?有什么作用? 天眼是谁创造的简介

关于天眼是谁发明的?有什么作用?,天眼是谁创造的简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琪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中国天眼是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

2、 1993年,东京召开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0国天文学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

3、他们期望,在全球电信号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之前,能多收获一些射电信号。

天眼是谁发明的?有什么作用? 天眼是谁创造的简介天眼是谁发明的?有什么作用? 天眼是谁创造的简介


4、建造FAST的动机肇始于此。

5、 1994年7月,FAST工程概念提出。

6、在这一背景下,原北京天文台提出了利用中国西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建造阿雷西博型LT的中国方案,最初起名为KARST。

7、 2016年7月3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成功吊装,这标志着FAST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天眼是谁发明的?有什么作用? 天眼是谁创造的简介天眼是谁发明的?有什么作用? 天眼是谁创造的简介


8、 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天眼”方圆5公里将成为“静默区”。

9、 扩展资料: 具有中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FAST,是世界上目前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其设计综合体现了我国高技术创新能力。

天眼是谁发明的?有什么作用? 天眼是谁创造的简介天眼是谁发明的?有什么作用? 天眼是谁创造的简介


10、 它将在基础研究众多领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学、物质深层次结构和规律等方向提供发现和突破的机遇,也将在日地环境研究、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1、其建设将推动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12、 FAST的天线口径为500米,将是国际上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其灵敏度提高约10倍。

13、如果天体在宇宙空间均匀分布,FAST可观测目标的数目将增加约30倍。

14、 与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灵敏度高2.25倍,而且Arecibo 20°天顶角的工作极限,限制了观测天区,特别是限制联网观测能力。

15、可以预测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并将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和前沿科研课题,成为国际天文学术交流中心。

16、 参考资料:人民网-中国天眼FAST“首秀”前后:25天前天眼之父去世 。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